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座寺廟之靈山勝境祥符禪寺
位于江蘇省無錫市秦覆峰南側(cè)山灣中的祥符禪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初年,與著名僧人玄奘有關(guān)。
唐朝貞觀年間,佛法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人人都好佛法。右將軍江蘇馬跡山人杭惲就是一個虔誠相信佛法的官員,與玄奘法師相交甚好。玄奘法師西行取經(jīng)期間,杭惲也告老還鄉(xiāng),在家修行。后來,玄奘取經(jīng)回來,開始在國內(nèi)各地弘揚佛法。在來到蘇州靈巖山時,順便來看老友杭惲。
一天,杭惲陪同玄奘時,看見法師有些憂愁,就問何故。玄奘告訴他,是因為看到當?shù)貨]有一座寺院而所以嘆氣。一心向佛的杭惲慨然允諾,自己可以出資建一座寺廟,但要由玄奘選定廟址并親自傳法。玄奘非常高興,于是二人開始選址。
當行至秦履峰東南側(cè)時,玄奘對杭惲說:“此地地形十分神奇,很像貧僧前往天竺取經(jīng)時所見的佛祖講經(jīng)的靈鷲峰,不過比那圣山小,我看就叫小靈山吧?!焙紣了煸谛§`山上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當時名為“靈山庵”或“小靈山寺”。寺院建成后,玄奘如約前來講法。
據(jù)說當時的小靈山寺“居重湖疊嶂間,最為幽絕”。寺院與太湖相臨,“波光云景,照耀晃漾”;寺后“三峰環(huán)列,龍、虎拱峙”。殿前“塔影崔嵬落半天”,“若天窩,若月窟,若萬松居,皆散見僧舍。寶殿玉宇、青松翠竹、鐘鼓回響,好像梵天佛地,靈山勝境。
唐玄宗時期,天臺宗九祖湛然荊溪大師曾來到小靈山寺講法,德宗時期大師圓寂。五代十國時期,吳越錢镠追贈其為圓通尊者。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真宗趙恒詔改小靈山寺為“祥符禪院”,徽宗時期,升“院”為“寺”,自此,始定名為“祥符禪寺”。宋代和元朝時期,寺院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元朝末年,寺塔俱毀。
明朝建立后,在洪武初年,高僧釋行暉在此重建寺宇。此后,又經(jīng)天竺僧智瀾、其徒道梁、天霖,道梁的高足德乘等的不斷修建,到萬歷初年,祥符禪寺已經(jīng)基本修復(fù),新建的天王殿、大雄寶殿中的“塑像莊嚴,金碧輝煌”。萬歷年間,太倉懷云寺僧順庵禪師,應(yīng)邀住持小靈山,經(jīng)過三年將佛塔重新建起。
明朝末年,祥符禪寺再次遭到戰(zhàn)火的破壞。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在南巡期間,在金山召見了當時的祥符禪寺住持紀蔭時,并御筆親書“神駿地”的匾額,祥符禪寺更名為“神駿地寺”,再次聲傳遐邇。根據(jù)史料記載,在釋紀蔭住持期間,修復(fù)或新建了山門、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藏經(jīng)殿、禪堂、法堂、茶寮、兩序寮、無隱軒、與鷗居、金粟廊、雙松草堂等。乾隆年間的方丈普仁再次進行了修葺。咸豐三年,太平軍與清兵交戰(zhàn)于此,殃及佛寺,殿宇毀壞殆盡。
民國三年(1914年),寺院被重新修建,復(fù)名為“祥符禪寺”。1938年,被日軍放火焚燒,寺院殘破。文革中,這座千年歷史古剎佛像倒地,殿宇被占,僧人被驅(qū)逐。文革后,信眾再次重修寺院,并在1997年在小靈山上建成高八十八米的青銅立佛,人稱“靈山大佛”,大佛形體雄偉,儀態(tài)安祥,面如滿月,慈眉慧目,開顏微笑,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愿印”,與山西云崗大佛、洛陽龍門大佛、四川樂山大佛、香港天壇大佛遙相呼應(yīng)。
如今的祥符禪寺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等建筑,大殿兩側(cè)各有兩幢南北對稱的兩層樓房,法堂、禪房、客堂、方丈室、僧舍等分設(shè)其中。從山門,進天王殿,入大雄寶殿,來到后院門,登上218級臺階,可以到達大佛座前的大平臺。
Hash:27a847c153f290238d221f943ac67183633a0781
聲明:此文由 小草根學(xué)歷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