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南寨的三位歷史人物

作者:我為書狂

南寨,位于同川境內的奎光嶺下、善護山東,是隸屬東社鎮(zhèn)的一個村。

南寨,現(xiàn)在叫上莊四村,是根據(jù)時勢而改名,丟掉了諸多歷史文化信息。

南寨,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屬于中晚期,近似于廟底溝和秦王寨文化類型,因文化堆積豐富,采集標本類型較多。

南寨,這個村落的古樸面貌保持良好,有許多古建、民居投射出濃郁的舊時風采。仔細查看,光是五道廟就有四五個,還把“秦穆公敕封五道,漢高祖恩賜將軍”的“五道爺”來歷,說得一清二楚。

南寨,山梁、溝壑的自然特征十分明顯,滿溝遍梁栽植著梨樹,有許多老梨樹依然吐露芳華。一株歷史悠久的梨樹矗立在南梁上,被人們尊為“唐梨”,有好幾個相關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成為南寨村的又一處文化景觀。

南寨,除了這些自然的、人文的景觀,還有不少歷史名人讓人津津樂道。比如以下三位:

郭正祥:上莊“仁義堂”創(chuàng)辦人

郭正樣(1873 ~1944) ,字景榮,南寨村人。少年時期曾在大同拜師習武,后回村開堂授徒,因率眾參加義和團運動,受清廷鎮(zhèn)壓而避難明鏡山。辛亥革命起義后,與郭尚組織“仁義堂”,維護同川地區(qū)社會秩序,后響應續(xù)桐溪號召,帶著“仁義堂”武裝隊伍參加了忻代寧公團,任排長。公團解散后,因閻錫山排斥異己,追捕續(xù)桐溪同黨,而受牽連。民國二十六年(1937 ),日軍侵占崞縣同川部分地區(qū)后,積極支持抗日救亡活動,其子女全部參加抗日地下活動,他的家成了共產(chǎn)黨抗日人員的地下聯(lián)絡點,同時還是晉察冀二分區(qū)河北區(qū)隊的制服廠,后被日軍放火燒毀。民國三十三年(1944) 病逝。

郭樹棫:黃埔軍校先烈之一

郭樹棫(1899 ~1927) ,南寨村人。原平鎮(zhèn)高等小學畢業(yè)后考入山西斌業(yè)中學,后入山西陸軍學兵團,肄業(yè)。民國八年(1919) 任山西陸軍學兵團刺槍助教。民國十年(1921) 任崞縣全縣民防保衛(wèi)團總教練。民國十三年(1924) 春由王用賓和趙連登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3 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2 隊學習。畢業(yè)后任黃埔軍校教導1 團班長、排長,國民革命軍第1 旅第1 團連長、營附,國民革命軍第1 軍第1 師第3 團上校團長。參加了第一、二次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民國十六年(1927)2 月,在福州戰(zhàn)役中陣亡,被追授陸軍少將軍銜。后被列入《黃埔軍校各期先烈名表》,黃埔軍校烈士紀念碑上鐫刻其名。

郭紫峻:國民黨中統(tǒng)局副局長

郭紫峻(1901 ~1986) ,南寨村人。畢業(yè)于山西大學。民國十三年(1924) 加入國民黨。曾任民黨太原市黨部籌備委員、監(jiān)察委員、青運會常務委員及太原市青年運動團團長。民國十五年(1926) 赴北平,任北平市立師范學校訓育主任。民國二十二年(1933 )后歷任陜西省教育廳科長、處長、民教館長。民國二十五年(1936) 任國民黨陜西省黨部常務特派員、陜西省物力統(tǒng)制處處長、西安行營政治委員,后任陜西省動員總指揮部設計委員會中將副主任。同年12 月西安事變后,即刻化裝逃離西安,飛往南京,向南京政府提供了事變詳情及張、楊兩軍部署狀況,后任國民黨中央調查統(tǒng)計局副局長、國民黨天津市黨部主任委員。民國三十八年(1949) 逃亡臺灣,任臺灣“立法院”立法委員。1986 年3 月死于臺灣。

江湖游俠 攝影

End

Hash:c3c26d60ccb3b008e52cc47ef894fde0721cc94e

聲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