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行 | 北京西交民巷17號的中行記憶

本文3267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中國銀行北京西交民巷博物館

西交民巷17號

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南側(cè),西交民巷東首,有一座帶有大型鐘樓的西式古典銀行建筑,身姿偉岸,格外引人矚目。

故事要從一百多年前講起。在清末民初,西交民巷這條僅有1500米的胡同,卻因眾多中資銀行的競相涌入,與東交民巷的外資銀行形成了抗衡之勢。這里也逐步發(fā)展成為了北京聞名遐邇的“銀行街”,乃至發(fā)展成為了華北地區(qū)的金融中心。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交民巷近代銀行建筑群”以集體形象得以呈現(xiàn)。

從西交民巷23號戶部銀行舊址到西交民巷17號大陸銀行北京分行舊址,相距不過500米,卻囊括了全部5棟銀行建筑舊址。

一位杰出銀行家—談荔孫

談荔孫,又名丹崖,生于江蘇淮安。1900年,他考取了公費留學日本,就讀于東京高等商業(yè)學校,攻讀銀行經(jīng)濟專科。

1908年,談荔孫學成歸國之后,應“狀元實業(yè)家”張謇之聘,出任南京高中兩等商業(yè)學堂教務長,兼任銀行科主任教習,大力培植銀行會計人才。

之后,談荔孫考取了清政府商科舉人,派任度支部主事。但他恪遵“不入仕途”的祖訓,堅請調(diào)離,改入剛設立的大清銀行。

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談荔孫順應潮流,應聘赴南京財政部供職,管理軍用鈔票的發(fā)行、流通事宜。

1912年2月5日,經(jīng)辛亥革命淬火和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批準,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開業(yè)。8月1日,中國銀行總行在北京戶部銀行舊址成立。談荔孫受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吳鼎昌邀請,到京出任中行計算局局長,后轉(zhuǎn)任國庫局局長,牽頭推動了中行會計制度革新,訂立了國庫管理制度。

抗擊“停兌令”時上海銀行家合影

1914年,中國銀行南京分行重新籌組成立,談荔孫出任經(jīng)理。1916年北洋政府明令“停兌”。談荔孫當機立斷,聯(lián)合上海分行宋漢章、張嘉璈,拒不執(zhí)行“停兌令”,并商得江蘇督軍馮國璋同意,以省庫為擔保,無限制地收兌中、交兩行的地區(qū)性紙幣,致使風潮逐漸平息。這一果斷措施,使馮國璋感到談荔孫的理財與決策能力,確信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金融人才。

1917年馮國璋任代理大總統(tǒng)后,派馮耿光為中國銀行總裁,翌年又調(diào)談荔孫任北京中國銀行經(jīng)理。受馮國璋所托,江蘇省警務處處長王桂林從中穿針引線,勸說談荔孫牽頭籌設銀行,以壯大民族金融力量。

“順應時代之需要,以創(chuàng)合理之事業(yè),登高一呼,眾山響應”,1919年4月1日,大陸銀行在天津開業(yè),談荔孫出任董事長。僅過半月,大陸銀行北京分行便快速成立。取名“大陸銀行”,具有“發(fā)展其業(yè)務于東亞大陸之意”。作為舊中國重要的私營銀行之一,大陸與鹽業(yè)、金城中南三家銀行統(tǒng)稱為“北四行”。

談荔孫創(chuàng)辦大陸銀行,得到了時任中國銀行總裁馮耿光、副總裁張嘉璈及他們的好友梅蘭芳的鼎力支持,當時三人各認購股本1萬元。談荔孫還力邀其學生,原中行濟南分行副經(jīng)理曹國嘉出任大陸銀行總經(jīng)理。

“銀行家”這個字眼,許與“高貴”“富有”同義。但他們卻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創(chuàng)業(yè)艱辛。1920年,曹國嘉因操勞過度,突發(fā)心臟病,不幸英年早逝。談荔孫同樣天不假年,于1933年病逝,年僅54歲,實為當時中國金融界的一大損失。

中國銀行北京西交民巷博物館內(nèi)貌一隅

一座地標建筑

1926年2月18日這一天,把守西交民巷東口的北京大陸銀行大樓歷時兩年擴建重新開業(yè),社會各界名流云集于此,參觀者絡繹不絕,大家驚艷于大樓的歐風美韻和富麗堂皇。大樓外墻上“廣廈萬年”的刻字,寄托了銀行家對大陸銀行基業(yè)長青的期盼。

樓內(nèi)設有談荔孫總經(jīng)理辦公室及辦公室、出納部、儲蓄部、保管部、營業(yè)柜等部門架構。庫房分為憑證庫、保管庫、現(xiàn)金庫。公共功能空間有圖書室、演講室、行員俱樂部等活動區(qū)域。

一層憑證庫庫門為德國制造,用于存放帳冊和票據(jù)。將賬冊、票據(jù)與錢款分別存放,引領了北京中資銀行之先河。

建筑內(nèi)部保管箱庫房門

地下一層保管庫庫門為美國迪堡公司制造,內(nèi)設100多只保管箱,用來出租給客戶。1929年《霞光畫報》刊發(fā)《參觀北平大陸銀行保管庫紀實》,稱此庫門“為純鋼所制,堅勁無比,全體為五大整鋼片疊折而成,各效其用,若火若電若硝無不防有”。1926《銀行月刊》發(fā)文《北京大陸銀行保管庫營業(yè)發(fā)達》,盛贊大陸銀行在北京中資銀行中首開保管箱業(yè)務,深受客戶歡迎。

