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城河上的十九座橋(中)
建于1926年的嘉禾橋是嘉興首座水泥鋼架橋,當年由上海揚子建業(yè)公司承建,曾有“嘉禾第一橋”的美譽。當年的橋址,橋東貼對今天的人民公園西大門,橋西貼對新馬路。嘉禾橋曾是當年嘉興火車站連接城里的必經(jīng)通道。1994年因橋梁年久失修被拆除。老嘉興人一定不會忘記嘉禾橋橋西堍北側,曾是嘉興縣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再北,就是當年的嘉興輪船碼頭。如今,這里正是今天的嘉禾橋的橋址。
曾經(jīng)是連接嘉興火車站到環(huán)城東路的宣公橋,是乃紀念中唐時期嘉興籍名臣陸贄而名。原為一座單孔石橋,高九米,于1969年被拆除。同年,中山東路橋(當年叫向陽橋)建起,它替代了宣公橋的職能。中山東路橋的建設也使老城區(qū)到火車站更加便捷。1983年,嘉興撤地建市后,中山路拓寬延伸,街面由原來的八米拓寬為四十米,路長由原來的一點五公里延長到今天的近十公里。原先的中山東路橋與新建的中山路已經(jīng)不相匹配。
1984年,緊貼中山東路橋又建起了中橋、南橋。三橋平行的中山東路橋?qū)捜c五米,與新建的中山路寬度保持了一致。它橫跨在環(huán)城河東端,與1985年建成橫跨環(huán)城河西端的中山西路橋相連,成為貫通嘉興城區(qū)東西向的一條大動脈。2015年開始,中山東路橋再次改造,于2017年竣工。
現(xiàn)今的中山東路橋改稱為東門橋,橋面雙向十車道,引橋下南北通道的貫通,又減少了原來四岔路口的堵車壓力,有效提升了東門橋的通行能力。
東城河橋,位于環(huán)城南路穆家洋房西側,是1933年嘉平公路建成,嘉興通往平湖的一座公路橋,也是當年東南片城鄉(xiāng)百姓及車輛進出城的一條重要通道。因為要穿越滬杭鐵路,這座橋也被嘉興人叫做鐵路洋橋。隨著滬杭鐵路改為雙軌,又后來火車提速,鐵路洋橋要穿越鐵路,不太安全,于是東城河橋在上世紀90年代被封閉。今天的東城河橋已成為嘉興一個小有名氣的露天跳蚤市場。只要天好,每天上午這里地攤緊挨,人頭攢動,交易興旺。
2006年,新建的紫陽橋竣工。這是一座仿古五孔拱橋,橫跨在環(huán)城河南端的水面上。該橋?qū)嵭腥塑囃?,車道為自北向南單向通行。橋?qū)捠稽c六米,主橋長五十七米,橋北端與紫陽街相連,橋南跨環(huán)城河后進入下沉式轉(zhuǎn)盤,然后穿過鐵路橋洞到鴛湖路。白色的紫陽橋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仙子屹立在環(huán)城河的南端。仿古造型使之與對岸的壕股塔及攬秀園相連,成為南湖景區(qū)的一個景點。紫陽橋的建成使少年路、紫陽街與南溪路、市政府,一直到南湖,一路相連,成為一條捷徑。
環(huán)城河上最安靜的一座橋叫楊家橋,它位于環(huán)城河南端,南門水廠南面。早年的楊家橋曾是城里人去南門小曹王廟燒香拜佛和當時鐵路南面團子浜及其他村村民進城的必經(jīng)之路。楊家橋也曾有過不凡的輝煌。楊家橋曾于1969年重建,為單孔水泥拱橋,主橋長四十多米,寬二米許。因年久失修于2006年拆除后在原橋址上重新建造。今天的楊家橋是一座仿古單跨拱橋,橋面為臺階式,橋?qū)捨迕祝呤?,主橋長四十米。楊家橋古樸而不失氣派,登上橋頂能遠眺煙雨樓。
楊家橋是一座不通車輛的人行橋,所以楊家橋顯得安寧靜謐。那天,我在楊家橋上駐足十來分鐘,除了看到橋南來往的火車,卻沒見到一位行人。不過新楊家橋的建成還是使嘉興老城區(qū)至南湖景區(qū)多了一個通道,方便出行。雖然冷清,但橋的周邊卻有省、市級兩座文物保護單位——汪胡楨、朱生豪兩個故居。這也使楊家橋在冷清中又有些孤傲和與眾不同。
環(huán)城河過了楊家橋到了南端,一個急轉(zhuǎn)彎便與南湖之水相連一片。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南湖大橋氣勢宏偉、造型優(yōu)美,快慢車道各自分開的架橋,猶如大鵬展翅,穿越梅灣老街,緊貼西南湖開闊的水面,跨越滬杭鐵路。大橋北端落地于環(huán)城南路,與禾興南路相連,大橋南端與南溪路相連,風景秀麗的南湖景區(qū)就展現(xiàn)在前面。南湖大橋于1999年6月28日竣工通車。大橋主車道全長三百余米,為雙向四車道。南湖大橋是目前環(huán)城河上跨度最大的一座橋,也成了環(huán)城河上橋梁中的明星。
Hash:3223de0ea07e8132b2826c9362d49813eb659b07
聲明:此文由 虎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