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麾下巢湖水軍將領(lǐng)俞通海

通海,字碧泉,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親俞廷玉遷徙至巢湖。俞廷玉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

元朝末年,劉福通等人在汝州、潁州發(fā)動起義。俞廷玉父子與趙普勝、廖永安等在巢湖聚眾結(jié)寨,有一千多艘戰(zhàn)船,在廬州左君弼的數(shù)次攻擊下陷入困境,于是派俞通海走小道向朱元璋求援。

朱元璋當時駐守在和州,正在籌謀渡江,卻正在為缺少一支舟師而發(fā)愁。俞通海表達了巢湖諸將愿意歸附的想法,朱元璋喜出望外,高興地說:“真是上天在幫我”。

朱元璋親自前往巢湖招撫這支水上隊伍,而趙普勝尋機逃走。當時元軍派樓船扼守馬場河口,瀕臨巢湖的港口只有一個可以通行,可是干涸很久,不久天降大雨,連續(xù)下了多日,積水深一丈多,于是朱元璋指揮舟師渡江,到達和州。

俞通海為人沉著堅毅,紀律嚴明,也很體恤士卒,將士們都愿意跟著他出生入死。

對于俞通海的戰(zhàn)斗力,《明史·俞通海傳》是這樣記述的:“巢湖諸將皆長于水戰(zhàn),而通海為最”。

意思是:巢湖水師的各位將領(lǐng)都擅長水上作戰(zhàn),而俞通海的戰(zhàn)斗力最為強悍。

俞通海隨后跟隨朱元璋攻破蠻子海牙的各個水寨,被封為萬戶,幾天后,他跟隨朱元璋攻克采石,又乘勝攻取太平,占領(lǐng)附近各縣。

不久,蠻子海牙率舟師占據(jù)采石,而陳兆先集合兵力駐扎在方山,與蠻子海牙互為犄角。俞通海與廖永安等人跟著朱元璋率兵出擊,將其擊敗,蠻子海牙逃跑,接著俞通海又跟隨朱元璋攻破陳兆先的大營,攻占集慶路,朱元璋下令改為應天。

然后,俞通海跟隨徐達、湯和攻克鎮(zhèn)江,被提升為秦淮翼元帥,然后與諸將一起攻取丹陽、金壇常州,被提升為行樞密院判官。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俞通海跟隨朱元璋攻克寧國,攻下水陽,于是率舟師進攻太湖,在馬跡山招降張士誠守將,將戰(zhàn)船在胥口靠岸。呂珍率兵突然來襲,甚是兇猛,諸將打算暫避鋒芒。

俞通海力排眾議:“不能退,敵眾我寡,如果后退,敵人必將發(fā)現(xiàn)我們兵力不足。不如正面迎擊“。

于是俞通海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拼死力戰(zhàn),當時箭如雨注,俞通海的右眼被射中,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便讓部將穿上他的鎧甲繼續(xù)指揮作戰(zhàn)。

呂珍的部眾以為俞通海在親自督戰(zhàn),不敢逼近,于是逐漸退走。從此,俞通海右眼失明。接著俞通海與廖永安等人一起攻克石牌戍,奪取馬馱沙,然后回師。

趙普勝歸附陳友諒后,攻占池州,派別的將領(lǐng)駐守,而自己占據(jù)樅陽水寨。朱元璋當時正在出征浙東,時刻擔心趙普勝順江而下。

俞通海奉徐達的命令率兵出擊,擊敗趙普勝,俘獲其所有戰(zhàn)船,趙普勝從陸地逃走,俞通海奪回池州,被提升為僉樞密院事。

元至正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率舟師大舉攻下,進攻應天,朱元璋率軍在龍灣擊敗陳友諒,俞通海表現(xiàn)英勇,與徐達、馮勝、廖永忠等人追擊陳友諒,在慈湖放火焚毀其戰(zhàn)船,一直追擊到采石。因為立功頗多,俞通海被提升為樞密院同知。

元至正二十一年八月,俞通海跟隨朱元璋親征陳友諒,跟著攻下銅陵,攻克九江,進軍蘄州、黃州。

元至正二十二年,俞通海跟隨徐達平定祝宗、康泰的叛亂,奪回南昌。

元至正二十三年,俞通海跟隨朱元璋北援安豐,擊敗呂珍,然后跟著徐達、常遇春圍攻廬州。

元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大舉圍攻南昌。俞通海跟隨朱元璋去救援南昌,與陳友諒在康郎山展開激戰(zhàn),朱元璋的戰(zhàn)船小,不利于仰攻,朱元璋指揮隊伍拼死力戰(zhàn),差點兒抵擋不住。

