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隍廟,古代城池的保護(hù)神!

元至元七年(1270年),元大都已經(jīng)開始營建了三年。忽必烈在城西南建立城隍之廟,封大都城隍?yàn)榈v圣王。北京都城隍廟的歷史由此開始。

明代永樂遷都北京后,重建都城隍廟,此后明清數(shù)百年間屢次重修,使其“恢宏巨麗,視昔有加”。清代的都城隍廟建有廟門、順德門、闡威門三重大門。正殿名為大威靈祠,供奉都城隍神。前楹有雍正御題匾額“永佑畿甸”,后楹有乾隆御題匾額“神依民社”。

從明代開始,每年五月十一是官方祭祀都城隍的日子,之前的五月初一至初十民間會舉行全城最大的廟會慶典。廟會到后來發(fā)展成為定期的廟市,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都開市,其范圍“西自廟,東至刑部街止,亙?nèi)镌S”,熱鬧非凡。附近鬧市口之名即由此而來。

同治十年(1871),一場大火將都城隍廟燒毀,此后只重修了儀門和寢祠大殿,都城隍廟從此蕭條敗落。二十世紀(jì)九十年代,這一帶開始建設(shè)金融街。城隍廟寢祠在2005年得以修復(fù),成為高樓大廈間的街心花園。這座面闊五間的大殿,前出抱廈三間,大殿與抱廈同為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黑剪邊,是京城古建中的孤例。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xué)習(xí)!

Hash:777c19313bbf524224e8cb754c0d4ba569f241a9

聲明:此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