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八佰》背后的能源往事!日軍不炸四行倉庫另有隱情!
文 丨翁子璇 編輯 | 江偉歡
由華誼兄弟出品、管虎執(zhí)導的戰(zhàn)爭題材電影《八佰》是影院復工后上映的首部華語大片,首輪點映口碑頗佳,并于8月21日正式上映。影片內容圍繞發(fā)生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的最后一役,講述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zhàn)區(qū)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的“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為什么要選擇四行倉庫作為中國守軍的指揮部呢?這背后有一段能源故事……
戰(zhàn)火摧毀下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
我們先從四行倉庫獨特的地理位置說起,四行倉庫所在地在西藏路西側、蘇州河北岸畔,是兩棟毗鄰的鋼筋水泥樓房。西棟是北四行(金城、中南、大陸與鹽業(yè)銀行)聯(lián)合倉庫,東棟是大陸銀行倉庫,一般統(tǒng)稱「四行倉庫」,其實包括了這兩棟建筑。四行倉庫南邊是光復路及蘇州河,東南是新垃圾橋(今西藏路橋),東是西藏路,北是國慶路(更北是庫倫路、蒙古路),西是滿洲路(今晉元路)。
四行倉庫位置圖
四行倉庫是當時較為先進的一棟混凝土建筑物,易守難攻,且倉庫中貯存了大量的食物、飲用水、醫(yī)藥、彈藥等充足的物資。四行倉庫東側和南側都依托著租界,地理位置上的優(yōu)勢極大地加強了防御一方的便利,減少了進攻一方的可用方法。雖然規(guī)模很小,這卻是在軍事上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優(yōu)勢的一例。由于東邊是公共租界北區(qū)西半部,南邊隔蘇州河是公共租界中區(qū),日軍都無法通過,所以只能從北或從西進攻。但是從北進攻有兩大限制,一是蘇州河南岸廣大的公共租界及其南邊的法租界,二是南岸的煤氣儲存槽,這些都是容易引起國際糾紛的因素。由于這個地理位置的關系,嚴重限制了日軍的進攻方向,基本上僅能從西進攻,而且射界極小。
當時堅守在四行倉庫里的兵力,一共有官兵414人,是一個加強營,但對外宣稱是一個團,有800人。這就是“八百壯士”說法的由來,也是電影《八佰》片名的由來。
左方背景為四行倉庫,中間兩個深色圓柱體即煤氣儲存槽,右方高樓為中國銀行辦事所及倉庫。背景的濃煙大火起自燃燒中的閘北,國軍88師撤退時放火阻斷日軍追擊。取自《八百壯士畫史》。圖片來源:古籍公眾號
《八佰》電影中提及,在四行倉庫南側的租界區(qū)內有煤氣廠,廠區(qū)內的儲氣罐存有50萬方煤氣,日軍擔心流彈擊中儲氣罐引起爆炸,所以不敢隨意轟炸四行倉庫。
煤氣儲存槽、新垃圾橋,四行倉庫西壁和彈孔。這是最清楚反映出日軍視角的一張照片。拍攝時間在淞滬會戰(zhàn)結束之后,拍攝者應是日本記者,其所在位置可能是交通銀行倉庫或福源??靛X莊聯(lián)合倉庫樓頂,較四行倉庫稍矮。圖片來源:古籍公眾號
上海英商煤氣公司煤氣槽,緊靠西藏中路,背景高樓為中國銀行倉庫。圖片來源:古籍公眾號
租界區(qū)內的煤氣廠
這個與四行倉庫相隔幾十米的蘇州河南岸煤氣儲存槽的來源很早。早在1865年,在外商集資下,成立了“大英自來火房”(后改名“上海英商煤氣公司”),是上海也是中國的第一家公用事業(yè),而上海也成為亞洲第一個使用煤氣的都市。當時的煤氣用途是用在煤氣燈上做為照明之用,后來電燈開始流行之后,才逐漸轉為烹煮取暖之用。
