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之千年省署?——“督軍府”沿革探析

山西省政府曾駐地、名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督軍府舊址”,近年來,成為省城太原各界關注的“亮點”和“熱點”。網(wǎng)絡報端,常見長短不一的“介紹性”文字、“專題性”文章、“綜合性”報道。雖多屬因因相襲,然不乏其篇。至于街談巷議,更是津津樂道,耳聞不絕。然而,認真讀、仔細聽之后,深覺主旨雖好,但臆測者有之,訛傳者有之,無中生有者亦有之,時日既久,造成不可小覷之誤導,甚至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有關方面的設計者、實施者、管理者、決策者。出于一個太原人的責任,茲不揣冒昧,一陳管見,提出質(zhì)疑如后,逐一商榷之、辨析之。

█ 督軍府舊址文保碑。張向東攝

質(zhì)疑一:這個省級文保單位,“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扎營作帥府,后為(并)州治,(太原)府治”。

質(zhì)疑二:是“一千年沒有挪過地方的省級行政中心,在全國恐怕也不多見”。

質(zhì)疑三:“金朝為河東路治”。

質(zhì)疑四:“元代為(山西)行中書省治”。

一 無法確定宋潘美帥府與民國督軍府舊址在同一位置

凡系統(tǒng)撰述督軍府舊址歷史變遷的文章,幾乎異口同聲,眾口一詞,有曰:“太原督軍府,歷史悠久,脈絡清晰,北宋之前,這里是晉文公重耳廟,北宋時期改建為大將潘美帥府?!庇性唬骸岸杰姼冀ㄓ诒彼纬跗凇彼未髮⑴嗣涝诖嗽鸂I作帥府,后為州治、府治?!庇性唬骸岸杰姼?,北宋以前曾為唐明鎮(zhèn)晉文公廟?!?/p>

█ 公元982年重建太原城的北宋大將潘美

依據(jù)是什么?見之于何載?有何物可證?每位作者都不曾說,也沒有引征史料,更沒有采用史籍原載。他們的依據(jù)可能來自《老學庵筆記》(后簡稱《筆記》)吧?!豆P記》的作者,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他在襁褓之時,北宋為金所滅。即長成入仕南宋,對金主戰(zhàn),時時盼望“王師北伐,收復中原”。那句膾炙人口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至今廣為傳頌,正是他的傳世之作。晚年的陸游作此《筆記》,專載遺文軼事,考訂詩文,間采民間傳說。在《筆記》的第九卷,就收記了一段事關北宋之初太原的軼聞。此不揣繁瑣,原錄于后: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平太原,降為緊州,廢舊城,徙州于榆次。今太原則又非榆次,乃三交城也。城在舊城西北三十里,亦形勝之地,本名故軍,又嘗為唐明鎮(zhèn)。有晉文公廟,甚盛。平太原后三年,帥潘美奏乞以為并州。從之,于是徙晉文公廟,以廟之故址為州治。

這是宋人記載宋初太原地方史事,鮮有之史料,近乎孤例,字雖僅百,卻彌足珍貴。是文言簡文白,意賅易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交待得清清楚楚。用現(xiàn)在的話說,關鍵詞有:平太原、徙州榆次、唐明鎮(zhèn)、晉文公廟、美乞為并州、以廟址為州治。個中與后來的“督軍府”沒有絲毫瓜葛,怎么就能成為督軍府千年沿革之源頭呢?唐明鎮(zhèn)確址尚且難于準確定位,鎮(zhèn)上的文公廟所在又如何指定?至于后人說潘美在文公廟建帥府,《筆記》既無明說,也無暗喻。此說,豈不成主觀臆斷、無本之木?似有捕風捉影之嫌。

即便文公廟是為后來潘美之帥府,再后來又成為“并州之治”“太原府之治”,那又與“督軍府舊址”有什么必然之關系?又怎么能斷言時隔千年的兩個非同等級衙門,是建在同一遺址上呢?辛亥革命建立的是“山西軍政府”,一直到五年之后的1916年,北洋政府才授予閻錫山督軍之職,山西軍政府才可能更名山西督軍府,成為民國北京政府最高的省級地方政權建置。而北宋時期的最高地方行政建置名“河東路”,無論是“并州”,還是“太原府”,都是河東路所屬的二級地方政權,怎么能與民國省級的“督軍府”相沿革呢?

