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生:文獻中的黃山石刻記事 ---游如是始

景區(qū)氣象:今天白天陰天轉(zhuǎn)多云,東北風5到6級,陣風8級,氣溫8到13℃;18時03分日落,可見概率45%,云海概率40%;森林火險2級。

作者簡介:

施春生,一九八一年安徽省人民警察學校畢業(yè)后即分配到黃山風景區(qū)公安局工作工作至今,從事刑事偵查工作三十余年?,F(xiàn)任黃山風景公安局副調(diào)研員,云谷綜治組組長。

黃山風景區(qū)現(xiàn)存歷代摩崖石刻320余處,其中有一處并不十分出眾的四字石刻,卻在三位名人游記中提及到,它就是鐫刻于溫泉石壁的“游如是始”。其意是黃山攬勝由此漸入佳境,面積140cmx25cm,距蹬道8、5米,距地面5米,行楷書法,描朱紅色。風侵月蝕,自然風化,歲月時久,朱紅褪色,字跡受損,尤以“游”為重,何人何時所題刻不詳。

第一位在游記中提及“游如是始”石刻的是黃肇敏。

黃肇敏,歙縣潭渡人,字秋宜,同治、光緒年間為官湖北咸豐九年(1859年)已未八月二十七日,中秋后一日,與族兄雨墩、樸村三人約定,各帶一隨從,一行歷時十三天游歷黃山?;氐胶焙簏S肇敏寫下《黃山紀游》。黃肇敏所著述的《黃山紀游》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游歷黃山的全過程,言語樸實無華,讀之如入其境。于山之奇峰、奇境、奇松、奇石悉筆之于書,加之以題詠此游為無負矣。搜其紀勝俯吟,其文奇、詩奇,其人亦與山俱奇。把黃山的景致、山勢水系、人文地理、風土習俗,描繪的是淋漓盡致,詳實有據(jù),流之于筆端,躍然于紙上。從潭渡至湯口不過百里的路程,翻山越嶺,曉行夜宿,整整走了三天,九月初一到達溫泉。他在紀游中寫道:自湯口行三里至逍遙亭,亭甃以石,是年春間為風所圮。席地少歇即起依澗行,澗中石子累累,作淺綠青紫淡墨等色,澗聞有潭,水沈碧有名青龍?zhí)?/a>者有名白龍?zhí)?/a>者,仰視諸峰環(huán)列于前,望之則近即之,實則遠遙,見竹林中有白墻隱隱未知是何處,行約四里許乃矮屋數(shù)椽上書古祥符寺,雙扉緊閤不復往敲寺。距河近河下,亂石磊落欲塞河,流水由石隙中流出,聲潺潺無斷續(xù),度一石橋始達北岸。(按)此處古有橋名圣泉,乾隆年間為蛟水沖塌,后人于秋冬時多履石渡,春夏則架以木梁,此橋于道光年甲申為旌陽方呂二姓重建,名小補橋,蓋于此處不無小補之意。

下橋數(shù)武即湯池也,池在紫石峰下,天成一窟,深不過二尺,晶瑩澈底,下布淡紅細沙。天下湯泉不少,其下皆有硫磺,惟驪山產(chǎn)綠玉黃山產(chǎn)丹砂耳。驪山生近都邑遂為玉環(huán)所污,仙液靈漿不能不讓我黃山獨擅矣。尤奇者池北有冷泉由石罅中流入池內(nèi),水汽蒸郁得此調(diào)劑溫涼適中,又池東一小石竅以流其穢,終日浴而垢不積,誠天生以供浴者之用也??贾据d舊僅片石覆池之半,明嘉靖間吾鄉(xiāng)溪南人始盤石甃亭。云今見外接長廊為浴者缷衣乘涼之所,濱池有欄,下池有級,池上圍甃若洞門狀,門石上鐫“蒸云”二字,池中設石可坐,池水深處可沒腹,蒸蒸如釜上上氣,遂解衣浴,浴畢就坐亭中精神大爽。壁間石刻有“不垢不凈”四字,又“即之也溫”、“冷曖自知”等字,又程也圓先生書“不浴心已清”五字又“天下第一名泉”六字,題詠甚多不能悉記。整衣出亭外見石壁摩空苔蘚班剝,有“軒轅道場”四字又“飄然欲仙”四大字,書法瀟灑。方玩賞間適紫云菴小沙彌來速客遂偕往。由池右登四十五級迎面一石上鐫“游如是始”四字,左折歷階升,大樹夾路,樹葉互交密不可見日。約百十步至菴,額曰“黃山一茅蓬”乾隆已已汾水程淑題,又一額隸書“紫云菴”三字。斯時歸鳥喧巢晚鐘達外,老僧虛堂出邀入菴,安客于西偏一室,悄然寂靜,是日山內(nèi)外共行走三十九里。