俞通海乘風縱火,焚毀二十多條戰(zhàn)船,敵軍的攻勢稍緩。

朱元璋的戰(zhàn)船擱淺,動彈不得,陳友諒的部將張定邊驍勇善戰(zhàn),直奔朱元璋而來,常遇春搭弓射箭,射中張定邊。俞通海駕駛戰(zhàn)船飛速來救,戰(zhàn)船急速行駛,湖水翻涌過來,朱元璋的戰(zhàn)船終于能動了。

而俞通海的戰(zhàn)船又被敵軍巨艦壓制,將士們用頭撞擊巨艦,頭盔都撞裂了,才勉強脫險。

第二天再次交戰(zhàn),俞通海與廖永忠等人駕駛七艘裝滿火藥的小船,燒毀陳友諒數(shù)百條戰(zhàn)船,陳友諒損失慘重。

兩天后,陳友諒把所有的巨艦聯(lián)在一起,俞通海與廖永忠等人駕駛六條戰(zhàn)船深入搏擊。朱元璋站在指揮船上,看著六條船沒了蹤影,許久沒有出現(xiàn),以為已經(jīng)全部陣亡,又過了一會兒,六條戰(zhàn)船突然繞過敵艦駛出,縱橫馳騁,勢若游龍,朱元璋軍隊士氣大振,將士歡呼鼓舞,勇氣倍增,更加拼力作戰(zhàn),陳友諒軍隊大敗。

隨后,朱元璋接受俞通海、劉伯溫的建議,移師至左蠡,俞通海對朱元璋進言:“湖水有的地方比較淺,戰(zhàn)船難以掉頭,不如駛?cè)?a href='/changjiang78/' target=_blank>長江,占據(jù)敵軍上游,敵軍戰(zhàn)船一旦來攻,便能將其擒獲?!?/p>

于是朱元璋采納俞通海的建議,移師出湖,結(jié)成水柵、陸柵。陳友諒不敢出鄱陽湖,被困在湖中一個月,糧食斷絕,不得已率兵突圍,中箭而死,俞通海在此次戰(zhàn)役中,立功頗多,回師后,朱元璋賞賜了很多良田金帛。

元至正二十四年,俞通海跟著朱元璋出征武昌,不久被封為中書省平章政事。

后來,俞通海統(tǒng)兵攻打劉家港,進逼通州,擊敗張士誠軍隊,生擒其部將朱瓊、陳勝,朱元璋讓他負責江淮行中書省事務(wù),鎮(zhèn)守廬州。

后來,俞通海跟隨徐達攻下安豐,又跟著攻克湖州,攻下太倉,秋毫無犯,百姓十分高興。

元至正二十六年,俞通海跟著圍攻張士誠的都城平江,在滅渡橋與之交戰(zhàn),然后進攻桃花塢,身中流矢,受傷嚴重,被送回應天。朱元璋前去看望,問:“平章知道我來看你了嗎?”俞通海此時已經(jīng)無法說話,見此情景,朱元璋淚流不止。

俞通海第二天去世,年僅三十八歲,朱元璋親臨葬禮,痛哭不已,隨從的官員、侍衛(wèi)無不感動落淚。俞通海被追封為豫國公,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洪武三年,朱元璋改封俞通海為虢國公,謚號忠烈。

俞通海的父親俞廷玉官至僉樞密院事,戰(zhàn)死后被追封為河間郡公。俞通海沒有兒子,他的弟弟俞通源承襲其官職。

俞通源,字百川,洪武三年,被封為南安侯,歲祿一千五百石。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下詔讓俞通源還鄉(xiāng),賞賜五萬大明寶鈔,并為他在巢湖建造府第。俞通源沒來得及回去,在京師病逝,他的兒子俞祖因為生病無法繼承爵位。

洪武二十三年,俞通源牽連胡惟庸案,因為俞通源已經(jīng)去世,沒有問罪,爵位被削除。

俞通淵因為父親、兄長的緣故,擔任參侍舍人,跟隨出征,因戰(zhàn)功被封為都督僉事。

俞通源的爵位被削除后,朱元璋感念俞廷玉、俞通海的功勞,洪武二十五年,封俞通淵為越巂侯,歲祿二千五百石,準予世襲。后來,俞通淵受牽連失去爵位,被送回鄉(xiāng)里。

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下旨恢復俞通淵的爵位,讓他隨軍征討燕王朱棣。俞通淵在白溝河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他的次子俞靖承襲爵位。據(jù)說,朱棣登基后,俞靖的爵位被削除,他的后裔世代為建昌指揮。

Hash:f47be7d13ee57184e1b5e7a8683bc8a355b94767

聲明:此文由 弋塵讀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