二 “河東路”是宋代的最高地方行政建置

中國的行政建置制度,起始于郡縣制,經(jīng)過了州郡縣制、道州(郡)縣制、路府(州)縣制、省路府(州)縣制、省縣制、省市縣制的歷史沿革。兩千多年來,曾經(jīng)有過兩級制、三級制,甚至四級制的變革。不少關于山西督軍府的文章,都毫無例外地撰述了督軍府的歷史沿革??赡苁菍ξ覈糯姓▍^(qū)劃)建置史不甚熟悉,故而在文章中,缺失了宋代在今山西土地上,實施過“河東路”這個建置,而是將其張冠李戴到了金代。其實,金代沒有“河東路”,只有“河東南路”和“河東北路”。

《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代卷》在第一章中便說:“宋代地方推行三級行政建制,于州(府)、縣兩級之上設路。”“在路級設置了轉(zhuǎn)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與安撫司四大常設機構(gòu)。”以“婚田、賦稅屬之轉(zhuǎn)運,獄訟、經(jīng)總屬之提刑,常平、茶鹽屬之提舉,兵將、盜賊屬之安撫”(《慶元條法事類·卷四》)。有宋一代,始終堅持“朝廷之令,必行于轉(zhuǎn)運司;轉(zhuǎn)運司之令,必行于州(府);州(府)之令,必行于縣;縣之令,必行于吏民”(《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五十六》)的原則。這樣,作為地方最高一級的“路”,所設的“四司”之一“轉(zhuǎn)運司”,便成為一路之最高衙門,轉(zhuǎn)運司的治所所在地,便成為一路之行政中心,“轉(zhuǎn)運司使”,便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從簡而論,宋在今山西地域上設置的“河東路”,乃是最高地方行政機構(gòu),駐地乃是政治和行政中樞。在敲定民國山西督軍府,是“一千年沒有挪過地方的省級行政中心”這一結(jié)論時,先須將其與千余年前的宋“河東路”,同等同級對應相符,才能說正確,而不是與“潘美帥府”及“(并)州治、(太原)府治”,隨意錯位對接的主觀臆測。

再說,宋河東路轉(zhuǎn)運司,雖與民國山西督軍府,同屬不同歷史時期的最高地方行政建置。但是,民國山西督軍府,治地在太原,而宋河東路轉(zhuǎn)運司的治所,卻不在并州,也不在太原,而是在潞州,在后來的隆德府。宋并州在升置為太原府前,是河東路所屬十七個州之一,而且才是個低級的“緊級州”,州治初設于榆次。潘美所建太原城,開始連設州治的條件都不具備,怎么能成為河東路的路治呢?雖然后來潘美請求皇帝,徙并州治于自己新建的太原城。太宗應允。再后來并州升置為太原府,河東路經(jīng)略安撫司也設置于太原,但經(jīng)略安撫司僅是“四司”中安撫司的全稱,是最末之司,只管一路民兵之事,怎能與轉(zhuǎn)運司同日而語?加之,趙宋朝廷恨透了北漢的反抗、太原人民的不屈,將一國之都、舉國重鎮(zhèn),火燒水灌,化為廢墟,又怎會將一路之治、國之封疆,設置于太原?那些撰寫有關“督軍府”文章的同道,或許正是忽視了這些緣由,方才錯把“帥府”“州治”“府治”當路治,誤下“千年省級行政中心”之結(jié)論,從一開始便把大廈,建在了子虛烏有的沙基之上。

