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jìn)音樂博物館丨這也許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音樂博物館!
之黑龍江篇
走進(jìn)音樂博物館
探尋的目光中,音樂的長河,在這里激蕩
聚焦的燈光里,文明的歷程,從這里延伸
1038&1058音樂廣播,年度全媒體制作
—— 走進(jìn)音樂博物館
這是個非常普通的合影!但中間這位老師,
應(yīng)該記住他的名字:苗笛!
苗笛:我是苗笛,原來是一名器樂演員,1994年公派我到德國去學(xué)習(xí)鋼琴調(diào)律,從德國又到了維也納,維也納165萬人口,可是大型博物館八座小型音樂博物館,在維也納多達(dá)419處。后來我就想,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尤其是音樂文化,比如說湖北的編鐘楚文化的成果,這是震驚世界,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能分辨半音的音高,就能把樂器做成按半音率排列的關(guān)系,這樣一組幾乎比鋼琴少不了多少的樂器,我就感覺中國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音樂博物館,而且不是一家!為什么不能在咱們國家也出現(xiàn)四百來座博物館!
維也納,165萬人口的城市,卻有四百多座音樂博物館,這的確是個令人感到震驚的數(shù)字!而十年前的中國,音樂博物館還屬于稀有物,而民營音樂博物館更是如同開先河一般!博物館留存的就是文明的流傳,而音樂博物館的缺失所引發(fā)的音樂文化斷層憂思刺痛了苗笛。說干就干!
苗笛老師利用工作之余,開始收集各類手稿、老樂器,有名人彈過的鋼琴、胡琴、小提琴,一百多年前闖關(guān)東的民間藝人的大板胡、還有薩滿文化的祭祀搖鈴,佛教樂器的木魚笙管,還有因為中東鐵路的修建而涌入的猶太、俄羅斯、英國的歐洲音樂文化。
苗笛:到了2003年在省博物館搞了一次百年故鄉(xiāng)音樂家回顧展,那個時候還沒見館,就是把一百多年來,黑龍江哈爾濱,還有省內(nèi)不同時期音樂名家的文字圖片手稿出版物音響資料,盡量尋找到辦了一個展覽,辦完展覽之后呢,社會反響很大,覺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事兒,這就更加重了我對尋找這些文化音樂遺產(chǎn)的信心,所以我就繼續(xù)搜集,到了2006年1月份正式國家批準(zhǔn)建立首家音樂博物館。
苗笛老師建立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最初地處地下室??删褪沁@樣一個地下室,卻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濟(jì)南等各地的中國音樂名家,他們紛紛握著苗笛老師的手說:因為你的努力,填補(bǔ)了中國音樂史上的空白!
苗笛:我也想通過這樣的行為帶動國內(nèi)的同行,也讓他們關(guān)注他們本地區(qū)的音樂文化歷史,把那些應(yīng)該保護(hù)的歷史資料搜集到,把那些應(yīng)該保護(hù)的有價值的樂器,保留起來,留給歷史,這些文化里面反映的不僅僅是音樂本身,反映的是歷史,反映了我們中國人接受外來文化,反映了我們中國文明的包容性,特別是通過這些音樂作品誕生的背景里面明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一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這么一種偉大的精神。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
是中國最早的民營音樂博物館之一,
快十一年過去了,創(chuàng)始人苗笛老師,
通過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搜集,整理展品,
數(shù)千件的展品讓人不禁覺得奇怪,
這一定絕非一人之力。
國家一級作曲家,楊人翊老師,每每提及苗笛和他的音樂博物館就會感慨,他告訴我們:苗笛的家庭是一個音樂之家,從父輩開始,就在搗鼓音樂,但是做博物館這個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文字的資料,各種圖像,還有樂器的挖掘,甚至還自己制作樂器,仿制了不少,全國來說,都是非常罕見的。
作曲家楊人翊:很艱難,他走過的路很難,作為音樂博物館本身很有意義,代表著國家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博物館是很重要的一面,尤其是像這種博物館從無到有,資料的籌備和挖掘,花了很多年。
