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心的歷史名人墓地

1/利瑪竇墓/南懷仁墓/湯若望墓

簡稱利瑪竇墓,全名利瑪竇墓及明清以來外國傳教士墓地,葬有利瑪竇、南懷仁、湯若望三人,位于阜成門三里外馬家溝嘉興觀之西(今西城區(qū)車公莊大街北京市委黨校北京市行政學院院內(nèi))。

三人墓是一個小墓園,植有柏樹,四周圍以透花磚墻,南墻正中有兩扇灰色鐵花欞門。園里并排豎立3通漢白玉石碑,中間碑高 2.7米、寬0.94米,為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立,碑身正中刻有“耶穌會士利公之墓”。石碑后面是灰身黑頂圓拱式長方形磚砌墳墓,墓高1.5米、長2.4米、寬1.3米。利瑪竇墓東側(cè)為南懷仁墓,西側(cè)為湯若望墓。墓地300多年來屢遭毀廢。197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照光緒二十九年(1903)修葺的樣式予以重新修復,200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利瑪竇(1552—1610),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并對中國典籍進行鉆研的西方學者。他于萬歷十年(1582)奉派來華傳教。萬歷二十八年(1600)來京,次年向明神宗進貢萬國圖志、自鳴鐘等,自此定居北京傳教。曾寫有《經(jīng)天該》、《乾坤體義》,與人合譯《渾益通憲圖說》等天文學著作,和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介紹傳播天文、地理、數(shù)學等自然科學知識。萬歷三十八年(1610)病逝于北京。萬歷皇帝破例準奏,親賜北京西郊“二里溝佛寺,房屋38間,地基20畝,畀葬利子”。

湯若望(1591-1666),日耳曼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明天啟二年(1622)來華,崇禎三年(1630)進京,修訂歷法。入清朝后曾任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康熙五年(1666)在北京病逝。

南懷仁(1623-1688),比利時人,耶穌會傳教士。順治十六年(1659)來華,次年到京,為湯若望重要助手??滴醵吣辏?688)病逝于北京。

墓地平時不開放。如果想?yún)⒂^,要先打電話到北京行政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部進行咨詢與預約。清明節(jié)前后有專門的值班工作人員負責接待工作,但市民也需提前電話聯(lián)系。

開放時間:8時30分—17時。

聯(lián)系電話:68007011,68007279。

乘車路線:可乘685、19、392、701、特4、107、118到三塔寺站,或坐地鐵2號線到車公莊站下車向西走150米。

門票:10元。

【另,郎世寧墓位于阜成門外滕公柵欄葡萄牙墓地,離利瑪竇等人的墓并不遠,但今葡萄牙墓地已不存。郎世寧,意大利人,27歲來華,以繪畫供奉內(nèi)廷,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京去世?!?/p>

2/劉和珍墓/楊德群墓

位于西城區(qū)西單西南部文化街與佟麟閣路相交之北京市魯迅中學校園內(nèi)(原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

劉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民國時期北京學生運動領(lǐng)袖之一。曾先后就讀于南昌女子師范學校、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是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帶領(lǐng)同學們向封建勢力、反動軍閥宣戰(zhàn),1926年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于鐵獅子胡同(今東城區(qū)張自忠路、平安大街)段祺瑞執(zhí)政府門前,年僅22歲,厚葬于此,其師魯迅先生為之寫了《紀念劉和珍君》一文。

楊德群(1902-1926),女,湖南湘陰人,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同學。與劉和珍一同參加學生運動,在“三·一八慘案”中一同被害,一同葬在此地。

1931年女師大畢業(yè)生為劉、楊二烈士所建的紀念碑,至今仍完好地矗立于魯迅中學校園里的青松翠柏之間墓地旁。碑上刻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撰《正氣歌》中的名言:“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乘車路線:可乘地鐵1號、4號線在西單下,出西南口,或乘1、10、52、109、603、604、626路等公交車在西單下,步行幾百米,經(jīng)宣武門內(nèi)大街、新文化街、復興門內(nèi)大街、佟麟閣路到魯迅中學。

門票:免費。

注意:因為是在中學里面,故進校門時要說明和登記。為避免影響學生上課,也為自己安靜,最好選擇周末或節(jié)假日的白天前往。

3/高君宇、石評梅合墓/賽金花墓

位于西城區(qū)(原宣武區(qū))南二環(huán)旁的陶然亭公園內(nèi)。

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靜樂人,革命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北京大學畢業(yè),五四運動學生領(lǐng)袖之一,后協(xié)助李大釗在北京建黨,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山西省第一個黨員,1922年參加中共二大并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曾擔任周總理秘書,還是周總理和鄧穎超的“紅娘”。石評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現(xiàn)代女作家,高君宇女友。