三 金代沒有“河東路”之置

公元1125年(金天會三年、宋宣和七年),宋金締結(jié)“海上之盟”,南北夾擊,共滅遼國。滅遼后,金背約,拒還云燕十六州,并以宋納遼降將張彀為口實,分兵東西兩路伐宋。懦弱之趙宋在金軍野蠻攻伐下,除西路軍受阻太原之外,廣失北土,京師汴梁(開封)被圍,國祚危旦。無能之宋,為保全國都汴梁,更為保住自家王朝,遂屈服于女真之淫威,割讓太原、大名、河間三府之地,換得茍延殘喘。北宋河東、河北東、西三路“三鎮(zhèn)二十州”(《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十八》),盡入金人之手。

天會五年(1127),金太宗大體略定宋河東路之地,兩年后,將宋河東路一分為二,“以平陽府為河東南路,太原府為河東北路”(《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三十二》)。金河東北路以太原府為治所,一直到金興定二年(1218),被蒙古軍攻陷,一共存在了九十個春秋。曾有不少人以為宋金兩代,都以路為最高地方行政建置,宋滅后,宋之河東路被金襲用,當無問題。但史實卻是,金朝為鞏固既占之宋土,遂廢河東路,將宋太原府及忻、代、憲等六州,從原河東路劃出,與遼之西京道朔、應、東勝等州,合而為一,新置河東北路。河東北路治所設太原府陽曲縣境潘美所建太原城。而此時的陽曲縣治并不在太原城中,仍在舊址(今陽曲木井城)。一直到天會年間(1123-1137),才“移治于郭下”。這個“郭下”,乃指金太原府城內(nèi)西北隅舊縣前街之北。

金河東北路既以太原府為路治,太原城便成為一路之政治、行政中心,但是,河東北路衙署、太原府衙署,地處太原城何處、何地?史無確載,之后也沒有遺址發(fā)現(xiàn),尚屬待考之謎。想當然地把它與明清的“山西省巡撫衙署”,再后來的“督軍府”,風馬牛不相及地沿革在一處,似非實事求是之態(tài)度,恐貽笑于前賢后達。

四 元代沒有設“山西行中書省”

我國地方行政建置中的“省”和“行省”制度,是元人建創(chuàng)的,經(jīng)明、清、民國,一直沿用至今。在元代之前無“省”制,自然也無省和行省的設置。元世祖忽必烈臨帝位后,“分天下為十一行省。以山東、西,河北之地為‘腹里’,直屬于中書省”(《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元代卷》)。另設立十一個行省,分別是嶺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行省、陜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征東行省。個中并沒有許多同道所說的“山西行省”。可見元代“山西行省”完全是一個偽命題,是個無中生有的產(chǎn)物。

史載,今山西省在元代,非行省而是直隸于中書省。上文中所述的“山東、西”,乃指太行山之東和之西,包括西至黃河東至渤海的廣袤之地;“河北”則指黃河之北的今河南一部和河北全部的平原沃野。這廣闊的被元代統(tǒng)治者稱之為“腹里”的地區(qū),是元大都環(huán)周的京畿要地,元帝不設“行省”劃歸封疆大吏管,而要直控在朝廷,為之專設了“中書省”管理,簡稱省。

但是,這個“腹里”實在太大了,直接由中書省管,難度頗多。于是,元朝廷便在中書省下,設置了“道”的機構(gòu),在黃河之東、太行山之西,增設一層“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在太行山之東、黃河之東,增設了山東東西道宣慰使司。它們隸屬于中書省,等級低于行中書省,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建置,卻有相對的管理權限。這里我們只簡要闡述“河東山西道”。