風景明信片,大英自來火房,19世紀。右下角即泥城濱河岸。上海是亞洲第一個有自來火(煤氣)的城市,煤氣在當時是文明進步的象征,因此畫入明信片中。圖片來源:古籍公眾號
01、英商煤氣公司的發(fā)展
上海是我國最早使用煤氣的城市,其歷史可追溯到一百三十多年前。煤氣在申城誕生之初的相當長的時間內用于照明,在煤氣燈出現前,上海的街道和家庭住房使用的是昏暗的煤油燈。租界開辟后,租界僑民開始使用煤油燈。但要作為城市照明之用, 煤油燈雖然亮度在油盞燈之上,卻根本無法適應都市生活的需要。當時居住在租界的外僑和路過上海的外國人, 因此深感在上海生活的不便。
清咸豐十年(1860年)十二月,上海租界的英國商人根據租界發(fā)展前景,借鑒英國利用煤氣照明的現成經驗,寫信給工部局倡議在上海生產和供應煤氣。之后,由C.J.金(King)、C.D.嚴(Nye)、M.C.米基(Michie)等人發(fā)起,設立臨時委員會,籌備設立煤氣企業(yè)。不到二年,英商就以籌集的資金,在蘇州河南岸現西藏路西側購買了約15畝土地作為廠基。當年這里有蘇州河一條支流叫泥城浜(泥城浜1912年填平后即為西藏路),把廠址選擇在這里,是為了方便原煤和其他原材料的水路運輸。
風景明信片,上海英商煤氣公司,約1900年至1918年間。左邊新垃圾橋仍為木橋,中間煤氣儲存槽是南側的儲存槽,有山墻的樓房為辦公室,樓旁泥城濱仍在,圖右是煤氣生產廠區(qū)。圖片來源:古籍公眾號
1865年11月1日,國內第一家煤氣廠——大英自來火房正式投產,向英租界私人用戶供氣。租界的外國居民是自來火房的主要用戶,一些中國商人富戶也來申請安裝煤氣燈。上海開始使用煤氣意義重大,這一年距離歐洲工業(yè)革命發(fā)明煤制氣干餾技術才10多年,早于亞洲所有的城市,后來更被歷史學家公認為上海城市公用事業(yè)的開端。
從12月8日起,向租界內公共路燈供氣,上海街頭第一次出現了煤氣路燈。當租界最繁華的南京路上嶄新的煤氣燈在夜空頓放光明時,引起了行人極大的好奇,他們紛紛駐足圍看,觀者如堵。有人稱其為“地火”、“賽明月”甚至 “鬼火”。因為煤氣燈是以管道埋于地下引出成火,最終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自來火”,所以煤氣廠最初被叫做“自來火房”。
煤氣剛開通時,每立方米價錢0.16元,當年私人用戶僅55戶,全是外籍用戶。為盡快增加新用戶,自來火房先后三次降價,而工部局大舉進行越界筑路的土地擴張活動,也為自來火房的業(yè)務擴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自煤氣初創(chuàng)到1881年的16年中,外籍用戶增加了9倍,華籍用戶也達到205戶。16年間共獲利潤近40萬兩白銀。
1900年底,大英自來火房進行改組,成為在香港注冊的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隨著電燈以金屬絲代替碳絲獲得成功,電動機日趨成熟,電的售價也隨之下降。1935年底,上海所有的煤氣照明都被電燈照明所取代。煤氣公司迅速調整經營方向,主要業(yè)務從照明轉向熱源。公司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廣告宣傳,讓人們了解煤氣的優(yōu)點,還向市民示范如何使用煤氣烹飪食物。通過積極的經營活動,終于重新打開局面,煤氣年供應量出現了新的高峰。
