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讀沙河往事

一、沙河縣域

代縣域疆界,不似現(xiàn)在通用說法,以經(jīng)緯度、平方公里計,而是以天空星宿對照為界。這是中國天地合一的古老哲學思想在地理學的套用。沙河古代地處趙地,行政范圍屬冀州,按照《周禮》和《漢書》、《晉書》、唐宋明史的說法,沙河縣域在昴宿分野、大梁之次,為趙之一部分。天宮星宿胃一度到星宿畢六度,叫做大梁之次(邊界),地球於清明、谷雨時,運行到這里,即達趙之分野。歷代史書天文志對冀魏趙三地分野對應(yīng)的胃、畢、昂都有精確的記述。星野之說,玄渺不經(jīng),但流傳久遠,歷代相沿,雖實際無從遵循,聽來卻幽遠深刻,給人們某種上天和精神上的儆示,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清末,隨著西洋現(xiàn)代科學文明的傳播,這種古老深刻卻無法操作的辦法,漸次消亡,而被經(jīng)緯度所取代。

古代沙河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四十三里,隋初建置時,析龍岡縣南部而建,包括了古代易陽縣北部。易陽縣,在今永年縣(區(qū))西部,建置很早,屬冀州名邑,距今約二千年,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率軍圍鄴,派大將徐晃、史渙北上攻克易陽,斷袁尚鄴城之援,可知其重要性當時遠在邯鄲之上。但由于種種原因,其詳細位置今天模糊不清,考證結(jié)論似是而非,皆互相矛盾。百度百科認為在西陽城鄉(xiāng),《永年縣志》作者認為在今臨洺關(guān),雙方證據(jù)相同,解讀結(jié)論卻相左。今天的永年縣也建于隋朝,當時合并了位于廣府的曲梁縣、北側(cè)的廣年縣和西部的易陽縣而建,但此前易陽與襄國縣(即后來的龍岡縣)曾多次合并,合并后的名稱曾一度稱易陽縣,二者邊界早已不清。筆者私下以為,侯莊、權(quán)村一帶可能為易陽北部,后歸沙河。此論張月民先生生前頗為贊許,附記于此。

總而論之,沙河當南北之沖,東西長南北窄,西高東低,高程之差逾超千米。太行雄峙于西,狼溝迤流于東,前則沙河環(huán)抱,后則洛泉涌出,旁極晉豫,跨躡冀燕,黃背、數(shù)道兩巖鎮(zhèn)若長城,誠趙北之咽喉,實襄南之藩蔽。自然形勝,名聞遐邇,山川之利,古來兼具。民崇勤勞,性尚質(zhì)樸,忠義節(jié)烈,代不乏人。惟近幾十年來,沙河北部屢遭割析,邑之所屬,非復舊疆。七十年代新治南遷褡褳,今舊治又被劃出,市名有不倫之稱,傳統(tǒng)有割裂之嫌,為文論道,深可惋惜。

新城鎮(zhèn)白錯村國槐(樹齡600年以上)

二、古代沙河人口

由于地瘠民貧,戰(zhàn)爭頻仍,沙河古代人口很少,現(xiàn)存史籍記載,明代弘治年間,沙河全縣人口共18413人,正德時為24972人,嘉靖時期25822人,萬歷年間27238人,增長緩慢。明末清初,兵連禍結(jié),人口銳減至16232人??滴跄┠?,人口有所增長,共有19264人。乾隆十六年,沙河人口87467人,突破八萬,為沙河人口增長的第一個高峰。

究其原因,概括有以下幾點:

一是康乾時期,朝廷多次蠲免稅賦,減輕民眾負擔,客觀上有利于經(jīng)濟恢復和人口增長。史載康熙、乾隆二位皇帝南巡,途經(jīng)沙河,見黃沙彌野,四望蕭條,下旨免除賦稅。

