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踏尋隨州桐柏山古村落

周六上午,我打開手機導航,徑直前往鸚鵡村。由隨州城區(qū)出發(fā),駕車2小時才到鸚鵡村。鸚鵡村村西有一條河,從河對岸眺望,看上去鸚鵡村里的房屋就象一個古村落。

我開車進入村里,看到一棟兩層碉堡,便走進去看看。

這棟碉堡里放著一些雜物,抬頭仰望屋頂,半邊屋頂已垮塌,一幅衰敗景象。

我走出碉樓,正好遇見附近居住的村民,村民告訴我,這座碉樓是鸚鵡村用來防御土匪的,以前進入鸚鵡村的東西兩邊各建有一座炮樓,可惜已經拆掉了,現(xiàn)在僅存這座碉堡,而且這座碉堡也損毀嚴重。

這座碉樓是鸚鵡村聞名遐邇的人物袁廷機建造,明朝萬歷年間,袁廷機官至首輔中堂,權高位重。他為官清正廉潔,不貪戀京城繁華,告老還鄉(xiāng)后建起炮樓和袁家樓,護衛(wèi)家鄉(xiāng)村民安居樂業(yè)。

我向村民打聽上鸚鵡冠路線后,又前往鸚鵡冠。走到上鸚鵡冠的山路上,遇見從山上開車下來的年輕人,他告訴我山上正在修路,根本上不去,我只有調轉車頭原路返回。

返程途中路過朱店,順便到朱店老街看看。朱店老街雖然殘破,但是街景依然清晰,這條老街長不足三百米,大部分房屋搖搖欲墜,僅有少數(shù)幾家人居住在老街。

新建的朱店街道與老街相比顯得寬敞明亮,老街的居民已遷入新建的房屋,新修建的朱店街道相當于四個老街的面積。

由朱店往殷店方向行駛,深秋季節(jié)的山道景色迷人,黃色、紅色的樹葉映襯在起伏的山巒,風景這邊獨好!

走到四管店路段,兩位牧羊老人正從河邊趕回40多只山羊。我問老人到年關時這些山羊能賣多少錢?牧羊老人面帶笑容說道,能換來三萬多元的收入,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鸚鵡冠去不了,也不能就這樣回家呀!我干脆由殷店鎮(zhèn)向新城方向行進,再到解河戴家倉屋去看看。途中遇到兩輛大卡車拉著龐然大物,走近一看,原來車上裝載的是風力發(fā)電機,你看,這一葉風扇就象恐龍的尾巴!

來到解河,在當?shù)卮迕裰敢抡业浇夂庸艖驑牵?008年,解河古戲樓已列入湖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經過修繕的古戲樓還原了戲樓原貌,古樸的戲樓上不知演繹過多少動人的劇目。

解河臨近河南,這里的村民更喜愛河南豫劇。時光倒流五十年,解河的大人小孩都能隨口來一段河南豫劇,文化氛圍濃厚。

解河戲樓約3公里就是戴家倉屋,這次來到戴家倉屋,發(fā)現(xiàn)倉屋外的壕溝進行了整修,外部環(huán)境明顯改觀。

戴家倉屋是個傳奇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追憶那段傳奇的歷史。

戴家倉屋位于隨縣新城鎮(zhèn)解河小街,始建于清代,為當?shù)睾兰澊麝滋盟ǎ嘟褚延?00余年。自清代以來,戴家經過幾代人的勞作、經營,家業(yè)不斷壯大,至清朝道光年間,戴家的田產、商號遍及鄂豫兩省,是隨北家喻戶曉的大戶人家。當你走近戴家倉屋,發(fā)現(xiàn)它就像一個城堡,傲立在桐柏山下,倉屋外良田千頃,溪水環(huán)繞,鄂豫要道從門前穿過,交通便利,易守難攻。

戴家倉屋門前有一條護城河,護城河環(huán)繞倉屋,像城壕一樣護衛(wèi)著戴家倉屋。

戴家倉屋建筑布局為長方形,宅園東西長652米,南北寬396米,占地259500平方米,總體布局嚴謹合理。四周為1220米長的城墻,設東、南,北三座城樓,一座地樓和一座更樓。城墻東、西、南三面有約40米寬1000米長的護城河,在南門主入口處設有跨河吊橋一座。莊園內分兩大部分:東為青城,由宏記,順記,老祥記,少祥記,水記和謙記六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通的小宅院組成。宏記是戴曜堂府邸,府邸主要部分由正堂和東、西廂房三部分組成。環(huán)倉屋四周的護城河內建有10余米高的寨墻,南門為正門,正門口建有碉樓,碉樓二樓為瞭望臺,一樓的墻壁上設有射擊孔,由于當時兵荒馬亂,戴曜堂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精干的家兵武裝,配備槍支,家兵晝夜把守倉屋,以防來犯之敵。

當?shù)厝俗鸱Q戴曜堂為戴九爺,相傳清道光年間,道光皇帝離開京城,微服南巡,在途經桐柏山由河南桐柏縣通往湖北隨縣的道路時,遇到草寇圍困,不能脫身。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戴曜堂火速帶領全部家兵前來救駕,家兵趕走草寇,安全護送道光皇帝出境,深得道光皇帝感激和信賴。戴曜堂不僅救駕有功,還經常行善事,在災害年間開倉放糧周濟鄉(xiāng)民,并向朝廷提供大量糧食,幫助朝廷渡過災荒之年。

道光皇帝為獎勵戴家義舉,賜戴曜堂頂戴花翎,封千歲都司,賜“都閫府”匾額懸掛在戴家倉屋中堂之上,并準建“官亭”一座,在進入戴家倉屋的路旁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碑,官至極品,榮耀之至。

如今,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曾經風光榮耀的戴家倉屋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戴家人早已不知去向,幾家異姓人居住在破舊的倉屋里,年久失修的房屋只剩殘垣斷壁,仿佛只有雜草叢生的院落、孤單的碉樓和高高的馬頭墻見證著戴家的興衰。

這座高大的門庭就是戴家倉屋正門,當年戴九爺和家眷們從這個門里進出。正堂以東為謙記,謙記背后為水記,分別為兩處一進四合院。正堂以西為順記,分別由花園和三進四合院組成,花園背后設繡樓一處。順記以西為老祥記,由三進四合院組成,背后為少祥記,由兩進四合院組成。另有數(shù)棟糧倉和花園,建筑面積2317.5平方米。

這幢似城門的門洞里也許是戴家馬車停放的院落,可方便馬車通行。

這口井至今仍在使用,當年倉屋內數(shù)百人的生活用水全靠這口井。

這幢房屋是戴家主人居住的房屋,從外觀即可想象戴家的榮耀。

緊鄰戴家主屋后面有一個院子,院內有排平房,與前排高大的主屋相比顯得寒酸許多,或許這里就是家丁居住的房屋,每天清晨,家丁們在院內習武健身,保衛(wèi)戴家安全。

倉屋后是一段寨墻,經過歲月的侵蝕,寨墻已垮塌,僅剩部分殘垣斷壁。

西邊為土城,主要是兵營、佃戶居住地、菜園等。佃戶居住的房屋雖然也在寨墻內,但是與戴家倉屋主人房屋相距百米,主人與佃戶分開居住。

這口古井位于倉屋西面的居民區(qū),這口井供倉屋外居住的佃戶使用。

戴家倉屋有良田千頃,富甲一方。如今,千頃良田早已物是人非,當年佃戶的后代已成為良田的主人。

本文作者:寧靜致遠

Hash:18a63456eeb3714a1daa81b0cebe07e3e2654e31

聲明:此文由 大隨眼子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