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后家族墓地被盜?驚曝大遼亡國謎!
今日頭條
引子:
遼寧義縣高臺子鎮(zhèn)境內(nèi)有座“舊陵村”,說是村,不過是幾個自然屯的組合,屯西有座“王子墳”,名字的由來,據(jù)稱是古代有個“王子”死在村旁的盤道嶺上并葬于此地,故名。2016年初,在數(shù)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寒冷深夜,平素?zé)o人問津的“王子墳”,不幸被四處探寶的盜墓賊鎖定,慘遭盜掘,連深處地下5米的古墓穹頂都露了出來,刨出的墓磚扔了一地!磚是溝紋磚,具有典型的遼代特征。另外,這“王子墳”不是一座墓,而是目前尚難統(tǒng)計的一群墓,是一處級別不低的遼代貴族家族墓地。尤為值得關(guān)注的是,當(dāng)?shù)亻L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這神秘的遼代王子非等閑之輩,而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后之父、大遼魏王蕭思溫!此人的過世非正常病故,是被政敵謀刺暴亡的,其死因的幕后,竟隱伏著一段有關(guān)大遼亡國的隱秘線索。
正文:
1
遇敵失措畏如鼠 不愛武功慕詩書
蕭思溫小字寅古,是遼初宰相蕭敵魯之族弟忽沒里之子、遼太祖皇后述律平的族侄,屬契丹國舅部人,因娶遼太宗女燕國公主,貴為大遼駙馬,是標準的皇親國戚。
遼王朝由契丹族所建,勇武善戰(zhàn)的馬背英雄層出不窮,兩相比較,蕭思溫顯得很另類,史載,此人“通書史”、“在軍中,握笄修邊幅”。笄(jī),古代中國女子用以裝飾頭發(fā)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fā)。握著女人插發(fā)的簪子,著裝考究精心,這哪是威猛的契丹武士?無異柔弱的翩翩書生!但這就是歷史中蕭思溫的真實形象,故此,“僚佐皆言(其)非將帥才” 。
在崇尚武功的契丹貴族中,舞文弄墨的蕭思溫顯得很另類(資料片)
文質(zhì)彬彬不代表陽剛不足,歷史中的儒將不乏其人,而情境切換至蕭思溫身上,卻是“外柔內(nèi)弱”的別樣質(zhì)素。本來,像蕭思溫這種舞文弄墨的契丹異才,放在類似翰林院之類的文官機構(gòu)再好不過,但朝廷卻不辨其能,非令其手握重兵,鎮(zhèn)守邊陲,而當(dāng)時與其對陣的,偏又是有“五代第一明君”之譽的周世宗柴榮,不識兵戎的蕭思溫只能硬著頭皮強頂,著實勉為其難。
蕭思溫任遼南京留守時,后周來攻,遼帝派蕭思溫統(tǒng)兵尾隨跟進,他畏怯避戰(zhàn),竟以“暑熱”為由不敢追擊。
此后,后周再度來攻,圍馮母鎮(zhèn),兵勢甚盛。蕭思溫內(nèi)心驚恐,請求朝廷增兵,遼帝回復(fù):“敵來,則與統(tǒng)軍司并兵拒之;敵去,則務(wù)農(nóng)作,勿勞士馬?!笔捤紲貞謹澄冯y,率兵慢慢(“徐行”)進入戰(zhàn)場,周軍不打他,他也不挑釁,不出擊。為平息軍中的主戰(zhàn)派聲音,蕭思溫還裝模作樣的向那些能征慣戰(zhàn)的將軍們講起了兵法:“敵眾而銳,戰(zhàn)不利則有后患。不如頓兵以老其師,躡而擊之,可以必勝。”諸將從之。
隨后,統(tǒng)軍司兵到,兵合一處的遼軍已具備與周軍決戰(zhàn)的實力,但蕭思溫依舊推三阻四,聲稱正向朝廷請兵增援,待援兵一到再戰(zhàn)不遲。拖來拖去,連入境的周軍都耗不起了,撤軍引退,這正合厭戰(zhàn)的蕭思溫下懷,立即班師,不惜食言(“躡而擊之”)。照理,敵軍退兵應(yīng)跟進掩殺,哪能任其自由來去?但按蕭思溫的理論:不是我不打,敵人都走了,目標已失,我打誰?既然主帥心意鐵定,麾下將士也只得服從命令,目送敵軍安全出境,干瞪眼沒轍。
面對強敵后周的進攻,身為一軍統(tǒng)帥的蕭思溫消極避戰(zhàn)(資料片)
蕭思溫刻意避戰(zhàn),避來繞去最終還是沒躲過去。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親率大軍殺來,欲在自己有生之年光復(fù)漢人失去的戰(zhàn)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实塾⒚?、將士驍勇,對手又是孱弱懼斗的蕭思溫,這是自五代起至北宋,中原王朝對陣遼朝的最佳時機了。
