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記憶 | 邢臺故事知多少?

邢臺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多處舊石器文化遺址證明,20多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行。域內(nèi)有豐富的堯、舜、禹、鯀史事傳說。帝堯封禪、祖乙遷邢、邢侯建國、襄子采邑、沙丘密謀、巨鹿大戰(zhàn)、劉秀登基、黃巾起義、石勒建都、邢州大治、義和舉旗等都發(fā)生在這片熱土上,史學家認為邢臺是“先商之源、祖乙之都、邢侯之國”。這些歷史長河中發(fā)生的彪炳青史的歷史事件你都知道哪些呢?

堯都柏人

堯是中國上古“五帝”之第一帝。據(jù)《帝王世紀》、《城冢記》、《明一統(tǒng)志》等古文獻記載,柏人城(遺址在今邢臺市隆堯縣境)為堯之都,也是西漢柏鄉(xiāng)侯國之都。堯又稱唐堯。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改柏人縣名為堯山縣,金改堯山縣為唐山縣,以及該縣境內(nèi)堯山的得名,都緣于堯都柏人之說。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濟陰太守張龐等人曾在堯山樹立《帝堯碑》,為堯造立靈廟,稱堯山為“至德之宅兆”,稱堯為“真圣之祖”。北魏彭樂在宣務(wù)山上所樹紀功碑說:“惟斯宣務(wù), 陶唐采封”。宣務(wù)山即堯山。元朝學者郝經(jīng)也曾為重修的堯山唐帝廟撰寫碑文,盛贊“唐山蒼蒼,唐水湯湯。帝德是昌,纂于有皇”。

舜封象城

舜是中國上古五帝之第二帝。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象是舜的同父異母弟。舜父瞽叟疼愛后妻所生之子象,常欲殺舜。舜避逃,但每有小的過失,就會遭瞽叟懲罰。舜雖特別孝順瞽叟及其后母,疼愛弟弟象,仍不能打消瞽叟要加害于舜的念頭。舜繼堯為帝統(tǒng)治天下后,以德報怨,把廣阿(地望在今邢臺市隆堯縣境)之地封給象作為食邑。所以,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 年)據(jù)此改廣阿縣名為象城縣。

舜試大陸

據(jù)《尚書·堯典》說,堯在正式禪位給舜之前,曾經(jīng)試舜百揆,納于大麓。《史記·五帝本紀》說,舜在進入大麓之后,遇烈風雷雨而不迷,堯因知舜足當治理天下之重任,正式禪位給舜。古代有學者考證,是“大麓”即“大陸”,亦即大陸澤。所以又有學者考證說,堯考察舜的地方在楊紆。對此,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楊紆注》進行綜合考證說,楊紆即大陸澤,大陸澤即楊紆。二者實指一地。該地古有楊城(遺址在今邢臺市寧晉縣境內(nèi)),因大陸澤水周流城下,因名楊紆。隆慶版《趙州志》則記載,位于寧晉縣堯臺村東北的堯臺遺址,就是當年堯正式禪讓天下給舜的地方。古大陸澤水域覆蓋面積很廣,曾涵及今邢臺市寧晉、隆堯、任縣、巨鹿四縣的大片地方。隋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改象城縣名為大陸縣,大陸澤因漢高祖劉邦設(shè)置廣阿縣而別稱廣阿澤,以及巨鹿縣的得名,都直接源于古大陸澤的存在。

舜封丹朱

據(jù)《史記·五帝本紀》,丹朱是堯帝之子。堯因其為人不肖,不足以當天下之任,才把帝位禪讓給舜,而舜分封丹朱為諸侯。今邢臺市南宮小關(guān)家莊不遠處有一高大土丘,稱紫薇山,傳說為丹朱墓,因有說丹朱封地就在南宮者。但此說與《括地志》記載丹朱封地在定州唐縣,《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說丹朱葬于蒼梧山陰有異。

鯀治河水

據(jù)《史記·夏本紀》說,鯀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兒子?!妒酚洝の宓郾炯o》記載,堯為帝時,河水(即古黃河)屢決,洪水為害。四岳向堯推薦,說鯀能治理。堯采納了四岳的建議,命鯀治理河水之災(zāi)。但鯀治河水九年而水不息,很不成功。堯更求賢能之人時得舜。舜受命檄行天子之政,巡狩天下。當舜看到鯀治水不得其法,反而造成河水橫流,越發(fā)泛濫成災(zāi)時,就把鯀殛死在羽山。鯀治水之法是廣為建堤堵水,自今河南滑縣經(jīng)山東入邢臺市轄臨西、威縣、清河等縣境內(nèi)黃河故道上的鯀堤,橫亙千里,寬三丈有余,高二丈有余,斷續(xù)若山阜,相傳就是鯀治河水時在這些地方留下的遺跡。清河縣大堤村又名鯀堤村,就因鯀堤而得名?!?鯀堤夜雨”是清河縣八景之一。

禹治大陸

據(jù)《史記·五帝本紀》,中國上古之時,大河(指黃河)屢為水患。堯因采納四岳之言,命禹父鯀率人治理。鯀治河水九年而水災(zāi)不斷,被舜殛死于羽山。舜改命鯀子禹繼續(xù)率人治理河水。禹接受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堵為導,北過絳水后,至于大陸,北播為九河后,同為逆河,使其最終流歸渤海。據(jù)《爾雅》,大陸即大陸澤。另據(jù)北宋易祓《禹貢疆理考》,時至北宋時,大禹所治黃河故道在貴鄉(xiāng)縣西三里,俗名王莽河,東北流二百一十里至貝州經(jīng)城縣(遺址在威縣經(jīng)鎮(zhèn)),枯河在縣東十里;又二百一十里至冀州南宮縣(即今邢臺市南宮),河水故道在縣東南六里;又北二三百里至趙州之隆平,舊為大陸縣(遺址在今邢臺市隆堯縣境),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海。易祓所說經(jīng)城、南宮、隆平等縣之間的距離或有出入,但對禹治河水之遺跡的考證卻是非常明確的。據(jù)這些古文獻記載可知,禹為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大陸澤的蓄水分流功能,曾率人就該澤的治理下過很大功夫,最終將其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再匯為一大河,把黃河泛濫之水引人渤海。舜因禹有治水之功,把治理天下的重任禪讓給禹。禹治水處傳有多處,全國南北均有。在邢東部,“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被人傳頌至今。

Hash:361235c4bd988713fc8261b84a505e56a957e086

聲明:此文由 邢臺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