地下一層自用現(xiàn)金庫庫門為德國制造。門內(nèi)側(cè)鑄有德商“禪臣洋行”字樣。庫房門概由禪臣洋行和基泰公司工程師合作安裝。

《北京近代建筑史》將北京大陸銀行建筑譽為“中國建筑師設計的西方古典建筑中質(zhì)量最高的一座”。大樓頂部鐘樓覆以穹頂,內(nèi)設母鐘鐘擺達兩米,牽動直徑超一米的四面子鐘,櫛風沐雨,準確報時,彰顯了銀行家守時踐諾穩(wěn)健高效的執(zhí)業(yè)品格。

位于上海外灘23號的中國銀行大廈一角

一家百年銀行

1928年北伐戰(zhàn)爭后,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北京改為北京特別市,中國銀行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總管理處遷至上海,回到了她最初的開業(yè)地,中國的金融中心也隨之發(fā)生了轉(zhuǎn)移。

1929年11月4日,中國銀行在國外設立的

第一家分支機構于倫敦開業(yè)

1929年11月4日,中行倫敦經(jīng)理處正式開業(yè)。這是中國銀行乃至中國金融業(yè)在海外正式設立的第一家分支機構,開啟了中國銀行全球化的序幕,從而奠定了中行作為全球化銀行的基礎。

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廈上懸掛

歡迎人民解放軍標語

1949年5月25日凌晨,解放軍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地區(qū),國民黨殘部尚在蘇州河北岸頑抗,上海中國銀行的中共黨員和積極分子便冒險來到外灘23號大樓,掛出了“慶祝大上海解放”和“歡迎人民解放軍”的巨幅標語。1949年徐君濂創(chuàng)辦的《南洋》雜志《解放后的上?!穼n},配發(fā)了該實拍圖片。

5月28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迅速完成了對中國銀行的接管。6月6日,新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正式對外宣告復業(yè)。自此,中國銀行擁入了黨和人民的懷抱,迎來了脫胎換骨的新生。

1949年12月,中國銀行響應號召,輾轉(zhuǎn)1千余公里,將總管理處遷回北京。地址選在西交民巷原河北省銀行大樓內(nèi),就在北京大陸銀行東側(cè)。1977年因天安門廣場擴建,該大樓被拆除。

而早在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也由解放區(qū)遷入西交民巷,行長和綜合處室選在戶部銀行舊址辦公,各專業(yè)部門在北洋保商銀行舊址辦公。當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中國銀行董事長南漢宸就在戶部銀行舊址辦公。

1952年5月,根據(jù)人民銀行決議,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初期與人民銀行總行國外業(yè)務處聯(lián)合辦公,改為與人民銀行總行國外業(yè)務管理局合署辦公,對外仍維持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的名義。

中國銀行支持我國遠洋運輸業(yè)

1979年3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設出來。北京大陸銀行舊址大樓一度作為總行辦公地點使用。

在由北京大陸銀行、北洋保商銀行、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舊址組成的西交民巷17號的院落里,寫滿了幾代銀行人激情燃燒的歲月和春天的故事。在那里,中行人曾醞釀請毛主席為中行行刊題名,曾籌劃邀請郭沫若先生為中行題寫行名,曾對靳埭強先生設計的中行行徽公開征求意見……

時光不居。自1905年戶部銀行在北京成立,至今已跨越116年。自1908年戶部銀行改為大清銀行,至今已跨越113年。自1912年中國銀行成立,至今已跨越了109年。自1928年中國銀行改組國際匯兌銀行,總管理處遷往上海,至今已跨越了93年。自1949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遷回北京,至今已跨越了72年。

時任香港中國銀行總經(jīng)理鄭鐵如

這是一家英才輩出的銀行,宋漢章恪守誠信,張嘉璈銳意變革,龔飲冰英雄虎膽,冀朝鼎運籌帷幄,鄭鐵如愛國愛行,莊世平公而忘私……燦若群星的中行前輩是代代銀行人學習的楷模。

這是一家勇于創(chuàng)新的銀行,國內(nèi)最早采用復式借貸記帳法,牽頭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家征信組織,最早在世界金融中心設立機構,率先實現(xiàn)“A+H”同步上市……中國銀行飽經(jīng)風浪,永不停滯。

這是一家能于擔當?shù)你y行,開辟改革開放對外籌資主渠道,持續(xù)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設“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連續(xù)服務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銀行持續(xù)提升服務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能力。

位于北京復興門內(nèi)大街1號的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從“為社會謀福利,為國家求富強”到“融通世界,造福社會”,從為實現(xiàn)“中國銀行之近代化”到建設“全球一流現(xiàn)代銀行集團”,走過109年崢嶸歲月,即將迎來110年華誕,中國銀行百折不撓,歷久彌堅,見證了中華民族從苦難中崛起并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已發(fā)展成為中國全球化、綜合化程度最高的商業(yè)銀行集團。

中國銀行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

暨五四青年節(jié)系列活動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之前,西交民巷17號北洋保商銀行舊址已建設成為中國錢幣博物館;而今,北京大陸銀行舊址已建設成為中國銀行博物館,以此講好中國銀行百余年賡續(xù)奮斗的故事,講好黨領導中國金融砥礪奮進的故事。

素材來源: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 李祥國

策劃編審:中國銀行黨務工作部

Hash:711762918bb800aa1f1d238b935ae74a30fa769b

聲明:此文由 各地人才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