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革命故事 ?重溫崢嶸歲月

宋氏大宗祠

大力修復革命遺址 留住“紅色印記”

轉變角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成群的麻雀在遍布彈孔的外墻鉆進鉆出,斑駁的建筑陽臺上長出翠綠的植物,歷經百年洗禮的張懷樓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美麗又富有靈性。

“1945年的一天,碉樓兩側山頭的敵軍同時向張懷樓進行猛烈射擊,但未見樓里有什么反應,一直到靠近樓房才發(fā)現(xiàn)由樓上垂下的繩索,知道守樓的戰(zhàn)士已經撤退……”據任浩明介紹,1941年,中共廣東中區(qū)特委機關曾一度移駐址山云鄉(xiāng),時任特委書記劉田夫住在進步青年陳棠家,建立黨的組織、發(fā)動群眾、建設抗日民主根據地、組建自衛(wèi)隊、開展敵后武裝斗爭。1944年10月20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中區(qū)縱隊主力500多人抵達云鄉(xiāng),與新鶴大隊順利會師。期間,部隊領導機關就設在張懷樓旁的云清樓。

云清樓的建筑主體已經不穩(wěn)固,正待修復。

據資料記載,1945年3月6日,國民黨反動政府出動1000多人,兵分六路,對云鄉(xiāng)紅色根據地進行圍剿。在敵軍壓境之前,我主力部隊已轉移在外,只留下少數(shù)鄉(xiāng)干部和自衛(wèi)隊員留守,分別占據張懷樓和云清樓。張懷樓上一共6人,包括碉樓主人張懷的兒子張帝榮和5名戰(zhàn)士;云清樓上是鄉(xiāng)委會副主席樊仲威、警衛(wèi)員樊紀云和來不及撤退的群眾。敵軍一進入村口,張懷樓上的戰(zhàn)士們居高臨下,對敵軍進行射擊,擊傷多人。敵軍惱羞成怒,包圍張懷樓進行猛攻,但久攻不下,又縱火燒樓。后來,在敵軍停止攻擊期間,樓里的5名戰(zhàn)士將被單撕成布條結成繩索,從4樓吊下,順利脫離圍剿。負傷的張帝榮堅決要求留下掩護。次日凌晨,敵軍發(fā)現(xiàn)了繩索,攀繩而上,逐層搜索,發(fā)現(xiàn)了張帝榮。嚴刑拷問下,張帝榮始終堅貞不屈,后被槍殺,壯烈犧牲。張懷樓失守后,敵軍加緊對云清樓進攻。樊仲威、樊紀云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大義凜然地走出樓門,被敵人殺害。

半個多世紀過去,位于址山鎮(zhèn)云中村的這兩座碉樓曾一度廢置。記者留意到,張懷樓的第二層頂部墻面還有被大火燒過的痕跡,3層房間框架部分被保留了下來。址山鎮(zhèn)黨委委員、云中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盧洪介紹,目前,按照“修舊如舊”的總體思路,該村對張懷樓建筑主體結構進行了加固,正在抓緊修繕局部;云清樓由于主體結構不穩(wěn),本打算在原址重建,但本著最大限度保留革命文物原貌的考慮,正在聯(lián)系有修復資質的施工單位。

盧洪表示,為了講好革命故事,下一步,址山鎮(zhèn)將圍繞這兩處革命遺址,征集云鄉(xiāng)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史料、人物、圖片、實物等,向游客還原云鄉(xiāng)革命史。目前,址山鎮(zhèn)已經規(guī)劃打造一個紅色旅游景區(qū),分為紅色印象區(qū)、云鄉(xiāng)客情區(qū)、軍旅生活區(qū)、農耕體驗區(qū)幾大區(qū)域,將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旅游體驗。

