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美輪美奐的木雕黃埔廣州少有!
已經(jīng)記不清在哪看到的這段文字,“幼時與玩伴或在祠堂嬉戲,或坐下聆聽守護祠堂的老人講述祖輩的榮耀;成年后或外出謀生逢喜事回鄉(xiāng)坐在祠堂里與親朋宴飲,或遇重事同族親在祠堂里相商。年老時,或祈盼回鄉(xiāng)祭祖在祠堂里寄托鄉(xiāng)愁,或燈枯時在祠堂興后事宣告歸去。”祠堂,是一生的羈絆。
▲ 彭氏宗祠鳥瞰
在茅崗村西華村西華大街處,有一座清秀的古代建筑,特別顯眼別致,這就是彭氏宗祠。據(jù)記載,彭氏宗祠號“位育堂”,系茅崗彭氏始祖文峯祖的祠堂,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于1999年重修。彭氏宗祠三間三進,總面闊15.58米,總進深49.1米,占地面積約765平方米。守宗祠的老人說,從前的宗祠面積更大,現(xiàn)在所看到的宗祠的大小只是原來之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已倒塌。
▲ 彭氏宗祠
站在宗祠院門前的空地,一眼望去,可看清宗祠的頭門面的基本樣貌,前廊四步梁,梁上施人物木雕駝峰、斗栱,如“武松打虎”等。四根石前檐柱的連系木枋雕人物,極為精致。大門木門夾,石門枕,書有“彭氏宗祠”的木匾掛在中央,兩側(cè)木門刻有“道同孔老;壽冠商周”,后廊瓜柱、梁架均有如意紋雕飾。兩根八棱石檐柱,氣勢十分宏偉。
▲ 彭氏宗祠正面圖
推開祠堂的木門,走進院內(nèi)。院內(nèi)十分的空曠安靜,要不是零星擺著的塑料椅子提醒著我年代,我真以為我穿越了時光,回到彭氏宗祠曾經(jīng)輝煌的時代。祭祀先祖、祈福未來;族人齊聚一堂,共謀發(fā)展,力排萬難;懲戒為子不孝、作奸犯科的人;長者獨自面對祖先牌位時流露的肺腑之言……一幕一幕,如同電影的鏡頭,不斷的閃現(xiàn)在我的眼前,像是在告訴我彭氏家族的歷史。
彭氏家族歷史彭氏先民與其他姓氏族人一樣,由廣東梅嶺古道入粵經(jīng)南雄珠璣港徙往廣東各地。茅崗彭氏始于文峰,約于南宋紹興年間,由番禺茭塘寥涌南村遷居茅崗,擇倉下山西南倚山而居。文峰祖生男二人,長男監(jiān)庫,次男振子。二世分房,長男監(jiān)庫安居倉下,次男振子遷居西華。開宗至今已歷800余年。彭氏族人歷來重視文化教育,耕讀成風,培養(yǎng)出一個又一個的人才,如宋朝時的國子監(jiān)助教彭東柱、宋朝將士郎中彭魁岸、清光緒十四廣州廣雅書院負責人彭金銘等等,不能一一列舉。
儀堂面的面積最小,只有65.35平方米,兩次間屋頂?shù)陀诿鏖g屋頂,明間設屏門,門上懸掛著“賢壽流芳”,是重修時仿舊新刻的。聽說,只有彭氏祖祠才能懸掛此匾。大堂聯(lián):
彭氏源流遠
祖蔭福澤長
▲ 儀堂
后堂面的面積最大,有216.28平方米。前檐兩根紅砂巖八棱柱。前廊梁架施駝峰、斗栱,步梁、連系枋遍雕如意紋飾。中施瓜柱梁架。4根木金柱、紅砂巖柱礎。明間上掛木匾刻“位育堂”。
▲ 后堂
值得一提的是彭氏宗祠的精美木雕。據(jù)文物專家說,彭氏宗祠是不可多得的花祠堂。除了氣勢宏偉,造工精美亦是彭氏宗祠的代名詞。祠內(nèi)雕梁畫棟,雕刻歷史故事人物,栩栩如生。檐前壁上雕刻草木花果,幾可亂真,壁畫有漁、樵、耕、讀……美輪美奐,使人不得不贊嘆古人的智慧。
走出大門,我久久不舍得離去,又順著整個建筑轉(zhuǎn)了一圈,那青磚石灰漿砌的墻體,褪色的木雕壁畫,如同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再次向我述說彭氏族人的歷史。
------------------------------------------------------
聲明:本文編撰推送屬非商業(yè)行為,如涉及著作權(quán)問題,請著作權(quán)人或著作權(quán)持有人與我們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3461003623@qq.com(本QQ為工作號,不加好友),我們將妥善處理。轉(zhuǎn)載請注明轉(zhuǎn)自“黃埔文化遺產(chǎn)”(ID:hpwhyc)。
Hash:e75f257643375ca5865d8f51f20db4834dfbc172
聲明:此文由 黃埔文化遺產(chǎ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