元河東山西道,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政權建置,它沒有行中書省那樣的管轄權、治理權,不是國家的封疆大吏,也不能說它所轄的區(qū)域是行政區(qū)劃。但它所屬的路、州、縣三級建置,卻與行省一般無二。河東山西道以下轄三路:大同路、太原路、平陽路。大同路領一錄事司、五縣、八州;太原路領一錄事司、十縣、十四州;平陽路領一錄事司、六縣、九州。三路中人口和土地,大同路最小,但是,河東山西道的治所“宣慰使司”,卻設置在大同路。這樣便確定了河東山西道的政治、行政中樞,在大同路,而不在太原路,更不在平陽路。應該說有元一代,河東山西道是中書省的一個派出機構(gòu),下屬各路只設“錄事司”。元河東山西道建置,低行省建置一級,無法與金河東北路同級對接,更何況道下所屬的太原路?怎么能說元代太原路是屬于“千年以來省級行政中心”呢?或許持這種觀點的人,是因誤以元代曾設過“山西行省”,而錯得結(jié)論。但即如“空中樓閣”之喻,沒有接地的基層之礎,何來之虛幻中的樓閣?于是,妄斷,蒙哄了自己,也誤導了眾人。所謂元代太原為山西行省治所、“督軍府”的元代功用、乃為是時省級行政中心的臆測,成為向壁之言,那個千年不曾挪窩的省級衙門之說,頓時土崩瓦解。

五 以訛傳訛的“元山西行省”

有元一代,本沒有設置“山西行省”(全稱“山西行中書省”)。但是,大大小小的文化人,有名無名的撰著者,在數(shù)年之中,舉凡著文“督軍府”,幾乎都說元代設置了“山西行省”,下筆之沉穩(wěn),語氣之堅定,沒有半點含糊。難道大家都錯了?真是“三人成虎”,從來比較自信的我,開始動搖,開始自疑。再鉆進故紙堆里,真正弄個水落石出。

說元代行省建置,最可信、最具權威的史籍,非二十四史中之《元史》莫屬。《元史·卷五十八》有載:“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陜西、曰四川、曰甘肅、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zhèn)藩服?!迸c《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元代卷》所述,無一不同。

還是《元史·卷九十一》說:中書省下轄有“河東山西道”,道之職官名“宣慰使”,其“衙署”稱“司”,合起來稱“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宣慰使,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薄靶渴顾荆葟亩?。”“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大同路置?!闭匪d,一目了然,這一段史料告訴我們:元代沒有設置“山西行省”,只是在與行中書省同一級別的中書省下,設置了“河東山西道”,道員“宣慰使”,衙署“宣慰使司”,治所設于“大同路”。太原路雖隸河東山西道下,但不是道治所在,所以不是河東山西道之中樞。所謂的“元山西行省”“行省治太原路”,乃是子虛之言,向壁之事,從無中所出。所謂“一千年沒有挪過地方的省級行政中心”之訛傳,風行了不少時日。

訛傳之源,似乎來自地方志乘。元代志乘,有關山西、太原者,似無存。最早的本子,幸存于明初的《永樂大典》之中。被《永樂大典》輯入的《太原府》,乃其“孑遺”?!队罉反蟮洹ぬ濉す稹份d:“《太原志》,山西布政司,理理所、軍需庫、豐贍庫、大盈艙(布政司下設機構(gòu)),晉相府,玄都觀,以上并在府東北隅?!币痪洹安⒃诟畺|北隅”告訴我們,《太原志》所載的這段內(nèi)容,是明太原城擴建之前的事。因為太原城擴建后,城之東北隅,只有晉王府城,而無任何衙署。是時,在宋太原城中建起的明山西行省政權,最高公署是“山西布政司”。那時還沒有什么“巡撫”“巡按”的設置,更談不上其“衙署”。