二是清初吸取教訓,革除了明末諸多苛政,特別是明末加派的練餉、剿餉和遼餉,原來的見年、驛遞和馬政三項沉重的徭役亦被革除,驛費改由國家負擔,蒙古與內(nèi)地統(tǒng)一,使馬政不再必須,利于休養(yǎng)生息。三是康熙、雍正時期施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攤丁入畝”財稅制度改革,進一步減輕農(nóng)民負擔,刺激了經(jīng)濟復蘇和人口的增長,被史家譽為“有清之善政”。但由于“永不加賦”,官府卻長期不重視人口統(tǒng)計,只在光緒年間統(tǒng)計了一次,達10422人。民國成立后,引進西方體制和辦法,對人口據(jù)實統(tǒng)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沙河270個村,人口共有151454人。

溫家溝村國槐(樹齡700年以上)

三、古代沙河財政

中國古代財政制度,可簡稱為“賦役”制,賦即田租,公糧。役指徭役,為國家做勞工。田賦以畝計征,而徭役以農(nóng)戶男丁為課。隋唐皆施行北魏的“租庸調(diào)”制,國家授予農(nóng)戶田地(均田制),征收田賦(租)、布絹(調(diào)),并要求15~60歲的男子每年為國家服役一定時間(庸),比如修宮室、筑城墻、挖運河及其它徭役等。隨著經(jīng)濟增長和土地兼并,均田制到唐朝中期己無法實施,不得已改為“兩稅法”:按戶納錢,以畝納粟,此為中國以銀代物征收賦稅之始,在夏麥、秋糧收獲之后,分二次征收。這個體制,延續(xù)到明代,百弊叢生,相當煩苛,嚴重阻礙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家財政的穩(wěn)定。嘉靖十年(1530年)大學士桂萼提出了“一條鞭法”,將田賦和徭役、其它雜辦項等人頭稅編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簡化手續(xù),方便征收,并開始在江南一些州府試行,取得了良好效果。萬歷九年(1581年),首輔張居正在清丈全國土地的同時,將“一條鞭法”推行到全國施行。

“一條鞭法”對中國稅制變革影響深遠,標志著賦稅征收開始全面貨幣化,征收種類和上解簡便易行,并可以銀代役,削弱了徭役對農(nóng)民的人身限制,促進了經(jīng)濟繁榮和商業(yè)發(fā)展。史學界認為,“一條鞭法”簡單易行,為不得已之法,它并沒有減輕賦稅,而是對征收方式進行了變革,但也存在諸多弊端,主要是缺乏堅實的征收基礎(chǔ)和與之相適應(yīng)的金融服務(wù)。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天啟崇禎時“三餉”加派,“一條鞭法”已名存實亡。但以銀征稅成為定制,不可逆轉(zhuǎn),在清代又滋生了“火耗”和“養(yǎng)廉銀問題,此是后話。

沙河古代財政,清晰的反映了這條脈絡(luò)。清王朝在“一條鞭法”的基礎(chǔ)上,于雍正年間施行“攤丁入畝”,實際上取消了人頭稅,并將“火耗歸公”,攤?cè)氲禺€。稅賦上解,明代和清初分別解送京師各部寺,手續(xù)繁瑣,康熙三年施行上繳總解戶部,乾隆之后總解布政使,到嘉慶時,戶部庫書王麗南私造印信,貪污公款,成為驚世大案。之后清廷于保定設(shè)官方銀號,與地方存留分開,使收支手續(xù)進一步簡化,革除了部寺書手的索需。而困撓大清財政的“火耗”問題,直到民國初年現(xiàn)代銀行的出現(xiàn),才得以徹底解決。