周軍士氣高昂進兵神速,僅用42天,便收復(fù)了三關(guān)(益津、瓦橋、淤口)、三州(瀛州、易州、莫州),共計17縣,周軍即將兵臨城下,京畿人皆震駭,紛紛遁入西山。來勢洶洶的周世宗,將身為大遼南京軍政首腦的蕭思溫逼進了無路可退的死胡同。
周兵侵境之初,蕭思溫驚慌失措,不知計之所出。較之主帥的畏敵如虎,大遼將士倒是斗志昂揚、奮躍請戰(zhàn),但蕭思溫就是不從!直到周軍進逼到遼朝的前沿軍事重鎮(zhèn)固安,蕭思溫才“以邊防失利,恐朝廷罪己,表請親征”。這“表請親征”四字令人哭笑不得,潛臺詞是:我打不過周世宗,還是請皇帝您御駕親征自己上陣吧。
無論后周將士如何挑戰(zhàn),蕭思溫就是避而不戰(zhàn)(資料片)
蕭思溫不斷夸大敵情、自滅威風(fēng),其消極情緒也影響了貪權(quán)戀位、胸?zé)o大志的遼穆宗,這位酒肉皇帝甚至放出如下口風(fēng):燕云十六州本是漢人固有領(lǐng)土,現(xiàn)在他們既然來拿,還贈舊主,又有何妨?
該著蕭思溫時來運轉(zhuǎn),就在他首鼠兩端、進退糾結(jié)時,周世宗突染重病被迫南歸。困境中的蕭思溫大喜過望,激動得親自披掛上陣,統(tǒng)率數(shù)萬大軍將負責(zé)殿后的兩千周兵擊潰,總算取得了一點象征性勝利,卻無視失土陷地之責(zé),上表邀功,自詡“大捷”。不久,周世宗病故,強敵隕落,警報消除,蕭思溫長舒一口氣,那顆懸了多年的惴惴之心,總算落了地。
周世宗的謝世,令畏敵如虎的蕭思溫總算喘了一口氣(資料片)
2
深諳宮廷關(guān)系學(xué) 擁立新主耀四方
蕭思溫打仗窩囊,但玩起“宮廷關(guān)系學(xué)”卻爐火純青。他身為朝廷重臣,對嗜酒好殺的遼穆宗無一言勸諫,只知阿諛逢迎,加重了穆宗朝的政治黑暗,史評:“思溫以密戚預(yù)政,無所匡輔,士論不與”。
蕭思溫精研權(quán)謀之道,他表面效忠遼穆宗,私下則暗尋大遼最高權(quán)力的接班人,提前布局。當(dāng)時有皇位繼承權(quán)的貴族不止一人,如太平王、趙王等人,但眼光獨到的蕭思溫卻偏偏相中了體弱多病、非穆宗一系的耶律賢,即后來即位的遼景宗。
遼景宗是被蕭思溫扶上臺的(資料片)
蕭思溫固有千般不是,但在為大遼擇選皇位繼承人這一關(guān)乎國本的大事上,卻是值得肯定的。這涉及到遼國內(nèi)部由來已久且勢不兩立的“路線斗爭”:要不要接受中原文明?“漢化”,是否為游牧草原的契丹民族未來的必然選擇?蕭思溫與他擁立的遼景宗耶律賢顯然不是“草原保守派”,而是“中原漢化派”的代言人,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講,無疑是具有進步的趨向的。
公元969年,殘暴的遼穆宗被忍無可忍的侍從所殺,第一時間探知內(nèi)情的蕭思溫,立刻做出了一項影響了大遼百年國運的歷史性決斷:與南院樞密使高勛、飛龍使女里等率千余騎兵緊急趕往事發(fā)地,將毫無準備的耶律賢扶上帝位,是為遼景宗。待其他貴族醒悟過來,國已有主木已成舟,只能默認事實。因為暴死的遼穆宗生前未留有遺囑、未指定接班人,太平王、趙王、耶律賢,誰能登基,誰先下手誰為強。在這一權(quán)力交接的敏感關(guān)口,幕后策劃的蕭思溫明顯棋高一招,笑到了最后。
歷朝歷代,擁立新主都是不世之功,遼景宗對蕭思溫的感戴之情自然是無以言表?;氐蕉汲沁|上京(今內(nèi)蒙赤峰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后,遼景宗立即晉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同月又提拔他為北府宰相,加尚書令、封魏王。這還不夠,為了進一步鞏固與蕭思溫的政治聯(lián)盟,遼景宗在即位三個月后,將已身為貴妃的蕭思溫三女兒蕭綽正式冊封為皇后,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蕭太后!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蕭太后蕭綽,她是蕭思溫的三女兒(資料片)
需要提示的是,蕭思溫的另兩個女兒也都嫁給了當(dāng)朝權(quán)貴:長女蕭胡輦(niǎn)嫁給了遼穆宗的弟弟太平王;次女嫁給了遼景宗的弟弟趙王。如今三女兒又貴為國母,由于遼景宗幼年染上風(fēng)寒,病根久治不愈,即位后雖多方調(diào)治,依然收效甚微,身體虛弱得連騎馬都不大方便,根本無法主持重要的朝會和傳統(tǒng)節(jié)令慶典,更無力去處理軍國大政,身為社稷重臣的蕭思溫及其女蕭綽得以掌控政局,史載“蕭守興(蕭思溫字守興)以后父超封魏王共決大政”,蕭家一時滿門王侯,權(quán)傾朝野,富貴不可言狀!