第二位在游記中提及“游如是始”石刻的是黃賓虹。

黃賓虹(1865—1955),歙縣潭渡人,名質(zhì),字樸存,中年更字賓虹,晚署黃山山中人。近代山水畫家。清光緒九年(1883年),19歲時獨自離家,首游黃山,一生中游黃山九次。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黃山紀游考》,曾任黃山建設委員會委員。

他在《黃山前海紀游》中寫道:初五日,明翁為余覓導游者一人,名長恒,年近五旬,不甚識字,常往來山谷間,頗諳蹊徑。蓋黃山峰麓居人,至文殊院者什不獲一,俱視為畏途。余自湯口北岸,循澗行二里許,過小亭曰“逍遙”,面青鸞峰。左望飛瀑,如玉龍掛空,下臨澄潭,即百丈泉也。又里許,度木橋二,路漸隘,尋紫石峰,靳守治荊題“紫玉”二字,經(jīng)石橋望湯池橋。橋成于道光四年,曰小補橋,旌德朱德芬為之志。池外列屋三間,均甕以石,后倚峭壁,有細流自山脈中出,極清冽。池為溫泉,池深五尺,廣如之,長倍之,煖氣氤氳,微若蒸炎,下有浮泡,出淺沙中,跳躍水面,累累不絕,植立池中,盈可及腹,不涸不溢。泉出口處,為得高下之宜?;蜓陨钜钩刂?,往往放光,有火自潭底沖出。地質(zhì)學者謂火山山脈發(fā)生湯泉,理有然耶?余因陰翳坐涼,就其清淺,濯足而已,次芬偃臥其中,大為稱快。左折而行,歷石百級,有題壁曰“游從是始”四字。灌木叢筱,披拂山徑。經(jīng)茅棚庵,有曹薺原尚書文植讀書處,又名紫云庵。由庵而下里許有廟址,榛蔓荒蕪,僅存瓦礫。又曲折行,近百級,有亭曰“聽濤”,覓辨源亭,得心亭故址,不可得。循白龍?zhí)渡纤菟幭?a href='/jingdian/34423' target=_blank>丹井、虎頭巖、醉石諸勝在焉。

第三位在游記中提及“游如是始”石刻的是許世英。

許世英(1872—1964),字靜仁、?。h)人,安徽至德(今東至)人,現(xiàn)代政治活動家,民國10年(1921年),擔任安徽省省長。民國21年前后,倡議建設黃山,籌備成立黃山建設委員會。民國23年,黃山建設委員會成立,許世英為常委。黃山建設委員會成立后,許世英前往黃山視察,擬定三個月初步建設計劃,隨即在黃山設立辦事處著手實施。同年11月,被公推為黃山建設委員會主任。民國24年春,派員與太平、歙縣兩縣府勘界,明確劃定黃山風景區(qū)范圍。許世英一生對黃山的開發(fā)與建設貢獻很大,是現(xiàn)代黃山開發(fā)史上重要人物之一。著有《黃山攬勝集》。

他在《黃山攬勝集》始游黃山日記中寫道:五月二十二日,余等于四時半,辭謝程君。步行溯逍遙溪而上,遙望諸峰聳峙,橫出天表,爭奇斗秀,盡態(tài)極妍。其先張翼相迎者,右為清潭峰,左為桃花峰,清潭之后,青鸞紫石紫云缽盂并肩而立。稍后則天都現(xiàn)矣。健骨峻峭,飛松天表,撫掌叫絕,冥然神往。天都之左,則朱砂蓮花蓮蕊老人以次及于桃花、雁行肅侍。期間,蓮花高撥,僅次天都,清麗亦特甚,譬若宰輔之率百官然。逍遙溪中石液盈盈,潭水幽碧;道側(cè)則木葉參天,山花滿地,日來觸目縈心,嘖嘖稱賞之境,較此無不遜色。而群峰當前,攖人欲醉,又不?低徊瞻顧也。行行復行行,至小補橋。自湯口至此盡七里,亦不自審其歷時之久與步履之健。佳山水之怡人,信若此乎?