弄清了以上變革過程,我們才能了解淸楚明清時期沙河財政的實際狀況。根據(jù)縣志原始記載,簡述如下。

按照一條鞭法,財政收支共分二大項:正供和雜辦,將役并于賦,一征之外,再無他科。正供即田賦,內(nèi)容有六項:夏稅、秋糧、馬草、馬價、草料、站銀。雜辦為徭役,內(nèi)容有兩大條款:均徭和里甲。其中均徭分為三項:一為銀差,供北京各部寺和撫院衙門的差役;二是力差,供順德府、本縣各官衙的差役。三是聽差,專為禮節(jié)祭祀服務(wù)的差役。里甲也分為三項:額支、待支和雜支。額支為本縣春牛、桃符、維修文廟等費用,每年皆有。待支為科舉方面的花紅、旗匾、公車朝觀等用度,因不為常用,預征而等科舉之年,有中試者時花銷;雜支供過往官員下一程的油炭等開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明代征用完全是以出為入,且馬政、驛遞占有相當?shù)谋壤?。志書未記載沙河加征的“三餉”數(shù)額,這是明朝敗亡之源,清室入主不久,即被革除,此清初第一善政,亦是穩(wěn)定局勢、籠絡(luò)人心的重大措施。同時清室定鼎,蒙古與內(nèi)地一統(tǒng),國家不再缺乏馬匹,不久馬政也被廢除,所涉征費也被取消,洛陽、下解、南陽等五個馬場土地改為糧田??滴?、乾隆二位皇帝南巡經(jīng)過沙河,曾目睹荒涼,下旨免除錢糧,所以綜合比較,滿清時沙河負擔要比明朝減輕許多。并且征調(diào)全部以銀兩計征,比明朝時向不同的部寺解交谷麥、馬草等物料更為簡便。更重要的是清代多次丈量土地,及時削減水沖的耕地面積,登記新開墾的荒地,征稅底數(shù)較為確切,且“攤丁入畝,永不加賦”,稅負比明朝公允的多。根據(jù)資料原檔,清朝中葉以后,革除馬政和人頭稅,沙河全年的賦稅,共一萬七千五百多兩白銀,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起運。即到北京部寺上繳的正供銀,包括戶部、禮部、工部和兵部四個部門的正供銀共15711兩4錢4分4厘。這些部寺正供種類復雜,科目繁多,皆是明代遺風,今天我們看來非常繁瑣,無從理解。試以戶部為例,說明其擾。戶部項下沙河負擔有:光祿寺小麥折銀、大麥折銀、萬全億庫和黃花鎮(zhèn)庫棉花折銀、永平山海倉和保安趙州倉小麥折銀;供用庫芝麻銀、京庫棉花銀及花絨銀、光?寺芝麻銀、南石局西倉黑豆銀、宣府新開倉小米銀、北高倉馬草銀、旱石橋南倉銀、正定庫棉花銀、北新場草銀、外象房草銀、天師庵外場草銀、居庸倉草銀、中府外場和太倉銀庫草銀、宣府外城草銀;天津兵餉、旅順兵餉和鹽鈔銀、農(nóng)桑絲絹銀、廚料果品銀等。各部寺銀兩,多少不等,地點不同,數(shù)目各異,運解還要付“腳價銀”,即運費,遇閏年要按比例添加。其它三部的正供也是如此,相當麻煩,可知明代以前財稅征繳體制極其落后,效率低下。自康熙三年起,各省縣供銀總解戶部,方免掉運送“亂象”。

2、存留:存留為本縣的預算。志載存留明代原額為七千二百零七兩,經(jīng)滿淸幾次裁革,如馬政銀、驛遞費等,存留基本穩(wěn)定在二千二百一十九兩。存留的用項包括順德知府、通判所用的禁卒、書辦、門衛(wèi)等雜役工食費,縣令、典史、教諭、訓導等官員的俸薪銀兩(二者分開計算),和所用書辦、皂隸等工食費;廟、寺、壇維修費和祭祀用銀(包括九龍廟、城隍廟、厲耘壇等);龍岡驛、中邱驛分攤的米豆草料銀;科舉考試花紅、盤纏、慶宴費;以及官員過境迎送的轎夫、遞接牌夫工食銀等等。這些復雜的花銷及科目,大都屬于“吃飯”類,只有極少的建設(shè)類和民生支出,如文廟、養(yǎng)濟院固定費用。