3
禍起蕭墻手足殘 原來“此蕭非彼蕭”
所謂“大熱必死”,終于攀上大遼權(quán)力巔峰的蕭思溫萬萬想不到,他風(fēng)光八面之日也是其死期將近之時。遼景宗保寧元年(969年),蕭綽被封為皇后,次年五月,蕭思溫遇刺身亡。這刺客非泛泛的綠林強盜,而是與蕭思溫同為皇親國戚的國舅蕭海只及海里。
國舅,指封建王朝中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既然同為國舅,都姓蕭,同宗同姓,究竟有何深仇大恨,非要拔刀相向,斗得你死我活呢?這涉及到遼代統(tǒng)治階層復(fù)雜的血統(tǒng)來源。
眾所周知,大遼王朝是由帝族的耶律氏與后族的蕭氏共同的掌控的,但這兩大姓氏只是對分支龐雜的契丹族的籠統(tǒng)區(qū)分,是契丹族內(nèi)部經(jīng)長期整合、消并后,各部族“由多元到二元”的一個妥協(xié)結(jié)果。若對此進行深入剖析會發(fā)現(xiàn),耶律之中多他姓,此蕭非彼蕭。
據(jù)《遼史》記載,契丹族中有“三耶律:一曰大賀,二曰遙輦,三曰世里,即皇族也?!?大賀氏、遙輦氏見于史書比耶律氏早,但耶律氏后來建立遼國,耶律姓成為皇姓,便把曾擔(dān)任過部族聯(lián)盟長的大賀氏、遙輦氏比之皇族,也尊崇為耶律姓,所以,遼代不少掛名耶律的貴族,實出遙輦、大賀二氏。所以,遼代皇族有兩個意義:俠義的皇族指最高統(tǒng)治者——耶律姓中的阿保機的后裔;廣義的皇族則指大賀氏、遙輦氏、耶律氏的三姓成員,一般所談的遼代皇族均指狹義的概念。
至于作為后族的蕭姓,情況就更為復(fù)雜了。蕭姓基本上是遼太宗朝才正式制姓的,所以遼太祖淳欽皇后仍以述律為姓,至于太祖以前各祖“皇后”也以蕭為姓,則是后人修史時附冠的?!哆|史》中所謂的“后族”也有兩個意義:狹義上的后族即指述律氏中與皇族通婚的家族;廣義上的后族則是指拔里氏、乙室已、述律氏的三姓成員。一般所講的遼代后族指的是俠義上的后族。述律氏在世任帝后的過程中,勢力逐漸增強,在后族中一家獨大。
述律氏在大遼后族中一枝獨秀(資料片)
由上述可知,建國后,耶律、蕭這兩姓綜合了原有的六個姓氏(帝族的耶律、大賀、遙輦;后族的述律、拔里、乙室已),而成為包括相當(dāng)大范圍的數(shù)量人的姓氏。由于這兩姓又是控制國家的皇族和后族的姓氏,就使得后來許多上升為統(tǒng)治階層的非耶律氏、蕭氏的人也附姓了耶律、蕭。因此,契丹族中特別是上層,幾乎觸目皆是耶律、蕭二姓。契丹族里自然還包括龐雜的其他姓氏,但正如《契丹國志。建官制度》所言:賤他姓,貴耶律、蕭氏二姓?!边@就一語道破了契丹族還有他姓,耶律、蕭姓不過是尊貴姓氏而已。例如,《契丹國志。天祚帝紀》中就記載,天祚帝“母曰木拙氏”。
4
后族大遼半邊天 生死拼斗只為權(quán)
在遼朝的統(tǒng)治架構(gòu)中,后族蕭氏與帝族耶律氏并駕齊驅(qū),其內(nèi)部勢力的消漲、權(quán)位的轉(zhuǎn)換,對遼國的穩(wěn)定生死攸關(guān)。遼國危急事變的處理、大政方針的制定,后族代表人物的身影無處不在。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擊滅七部,復(fù)并為一”,以及吞并諸番的過程中,淳欽皇后述律平是其高參,所謂“行兵御眾,后嘗與謀”;阿保機取代遙輦氏掌控大權(quán)后,曾遭遇以其弟剌葛為首的舊貴族集團的三次來勢兇猛的奪權(quán)反撲,述律后族的人在平定叛亂中起了中堅的作用:當(dāng)叛軍焚燒可汗的輜重廬帳,搶去了旗幟、神帳后,留守大營的淳欽皇后述律平派曷古魯救之,奪回天子旗鼓;叛亂頭子剌魯是被述律平兄蕭袍魯活捉的。
遼上京日月宮出土的老嫗頭像,據(jù)稱這就是當(dāng)年的遼太祖淳欽皇后述律平
(資料片)