橋下奔流迅注,聲若鳴雷。紫云庵寺主僧心鏡,迓于道左,因囑為前導。過橋而北湯池在焉。湯池即昔人所謂湯泉。長可及丈,深闊各半之。其上環(huán)石若穹廬,慰農(nóng)方命匠建樓于其上,便休憩。池脈通朱砂峰,久旱不涸;其下有砂石沉積,松軟如草藉。泉自砂中出,噴結(jié)累累如珍珠,熱若沸湯;恰有冷泉一縷,自距水面尺許石隙間下流,調(diào)節(jié)其溫度,冬夏無異。余等以所攜寒暑表測之,得攝氏四十、華氏一百零四度。心鏡復言池水日浴千人,不留殘垢,亦信。惟恐浴者日眾,終且無以容,且男女亦須分池,萬不可不為之計。

適慰農(nóng)導觀池左一窪,清泉吐溫,汩汩自石隙中出。云是劉專員前度來游所探得者。余考志乘,本謂舊有二泉,后竟湮塞其一,方深遺憾;今得健中發(fā)之數(shù)百年后,喜何可言。慰農(nóng)正飭匠開掘,妥為部署,余請其分割二室,俾來游之士女,得分別就浴。舊湯池仍宜留為民眾浴室。

春靄沉沉,拾級而上,隱約見石刻“游如斯始”四字,翠竹千竿,木蓮雙樹,則紫云庵巍然在望矣。庵古一茅棚,今則連楹結(jié)棟,迥非昔比,唯門額猶題“黃山以茅棚”五字,俗亦茅棚呼之,示不忘本。入庵已近八時,就西樓安頓行李畢,匆促進膳,即攜電炬下就湯池浴。浴罷入睡,身心俱爽,所縈注者,今日之樂境與明日之游程耳。

黃肇敏先生游覽黃山的具體時間明確是咸豐九年即公元1859年,距今160周年。黃賓虹先生游覽黃山的時間是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三月初,再一次游覽家鄉(xiāng)名山──黃山,著有《黃山前海紀游》一文。許世英先生于1934年1月9日在南京成立黃山建設委員會后即視察、游覽黃山,撰《始游黃山日記》。賓虹翁與肇敏游覽黃山相隔了41年,世英與賓虹游覽黃山的時間相隔了34年,前后長達75年的時空。從三人的游記中可以看出,從湯口到黃山溫泉的行進路線,游覽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經(jīng)歷的溪水、橋、亭,對溫泉浴池的大小形制,水溫水質(zhì)的描述十分相似。肇敏、世英二人雖相隔75年,住宿的皆是紫云庵的西客房。

三人游記中提及的“游如是始”石刻,雖賓虹翁說成了“游從是始”,世英說成是“游如斯始”,卻都在情理之中。首先三人所說的石刻的位置是一致的即從溫泉浴池邊去紫云庵的路邊的石壁上。賓虹翁游覽黃山時1900年,其游記最初發(fā)表的時間是1926年,時隔二十多年難免記憶有誤。世英到紫云庵時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鐘了,從石刻到紫云庵也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因而路過石刻時已是七點半過后了,所以才會有“春靄沉沉,拾級而上,隱約見石刻“游如斯始”四字”這樣的話句。

“游如是始”石刻,系鐫刻在整塊石壁之上?,F(xiàn)在其上方刻有“大好河山”四個斗方大字是1938年唐式遵題,1939年題刻。其右側(cè)“東南鄒魯”是儲觀笙方槐三題,1926年題刻。其左側(cè)豎刻有“民國二十四年暮春許公達游黃山題石”15小字,系許世英幼子許誠(字公達)1935年題刻。因而,他們?nèi)嗽诖颂幠軌蚬餐吹降氖讨挥小坝稳缡鞘肌彼淖帧?/p>

一處看似不起眼的石刻,寫入了三位名人大家的游記之中,十分難得。成了黃山摩崖石刻的趣事佳話,為石刻增添了人文內(nèi)涵,是研學之旅的理想之所。

圖文:施春生

Hash:5bd84f34d1061d39e723a95b5618866ef914aa12

聲明:此文由 中國黃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