蟬房鄉(xiāng)連溝村青岡

四、沙河縣治及社情

沙河縣衙所在地為沙河城,城池周長五里二十步,高三丈。有南北二座城門,南曰“泳薰”,北曰“拱辰”,城墻初為夯土筑成,后重筑為磚石。磚堞一千四百一十二,水道九十,炮臺二十,除南北二門外,四隅角樓四座,奎樓一座。城外有壕溝,深一丈有余,寬二丈,無水。 沙河縣署在縣治沙河城之十字街西,明之前署宅不詳?,F(xiàn)存之制建于明洪武年間,歷代皆有重修和新建。中正堂三間,洪武年建,為縣令辦公大堂,掛有匾額,上書「忠愛」二字,意即身為縣令,要“忠君愛民”。堂前為戒石亭,亭前為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其外為譙樓(姬自修建)。大堂后宅房三間,有匾名“思補齋”,為知縣休息之所。東為庫樓,西為幕(僚)廳,西北角為典史署。大門之內(nèi)東西房舍各五間,是縣吏辦公之處。正門之外,左側(cè)旌善亭三間,右側(cè)申明亭三間。

縣治舊為土城,為后晉開運間徙治時所筑。弘治四年大水,知縣葛禎曾遷治于西山小屯,筑沙河縣新城,即今新城鎮(zhèn)新城村。弘治十八年知縣張謹重加展筑,還于舊治。崇禎十三年知縣崔鐘英增修加高,改修北部,筑磚城九十三丈七尺。乾隆十五年,知縣孫鳳立請帑重修,廣增五步,增高三尺,全部筑為磚城,縣城整固一新。惜明崇禎十一年,清兵十萬,分二路毀邊墻入關(guān),蹂躪京師畿甸,之后分道南下攻略,沿山一路攻陷正定、順德二府和沿途州縣,沙河城破,有生員王翰登城率眾捍御,英勇戰(zhàn)死。清咸豐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天國李開芳、林鳳祥率北伐軍從永年進入縣南,褡褳等諸村皆墟。旋即破沙河城,知縣玉衡穿好朝服,端坐大堂,對太平軍詈罵不止,全家被害。

舊時沙河全縣共設(shè)里社十六個,做為征收賦稅的基本單位。里甲制度在我國起源很早,明清因襲相沿。里甲的基本內(nèi)容是,聚居村民每110戶為一里,由十個大戶為里長,輪流管理其它100戶,組織完成官府攤派的稅科和徭役,十大戶每戶管理一年,十年一輪。每十戶設(shè)一長,名“甲首”,同樣每一年一輪換。全縣里甲被編入十六社,設(shè)有總算一名,書手十六名,管理各地的地畝冊籍。十六社分別是:北陽、杜村、善下、南王、興固、福益、下鄭、下解、白塔、渡口、冊井、固坊、洛陽、九家、廣仁、籽粒、解豐。籽粒社專門管理墾荒地,解豐社為道光時添設(shè),管理河道淤沒土地。乾隆時,因社書上下其手,屢為奸利,縣令杜灝明令永遠革除社書,并刻石以紀,但實際卻未能實現(xiàn),征徭催科仍然要依靠這些“書手”,只是換了個名稱,俗稱“打綱”,吏民沿習,改良困難。因體制落后和技術(shù)不完善,興利不易,除弊更難,中國進步緩慢窺此可知一斑。

縣衙人員設(shè)縣令一人,下屬有典史、教諭、千總等官員,沙河在孔莊還設(shè)有巡檢司??h令工資分為俸薪兩部分,共45兩,年養(yǎng)廉銀800兩。典史(司刑獄、治安)工資三十一兩五錢二分,養(yǎng)廉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教諭(教育局長)、訓導(教育局副局長)工資各40兩,俸銀皆比典史高八兩四錢八分。千總(主警務(wù))俸銀14兩9錢6分,薪銀33兩3分6厘,養(yǎng)廉銀120兩。

