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營就有2000來人!《亮劍》中的358團,編制有多奇怪?

主力營就有2000來人!《亮劍》中的358團,編制有多奇怪?

在抗戰(zhàn)劇《亮劍》中,李云龍和楚云飛的戲份十分精彩,而對于兩人麾下的部隊,大家的興趣也都很高。

關(guān)于李云龍部獨立團的情況,已經(jīng)有很多文章介紹過了。至于楚云飛的358團,我們也可以簡單聊一聊。同時我們也聯(lián)系下真實的歷史,來給大家講講晉綏軍當時的實際情況。

《亮劍》中交代得很清楚,楚云飛的358團是晉綏軍中的一支主力,是一個加強團,有5000人之眾。

這個加強團下轄有5個營,其中1營、2營、3營、4營是步兵營,還有1個炮兵營,此外還有團直屬隊的其他分隊。

對于隨便看看熱鬧的觀眾來說,肯定是不熟悉當時軍隊編制的,認為這個很合理。既然是加強團嘛,那么有5000人很正常,再配置個炮兵營也很正常。

不過對熟悉抗戰(zhàn)的朋友們來說,其實一看就看出問題來了。

因為劇中楚云飛的這個團其實是很奇怪的,它的主力一營便有小2000人馬,這就是最大的BUG。

有朋友可能覺得,既然是主力營,那么兵力多點也無所謂,其實還真不是這么一回事。

因為主力部隊,一般肯定是齊裝滿員的,但是它不一定非得說兵力就得是同級部隊的好幾倍。相對于人數(shù)而言,主力部隊更多體現(xiàn)在人員素質(zhì)、武器裝備和戰(zhàn)斗力上。

我們簡單分析下,這個主力一營有小2000人,炮兵營加上團直屬的那些分隊算1000人,那么剩下三個步兵營便只有2000來人了,也就是說這三個營加起來也只不過相當于主力一營的兵力。

按照一營營長錢伯鈞的說法,他這個營是楚云飛部的主力,光這個營就能頂李云龍兩個團的兵力了。

從部隊的指揮上來說,這種搞法是相當蹩腳的。要是什么土匪武裝收編的部隊,倒可能會出現(xiàn)這種奇葩情況,但若是正規(guī)精銳部隊,絕不會這么搞。

當時中國軍隊的步兵團不是瞎編的,步兵團轄3個步兵營,步兵營轄3個步兵連的“三三制”編法,也不是胡亂瞎來的,而是這么搞最有利于指揮。

八路軍最初的團采用3營12連編制,主要是因為番號受限制,想每個營多編一個步兵連。到后來調(diào)整編制時,便以3營9連(步兵連)制為標準了。

當然,八路軍的小團有的只有2個營,還有的直轄3到5個連,但這是特殊情況。到抗戰(zhàn)末期條件改善后,小團便都恢復成大團了。

我們再看楚云飛的這個358團,其一營實際上就是個團中之團,占了整個楚云飛部差不多一半的實力。這個營下面該怎么編呢?一口氣編15個步兵連?那錢伯鈞不得累死?就是現(xiàn)在機械化、信息化程度這么高,合成營單位也管不了這么多直屬下級。要是搞三五百人的步兵連?那不還是營的架子嘛!

所以說,《亮劍》中對于楚云飛部的編制實力,其實只是劇情中的一種設(shè)定而已,經(jīng)不得深究。

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上,抗戰(zhàn)中后期的晉綏軍從來不缺番號,它缺的是兵。

當時閻錫山有4個集團軍,8個軍的正規(guī)番號,但實際兵力才12到13萬人。而且這點兵力還包括了六七個挺進縱隊和政衛(wèi)師、炮兵團等大量直屬部隊。

不夸張地說,當時晉綏軍中每個軍的實有兵力也就1萬多人,每個師的兵力大約是4000人左右,到每個團頭上就只有千把人了。

所以《亮劍》中錢伯鈞所說的,他一個營能頂李云龍部兩個團,實際上恰好也能對應得上晉綏軍的實際情況。

而楚云飛如果真的坐擁5000之眾的話,閻長官給他個加強師的番號都是沒問題的。

說到這里,我們也有必要聊聊什么叫“加強”編制。

我們在看戰(zhàn)爭劇或者小說的時候,經(jīng)常能看到什么加強連、加強營之類的編制,加強團這種的不多見,但也是有的。

這種“加強”是什么意思呢?

打個比方,一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和1個重機槍連,這是其正常編制。

實戰(zhàn)中,比如1連的任務重,將2連的一個排和機槍連的一個排加強到了1連歸其指揮,那么這個1連便成了加強連。

說簡單一點,就是強化了這個連的兵力和武器配置。

但這種強化不是說將其實力翻倍地提高,比如說把2連和重機槍連都加強給1連了,這1連還能叫加強連嗎?那肯定不能了,一個營四分之三的力量都過去了,還加強個毛線?營長直接過去指揮了,還扯什么別的呢?

拿楚云飛的這個358團來說,說是加強團,結(jié)果卻有5000人之眾,比晉綏軍的主力師兵力還多,這就“加強”得有些過分了。

正常來說,什么叫加強團呢?

晉綏軍按照當時的正常編制,一個步兵團轄3個步兵營,團直屬有迫擊炮連、重機槍連或機炮連,一共有1000多人。

從另外一個團撥了1個營過來,又撥了個山炮連配屬,這叫可以叫加強團。

結(jié)果好家伙,光是主力營就有很夸張的近2000人,還有個炮兵營配屬,這就有點說不大過去了。

畢竟炮兵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還是很稀罕的,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整個中國軍隊只有中央軍和晉綏軍有較大規(guī)模的獨立炮兵。

是的,晉綏軍的獨立炮兵是規(guī)模比較大的,當時有10個團的番號,即炮兵21團到炮兵30團,此外閻錫山還直接掌握有部分獨立的重炮營連。

不過晉綏軍炮兵在全面抗戰(zhàn)初期損失很大,待閻錫山退至晉西后已經(jīng)戰(zhàn)損大半。

由于太原兵工廠丟失,閻錫山遷至內(nèi)陸的兵工廠失去了造炮能力,老蔣也不給閻錫山補充火炮,因此抗戰(zhàn)中后期晉綏軍的火炮就不能隨便配屬了。

當然了,這是實際情況,而電視劇又不是紀錄片必須非得按照實情去編排。真要是這么搞,給楚云飛搞個加強師師長的位置,那李云龍的位置就不好安排了,難不成還給個軍分區(qū)司令?

所以電視劇這么搞,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是借著電視劇,聊一聊真實的歷史情況,希望大家能對真實的歷史有更多了解。

同時也希望大家明白,電視劇不是紀錄片,可別以為電視劇中楚云飛358團的這種編制在晉綏軍中就廣泛存在。要是把電視劇當歷史看,那就出問題了。

最后順便說一句,閻錫山當時的長官部特務團,也就三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總兵力2000多號人,有時間我們也聊聊這個晉綏軍中裝備最好的部隊。

Hash:2a4d46657e6ff935e28fe4c1062fc450ff04bbd1

聲明:此文由 知識先鋒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