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看增城祠堂
廣東人祭祖先、拜鬼神的風氣,一向很盛,城鄉(xiāng)到處都是祠堂廟宇。增城人也不例外,凡聚族而居之處,必有祠堂,不少地方一條村子就有幾座宗祠,四時祭享,香火不斷。新塘村有簡氏宗祠、惠吉簡公祠、鵬洲簡公祠、贊亭簡公祠四座祠堂;在蓮塘村有毛氏大宗祠、砭愚毛公祠、有蘭毛公祠和蓮塘香火祠堂四座祠堂;在瓜嶺村有愛閑黃公祠、四房黃公祠、松皋黃公祠、名國黃公祠、壯逸黃公祠、圣匡黃公祠、羅峰黃公祠七座祠堂。新塘鎮(zhèn)新街村甚至有一條“祠堂街”,全村居民不過一百多戶,卻有董氏祠堂、董云莊祖祠、陳氏祠堂、淡山陳公祠、翠屏陳公祠等眾多祠堂,景象甚為壯觀。如今,這些祠堂都被列為增城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在增城,許多村落都有幾座宗祠,有同姓的,有不同姓的,春祠秋嘗,四時祭醊。這種情形,十分普遍。以前村民舉辦婚禮、太公散胙、長輩壽宴、男丁滿月、討論村務、文娛休閑,大都在祠堂舉行。
在荔城街夏街村,分別建有黎氏宗祠和竹墅黎公祠。關于嶺南黎氏的來歷,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黎姓源于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一帶,即春秋時黎國都城所在地。戰(zhàn)國時期,黎姓枝葉逐漸蔓延,進入陜西,東遷山東、河北,南徙江蘇、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遷居廣東梅州程鄉(xiāng)(今梅縣),被視為入粵始祖。
增城黎姓與東莞潢涌黎氏同屬一脈,可追溯到宋朝的黎宿,即那位因割股愈親,被皇帝欽旌孝子的朝議大夫。第八代黎玉瑛曾任東莞知縣。荔城街夏街村的黎姓始祖黎榮,是黎宿以降第九代,生于元至正二年(1342),由茂才舉倉庫司大使,往增城夏街立籍,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黎氏第九代還有一位黎宗,曾擔任增城縣訓導,署東莞縣政。黎氏宗祠是奉祀黎榮的。
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清初進行了重建,但墻磚則可能是明朝遺物,因為從規(guī)格上看,磚長0.35米,寬0.16米,厚0.075米,這種尺寸,具有明朝建筑的特征。祠堂坐西朝東,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青磚石腳。紅砂巖石門夾,雙扇大門,門額高懸一塊橫匾,上書“黎氏宗祠”四個金漆大字??偯骈?1.85米,三間三進,總進深39.5米,占地468.1平方米。
頭門前設三步廊,架出榫部以龍頭為飾,雕出了張眉努目,負氣含靈的神采。中堂進深三間共十三架,前后雙步廊。在后金柱間的木屏上,懸掛“錫類堂”橫匾。梁架底部飾以木雕花草,駝峰斗栱的鳳凰牡丹花草浮雕,雕工亦各精巧妙絕。后堂進深兩間共十一架,前設三步廊。明間設神樓。
黎氏大宗祠
在夏街村還有一座竹墅黎公祠,奉祠夏街黎氏二世祖黎可善(字符之,號竹墅)、三世祖黎明(字孟照,號處澹),父祠與子祠并立,父左子右。二祠的規(guī)模與風格相近,當?shù)厝朔Q之為“雙孖祠”。父祠總面闊18米,進深40米;子祠面闊16米,進深38米,建筑總占地1328平方米。兩座祠堂均為三間三進,鑊耳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青磚石腳墻。在父祠中堂照壁中間有月門,與子祠互通。
在嶺南建筑中,高聳的鑊耳封火山墻是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它既可在火災發(fā)生,起阻止火勢蔓延的作用,也可在盛夏季節(jié),把涼風攔入青云巷或天井內(nèi),使室內(nèi)空氣流通,清爽涼快。
人們常說,鑊耳封火山墻不是普通人家可以隨便采用的,須有功名的人家才可以。鑊耳象征官帽,愈高大則表示這家人的權勢愈大。幾百年來,這種說法盛傳于坊間,雖無征信,但言之鑿鑿,甚至編成歌謠:“千兩黃金萬擔谷,夜夜笙歌鑊耳屋。”“手抓鑊頭耳,有得蒸來有得炒,衣食豐足無牽掛。”
在夏街,許多關于黎氏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結下深厚情誼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明隆慶三年(1569),朝廷授夏街黎氏十六世孫黎邦寧為撫瑤官,管轄增、龍、博三縣瑤民。黎邦寧仙逝后,明萬歷十四年(1586),朝廷又誥授黎邦寧的宗弟黎夢吉繼任撫瑤官,并規(guī)定由黎氏世襲。在清順治七年(1650)朝廷還頒發(fā)了一枚“增、龍、博撫瑤官”銅印給黎氏。直到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黎氏世襲撫瑤官已長達十任之久。辛亥革命后,世襲之說不合民主潮流,遂改為由德高望重的縉紳擔任。