蟬房鄉(xiāng)古板栗

五、盧象升與沙河

盧象升,字建斗,號九臺,南直隸州常州宜興縣人(今江蘇宜興市),生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皮膚白晢,身材精瘦,生來胳膊上長有一根粗大的骨頭,力氣特大。天啟二年(1622年),盧象升考中進士。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后任大名知府,提調(diào)大名、順德、廣平三府兵備。短時間,他訓練了一支悍勇善戰(zhàn)的“天雄軍”,雖為文士,善騎射,嫻將略,忠義勇烈,南北驅(qū)馳,內(nèi)肅“?寇”,外御清兵,成為明末最杰出的軍事將領(lǐng),書寫了自已雖然短暫卻輝煌壯烈的一生。

盧象升才干卓越,名聞天下,崛起于鎮(zhèn)壓流民暴動。1627年陜北王二暴動,揭開了明末農(nóng)民起義的序幕。此時的大明王朝,吏治腐敗,體制衰朽,民窮財盡,岌岌可危,再加上”小冰期”降臨,自然災害頻仍,清兵內(nèi)犯,流民暴動點燃的起義烽火,遍地狼煙,迅速把明朝推進無底的深淵。崇禎三年到六年,由于洪承疇的圍剿,陜西農(nóng)民軍無法立足,流動于山西,并進入真定、順德、大名三府,所過殘破劫掠,盧象升率軍力戰(zhàn),擊走之。由于作戰(zhàn)有功,被崇禎帝任命為湖廣巡撫,賜予尚方寶劍,總理河南、山東、湖廣和四川軍務(wù),給予了高迎祥、李自成部毀滅性的打擊。農(nóng)民軍各部望風而逃,稱其為“盧閻王”。崇禎九年(1636年)九月清兵經(jīng)宣大入侵北京,盧象升率部勤王,隨后被任命為宣大總督,屯田積谷,選練士卒,大有成效,短期內(nèi)即將宣大軍兵訓練成精銳之師,清兵乞炭部懼而逃跑,不敢犯邊。崇禎十年(1637年)八月,皇太極命多爾袞、岳托分兵二路,經(jīng)密云北部,毀長城內(nèi)犯,會師于通州,皇帝詔令盧象升率宣大山西軍隊人衛(wèi)京師,第三次賜予尚方寶劍,督率天下所有援兵。但崇禎皇帝已私下議和,不定作戰(zhàn)方略,楊嗣昌、高起潛手擁重兵,皆避而不戰(zhàn),任由清兵分路南下,攻城略地。盧象升悲憤之極,只率自己不到二萬人馬分道出擊清軍。而山西巡撫斷絕糧草,調(diào)總兵王樸部回晉。崇禎十一年(1638年)年十二月十一日,盧象升領(lǐng)兵進駐巨鹿縣賈莊,派人到不到五十里的雞澤向高起潛求援,高起潛坐擁關(guān)寧勁旅置之不理。次日盧象升進軍至蒿水橋,被數(shù)萬清軍主力包圍,大敵當前,部署虎大威、楊國柱兩總兵為左右翼,盧象升親自率軍力戰(zhàn),自辰至未(早七點至下午二點)大戰(zhàn),炮矢俱盡,仍奮勇向前,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箭三刀,倒地身亡。余部力戰(zhàn),全軍覆沒,虎大威、楊國柱潰圍逃生。隨從楊陸凱擔心清兵殘害他的尸體,就自已爬伏在上面,身中二十四箭死去。盧公即沒,高起潛軍隊隨后驚潰,清兵擄掠四十六萬人,攻陷濟南,滿載財物,從容北撤。

