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根”陳光甫和江西中路上海大樓

“望野眼”是個吳語詞,北方話讀起來會有點拗口。常有朋友問我“望野眼”到底什么意思,我一般用“開小差”或者“打岔”來解釋。王羲之蘭亭集序》中說:“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說到“望野眼”,我認王右軍是開山鼻祖,“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俯仰”很重要。要抬頭看天,也要低頭看路。那天我走過江西中路寧波路,抬頭望了記野眼,被我看到一處獨特所在。

古典主義框架、裝飾藝術特征的上海大樓,頂部竟有一座重檐歇山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

江西中路寧波路口西北角是“上海大樓”,名字聽上去霸氣。但在外灘建筑群之中,并不十分顯眼。但頂上有了這么一幢中式建筑,就顯出其獨特來了。既然來到這里,不妨左右看看,原來這幢房子,是號稱“中國的摩根”陳光甫先生創(chuàng)辦的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舊址呢!

江西中路寧波路口的“上海大樓”,原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大樓

陳光甫的本名叫陳輝德,字光甫,鎮(zhèn)江人,出生于1881年,家里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四。“陳老四”據(jù)說智商非但不高,而且還有點“木”,到七八歲了,連話都說不好。陳光甫的父親經(jīng)商失敗,但有一技之長:能說英語,所以進了報關行工作,生計尚不成問題。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中國話說不利索的陳光甫,說得一口好英語,由此也進了報關行。一邊學業(yè)務一邊學語言,陳光甫早年苦得不得了,后來他在回憶錄中用文言文寫了一段話,我翻譯如下:

“鄙人年幼時也是學徒,凡是添飯斟茶、早晚裝卸排門板等工作都是我來做。在煤棧當學徒時還要負責打包,晚上睡地板,夏天露宿曬臺,飯吃不飽。如果和廚子搞不好關系,餓肚子的時候向廚子要點飯吃都要不到?!?/p>

陳光甫(1881-1976)

對陳光甫這個人,老上海的評價并不一致,有人說他是商業(yè)天才,也有人說他生性滑頭。我想大凡在工商領域的成功者,“滑頭”可能是必須的。陳光甫17歲進入漢口郵政,1904年以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在美國圣路易斯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在那次博覽會上,陳光甫第一次表現(xiàn)出他的“滑頭”,或者說是超強的投機能力,他結識了孫中山,當場捐了筆錢。

參加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的中國代表團

到了美國之后陳光甫沒有馬上回來,他取得官費在美國留學,先在衣阿華州俄亥俄州讀了兩個學校,1906年進入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財經(jīng)商業(yè)學院專攻經(jīng)濟學,1910年拿到學位回國?;貒院笏忠淮慰礈柿藭r機,辭去了清政府里的官職,給江蘇巡撫程德全當了幕僚。第二年辛亥革命,程德全搖身一變成了江蘇都督,陳光甫一下子成了江蘇財政司司長,接著又當上了江蘇銀行經(jīng)理。

上海商業(yè)銀行1915年成立,原址在寧波路9號

陳光甫雖然很滑頭,但他非常講信用。擔任江蘇銀行經(jīng)理期間,北洋政府想從他這里獲得客戶資料,以掌握革命黨的財政信息,陳光甫沒有答應,又一次辭掉“國企高管”的職務,于1915年正式創(chuàng)辦了“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陳光甫的銀行在當時的上海灘被稱為“小小銀行”,因為他的資本非常小,名義上的注冊資金是十萬元,其實東拼西湊只有七萬元。而當時租界里最小的銀行中華商業(yè)儲蓄銀行都有25萬元,最大的鹽業(yè)銀行有195萬元。可就是這樣一家小銀行,被陳光甫越做越大,究其原因,陳光甫總結了十六個字:“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

“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

陳光甫的銀行儲蓄存款1元錢就可以開戶,他還特意做了許多儲蓄盒子送給顧客,鼓勵人們把銅元、角子存起來,湊足1元錢來開戶。這種方針吸引了大量底層民眾,也使同行感到壓力。有一次同行拿了100塊大洋來,要求開100張一元的存折,明顯是來挑釁,有點魯智深讓鎮(zhèn)關西切肉的意思,換了別人恐怕早就光火,但陳光甫叮囑柜臺營業(yè)員熱情接待,愣是開了100張存折。此事等于給陳光甫做了免費廣告,由此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在普通勞動者心中成了“自己的銀行”,生意一下子做開了。

美國商業(yè)大亨摩根被稱為“世界的債主”,靠的就是抓住商機。陳光甫被稱為“中國的摩根”,其商業(yè)頭腦由此可見一斑

1923年陳光甫在銀行內部辦起旅行社,這是國人自辦旅行社的開始。

1927年以后,陳光甫和蔣介石及國民政府打了多年交道,他的“滑頭”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方面,蔣介石上臺以后他提供大量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蔣介石請他出任財政部次長、財政廳長、政治委員等職務,他一律辭而不就。當國民政府以“官股”的形式控制金融,逐漸形成官僚壟斷資本時,他一頭主動拉攏孔祥熙,一頭打通和歐美銀行的聯(lián)系。原來的口號是“抵制國際經(jīng)濟侵略”,后來成了“促進國際貿(mào)易”,說來說去,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產(chǎn)業(yè)。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大樓

1949年之后,陳光甫把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香港分行改名為上海商業(yè)銀行,在香港注冊、獨立經(jīng)營,1954年又在臺北設立上海銀行總行。1976年7月1日,95歲的陳光甫病故于臺北。

當年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營業(yè)大廳

當年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地下金庫

當年正在營業(yè)的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

除了

如今的江西中路寧波路,只有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舊址”了!在老黃浦眾多的大樓中,它并不起眼,因為陳光甫一向崇尚節(jié)儉,因此他的大樓和一般銀行大樓不一樣,沒有那么豪華,二樓以上只是清水紅磚,裝飾也少。

江西中路寧波路口原來銀行大門的位置,現(xiàn)在是浦發(fā)銀行的ATM機

樓上是一家著名的連鎖低價酒店

大樓在寧波路的背面,可以看到裸露的墻根,隔壁已經(jīng)拆了,正在大興土木

江西中路上的地下室通風口

滿是塵埃的舊窗臺

一抬頭,看到兩床曬著的被子

樓頂上的中式建筑到底怎么回事,我還沒有搞清楚。不知有沒有哪位朋友能帶我上去參觀一下呢?

進門處的“上海大樓”四個字幾乎都剝落了,只剩下“海”字的兩個點

這兩“點”,還能保持多久?

歡迎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

Hash:002f9a51fe05bc89fe9d56c5cda3376e1e45787a

聲明:此文由 老周望野眼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