楊人翊:全國來說他是先例了,當(dāng)初卞祖善老師來的時候,給予了高度贊揚,還有那些大作曲家,大音樂家來了之后,基本上都要到博物館參觀,任何人看了都很震撼,我記得那一年我是跟金鐵霖老師一起去的,老師都沒想到黑龍江竟然有這樣一個博物館,這在全國來說也是不多見,我就覺得這個博物館的建立吧,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只要楊人翊都帶音樂家來這里參觀,每一次都會給大家留了極為震撼的感受,而作為老藝術(shù)家,楊人翊老師也在考慮,要不要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寶貝放到這里來展覽。
楊人翊:我最近還給他打電話,我手頭有一個黃河大合唱孤本,這個版本,去年我看到一篇文章,就談到我們國家一共出版了4次黃河大合唱,市面上有的是三種,就少了我手上這個版本,我是在一個地攤上找到的。
每一個音樂家都會把自己好不容易發(fā)掘來的音樂譜子當(dāng)成最珍貴的寶貝,真要捐出去,楊老師還真有些不舍。
楊人翊:這也是通過很大的思想斗爭的,因為別人都沒有,而且我是好不容因搞到手,當(dāng)然對于我作曲來說,我也是希望有這樣的東西在手上,也是非常珍貴,但是我考慮到這個博物館的建設(shè)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東西放在手里大家看不到,那還不如放在博物館,大家都去看,我覺得這個意義更大一些。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代表著一個音樂史上的故事,或者是傳承,或者是紀(jì)念,或者是一段傳奇。
苗笛: 所以從94年開始我就有意識地搜集這些哈爾濱歷史上典型的會堂劇場,名人談過的鋼琴拉過的胡琴小提琴,還有100多以前清末時期闖關(guān)東的民間藝人留下的這些大板胡啊大喇叭拉,還有我們北方民族的特色,千百年傳承的薩滿文化,里面也有
一百多年來,闖關(guān)東,黑龍江歷史上的薩滿文化,都有對應(yīng)的大量音樂作品和樂器,留存于世,但是搜集,整理與展示的工作,苗笛堪稱黑龍江第一人!
苗笛: 博物館所有物件都是真的,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薩滿鼓, 這是蒙族的喇嘛,,這個笙是現(xiàn)代的,和湖北的樂器有異曲同工之,以前是一個佛教樂器,這是蒙族的小四胡,一邊騎馬走一邊,這是黑龍江獨有的赫哲族族,有自己的音樂比如 還有自己的樂器——樺皮, 這個是清朝末年闖關(guān)東的民間藝人,其中呢在中國上找不到6根弦的胡琴,是我仿制出來的,只存在歷史上的,只有哈爾濱發(fā)現(xiàn)了這件樂器. 全世界都看不到,只有在這才能看到全球獨一無二,代表的闖關(guān)東的歷史。
看著展覽館里的展品,苗笛,如數(shù)家珍,而傳說中的樂器,真的展示在你面前時,你也會感嘆造物之偉大,音樂之神奇!
六弦的胡琴流存在傳說中,而七弦的吉它,也是一個在歷史傳說中存在的物事,苗笛就在哈爾濱真得找到了一把存世,還可以使用的七弦吉它!
苗笛: 曾經(jīng)在歷史史料上讀到過七弦琴,可是在我接觸的樂器中我沒見過,后來哈爾濱有一個老俄橋去世了,我就在他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七弦琴,后來給他們講了我找了很多年,家人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了我,全國很少有!
折疊鋼琴是苗笛老師搜集到的一個特別有趣的展品,
這代表著我們中國制作鋼琴技藝的水平,世界領(lǐng)先!
苗笛:這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聶耳牌,上海產(chǎn)的,上個世紀(jì)5年代,周恩來和文藝界有一次談話,說要到最基層和讓農(nóng)民的孩子也看到和聽到演出,交通不便,便制造了小型鋼琴,這個鋼琴是折疊鋼琴,國際上只有中國有,還不影響音色,外國人稱贊,國內(nèi)罕見。
苗笛老師告訴我,搜集整理樂器,
他有一個習(xí)慣,只要看到聽到那里有音樂類型的展品,
就不計一切代價去搜集,
然后整理,保護(hù),而且,不會用于商業(yè)!
苗笛:日本是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民族,這個是日本小學(xué)使用的卡哇伊風(fēng)琴,雅馬哈風(fēng)琴獲得了世界上獎項,得全了。曾經(jīng)有日本企業(yè)家到我這里來參觀,想用兩臺高級轎車換我這里的一臺鋼琴,沒換。
也許是骨子里的音樂情懷以及對傳播音樂文化的迫切需求,
苗笛沒有把搜集到的展品,
哪怕賣出去一件,出多少價碼都不賣!
Hash:f14c81771947c160dd4a7c9e76353e6ab7aa4aeb
聲明:此文由 音樂雙聲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