相傳黎邦寧與黎夢吉兄弟在縣城東門有一家藥鋪,常向四鄉(xiāng)的畬民(實為瑤民,當?shù)禺?、瑤相通)收?a href='/techan/1483' target=_blank>草藥,由于價錢公道,童叟無欺,在畬民中口碑載道。每逢畬胞上門,黎家兄弟皆置觴酒豆肉管待。有一次,幾位畬胞受大風大雨所阻,無法回家,黎家兄弟殷勤留宿,并以豐盛的酒菜款待。在這幾位畬胞中,有一位是增城畬民的族長,另一位是博羅畬民族長的兒子。
畬族服飾
(圖片來自“千圖網(wǎng)”)
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增城的畬民族長領著十幾位畬胞,帶著各種山貨,到黎家兄弟的藥鋪拜年,以答謝去年留宿款待之情。恰好這年的元宵燈慶,是由黎邦寧擔任主理,他便邀請畬民參加村里的慶?;顒?,與村民一起賞燈飲宴。晚上,畬胞在黎氏家中過夜,被書房中琳瑯滿目的書籍所吸引,黎夢吉又教他們識字讀書。過了幾天,畬胞盡興辭別,黎家兄弟又送了許多筆墨書籍給他們。畬民族長感其高情厚誼,親自帶著族人到黎氏宗祠參拜。從此,夏街村與畬民村結為世好,凡有人欺負畬民,夏街黎姓必定出頭干預。
直到今天,畬族村與夏街村每年春節(jié)都會互相拜年,成為一個習俗。畬族村給夏街村送來山里的土特產(chǎn),夏街村則從經(jīng)濟上支持畬族村。漢畬兩族之間的骨肉情誼,成就了一段家傳戶誦的佳話。而在風雨中屹立數(shù)百年的黎氏宗祠,則是這個美麗故事的見證者。
民間有俗諺:“天下李,廣東陳。”陳姓在廣東是第一大姓,在增城也是一個大姓,按1990年代初的統(tǒng)計,增城有超過5萬人姓陳,排列第一。在仙村陳氏宗祠的碑記中寫道:“我增聚族而居,陳氏為大?!毙绿烈粠У年愂响籼茫橇_棋布,在新街村有陳氏祠堂、淡山陳公祠、翠屏陳公祠,在仙村有陳氏宗祠、庸堂陳公祠,在上境村有陳氏宗祠、羅月陳公祠、忍庵陳公祠,在西洲村有陳氏祠堂,在中新鎮(zhèn)鐘嶺村、山美村有陳氏宗祠、國相陳公祠,在正果鎮(zhèn)圭湖村也有陳氏宗祠。規(guī)模大小不一,大者占地1596平方米(上境村陳氏宗祠),小者只有區(qū)區(qū)244平方米(上境村羅月陳公祠)。
荔城街豐村曹村社的陳氏宗祠,是奉祀曹村陳氏始祖的,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光緒五年(1879)和1923年進行過修葺。宗祠坐北朝南,總面闊12.5米,總進深39.6米,占地495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墻,碌灰筒瓦,青磚石腳。
祠堂建筑的構件
宗祠外墻上端以灰塑卷草圖案為飾,屋脊為灰塑博古脊,正面中間有九只形態(tài)生動的麒麟,互相嬉戲,兩側(cè)各飾灰塑梅花紋;脊的背面飾鳳凰牡丹花紋、博古紋、嶺南佳果、飛禽走獸圖案和石灣琉璃鰲魚、灰塑如意花籃等。檐口左右上方各有一只石灣琉璃獅子,呲牙咧嘴,虎虎生風。紅砂巖石匾上陽刻“陳氏宗祠”四字,據(jù)說是一代大儒陳獻章的手跡。
宗祠內(nèi)外遍飾各種木雕、彩繪工藝。頭門封檐板施花卉鳥獸浮雕,前廊上的駝峰施戲曲人物,斗栱以蓮瓣為飾,托腳以通花木雕為飾,梁架出榫部雕作龍頭。頭門、中堂、后堂的墻壁上端,均繪以工筆彩圖,描畫各種魚蟲花鳥、野老山童、漁樵耕讀、如意花籃、洋人捧鐘等畫面,山水清雅,人物生動,花鳥綽約唼喋之態(tài),呼之欲出,體現(xiàn)了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藝,是嶺南民間藝術的精品。
祠堂建筑構件
在宗祠正前方原立有一對花崗巖石獅壓頂?shù)钠鞐U夾,上刻“咸豐二年壬子恩科中式第四名進士欽點刑部主政陳維岳立”。陳維岳,字崧生,增城慶福都(今荔城)橋頭村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人,咸豐二年(1852)中進士,授主事簽分刑部陜西司行走。一年后告假歸鄉(xiāng)。他回到橋頭村,恰好遇上三合會在汀塘暴動,陳維岳立即會同慶、牛、賢、梅及龍門麻榨、永清等六都設局團練彈壓。當時太平天囯已成燎原之勢,東江三合會首領何六在石龍起事響應,占踞了增城五踏嶺、石灘、官海至新塘一帶河面,威脅縣城。
陳維岳集合團練,死守縣城四晝夜。三合會眾數(shù)萬人由三江直上西山村,與陳維岳在增江河上相遇,展開激戰(zhàn),適遇大風雷雨,團練死傷百多人。三合會步步進逼,攻陷縣城。橋頭村的陳氏宗祠也被兵燹所毀。陳維岳招集潰散的紳民數(shù)千人,奮勇反擊,重奪縣城。三合會眾被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朝廷以陳維岳保境有功,加封知府銜,賞戴花翎。由于民間元氣,損耗殆盡,被毀的宗祠,直到光緒十五年(1889),才得以重建。
祠堂建筑構件
陳氏宗祠位于村的中心,大門正對著丁字街,祠前是一片空地。如今,每逢村中有什么喜事,村民便在這里敲起鑼鼓,舞起龍獅慶祝。橋頭村的“曲藝龍獅藝術團”遠近馳名,在熱鬧的鑼鼓聲中,那些戰(zhàn)亂年代,漸行漸遠。陳氏宗祠風物如昨,然滔滔增江水,已送走人間春秋無數(shù)。
讀本號文章,品嶺南往事:
Hash:7d7aef520d6487e5394f82f11bd76766461b8318
聲明:此文由 歷史現(xiàn)場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