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張地村民竟是唐朝名相后人|《三明新周報》364期
“后倚麒頂山、前瞻馬子棟、左鄰凌云角、右依八仙崖”,坐落在海拔超過800米的丹霞群峰——八仙崖腳下腳下的張地村,不過是泰寧縣大龍鄉(xiāng)的一個深山小村。
然而一部老族譜,揭秘僻遠山村竟是名相張九齡后人所居地;一部老族譜,記載張氏一族1300余年的世系繁衍軌跡……
圣豐巖里居住的人家(劉賢健 攝)
0 1
張氏族譜:張地人為張九齡后裔?
偶然聽說大龍鄉(xiāng)張地村有一寶,于是乘車顛簸60余公里路來到了藏于深山的張地村。在守護人張細生的家里,我們見到了《張氏族譜》的真容。族譜裝在一個杉木做的抽式盒子里,盒面“張氏族譜”字樣斑駁。老張小心翼翼地把三本紙面比A4紙略大的族譜冊取出,一一細細擺開。
族譜由黃宣紙制作,每本約一元硬幣的厚度。封面左上角紅邊黑字上書“張氏族譜”四字。翻開第一頁,“清河張氏世代源流世系”字樣之側(cè),“第一世九齡公”六字赫然在目。
“九齡公,字子壽。生于唐高宗調(diào)露元年己卯歲六月十二日午時。登唐開元癸丑科進士,歷官翰林崇文館學士,官至宰相。肅宗丁酉至德元年春,皇上遣中使祭,奉公為曲江伯,謚文獻,贈司空。公肇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邑,播遷廣東韶州府曲江縣即古邵陽始興縣。公歿于開元廿八年庚辰申時,享壽六十有二。葬廣東州府曲江縣城北,建祠于城南,至今祠墓俱存?!?/p>
第三版《張氏族譜》(楊遠英 攝)
按照族譜所示,這張地村應是唐朝宰相張九齡的后人。在對張九齡生平介紹中,與史料大致相符,其中對其生歿年、籍貫等的記載,也很詳實細致。
唯一的出入在于,張九齡在《源夫人墓志》中著名“范陽張九齡”,與其同朝為官的徐安貞所撰《張九齡陰堂志銘》亦寫道:“公姓張氏,諱九齡,其先范陽人”,可見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市,當為其先祖郡望地。而《張氏族譜》稱“公肇自河南光州固始縣”,“固始”即今固始縣,位于河南東南,兩地相距甚遠。
曾任過村主任的張傳林不贊同,他說族譜是祖上一輩一輩傳承下來的,不可能弄錯。此處是否誤載,不得其解。
據(jù)張傳林說,張地村有110多戶人家,都姓張。名相張九齡祖上是由光州固始遷入南地,幾經(jīng)輾轉(zhuǎn),到達曲江。家族壯大,散入閩地者眾。大明宣德年間,張洪由建寧遷至泰寧龍安時,徒經(jīng)八仙崖,見“其山水秀麗,筑室而居”。族譜記載,“由建邑南鄉(xiāng)赤上保黃天嶺遷泰邑南鄉(xiāng)龍安保張家地”,而張洪,正是張九齡第28代孫,為張九齡二子仲郎與周氏之后。張洪之后,又歷23代至今。
自張洪遷至龍安近600年間,葉地又有人相繼遷至廣東、寧化及泰寧音山等地,當為同支。
張地村祖祠里有兩副對聯(lián)。正堂的立柱上書:“論家風九世同居孝友一門品有楂梨宗百果,原相業(yè)四登五府衣冠累代節(jié)如日月照中天”。兩邊的棟梁柱上寫:“一封書兩篇銘三篋史承行須念贊先緒,百忍圖千秋鑒萬選錢啟后洵堪式后昆”,落款為葉祖洽。泰寧狀元葉祖洽(1046~1117年),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庚午科狀元,后來也移居到了離張地不遠的八仙崖腳下,發(fā)展出如今的“葉地”村。村民們認為對聯(lián)是他為懷張氏先祖所作,“原相業(yè)”指的就是張九齡。不過,張洪來到張地是大明宣德年間,而葉祖洽是北宋人,比張洪早了300年,要說葉祖洽感懷的是張氏先人張九齡,確實牽強附會。