由于客戶增多,供需量穩(wěn)步上升,西藏路煤氣廠的產氣能力已不勝負荷,董事會決定另建新廠。1934年2月8日,一座占地33畝、日產煤氣四百萬立方英尺的楊樹浦煤氣廠(今長江路469號)誕生了。一個月后,擔負了近70年供氣任務的西藏路煤氣廠全部停產。正當英商煤氣公司順利發(fā)展之際,爆發(fā)了日本侵華戰(zhàn)爭。日本侵略者一眼看中上海的煤氣事業(yè),于1938年底成立“大上海瓦斯株式會社”,并在吳淞建造煉焦制氣廠,與英商煤氣公司爭奪租界外的煤氣供應權。
楊樹浦煤氣廠。這里早已不再有實際的生產功能,只留下懷舊的年輪感想和城市的集體記憶。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占領了公共租界,對上海煤氣公司實行軍管。1942年3月24日,日軍下令委托大上海瓦斯株式會社接管英商上海煤氣公司,實行統(tǒng)一經營,將楊樹浦煤氣廠和自設的吳淞煤氣廠分別改為楊樹浦工場和吳淞工場。1943年日軍解除對英商上海煤氣公司的軍管,將大上海瓦斯株式會社改組為與汪偽政府建設部共同經營的合資企業(yè)。在此期間,上海的煤氣供應因受運輸困難原煤漲價影響進入低谷。1943年起,除軍需用氣不受限制外,對全市煤氣用戶的消費實行限制,營業(yè)用氣壓縮三成,家庭用氣壓縮二至三成,上海煤氣業(yè)的發(fā)展基本處于停頓。
上海解放后,英商上海煤氣公司在人民政府監(jiān)督下繼續(xù)經營。1952年11月20日由政府征用,更名為上海市煤氣公司,規(guī)劃了恢復、改造、提高、發(fā)展的藍圖。從此,奄奄一息的上海煤氣事業(yè)才獲得新生。
02、自來火燈與電燈之爭
1882年4月26日,英國人立德祿等發(fā)起成立上海電光公司,資本規(guī)模為10.1萬兩。廠址最初在南京路江西路口,次年在斐倫路(乍浦路九龍路附近)建廠房。電光公司鋪設或借用工部局原來的燈桿,向市民展示照明的效果,然后等待合同的簽訂,簡直就是復制當年煤氣公司的模式。
1882年,上海電光公司開始供應照明用電,圖為外白渡橋的電燈
電燈作為一種更新的照明源,比煤氣燈亮,又較安全,只是初期使用的弧光燈壽命較低,電力不夠穩(wěn)定,運行成本較高。在雙方半個多世紀的競爭中,價格、燈具、穩(wěn)定性及管理能力等因素在彼此的競爭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其中要數價格的作用最大。1882年3月,煤氣公司主動將路燈的費用從下月1日起降到每月每盞3元3角,還對各工部局辦公樓,各救火會及黃浦花園的煤氣費打八五折。但是同年9月4日,上海電光公司也出招了,從1883年1月1日起,電光公司每年以1.5萬兩的代價為整個租界提供照明。具體來說,是在南京路山東路口建造一座250英尺高的塔,上面安裝8至9盞4000支光的電燈;在虹口,則建造兩座較小的塔,各安裝8盞2000支光的電燈,所有這些電燈均從黃昏點到黎明。
除了這些塔外,電光公司還準備沿外灘一帶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安裝20盞電燈,還供應弧光燈,數量不限,每盞每周收費4兩,從黃昏一直點到午夜12時30分。此后又一次明確為每盞每周5兩。從價格上看,一盞煤氣燈一年花費約為29兩,一盞弧光燈的費用是250兩。照明效果上,據《申報》記載,第一批電燈試燈時,“禮查客寓(即現在的浦江飯店)中彈子臺向來每臺須點自來火四盞,今點一電燈而各臺無不照到”,優(yōu)勢顯而易見。
煤氣公司并沒有坐以待斃,1883年1月15日,上海煤氣公司也發(fā)函要求工部局準許該公司在南京路安裝10只享有專利的燈頭。2月19日,煤氣公司又給工部局寫信,希望在外灘、百老匯路(今大名路)和南京路安裝享有專利的布雷式新路燈,每盞120支光,每月花費8元5角。
