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黿頭渚:浮光掠影憶江南
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初秋,一場大雨過后,太湖邊黿頭渚開始變得涼爽。九月江南,依然是春日般的柔風,一艘木船,一支搖擼,載著諸親,慢悠悠駛向荷塘深處。
采蓮、賞荷、聽雨、品茶,琴聲若有若無,雨打在荷葉上,啪嗒啪嗒,驚醒水草小麻鴨……這一場景再現(xiàn)《天龍八部》第十三回,阿朱、阿碧操著吳儂軟語,在水榭聽香指點群豪的美妙。好一個江南太湖美!
北方鐵骨錚錚的漢子,到了南方不由自主的變得細膩而做作,江南水鄉(xiāng)的時光輕柔曼妙容不得喧嘩。矗立黿頭渚,隔著太湖望蘇州,時間又倒回百年前,高樓林立的無錫新城反而恍若隔世的海浮光掠影,沿岸漫步,踏入故人眷戀的風景。
黿(yuan)頭渚,顧名思義,這個島的形狀像“黿”頭部。傳說,黿是龍和鱉所生,呈龍頭龜身鳳爪鷹尾。很久以前,太湖經(jīng)常泛濫,龍王不忍心看到當?shù)厝耸芸?,便派遣自己的兒子“黿”來普渡眾生?!包x”在現(xiàn)實中是存在,長得類似鱉,重量可超過100公斤;鱉吻長而尖,黿無尖吻嘴圓;鱉的外形呈扁圓,黿的外形卻是正圓。南方人俗稱“團魚”,又是團圓,又是“余”,十分吉利。
黿頭渚和無錫城的地域關系若近若離,由于景色超贊,百年前,當代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此營造私家花園。始建于1918年的黿頭渚公園,曾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堪稱“無錫第一勝景”,形成黿頭渚風景區(qū)的雛形。
大多觀光客對黿頭渚春日里的浪漫櫻花記憶深刻,豈不知這里的秋色同樣楚楚動人。“太湖明珠·水韻無錫”,黿頭渚將才舉辦了漁家風情節(jié),今年以“秋色染城盡斑斕、秋波盈盈愛滿河、秋韻禪意釋人生、秋風皺水詩成行、秋水躍動羞意掩”,這五個主題展示出無錫豐富的秋季旅游產(chǎn)品。
這回,次仁君試著用鏡頭代言,捕捉著其中珀麗的點滴,輕輕揭開黿頭渚秋天的面紗,看看煙波浩渺深處那些不為人所知的勝景!
蘇州評彈男人內(nèi)斂,女人溫柔,琴聲悠揚,曲調委婉,二泉映月仍凄涼……
在書碼頭,登上一艘船,聽到了蘇州評彈,由此領略到了老蘇州的“聲色”之韻?!短馈酚脜莾z軟語唱出來,骨頭要酥掉了!
蘇州彈詞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興,西不過常州,北不越常熟,東也超不過上海松江。地域小,藝人多,聽眾要求不一,迫使藝人在創(chuàng)新書、新腔、新的表演風格等方面去作各種探索。
打小聽著秦腔長大,那種聲音基本靠“吼”,像是要與生活展開無休止的爭斗。然而蘇州評彈的不急不緩,娓娓道來,輕聲細語是游刃有余的自在與快活,太湖水賦予無錫人太多的柔情蜜意,其韻律中少有慷慨激昂,更多的是情深意長!
黿頭渚第一幕,將我們帶入江南水韻溫柔鄉(xiāng)。
雨中參拜廣福寺撐著一把傘,穿過一片濃密的竹林,伴著一從從彼岸花,沿著石階,登上一處高地,看到了廣福寺。大殿一幅金字楹聯(lián):“開清凈門大地群生歸正覺,登歡喜地普天世界證菩提”。歷史上記錄黿頭渚最早的文字源于這所寺院。
蕭梁時(公元502~557年),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一處。在這之后,廣福寺屢次興廢,直到1925 年秋,由量如和尚向鄉(xiāng)紳楊翰西募化山地十畝又重建。取“廣土眾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名“廣福寺”。
雨打芭蕉,鐘有余馨,仁王肅穆,佛相莊嚴,巡拜佛堂,憶念南朝皇帝的悲心,輪回轉了近兩千年,加持卻未曾斷絕。
黿頭渚第二幕,還一個清凈世界。廣福寺祈福,好運常有!
歷史悠久的一所療養(yǎng)院和黿頭渚景區(qū)一橋之隔的中犢山島坐落著太湖工人療養(yǎng)院,今天在這里下榻。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推開窗,站在寬敞的陽臺,隔著太湖水,是無錫城的繁華。晚風撩撥著草木芬芳,大自然如蘭一般的吐息夾雜著濃密負氧離子,讓人睡意濃濃。倒在床上,伴隨著螟蛉的吟唱入眠,竟然一夜無夢。這個小島實在太安逸!