盧象升的遭遇,“寒戰(zhàn)士之膽而灰豪杰之心”(汪有典語),徹底暴露了明朝的腐敗無能,和體制機制的巨大弊端。戰(zhàn)前,兵部尚書楊嗣昌揣摩帝意,主張議和,阻撓盧象升用兵。盧象升死后,楊嗣昌不信,派人到戰(zhàn)地驗視,欲以不戰(zhàn)之罪強加到盧象升身上,推脫責任,對知情者俞振龍拷箠幾死,逼其作偽,俞振龍誓死不從。順德知府上奏朝廷,匯報了賈莊之戰(zhàn)過程,方作罷。之后又橫加壓制,從中作梗,不給家屬恤典。盧公戰(zhàn)死八十日后方予入殮,而朝廷撫恤則到楊嗣昌被張獻忠擊敗自殺,方得以落實,南明追謚“忠烈”。我們稍微深入分析,延長視線,可知明朝覆亡,失政在先,奸慵不絕,國事糜爛,至不可收拾。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九臺雖奮起力挽,諸般掣肘,事不可為。后世學者和政治家,包括乾隆皇帝在內(nèi),對盧象升的死都深表惋惜。明末亂世,孫承宗、盧象升和孫傳庭無疑是最具才干、可挽狂瀾的重臣,而勇猛善戰(zhàn),公推象升為首。但國家錯誤的政治軍事決策,使三人相繼敗死,大明焉能不亡?正如《明史》作者評注:世非無才,不盡其用,“乃困抑之以至死”。乾隆皇帝說:盧象升材優(yōu)軍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時,艱難就義。所論皆為至當。

盧象升在沙河的事跡,當在崇禎三年和六年,提調(diào)順廣大軍備之時。崇禎三年,因洪承疇圍剿,李自成農(nóng)民軍流入山西,進而進入冀南,臨洺關(guān)警急,盧象升提兵赴援,初擊之于邢臺縣小西天,又追擊于沙河冊井,皆大破之。崇禎五年除夕,闖王劉芳亮部竄入邢臺,抄掠內(nèi)丘、沙河、永年等地。時農(nóng)民軍身穿奇裝異服,臉上涂墨,守軍望見失色,御之皆敗。盧象升親赴內(nèi)邱,與總兵梁甫、井陘道冦從化商定方略。五月三日,盧象升提兵北擊,在臨城西山,連續(xù)兩日擊敗農(nóng)民軍。幾天后,明軍游擊董維坤被農(nóng)民軍困于邢臺縣冷水村,盧象升立即行動,分兵赴援,將一部埋伏在石城南,闖軍遇伏大敗。盧象升尾追不舍,又擊之于青龍岡,農(nóng)民軍敗逃武安,此處非盧公轄地(武安時屬河南彰德府),馳而擊之,在摩天嶺全殲農(nóng)民軍,解救被俘百姓二萬余人。農(nóng)民軍余部聞而遠逃,不敢再犯,從此沙河及周邊地區(qū)得數(shù)年安定。在此過程中,盧象升領(lǐng)兵數(shù)次過境,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深為百姓愛戴,沙河受惠良多。清代鄒漪在書中寫道,盧象升兩官畿南,惠施三郡。其生之日,即家家戶戶設(shè)壇瞻禮,戰(zhàn)死后,各地相繼除地為祠,歲時伏臘春祀。沙河也不容后,在縣城南十里鋪,時稱小黃梁建立祠堂進行紀念,后增建有“雙星閣”。因河砂?湮,漸次荒廢。乾隆年間,知縣杜灝在縣城北關(guān)準提庵東南角,捐俸新建了盧忠烈祠。三百年來,祠堂也荒廢無存。幾年前普通店村南新建普錦廣場,塑有盧公騎像,跨馬提刀,昂首奮進,生氣凜凜,與資料記敘桴鼓相應(yīng),形神相捋,可資拜瞻,稍可續(xù)舊時祀念。