記者來到位于雅瑤鎮(zhèn)昆東村委會平岡村的宋氏大宗祠時,恰逢下了一場大雨,被雨水沖刷過的古老祠堂顯露出清晰的建筑線條。隨行的何翔告訴記者,這里是被譽為“鶴山農民運動里程碑”的鶴山第一個蘇維埃政府舊址,也是迄今為止鶴山市保護得最好的革命文物之一,是江門市、鶴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何翔介紹,1924年,中國共產黨鶴山縣支部于宋氏大宗祠宣布成立。1926年,農民運動勢如燎原,全縣有20多個鄉(xiāng)成立了農民協(xié)會,會員達到6000多人,并選派10多名青年到廣州農講所學習。1927年,遵照中共廣東省委指示,為配合廣州起義,各縣立即行動起來領導農民,奪取鄉(xiāng)村、縣鎮(zhèn)政權。當時,當?shù)?a href='/mingren/' target=_blank>名人宋森積極支持,在平岡、陳山、瑤溪等地發(fā)動農民,組成300人的自衛(wèi)隊,蘇維埃政權的籌備工作順利展開。同年,鶴山縣蘇維埃政府在宋氏大宗祠成立,推舉宋森為主席。廣州起義失敗后,國民黨當局組織武裝力量開赴平岡進行鎮(zhèn)壓,宋森被通緝,鶴山縣蘇維埃政權不久就夭折了?!半m然鶴山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只有幾天,但是它記錄了當?shù)厝嗣裨诖蟾锩鼤r期尋求真理、尋求解放的欲望,見證了反帝反封建的功績,為鶴山革命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焙蜗枵f。

何翔表示,說起鶴山農民運動,不得不說兩位革命烈士。

一位是沙坪越塘人,叫馮劍光。1925年,省港大罷工爆發(fā),身在廣州的他被選為省港罷工委員會軍法處主任、糾察總隊第二大隊長。1927年,奉黨的命令,他回到鶴山,發(fā)動農民在大朗組織成立和訓練農民自衛(wèi)軍。同年,省委派他參加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后,他又返回家鄉(xiāng)組織戰(zhàn)斗,但皆失敗,后去香港躲避。1928年,他帶著重組中共廣州市委的任務,從香港返回廣州,途中不幸被捕。在赴刑場的路上,他沿途高喊:“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帝國主義!”“共產黨萬歲!”

另一位叫楊亮一,是龍口南安人。1925年,雇農家庭出身的他認識到必須打倒封建勢力,投身農民運動。1926年春,他在家鄉(xiāng)發(fā)動農民組織農民協(xié)會,被選為執(zhí)行委員。隨后,他被選為鶴山縣各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聯(lián)合辦事處常務委員,成為鶴山農民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南安村清算地主惡霸的賬目,迫使地主惡霸清還公款,并狠狠地打擊了地主惡霸。期間,他堅決執(zhí)行黨的指示,打擊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1926年10月,土匪劫掠沙坪馮家祠,擄去楊亮一和縣立中學師生68人。一些土豪劣紳認為這是殺害他的的好時機,便以巨款收買土匪,于當年11月將其殺害。

一場場農民運動,一位位革命烈士,賦予了宋氏大宗祠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意義。2006年7月,宋氏大宗祠被江門市委命名為“江門市第一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并正式掛牌。為發(fā)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教育作用,鶴山市委辦、鶴山市黨史地方志辦、雅瑤鎮(zhèn)政府在這里聯(lián)合主辦圖片展,展出了500多張各個時期的圖片。多年來,鶴山市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以及企業(yè)和社會群眾,紛紛到宋氏大宗祠參觀學習,了解中共黨史和地方黨史的發(fā)展歷程。

近日,記者在鶴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走訪時獲悉,為緬懷革命烈士,該局重新整理了《鶴山市革命烈士英名錄》,并收集了相關圖片、資料,計劃在今年“十一”前于鶴山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陳列。據統(tǒng)計,鶴山全市共有革命烈士82人,其中,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8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30人,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44人。

這些革命烈士身上有哪些故事?鶴山市內有哪些革命舊址?7月23-24日,在鶴山市老區(qū)促進會會長任浩明、顧問何翔等人的引領下,記者走訪了址山鎮(zhèn)云鄉(xiāng)云清樓、張懷樓,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余氏大宗祠及鶴山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所在地宋氏大宗祠等革命遺址,聽他們和當?shù)厝罕娭v述那一段段戰(zhàn)火紛飛、青春激揚的革命故事。

聆聽烽火歲月的革命故事

鶴山有四十處革命遺址,記者選取部分進行走訪

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

串聯(lián)多個革命遺址打造“紅色走廊”

在宅梧鎮(zhèn)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煥燦和任浩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于靖村村委會松下村的余氏宗祠后樓,抬頭便看見由廣東省原省長、中共廣東省委原書記劉田夫題寫的“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木匾。余煥燦介紹,余氏大宗祠是當年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駐地,不遠處的李氏大宗祠則是政治部駐地。如今,當?shù)卦诓鸪撵籼们白亟擞嗍洗笞陟?,作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展覽館,分“重建黨的組織 實行團結抗戰(zhàn)”“建立抗日武裝 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艱難向西發(fā)展 高舉抗日旗幟”“北撤復原隱蔽 保存革命火種”四部分,對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的革命史進行全方位展示。