中犢山島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創(chuàng)作和隱居之處。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民國期間,無錫民族工商業(yè)者陳子寬、榮鄂生分別在此建有“子寬別墅”、“小蓬萊山館”,其中小蓬萊山館至今尚存。1947年,錢鐘書的父輩建設二泉橋,連通中犢山與黿頭渚。1948年,蔣介石夫婦從南京前來游覽中犢山。
建國后,全國總工會選址中犢山建成華東地區(qū)第一所工人休養(yǎng)院。葉圣陶曾在其《游了三個湖》一文中記載此事。療養(yǎng)院建成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界著名人士紛至沓來。劉伯承、陳毅、聶榮臻、楊振寧、梅蘭芳也曾來此參觀視察……
太工療養(yǎng)院是一所集醫(yī)療、酒店、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療養(yǎng)院,擁有客房床位達600多張,可同時供800多人就餐,并圍繞健康養(yǎng)生,充分考慮客人的個性化健康,提供營養(yǎng)餐、藥膳等健康菜肴。
黿頭渚第三幕:小蓬萊,身心治愈之所!
海上有仙山黿頭渚最高處建有舒天閣,登上頂層,向東眺望,感嘆太湖大得無邊無際。然而距離黿頭渚不遠處亙橫著三座風情小島更加迷人,上面亭臺樓閣,曲徑流水,在薄霧中散發(fā)著仙氣。馬上想起古人的那首名篇:“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想必那里藏著唐明皇的秘密,一定要上去看看!
太湖翔鳳號是一艘木頭帆船,船長揚起風帆,撥動船舵,吱扭吱扭地向仙島緩緩進發(fā)。一時不知該怎么形容心情,站在船頭,秋風拂面,想象著乾隆帝六下江南的英姿颯爽,或是高中狀元錦衣還鄉(xiāng)的意氣風發(fā)……此時一位古裝美女,在船艙撥弄琴弦,奏出一曲《平湖秋月》,直擊游子內(nèi)心的最柔軟,將氣氛推向高潮。
棄船登岸,再回首,已經(jīng)與凡塵俗世隔離,此地已經(jīng)是玉虛圣境,能夠到此的游人也算得上是半仙。
圍繞著小島轉悠,被巨大的佛像群造像之美所驚呆。臥佛安詳,金剛魁偉,善男信女虔敬,這里體現(xiàn)著佛在國人心中的分量之重。然而,這里同樣也是道家的勝地,最高處的一尊寶塔被稱作凌霄宮,專為玉皇大帝而修。
道家強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有極樂世界,是自在與放松;兩種相近思想的完美相融得益于國人對智慧的篤貞,人間最漂亮的地方,總想著讓神佛們?nèi)ゾ幼 ?/p>
黿頭渚第四幕:上天入地求之遍,仙山勝境在人間。
水上激情坐著高速艇回歸游船碼頭,不消10分鐘,平靜湖面只是來來往往,未免單調,總有些年輕人會選擇刺激。
來往于仙島之間的交通工具除了七桅古帆船、快艇,還有一艘“太湖飛魚漂移艇”,它的時速可以達到80公里/小時,并且能在高速航行中完成蛇形前進、360度旋轉、船頭探水等令人腎上腺素飆升、尖叫不止的驚險動作。
攝影:Anna
好吧,有這么刺激的項目,達人豈能放過?
一圈下來,果然個個濕漉漉,雙腿發(fā)軟,連頭發(fā)都有了大風的造型。
黿頭渚第五幕:讓人尖叫的漂移。
江南蘭苑蘭苑體現(xiàn)著無錫人的雅趣與細膩。君子如蘭,愛惜它、打理它的往往是男性。
1989年建成的江南蘭苑,春季舉行了開園儀式,并舉辦中國春季蘭花展覽。江南蘭苑集中了大量的上品蘭花,收集了大量歷代名人字畫,辟有靜謐、淡雅的休閑場所,有茂林修竹、曲水流觴的意境。
無錫育蘭歷史悠久,清代已興盛于民間。黿頭渚南部山坡地,山石嶙峋,溪澗曲流,樹木蔥蘢,是蘭花的上佳栽培區(qū)。
青瓦粉墻、江南式庭院建筑的蘭苑收養(yǎng)180多種蘭花,數(shù)千盆之多,內(nèi)還設有國香館、留香亭、流芳澗、香簾,以文徵明、鄭板橋、吳昌碩等歷史名人的蘭花畫刻裝飾,專門擺放一些名貴品種。
黿頭渚第六幕:男人眷戀的花園。
黿頭渚在明代以前已為游人們所向往。茂林修竹、懸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交相輝映,被認為是無錫境內(nèi)的“桃花源”。
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游玩,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云”摩崖石刻,贊美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的寬闊胸懷。
民國初年,無錫人楊翰西在此購得60畝山地,對黿頭渚進行最初的開發(fā),開始建構“橫云山莊”;1925年,楊翰西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閣”。黿頭渚地區(qū)還有王心如在1927年建的“太湖別墅”;1928年陳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鄭明山建的“鄭園”,以及何緝伍和蔡緘三的“退廬”……
他們以真山真水建園,把私家園林建的三分人意七分自然,久而久之,這里成為欣賞太湖水的絕佳處。
1958年郭沫若暢游太湖,在黿頭渚留下了“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詩句。
伴著蘭花的幽香,坐在國香館,喝完一杯清茶,結束了黿頭渚之旅?;叵脒@場漁家風情節(jié),辦得形色味韻俱全,離別之際,難免依依不舍。北方的漢子,招架不住江南的溫柔,呆的久了,眼淚會變得脆弱!此時竟然對乾隆帝的魂牽夢繞深有體會。
黿頭渚古韻悠長,卻是江南!
Hash:1932458e0e2b22f3f1dcd4bf60894765937e59cd
聲明:此文由 尼瑪次仁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