1925年3月5日,由于積勞成疾,高君宇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人們根據(jù)他生前的遺愿,把他的靈柩安葬在清幽寧靜的陶然亭,并用三塊潔白的大理石砌成一座方錐形的墓碑。其胞弟高全德親筆撰寫碑文。1928年石評梅病逝,人們將他倆合葬在此。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周總理親自來到高君宇墓前,深切悼念這位忠誠的戰(zhàn)士。文化大革命中墓碑被拆除,先驅(qū)者的靈柩無人保護。直到1973年底,在鄧穎超的關(guān)懷下,才把高君宇的遺骨火化后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兩人合墓在公園石橋南錦秋墩的北坡前,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塞金花(1872-1936),原籍安徽黟縣,生于江蘇蘇州,民國北京八大胡同著名妓女,姓趙,小名三寶,乳名彩云,一生坎坷傳奇,曾嫁過清末狀元洪鈞,當過公使夫人,與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瓦德西有往來,但晚景凄涼。其墓在錦秋墩的南坡上,位于香冢、鸚鵡冢之西。墓為大理石砌成,墓前立有高1.8米的花崗巖巨碑,現(xiàn)墓碑陳放于慈悲庵石刻陳列室內(nèi)。

開放時間:夏季6點-22點冬季6點半-21點

乘車或開車路線:地鐵4號線。公交車東門14路、40路、66路、70路、102路、106路、343路、613路、特5路。北門40路、59路、613路。南門53路、72路、84路、122路、458路、692路、741路、運通102路、特12路。開車走南二環(huán)。

門票:2元。

4/袁崇煥墓祠

位于東城區(qū)(原崇文區(qū))廣渠門內(nèi)東花市斜街52號后院。此處原稱佘家彎,后稱佘家館,因看守袁崇煥墓的義士佘某而得名。墓址原為佘家館1號,舊為廣東義園。1952年人民政府對袁崇煥墓進行修葺。墓前院有豎立欄桿式紅漆大門,對開兩扇。門內(nèi)左右各有屋3間,迎面正房5間。其后即是袁墓,圓形,高出地面約2米,涂成白色。墓前立有石碑,為“有明袁大將軍墓”,碑前有石桌。墓地四周栽有松柏,紅磚砌的矮花墻圍之。袁崇煥墓旁有一座小墓,葬的是義士佘某。該墓在“文革”中被毀。經(jīng)過文物部門修繕,原來袁崇煥墓現(xiàn)已成了一座獨立的祠堂,在正廳內(nèi)供奉著袁崇煥將軍的畫像,正廳的后面則是袁崇煥將軍的墓碑,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號自如,廣東東莞人,明朝軍事家,抗清名將。筑寧遠(今遼寧興城)城,屢次擊退后金軍事進攻,曾大敗努爾哈赤于寧遠城下,后又敗皇太極獲寧錦大捷。官至兵部尚書。明崇禎二年(1629),崇禎帝中反間計,以為袁與后金有密約,旋將袁處死。其佘姓隨從冒死將其頭顱偷出,葬于廣渠門內(nèi),并囑佘姓后代世代相守,現(xiàn)為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

乘車路線:23、57、715路等廣渠門站下車北行,崇文區(qū)東花市斜街52號東花市小區(qū)內(nèi)。

車位:只能將車停在小區(qū)周邊地區(qū)。

開放時間:9—15時,周一休息。

門票:成人票2元,學生票1元。

5/李蓮英墓

位于海淀區(qū)恩濟西街,六一學校舊址。李蓮英死時,得到清朝宮廷的1000兩白銀,在恩濟莊的太監(jiān)墓地修造了一座豪華墳墓。建國后李蓮英的墳墓遭到破壞,只有墓志銘的拓片保留了下來。

李蓮英(1848-1911),又作李連英,原名李進喜,蓮英是由慈禧起的名。直隸省順天府大城縣(今河北大城縣臧屯鄉(xiāng)李賈村)人,祖籍山東齊河。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jiān),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quán)勢的宦官。

開放時間:白天隨時可以。

門票:免費。

6/齊白石

該墓在海淀區(qū)白石橋北側(cè)魏公村小區(qū)內(nèi)1號樓西。整個墓地占地110平方米,坐北朝南,周圍松柏環(huán)列,有松墻一道,松墻內(nèi)并列兩個花崗巖石碑,左為“湘潭齊白石墓”,右為“繼室寶珠之墓”,為白石老人自書。

齊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大師,書畫家。自幼家貧,12歲學木工,兼學繪畫、詩文、雕刻等。后遍游全國,創(chuàng)作了大量山水畫。民國八年(1919)定居北京,以篆刻、作畫為生,擅長花卉、蟲鳥等,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新中國建立后,歷任中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主席團委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中央美術(shù)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其作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為中國之國寶。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

其靈柩為生前自己設計制作,用湖南杉木料。去世當日移靈當時的嘉興寺殯儀館。北京各界前往祭奠者絡繹不絕。22日舉行公祭,周總理、陳毅、林伯渠、董必武、陳叔通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和各界人士約400余人參加了公祭。旋即移靈西郊湖南義園,入葬生壙中。早在民國三十三年(1944)1月7日,繼室夫人胡寶珠難產(chǎn)去世后,齊白石將其葬入西直門外魏公村村南的湖南義園(湖南公墓),并建有自己的生壙。原碑在“十年浩劫”中被推倒毀成兩半,因墓室深且堅固才幸免于難?,F(xiàn)有這兩塊碑是“文革”結(jié)束后由齊白石學生、著名畫家李芳祥所書寫。今周圍有一圈鐵欄桿。1981年立為海淀區(qū)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要在湖南公墓原址上修建魏公村小區(qū),后經(jīng)國務院批示,將本來應與二號樓是一條直線的一號樓向東挪了半棟,硬是留下了齊白石先生的墓。

