這座房子不一般,住過蔣介石陳忠實,折價抵飛機

陜西西安,有這樣一棟風格與眾不同的公館?,F如今,住著一批操著用筆抒寫大時代的人。常有青年慕名探訪這座院子。這就是高桂滋公館。它的聞名,在西安事變。

高公館建于1933年,被稱作“大樓院”,是民國西安唯一帶有暖氣的公館。剛參加了長城抗戰(zhàn)的高桂滋選中建國路占地十余畝的一塊地方,請天津建筑公司,按照當時天津租界的意大利風格設計了這座建筑群。

公館還未竣工,就來了第一位住客——蔣委員長。1936年12月12日,張、楊二位將軍發(fā)動兵諫。當天,蔣介石被抓,一度軟禁于新城黃樓。兩天后,張學良派其副官找到高家,還寫了一張便條,說要借公館一用。高家人爽快答應。這一住,就是十幾天。陳忠實曾撰寫一篇散文《辦公室的故事》,講述了發(fā)生在高公館、發(fā)生在公館東耳房的故事:

蔣介石剛被轉移到這個東耳房,張學良便從他的公館趕過來看望,一副畢恭畢敬的軍人禮儀。張學良連叫幾聲“委員長”,蔣介石不僅不搭話茬兒,裹著被子蒙著腦袋連臉也不露給他看。此前,送過來的飯食也不進口,一副絕食抗議的樣子~~~~~~

1949年5月,西安解放。賀龍也曾在此居住、辦公。次年,高桂滋同張治中一同回陜。此時大樓院被幾家單位占用。習仲勛知道了,說,你們要么退出去,要么買過來,占著像什么話!幾家單位都開出不菲的價格,高家沒賣。不久,抗美援朝時,高桂滋聽說一架戰(zhàn)斗機價值15億(折合1955年發(fā)行的第二套人民幣15萬元),就用房子換了一架戰(zhàn)斗機捐給了志愿軍。

此后,“高桂滋公館”先后成為西北婦聯、中蘇友好協會等機關團體的辦公地點。1954年,這里成為剛成立的陜西作家協會的辦公地點,1956年4月1日省作協的文學月刊《延河》創(chuàng)刊,編輯部也在“高桂滋公館”內辦公。

1966年“文革”爆發(fā)后,省作協被趕出“高桂滋公館”。高公館在長達八年,成了關押老領導的地方,劉瀾濤、舒同、劉文蔚,包括當過副總理的習仲勛等。

1980年代開始,陜西作協再搬回高公館。那些常在報刊書籍上見到的大名人,如胡采、王汶石、李若冰、杜鵬程、路遙、陳忠實、王愚等著名作家紛紛出入這里~~~

2000年之后,“高桂滋公館”——也就是陜西省作家協會的門牌號又改為建國路83號,一直延用到今天。

Hash:5cdbb616f5de0268445920eabc62ddd7c662757f

聲明:此文由 文從沈夢視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