西南溝廣神巖側(cè)柏

六、杜春元起事

高勝吾保衛(wèi)冊井

元子要護主捐軀

明末叢鵠村(全呼)人杜春元,糾集武安西石門一帶亡命無賴數(shù)百人,嘯聚塘山,打家劫舍,周邊村落皆被殘破,惟獨沒有攻占冊井。在正德年間,霸州劉六、劉七暴亂,沙河杜村、高村一帶多被劫略,冊井村鄉(xiāng)紳捐資召集村民,利用地勢,沿村周修建了城壕與柵欄,比較堅固。杜春元起事后,冊井村大戶李三益急公好義,為窮苦群眾及時發(fā)放糧食,“大口小口,一月三斗”,召募本村高勝吾、秦龍、李虎和楊正等壯勇,御敵守護村莊。高勝吾身強力壯,練就一身武藝,帶領(lǐng)鄉(xiāng)親屢次挫敗杜春元。杜春元見硬攻不成,收買了高勝吾手下的秦龍和李虎,約期里應(yīng)外合。高勝吾私下得知消息,遂設(shè)計叫他們來飲酒,待其醉后回家,高勝吾手持大刀尾隨,將二人殺死于家中??唐谥?,杜春元率部猛攻冊井東門,被擊退。又轉(zhuǎn)攻西門,高勝吾見城門垂破,忙一臂挾起土炮,對城門轟擊,磚石崩飛,斃敵無算,賊眾大潰,不敢輕視冊井。

元子要是冊井地主張家的長工,身壯力猛,肩荷鐵擔,善擲飛石,鐵擔重三十斤,投石五十步皆中。為避杜春元之亂,張將家眷、財物藏于柴關(guān)之東溝山腰,只有一條路可通上下,元子要居險守護,備足石塊,多次擊退杜春元的偷襲,躲此數(shù)十家得以寧居。有一次元子要下山,見一伙強盜搶劫殺人,舉擔杖斃數(shù)人,眾賊落荒而逃。杜春元對元子要又怕又恨,施詭計派人化裝成商販上山,半夜趁元子要睡覺,舉刃砍掉他的左胳膊,元子要只手搏擊,立斃其鐵杖之下,并與其它匪徒急戰(zhàn),未落下風,賊眾敗逃。后因血流過多,倒地身亡,山上數(shù)十口幸免于難。杜春元被平滅后,張家隆重安葬了元子要,年年赴東溝哭奠,感謝救護之恩。

因志載不詳,杜春元起事具體年代、持續(xù)時間不清楚,旁證推測應(yīng)在崇禎七年至十二年間,最多五六年時間。由于崇禎七年起盧象升南調(diào)湖廣,順德軍事廢弛,官軍無力剿滅。無奈之下,與杜春元對峙的高勝吾只身前往順德府,請求支援。順德府第一次派了姓劉的帶兵剿匪,大敗而歸。第二次派了從巨鹿逃回的總兵虎大威,他有豐富的戰(zhàn)場經(jīng)驗,帶了大炮,按照“圍三缺一”的兵法原則,他先在東南石門河埋下伏兵,然后從西北南三個方向?qū)μ辽桨l(fā)起猛攻,杜春元拒險頑抗,久攻不下,虎大威命令炮擊山頂?shù)臓I寨,山上四處火起,焰炎張?zhí)?,匪徒們抱頭亂竄,無不膽裂。杜春元見大勢已去,率部向東南逃跑,在西石門河道中陷入重重包圍,全部被殲。此后塘山每到陰雨天氣,都會響起一片凄慘哭叫之聲,叢鵠村由此被改稱全呼,村中杜姓也從此根絕。

杜春元所據(jù)塘山,在崿山東一里之遙,由于幾十年開采山石,當時的山勢已不復辨,只有個別角落存有遺跡。

柴關(guān)鄉(xiāng)馬峪村皂莢樹(樹齡200年以上)

文字:華生垂泰(李軍興)

攝影:高山(李自岐)

制作:涵雪(薛小彥)

Hash:51e4606bd5b52c62bcb5fa08e199392fc2469d2d

聲明:此文由 愛沙河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