《永樂大典·太原府》之后的太原志乘,便數(shù)萬歷《太原府志》了。此志《卷六·衙署》云:“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府治東。洪武初因元中書省改建?!痹袝。O國家“腹里”,署在國之大都(今北京),怎么在明初太原府東,新建的山西布政司署,卻是“因元中書省改建”呢?查《元史·卷九十一》載:“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冀寧路(原太原路)?!闭堊⒁猓@個“肅政廉訪司”,有“司”而無“使”,是為中書省派出的監(jiān)督查訪地方官員的刑律機構(gòu)。查訪時間無定,差員無定,故稱“肅政廉訪司”,而不是“肅政廉訪使司”。

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設治于太原路,治所便在后來的“督軍府舊址”。直到元亡,朱明王朝“析中書省”,在元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地,新置山西行省,其治署“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便在元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址改建。萬歷《太原府志》修撰者,將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治地,簡記為“元中書省”,只是因失之于過簡,有失精準,并無錯訛。

逮時下,撰述“督軍府舊址”之作者蜂起,他們或是讀萬歷《太原府志》時,失于粗略,誤讀“元中書省”為“行中書省”,在引入己文中,出現(xiàn)一字之差;或是以為萬歷府志勘校失慎,把“行中書省”,錯作“元中書省”,遂自以為是,徑自改了過來,鑄成錯訛;也可能更多的作者,根本就沒有讀原書,而是“襲用成文者”,不問對錯,照抄而已……因而以訛傳訛,以假為真,謬跡傳流。

上述研析,應該是得當?shù)?、中肯的。因為還有前人為科,有與今同樣之失誤。請看雍正《山西通志》之《三十七卷·公署》,便在“布政使司”條下,誤載為“署在太原府治東,舊為元行中書省署”。完全是在照抄萬歷《太原府志》等志乘時,誤加“行”字,使“中書省”,變成了“行中書省”。諸如此類失誤,還有乾隆《太原府志》、順治《太原府志》,以及上世紀80年代新編修的《山西通志》等,不一而足。

六 明代“布政使司”與“巡撫都察院”

公元1368年,朱元璋統(tǒng)一江淮、湖廣,定鼎南京,建明王朝,開元洪武。隨之,大舉北伐,攻克元大都,驅(qū)逐元順帝于草原大漠。新王朝在國家政區(qū)建制方面,廢棄元中書省,襲用行中書省制,廢路而復用宋代府制。洪武二年(1369)四月,裁撤元中書省,將其直轄之“腹里”廣袤區(qū)域,一分為三,分別建置了山西行中書省、山東行中書省、北平行中書省。行中書省,簡稱為行省。洪武九年(1376)又將“行省”之名,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級本質(zhì)未變,日常仍習慣使用“行省”之名。

馬上皇帝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地方高官權大放縱,末大不掉,遂對行省建置實行“三司分權”,設置都指揮使司(都司)、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分掌地方軍事、行政、監(jiān)察刑法之權。從形式上看,頗有宋代路制的影子。但剔除了宋代互相制約、掣肘削弱地方治理功能的弊端。這種分治而不掣肘的“三司之制”,以布政使司及其所屬的府、州、縣,為地方政權之主干。從朱皇上親頒的《承宣布政使誥》所言:“朕有天下,更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張陳之也。所以政者,軍民休戚,國之利??;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惡,而導民之善”,便可看出,明王朝治理國家,乃以布政使司來實現(xiàn)政令下達、管理民眾之目的。以官名“布政使司”作最高地方政權之名,足可知三司中,布政使司地位最尊,品秩最高。

那么,明初山西布政使司之衙署,座址于哪里?志乘說得清楚:“山西布政使司,府治東。洪武初因元中書省改建?!保ㄈf歷《太原府志》)元代中書省在太原有什么衙署呢?前文已述,有“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毫無問題,明初山西行省衙署,便是“布政使司”,它就新建在元“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的故址上。須說明的是,在明代之前的宋、金、元時代,此故址上,絕無類似省級的最高行政衙署。去掉這三四百年的時間,這里所沿革過的“省級”官署,只能是起始于明的山西布政使司,迄今最長六七百年。

