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和縣玉奇喀特古城確認是東漢西域都護府它乾城

  踏著厚厚的鹽堿地,國內十幾位考古界的專家學者今天來到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西南30多公里一處名叫玉奇喀特古城的地方。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是三圈能看出大體輪廓的,殘破的高土堆和墻。在此工作了幾年的北京大學教授陳凌十分肯定地說:“經過我們認真仔細地試探,再綜合各種歷史文獻記載,我們今天可以宣布:這里就是東漢時期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即這座古城遺址就是東漢歷史中所記載的它乾城?!?

玉奇喀特古城遺址第二重城墻東部。本報記者 王瑟攝影

玉奇喀特古城第三重東門遺址。本報記者 王瑟攝影

地面上密集的試探鉆孔。本報記者 王瑟攝影

較為完整的第二重城墻。本報記者 王瑟攝影

玉奇喀特古城東南角的夯土十分明顯。本報記者 王瑟攝影

史書記載,公元60年漢朝設置西域都護,所轄范圍包括塔里木盆地及蔥嶺以西、天山以北各國。西域都護府治所設于烏壘城,與龜茲相去數(shù)百里。另據(jù)《漢書·西域傳下》記載,公元16年前后,西域都護府已經遷到它乾城?!疤禅P三年,乃遣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送兵谷,焉耆詐降而聚兵自備。駿等將莎車、龜慈兵七千余人,分為數(shù)部入焉耆,焉耆伏兵要遮駿。及姑墨、尉犁、危須國兵為反間,還共襲擊駿等,皆殺之。唯戊己校尉郭欽別將兵,后至焉耆。焉耆兵未還,欽擊殺其老弱,引兵還。莽封欽為剼胡子。李崇收余士,還保龜茲。數(shù)年莽死,崇遂沒,西域因絕?!?

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即公元74年,東漢中央王朝再次設置西域都護。漢和帝永元三年,即公元91年“十二月,復置西域都護、騎都尉、戊己校尉官?!薄?a href='/houhanshu/' target=_blank>后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寫道:“明年(即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龜茲、姑墨、溫宿皆降,乃以超為都護,徐幹為長史。拜白霸為龜茲王,遣司馬姚光送之。超與光共脅龜茲廢其王尤利多而立白霸,使光將尤利多還詣京師。超居龜茲它乾城,徐幹屯疏勒?!?

從這段歷史記錄中可知,西漢后期到東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府一直設在它乾城。此后,繼任班超的幾任西域都護都駐守它乾城,東漢殤帝時仍有都護段禧、西域長史趙博駐守它乾城的記載。

但長期以來,它乾城到底在哪里,始終是個謎。1928年,北京大學教授黃文弼先生在現(xiàn)在的新疆新和縣調查時,曾在玉奇喀特古城意外發(fā)現(xiàn)“漢歸義羌長印”、“李忠(崇)之印”。雖然印文是“李崇之印”,但忠、崇兩字通假,因此,“李忠之印”實際就是“李崇之印”。而李崇恰恰就做過西域都護府最長軍政長官。

北京大學陳凌教授經過多年調查,今年又在玉奇喀特古城進行了密集的試探,終于肯定了古城遺址就是東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它乾城。從現(xiàn)在地表上的殘存可以看出,玉奇喀特古城有三重城圈,最外一重大城東西長度達1500米,是目前已知新疆古城遺址中邊長最長的古城。第二重城圈內有眾多高臺建筑,體量都較大,試探可知均為大型房屋遺址??赡苁茄檬鸾ㄖ5诙爻侨冗€發(fā)現(xiàn)一條環(huán)城的大路。最里面一重城門朝東開,其中有數(shù)間大型房址,墻厚可達1.2米,進深可達10米。第二重城墻和最里面一重城圈城墻均為質量較高的夯筑墻,夯層厚15厘米左右。從根據(jù)出土的印章、城市的規(guī)模、建筑的質量,可以斷定這里就是它乾城所在。

從烏壘到它乾,西域都護府所在地由東向西推進了200多公里,相當于漢代的500里左右。它乾城是中央政府有效管控西域的另一個地標,是中央政府治理西域最高軍政中心。西域都護府從烏壘城移至它乾城,表明中央政府管理西域最高軍政中心轉移到了龜茲地區(qū)。而龜茲又恰恰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綠洲。這意味著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qū)的有效管理進一步加強。(光明融媒記者王瑟見習記者秦偉利)

作者:王瑟

Hash:6f62bfed3cb41782ca4602db36eccd72da48232c

聲明:此文由 光明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