外灘的煤氣燈(左)和外白渡橋上的電燈(右)
圖片來源:上海黃埔公眾號
1883年年初,工部局得出結論,電燈是煤氣燈費用的3倍多,幾乎決定了租界照明不使用電燈。但是最終,工部局經過權衡還是大力決定推廣電燈,這是因為電燈照明取代煤氣照明的大趨勢在歐、美等國早已出現,工部局和煤氣公司心里都清楚,不能逆潮流而為。不過,因為煤氣燈的價格優(yōu)勢和工部局對煤氣公司或多或少的偏袒,兩種照明路燈并存的情況,還是如前所說持續(xù)了50多年。
1934年,阮玲玉主演的無聲電影《神女》中還有一組鏡頭記錄煤氣燈如何點燃:工人沿著靠在墻上的扶梯爬到燈柱邊,打開燈罩,用明火把它點亮,把燈罩罩好再爬下來。
但一年后的1935年,電燈就完全占據了道路與室內照明,煤氣燈被全部取代。
煤氣燈取代煤油燈, 電燈取代煤氣燈, 在上海都有過這樣一個逐漸演進甚至不斷反復的過程, 新舊觀念之爭, 優(yōu)勝劣汰之勢, 往往經過一番較量后, 新生事物才得以脫穎而出。
早已改名為英商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來火房”其實早就根據這個大趨勢開始調整經營方向,將重心轉移到了家庭烹飪和取暖用煤氣事業(yè)。當時上海分“舊式里弄”和“新式里弄”,兩者間最重要的判別標準就是有沒有配備煤氣灶具。
當然,那個時代煤氣還是有錢人家才能用的奢侈品,用戶相當之少。據統(tǒng)計,截至1949年,上海只有1.7萬戶人家用煤氣做飯,普及率才只有1.9%。
03、近現代上海煤氣事業(yè)的發(fā)展
1950年4月~1960年1月,先后6次降低煤氣售價。民用煤氣售價從每立方米0.216元降為0.07元,工業(yè)為0.09元。同時又兩次提高煤氣熱值,從3200千卡/標立方米提高為3800千卡/標立方米。針對煤氣行業(yè)的特點,多次改革服務體制,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決定,在5年內采取國家、企業(yè)、個人集資方式,增加氣源326萬立方米/日,發(fā)展110萬戶用戶,相當于用5年時間去完成上海煤氣問世以來125年中煤氣用戶發(fā)展總數。至1995年實際發(fā)展用戶141萬戶,凈增121萬戶。同時,一大批社會經營單位在郊縣和城鄉(xiāng)結合部積極參與競爭,發(fā)展中小規(guī)模供氣,成為全市燃氣事業(yè)的重要補充。
1966年上海市煤氣公司營業(yè)所煤氣費賬單
1990年末,管道煤氣用戶1147144戶,其中:家庭用戶1131894戶,工業(yè)用戶1261戶,其他用戶5754戶。全市煤氣普及率合計為57%,其中城區(qū)氣化率為86.59%,郊縣50.58%。最高日輸氣量450.1萬立方米,平均日輸氣量348.6萬立方米,年銷售管道煤氣121522萬立方米、液化氣59687噸。排管、安裝、設計、施工的產值為9016萬元。全年耗標煤總量1167355噸。1979~1990年出口粗苯創(chuàng)匯3355.28萬美元,1988~1990年出口煤焦油創(chuàng)匯301.51萬美元。
1991年7月,上海市公用局領導的上海市燃氣管理處成立,根據市政府的授權,對上海市行政區(qū)域范圍內的燃氣、燃氣器具行業(yè)實行統(tǒng)一管理。1992年5月《上海市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1994年9月《上海市燃氣器具管理辦法》頒布實施,對液化氣行業(yè)、燃氣器具行業(yè)先后實行依法管理,初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燃氣行業(yè)多家經營、統(tǒng)一管理的局面。