明代在省級地方建置上實施的“三司分治”之制,運行到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時,體制之不足,日益明顯。三司分治之優(yōu)勢是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互不干擾,工作效率增進。但是,三司之長,雖有尊卑,但鼎立平行,互不統(tǒng)攝。一旦出現(xiàn)重大突發(fā)事件,極不利于統(tǒng)籌處理。于是,洪熙元年(1425)朝廷始委任重臣,臨時差遣,因事因地而設,事畢復命,或即或撤,取名巡撫。巡撫雖品高、權重,卻屬臨時差遣,處事無衙,行無定址,時間長了,難成體統(tǒng)。于是,在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臨大寶后的宣德三年(1428),改巡撫一職為定制。此后之巡撫,統(tǒng)管兩個以上行省。首位巡撫于謙,即巡撫山西、河南兩省,名曰“山西河南巡撫”。未幾,朝廷再次改制,一行省委一巡撫,為全省最高長官,位在“三司”之上,代表皇帝總攬一省一切軍政大權。于是“山西巡撫”正式產(chǎn)生。

█ 首任山西巡撫于謙

據(jù)地方志乘載,山西巡撫衙門,規(guī)范的稱謂應該叫“巡撫都察院”,簡稱“都察院”,也有稱“巡撫都院”者,還有稱“撫署”等等。對山西巡撫衙門的建址,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七》便載:“巡撫都察院,署在太原府治之東,鼓樓之北。明宣德三年設,巡撫山西、河南二省。后遂專設建署?!逼渌嗖恐境?,也如此所載,都出一輒。

據(jù)此,明宣德初年,在山西行省之治太原府,為山西巡撫建起了“省署”,其址在“太原府治之東,鼓樓之北”,與元代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在同一地址上。實實在在分析一下,便可得出結(jié)論:巡撫之職初置之時,是朝廷派出大員,隨旨差遣,事畢即回京復旨,無需什么專門的衙署,行止當依托布政使司安排。而駐在布政使司衙門,則是最省事、省心,也非常方便的地方。逮巡撫定制為一省最高官員,成為代皇上總攬一省之軍政要員,官稱“山西巡撫”之時,其衙門選址,必在省城太原最顯赫的位置。此時,似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當時晉省最大的衙門山西布政使司,讓位、搬遷,還不能遠離“撫署”;一個便是減縮布政使司占地,把最好的地方給“撫署”空出來。

好在當初山西布政使司占地頗廣,空出“撫署”所需之地,正是為上司排難減憂之機,何樂而不為。于是布政使司無需搬遷,只是向東移移即可。于是,山西撫署——巡撫都察院,便于宣德三年夏秋交替之季在太原府治之東,山西布政使司之西,鼓樓之北,問世于太原大地。

█ 撫綏全晉坊。太原道注:此坊原位于督軍府大門東側(cè),新建文武為憲坊時在牌坊的一面刻上了撫綏全晉

七 從清“撫署”到民國“綏靖公署”

有清一代,行政建置,全襲前明,僅將“承宣布政使司”和習稱“行省”,減為一個字“省”。至于省設各級衙署,仍在故治之地,名稱也一仍其舊。當然從晚明開始,還增加了幾個俗稱,巡撫尊稱“制臺”,巡撫都察院便俗稱為“制臺署”或“制臺衙門”;布政使稱“藩臺”,布政使司便稱為“藩臺府”或“藩臺衙門”。

█ 清末由鼓樓北望山西巡撫衙門,由南至北依次為帽兒巷、照壁、文武為憲坊、撫衙大門、巡撫大堂(今淵誼堂)、梅山

█ 文武為憲坊。太原道注:1907年10月,法國漢學家沙畹拍攝的山西巡撫衙門,拍攝地點大致在今天食品街北口的西北側(cè),前景為文武為憲坊,照片左下角的建筑為山西巡撫衙門的大門,當時還只有一層