位于宅梧鎮(zhèn)靖村的余氏大宗祠是當年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駐地。

任浩明介紹,宅梧鎮(zhèn)位于皂幕山腹地,四面環(huán)山,毗鄰開平、高明,地理位置險要,素有“天然屏障”和“鶴山糧倉”之稱,具有廣東革命向西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1944年,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共廣東省臨委指示,珠江三角洲敵后人民抗日武裝加快向粵中挺近。同年10月,中區(qū)縱隊主力部隊約500人,由司令員林鏘云、政委羅范群、副司令員謝立全、政治部主任劉田夫率領,從中山五桂山出發(fā),向鶴山挺進。部隊勝利抵達皂幕山后,解放宅梧,將司令部駐扎在余氏大宗祠,開辟皂幕山敵后根據地。1945年,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武裝部隊正式成立,最初僅有4個團,后增加獨立營、五團、六團和獨立團,兵力約1400人,在新會、鶴山、開平、臺山、陽江、云浮等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為接應八路軍南下部隊創(chuàng)建五嶺根據地作出了積極貢獻。1946年,按中共廣東區(qū)黨委關于北撤的指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少數(shù)人員隨東江縱隊北撤,大部分復員,留下140多人分散隱蔽,堅持自衛(wèi)斗爭,該部隊番號撤銷。

“部隊雖然成立只有1年多,但是對日偽軍作戰(zhàn)15次,打擊、牽制日偽軍兵力5000多人,斃傷日偽軍200多人,繳獲長短搶70多支?!庇酂N表示,這一段革命歷史在當?shù)卦缫讯炷茉?,宅梧?zhèn)具備得天獨厚的紅色土壤。從靖村走出去的余少杰曾就讀黃埔軍校,后成為右江起義領導人,為百色起義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打下基礎,如今余少杰故居保存良好。2017年,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被廣東省納入54個紅色革命遺址重點建設示范點之列,為此,各級政府撥款達到250多萬元。目前,一張包括荷花池、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余少杰故居、紅色廣場在內的紅色旅游規(guī)劃圖正在醞釀當中。

“靖村正在進行紅色旅游規(guī)劃,計劃以‘重溫紅色記憶,探索革命足跡’為主線,串聯(lián)起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和余少杰故居等遺址,以圖片、多媒體、吊索和彩繪等形式,展示當年的革命場景。希望通過傳承靖村文化,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建設,打造一條‘紅色走廊’?!庇酂N說。

鶴山具有 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

有革命遺址40處 革命烈士82人

據鶴山市檔案局編寫的《鶴山市革命遺址概覽》記載,目前,鶴山市共有重要黨史人物故居、黨和政府的組織舊址、會議舊址和戰(zhàn)斗遺址共40處,有革命烈士82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10多座。

“當前,有部分本屬于個人的革命文物,也通過置換和捐贈的形式交由政府有關部門管理,這是一個好的現(xiàn)象。不過,一些革命遺址被荒廢的情況依然存在。比如位于雅瑤鎮(zhèn)雅瑤村委會羅經村的共青團鶴山支部舊址,基本處于無人管理、雜草叢生、支離破碎的狀態(tài),希望能夠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比魏泼髡f。據悉,從1995年開始,鶴山市老區(qū)促進會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對符合助學條件的革命烈士后代進行助學獎勵。今年,該會對就讀小學至大學的18名革命烈士后代,每人給予600元至3300元不等的獎勵。多年來,該會累計向革命烈士后代發(fā)放助學金達30多萬元。

鶴山市文廣體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鶴山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珠三角地區(qū)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當?shù)氐挠⑿蹆号谥袊伯a黨的領導下,先后組織農民武裝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踴躍參加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粵中縱隊、新高鶴游擊隊,支持建立紅色根據地和革命政權。在這片紅色土的地上,他們譜寫了可歌可泣、光輝燦爛的一頁,希望后人能夠牢記歷史,常懷感恩之心,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社會進步發(fā)展出力。

文/圖 楊光明建華

Hash:dff2b46b8698f61812847cb9bbd56407138cd906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江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