1995年末上海市煤氣公司有從業(yè)人員約1.7萬人。日供氣能力為810萬立方米(含上海焦化總廠氣源)。生產和經營的內容有:制造城市煤氣和煉焦、回收與精制相關的化工產品、制造與修理煤氣表具、承擔煤氣排管施工和輸配工程、經營全市的煤氣輸配和銷售業(yè)務以及液化氣的儲存、運輸、灌裝和銷售業(yè)務等。固定資產(原值)67455萬元(不包括2個管線工程公司),年工業(yè)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格)10951萬元,產品銷售稅金1601.7萬元,利潤總額5835.8萬元。主要產品(年實物量):城市煤氣127339萬立方米,焦炭395539噸,粗苯19619噸(其中:出口10837噸),煤焦油29754噸(其中:出口14684噸),新制煤氣表102957只,雙眼灶75201只。
可以說,上海煤氣業(yè)先后經歷了英商上海煤氣公司與法商自來火行、電力公司、大上海瓦斯株式會社的競爭和沖擊后,終于在上海解放后步入了正規(guī),并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取得了突飛猛進地發(fā)展。如今上海的煤氣又將被更為清潔環(huán)保的天然氣逐漸取而代之。
現在的上海燃氣集團
題外話
《八佰》電影中,裝備德制鋼盔、毛瑟步槍和馬克沁重機槍的“八十八師弟兄們”,就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德械師”之一,裝備德制裝備,由德國顧問訓練。人們可能不禁要問,當年的德國為什么要給中國訓練部隊、輸送軍火呢?中國當時亟需軍事裝備,以及能夠支撐軍隊的軍事工業(yè)體系,而德國方面則亟需中國的原料,雙方可謂“一拍即合”,達成了“易貨貿易”協(xié)定?!兜聡饨粰n案:1928-1938年之中德關系》作者德國自由大學漢學家羅梅君認為,這一時期的這種貿易可謂中德兩國往來的“壓艙石”。由于一戰(zhàn)之后,德國失去了在中國的所有特權,中國與德國沒有歷史包袱,互相視為可以平等交往的伙伴。當時一些輿論認為,德國一戰(zhàn)失利、中國積貧積弱,兩國都欲奮發(fā)圖強,頗有“惺惺相惜”之感。德國禮和洋行與1934年成立的德國工業(yè)品貿易公司(合布樓公司HAPRO)等企業(yè)是德國政府對華輸出軍火的代表?!栋税邸分谐鲧R的德式M35鋼盔、子彈帶等裝具、德制1924年式毛瑟步槍等等,均為德國輸送。這些裝備武裝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德械師”,包含南京國民政府87、88、36師和1個教導總隊。
作為交換,中國向德國輸送鎢、銻、銅、鐵、鉛等金屬,以及豬鬃、桐油等物資。這批物資是德國一戰(zhàn)之后重新整軍備戰(zhàn)的必需品,按照《德國國防經濟史》中記載,德國在一戰(zhàn)后唯一能夠自給自足的戰(zhàn)爭原料僅有煤炭。檔案記載,中國銻元素彼時生產量占世界產量的60%,在一些年份是德國進口銻的唯一來源。中國湖南東南部的武陵山脈出產的鎢,輸送至克虜伯制成硬質裝甲板和穿甲彈??梢哉f,中國這些稀有金屬為德國提供了“工業(yè)維生素”,進而做出了“軍事金剛石”。
(南方能源觀察)
Hash:9723bb5cf08c91677be65278918c920eedf3981d
聲明:此文由 國際能源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