█ 提督三關坊。太原道注:1907年10月,法國漢學家沙畹拍攝

█ 清末的山西巡撫衙門大門。太原道注:照片右側(cè)文字備注:山西撫院大門口,光緒庚子殺害基督教士即在此處

巨變是從民國開始的。宣統(tǒng)三年(1911)10月29日凌晨,辛亥太原義舉,在狄村打響第一槍,義軍總司令姚以價率起義新軍,奇襲首義門,攻克新滿城,勇奪巡撫署,擊斃陸巡撫(太原道注: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為陸巡撫后人,詳見升職令竟成催命符,山西末代巡撫陸鐘琦的家族悲劇)。上午七時,光復太原全城,組織山西軍政府。閻錫山則被推舉為山西軍政府首腦“都督”。據(jù)當年參加義舉的革命黨老人所寫的“文史資料”講,在清巡撫衙門,掛起了“山西軍政府”的豎匾。兩千年封建帝制,壽終正寢,明清兩代延續(xù)了483年的山西巡撫都察院,一朝突變?yōu)椤吧轿鬈娬薄?/p>

然而,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很快于11月24日,任命張錫鑾為山西巡撫,兵向娘子關,欲顛覆新生的山西軍政府,閻錫山等卻首鼠兩端,北奔忻雁,山西軍政府夭折,清山西巡撫死灰復燃。數(shù)月后“南北議和”,1912年4月,袁世凱復命閻為山西都督府都督。未幾,閻錫山致電袁世凱,請撤山西都督府。袁模棱兩可,卻電令嘉獎了閻。一直到1916年北洋政府段祺瑞任命閻錫山為山西督軍,于是元以來肅政廉訪司,明代布政使司,明清兩代巡撫都察院,辛亥革命之山西軍政府即山西都督府,被北洋政府之“山西督軍府”所取代,沿用了數(shù)百年的古衙,有了“督軍府”的新稱。

█ 民國初期,各省軍事長官稱為都督,1914年改稱將軍,1916年又改稱督軍,還曾有過督辦、督理之名。

民國十九年(1930)五月,“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歷時四個月,馮、閻聯(lián)軍敗北,蔣介石通電全國:閻錫山罪大不赦,必須無條件下野;晉、綏兩省軍政,由奉軍張學良節(jié)制。閻錫山輸?shù)镁?,聲明“釋權歸田”,不再是山西督軍,不再是山西省長,十一月四日,離開山西,出走大連?!岸杰姼?,存在十余年后,名實俱亡。

“中原大戰(zhàn)”之后,蔣介石劃全國為若干“綏靖區(qū)”,民國二十一年(1932)二月,太原綏靖公署在督軍府址掛牌成立,閻錫山多方與蔣疏導,南京政府網(wǎng)開一面,委任閻氏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總管山西、綏遠兩省軍政。至此,閻錫山因禍得福,東山再起,從老家五臺河邊返回太原,走馬上任,在舊址新衙由原來的督軍、省長,搖身一變成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太原綏靖公署,作為一個以晉、綏兩省之地為“綏靖區(qū)”的軍政衙門,自此一直掛到了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回到人民手中。去掉淪陷于日本侵略軍的八年,整整又是二十個春秋。這二十年中,與“太原綏靖公署”這塊牌子左右對稱、相伴為鄰的,還有一個山西行政機構(gòu)的牌子,時而為“山西省行政公署”,時而為“山西省政府”。但是,在中華民國的三十多年中,戰(zhàn)事多于和平,軍事重于行政。位于山西最高衙門西邊的“山西省行政公署”或“山西省政府”,一直屈居于位于東邊的那塊牌子之后,至于“山西省省長”這個官職,時而由閻氏兼任,時而由他人充當,總之,在號稱“土皇帝”的閻錫山面前,只能俯首帖耳,充作附庸。

