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真書之祖——三國 魏《受禪表碑》

《受禪表碑》三國魏黃初(202年)刻。在河南許昌縣,額篆書題“受禪表”。字方正,漸開唐隸之門。

東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遜位于魏王曹丕,丕隨即登基稱帝并改元大魏黃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紀其受漢“禪讓”之事?!妒芏U表》與著名的《上尊號碑》并立于河南省臨潁縣繁城鎮(zhèn)漢獻帝廟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廟久廢。

《受禪表》與《上尊號碑》同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書法亦久為世重,故自唐宋以來,迭經(jīng)著錄。其結(jié)構(gòu)方嚴整肅,用筆剛健斬截,意氣雄偉排宕,且不失漢末名碑如《熹平石經(jīng)》、《張遷》、《禮器》等骨氣洞達、探穆淵雅的大家風(fēng)范。

明郭宗昌《金石史》評其“書法同《勸進》,雖小遠漢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飾,亦復(fù)矯矯?!壁w崡亦謂此碑“隸法大都與《勸進》同”。王世貞曰:“……。余始喜明皇《泰山銘》,見此而恍然自失也。漢法方而瘦,勁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廣而肥,媚而緩,少骨而多態(tài)。漢如建安,晉三謝,時代所壓,故自不可超也。此語得評書三昧?!?/p>

(《石墨鐫華》)從漢字字體的演變來看,漢末魏初之際,正是由隸變楷的過渡時期.魏初諸刻,承襲漢末《熹平石經(jīng)》、《鮮于璜》、《張遷》等碑遺緒,在筆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體表現(xiàn)在落筆逆鋒減少,而變之以單刀直入;收筆重頓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這已經(jīng)是萌芽時期的楷書的一種特殊筆法。前人對此己多有論及。

如清孫礦評《受禪表》和《上尊號碑》說:“二碑余皆有之,雖磨刓甚,然字猶半可識,真斬釘截鐵手也。……率更正書險折法,多從此變出?!?/p>

楊守敬《學(xué)書邇言》亦謂《孔羨》、《范式》、《上尊號》、《受禪表》“下筆如折刀頭,風(fēng)骨凌厲,遂為六朝真書之祖?!迸c之稍晚的魏《王基碑》以及吳《谷朗碑》,則更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折刀頭”的筆法,字形上亦更似后世的楷書了。故前人論該碑開魏晉六朝楷書之先河,無疑是確當(dāng)?shù)?。此碑無書者姓名,唐劉禹錫說是王朗撰文,梁鵠書丹,鐘繇鐫刻,世謂之“三絕”(見唐韋絢《劉賓客嘉話》)。

顏真卿則以為鐘繇書(見宋歐陽修《集古錄》及婁機《漢隸字源》),然二說均無確據(jù),故不足信。

匯品:

明 郭宗昌:書法同《勸進》,雖小遠漢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飾,亦復(fù)矯矯。(《金石史》)

清 王世貞:余始喜明皇《泰山銘》,見此而怳然自失也。漢法方而瘦,勁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廣而肥,媚而緩,少骨而多態(tài)。漢如建安,晉三謝,時代所壓,故自不可超也。此語得評書三昧。(《石墨鐫華》)

清 楊守敬:下筆如折刀頭,風(fēng)骨凌厲,遂為六朝真書之祖。(《學(xué)書邇言》)

清 康有為:于時衛(wèi)敬侯出,古文實與邯鄲齊名,筆跡精熟。今《受禪表》遺筆獨存,鴟視虎顧,雄偉冠時。(《廣藝舟雙楫》)

Hash:ffe87edf9c6b5cdf5cc923e27e77100d0874f791

聲明:此文由 中國書畫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