《張氏族譜》第一頁記載張九齡生平(楊遠英 攝)
0 2
上譜:張地村的“大事紀”
對張地人來說,族譜記載了他們世系繁衍的軌跡,是村里人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chǎn)。在族譜中,可以找尋逝去張氏祖先的墳墓,古時的房屋地址和方位,甚至族人的山田界限,在族譜中都有詳細記載。自明永樂十年村里開始修族譜,村子里會選出專門的守護人來保管、傳敘族譜。管理員由通文墨、有德行的族人擔任,由村子人共同選出。張細生從他叔叔張文煥手中接過族譜,至今已經(jīng)管理10多年了。
上譜是村子的大事。清明節(jié)至,全村人要一起出動到村頭張九齡衣冠冢掃墓,若是遇到生老大事,得從村外請來大師,在祖祠里完成“三牲九禮”后,請族譜守護人隆重上譜。上譜也有講究,上午載新人,下午喪逝人。此外,當兵、從仕、從商、子女上大學等也是大事,可納入修譜內(nèi)容。
當然,在張氏家族里,女孩是不記錄族譜中的。在他們的觀念中,女孩長大了要嫁人,就不再屬于張氏的繁衍后裔。因此,在族譜中,我們也無法追溯張家女氏的脈絡(luò)。
取名有講究。男嬰出生了,要取字輩,這樣便于追尋支系。輩份的排序除少數(shù)由祖、父輩臨時決定外,大多數(shù)是按先祖早已選定的排行用字,張地村就有30個排字,如今正是23世“緒”字輩。同時,給子女的名字取其是要請村里德高望重的先生,根據(jù)孩子的五行八字來推算得來的,五行缺水,名字里加含水的字得宜。
現(xiàn)存三本老族譜為民國壬申年,即1932年第三修所得,距今80余年。前年,村人看到族譜日漸厚重、破舊,每戶出資200余元,加上一些村財收入,重新修得4開本新譜。不過新族譜是通過復印舊譜而得,少了古色古香的韻味。
村里歷史悠久的祖祠(楊遠英 攝)
0 3
張地奇俗:巖穴藏棺
龍安張地頗有古風。
行至張地附近,一個叫紫云巖的地方,透過路旁掩映著的樹葉,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巖穴中一排碼放整齊的棺材。原來,除了悉心維護族譜,村子里還保留著一種奇特的民俗:村里一個男嬰呱呱墜地,家里人就為他做好一具棺材放在紫云巖巨大的洞穴中藏匿,每當一個村民去世,就從巖洞中取出一口棺材埋葬。村里人稱之為“壽棺”“壽材”,而且“棺材”諧音“官”“才”,有加官進財之意。
“藏棺的風俗有500多年的歷史了?!睆垈髁终f。他說,張地村原本住的是戶姜姓大家,500多年前,張姓先祖張洪從建寧縣搬到此地,給姜家當長工。張洪常常看到一群野雞出現(xiàn)在一塊地里,認為那是一塊風水寶地。他在那個地方搭蓋一個草棚居住,婚后漸漸發(fā)家,生的兩個兒子卻先后夭折。
透過枝葉藏棺依稀可見
一日,張洪咨詢一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演算一番,提議可在溪尾放2具壽棺試試。張洪于是購置兩具棺材放到溪尾的紫云巖下的巖穴內(nèi)。
果不其然。張家后來生了3個男孩,都順利長大成人。此后,張地村的張姓人家每添一個男丁,都會置放一具壽棺放到紫云巖下。巖洞處于半山,山高多霧,周圍有溪澗,所以壽棺保存百年都完好無損。
張地人說,最多的時候,紫云巖下藏放著300多具壽棺。實行火葬后,那些棺材雖然用不上了,但如今巖下依然還有近百具棺材。村民們還把幾具打谷用的拌桶擺在棺上,有祈望豐收之意。
由于藏棺多,紫云巖又稱為藏棺巖。
《三明新周報》364期電子版
Hash:38bf11e39a0e8a133da65ad6269663c527ca29ae
聲明:此文由 三明新周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