█ 上世紀三十年代,督軍府大門改建為二層門樓

█ 日偽時期的督軍府大門,門口的牌子換成了山西省公署

█ 民國出版物上的一組日偽時期的督軍府照片

█ 1948年7月26日,國民政府慰勞團來并慰問山西軍民,隨行中央通訊社記者拍攝的此時的督軍府大門前景像

█ 民國時期站在鼓樓北望督軍府,由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為督軍街、照壁、文武為憲坊、督軍府大門、一樓(淵誼堂)、自省堂(梅山會議廳)、進山樓(梅山鐘樓),遠處還可以看到天主教堂。本文部分圖片轉(zhuǎn)載自高樓迷

八 山西省人民政府時期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共山西省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qū),同日正式成立。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合署辦公址,選在了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世祖忽必烈創(chuàng)置的“中書省”“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明洪武二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創(chuàng)置的“山西行省”“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朱瞻基創(chuàng)置的“山西河南巡撫都察院”,清宣統(tǒng)三年(1911)、辛亥革命太原義舉創(chuàng)建的“山西軍政府”駐地,民國五年(1916)、北京(北洋)政府段祺瑞執(zhí)政改稱的“山西督軍府”駐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南京國民政府批準晉、綏“綏靖區(qū)”成立的“太原綏靖公署”駐地。一直到上世紀的1987年,中共山西省委遷入新址。201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遷入新址。這座歷經(jīng)元、明、清、民國、共和國,歷朝歷代728年,其中包括屬于省級衙署的649年的地方行政衙署,終于洗去過往的興衰與繁蔽,真正地回到它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行列。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省政府大院

█ 督軍府南大門現(xiàn)狀,從院內(nèi)南望,門內(nèi)疊加了1937年同角度的文武為憲坊照片

█ 2008年元宵節(jié)期間,大院的花燈展對全體市民開放,許多市民第一次走進了這個大院

█ 2017年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從督軍府舊址搬遷

簡短的結(jié)論

如今正在大興土木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不是一個千年沒有挪過地方的省級行政中心,此其一;北宋的潘美帥府、之前的晉文公廟、后來的并州治所,沒有一個是省級行政建置,此其二;說潘美帥府、晉文公廟、并州治所,故址在今“督軍府舊址”,證據(jù)欠缺,多為臆測之說,此其三;金朝無河東路,所謂金代河東路之說,乃宋冠金戴,且金代河東北路治所在“督軍府舊址”,既無證據(jù),也不合史實,此其四;所謂元代山西行省說,無中生有,確為不實之詞,此其五。

應該說,元代中書省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故址,在“督軍府舊址”,但肅政廉訪司是隸于中書省之下的監(jiān)察機構(gòu),既不屬行政機構(gòu),也不達省級規(guī)制?!岸杰姼f址”上的歷代省級行政建置,起始于明洪武二年的“布政使司”,歷經(jīng)明、清兩代的“山西巡撫都察院”,民國“山西軍政府”“山西督軍府”“山西省行政公署”“太原綏靖公署”,共和國“山西省人民政府”,迄今時長達649年,這在舉國之內(nèi)可能也是罕見的。

█ 2018年,修復進行中。攝影:張向東

末了,提一點不成熟的建議,所謂“督軍府”,在整個649年的歷史上僅有十幾年的比重,前難與明清“巡撫都察院”類比;后不能與共和國“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日而語;更不能和明清兩代“布政使司”對等而言。理應調(diào)整。學習北京將明清兩代皇家紫禁城取名“故宮”的理念,將這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名為“明清撫署”,可能更確切些。且據(jù)說時下的修葺工程,已經(jīng)將民國時期及之后的增建、補建、拆建,大部拆除,按明清時代的有關資料和建筑布局,復建了關帝廟、酂侯祠、內(nèi)署院、御書樓等建筑,如是,仍名“督軍府舊址”則更欠周全,需嚴密思考,求實斟酌。

本文轉(zhuǎn)載自《太原日報》

Hash:d7a904071e9295f7a8112246712075d55e14cc44

聲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