乘車路線:地鐵4號線;運通103、849路等。

周邊停車:可將車停在魏公村路邊停車位。

門票:免費。

7/李東陽

城西畏吾村,即今西直門外白石橋以北之魏公村,與齊白石墓離得不遠。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明朝湖廣茶陵(今屬湖南)人,文學家,一代名臣。由進士歷任侍講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右侍郎,正德年間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人稱李閣老。詩文典雅流麗,著有《懷麓堂集》,是茶陵詩派代表人物。去世后不久,墓即逐漸荒敗。明嘉靖時村中掘土,曾發(fā)現(xiàn)李氏墓志。清翁方綱等曾為李氏墓建祠立碑。至民國初年已是野草漫冢,僅存一石碑。

相關(guān)材料,同上。

8/斯諾墓

其墓地位于海淀區(qū)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花神廟慈濟寺遺址。漢白玉墓碑上,用中英文寫著“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中文系葉劍英題寫)。墓地松柏環(huán)繞,幽靜肅穆。

埃德加?斯諾(1905—1972),美國人,著名新聞記者,以報道中共領(lǐng)導的革命運動而聞名。新中國建立后數(shù)次來華,報道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一生著述主要是關(guān)于中國革命的采訪手記等,如《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為亞洲而戰(zhàn)》等,與中共領(lǐng)導人毛、周等結(jié)下深厚友誼。1972年2月15日病逝于瑞士。生前希望自己的一部分能留在中國,因其曾在民國二十三年(1934)任教于燕京大學新聞系,故1973年其夫人帶著他的一部分骨灰來到中國,于10月19日將之葬在北大未名湖畔。參加安葬儀式的有周總理、郭沫若、廖承志、鄧穎超等人。

乘車路線:4號地鐵,從北大東門入;公交車更是非常之多。

門票:免費。

注意:記得帶身份證,進校門時要登記。

9/肅順墓

位于海淀區(qū)四季青鄉(xiāng)小煤廠村。

肅順(1816—1861),字雨亭,鑲藍旗人,清皇室著名大臣。官累至戶部尚書、御前大臣,敢于任事,受咸豐重用。曾嚴詞拒絕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侵略要求。咸豐死后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在慈禧發(fā)動的“祺祥政變”中被殺。肅順墓地只有一座土墳,民國二十六年(1937)被盜發(fā),今已無存。

乘車路線:該墓原址就在西四環(huán)北路四季青橋西邊,與杏石口路交叉處。南北向的四環(huán)上公交車很多,如121、334、355、740、751、851、952、982、983、運114、特9路等,在四季青橋北下;東西向的“紫竹院-杏石口路”有489、505、664、992、運101路等,在四季青橋西下,附近打聽小煤廠。

門票:免費。

10/趙登禹墓

位于豐臺區(qū)京石高速公路輔路旁西道口橋下,離當年發(fā)動“七七事變”及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的盧溝橋、宛平古城、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都很近。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臣,陸軍上將,民族英雄,山東菏澤趙樓(今牡丹區(qū)牡丹辦事處)人。少年時因家境貧寒未入私塾讀書,在家務農(nóng)并師從武術(shù)名家朱鳳軍練習武術(shù)。1914年加入馮玉祥部隊,后任馮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獲得喜峰口大捷,后任第132師師長。1937年在抗戰(zhàn)期間北京南苑戰(zhàn)役中壯烈殉國于大紅門附近,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因趙登禹生前說過“軍人抗戰(zhàn)有死無生,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這樣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園公祭大會之后,趙將軍靈柩于次日由龍泉寺起靈,運至盧溝橋以東2公里處的西道口關(guān)文子山坡上安葬?!笆旰平佟逼陂g,其墓被紅小兵挖開欲盜取“金銀財寶”,一無所得后砸墓而去,烈士尸骨無存。1980年重建,墓碑正面鐫刻“抗日烈士趙登禹將軍之墓(1898-1937)”。至2003年,北京市和豐臺區(qū)政府又三次為趙烈士墓整休擴建和立碑,并列為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及豐臺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乘車或開車路線:乘309、310、339路車到西道口站下車,公路西側(cè)坡上。開車出六里橋,走京石高速輔路。

門票:免費。

(補注:此外還有離市區(qū)稍微遠一點,海淀區(qū)香山腳下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墓、馬連良墓,中華民國內(nèi)閣總理熊希齡墓,明朝景泰帝陵,清朝禮王墓碑閣;北京植物園內(nèi)的大學者梁啟超墓、北洋軍閥孫傳芳墓;附近萬安公墓內(nèi)的革命家、中共締造者之一、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墓,等等。)

Hash:10776a24459d19be4f748a85bd03046571f7bbf8

聲明:此文由 無憂選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