較之中原帝后那些宮闈佳人、脂粉尤物,遼代的皇后幾乎個個是獨當(dāng)一面、叱咤風(fēng)云的馬上英雄,對此,《遼史。后妃傳》有這樣的論述:“遼以鞍馬為家,后妃往往長于射御,軍旅田獵,未嘗不從。如應(yīng)天之奮擊室韋,承天之御戎澶淵,仁懿之親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睉?yīng)天皇后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的封號;承天皇后是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蕭綽的封號;仁懿皇后是遼興宗耶律宗真的皇后蕭撻里的封號。“奮擊室韋”,指天贊三年(924年),耶律阿保機帶兵攻擊黨項部,黃頭、臭泊兩個室韋部趁機偷襲阿保機,述律平獲知后,率軍奮擊并大破敵軍,從此威震四方?!坝皱Y”,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蕭綽統(tǒng)率大軍深入宋境,最終與大宋達成“澶淵之盟”,確保遼宋兩國此后的百年和平;“親破重元”,指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遼興宗去世,遼道宗繼位,皇太叔耶律重元圖謀皇位策劃叛亂,蕭撻里臨危不懼,從容回擊,終將叛軍降滅,挽大遼垂危狂瀾于既倒。
大遼皇后幾乎個個是獨當(dāng)一面的巾幗英雄(資料片)
由此可見,遼代帝業(yè)從創(chuàng)立到鞏固,后族的人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遍查《遼史》,后族出任遼朝要職之記載,觸目皆是。僅以遼太祖在位時論,任皇弟“蘇”為南府宰相,以后兄蕭敵魯為北府宰相;連皇帝的侍衛(wèi)兵組織——“宿衛(wèi)軍”或“腹心部”,都是由淳欽皇后兄蕭敵魯、弟阿古只直接領(lǐng)導(dǎo)的,也就是說,阿保機的生命安全都交給了他們,若非絕對信任,豈能授其如此重任?
與皇族并駕齊驅(qū)的后族在任國事的過程中,建立了自己強大的勢力。如述律后自己就有“番漢精銳二萬騎”的屬珊軍。遼太宗曾感嘆道:“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遼代皇帝不少是幼年繼位或體弱性懦,這給后族權(quán)勢膨脹,以至于操縱皇權(quán)提供了可能。太祖崩,后稱制,攝軍國事;景宗“嬰風(fēng)疾,……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帝臥床榻間,拱手而已”;遼圣宗十二歲即帝位,承天太后蕭綽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始歸政于帝,但太后依然握權(quán),實未歸政;遼興宗時,“皇太后稱制,國事一委弟孝先”;遼道宗的宣懿皇后在魯王重元之亂時,“勒兵鎮(zhèn)帖中外”;天祚帝時也委政于后族。
帝族、后族共掌遼朝軍國大政的二百年基業(yè),難怪《遼史》中有如下記載:“遼之秉國鈞,握兵柄,節(jié)制諸部帳,非宗室外戚不使?!薄ⅰ斑|之共國任事,耶律、蕭二族而已?!?/p>
后族的權(quán)力如此之大,地位如此之重要,皇后的位置自然成為有資格任選的蕭姓的眾矢之的。遼世宗剛即位,曾立漢人甄妃為皇后,但迫于述律家族勢力的威逼,世宗不得不重新選立述律氏為后,不久,又立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之女為皇后。史書并無廢甄氏之記載,而且二后均建廟,葬于陵寢。遼代九帝中,除了穆宗皇后不明其世系以外,其余皇后均出于述律氏。述律氏具有任選皇后的資格,其內(nèi)部各家族之間就展開了爭奪后位的激烈斗爭。
這樣一來,以淳欽皇后母前夫之族(以下簡稱母前夫之族)與父族(以下簡稱父族)為分野,形成兩大勢力集團。遼初三帝后,即太祖淳欽皇后、太宗靖安皇后、世宗懷節(jié)皇后均為父族的人。遼穆宗死后,蕭思溫等人擁立遼景宗,所以,景宗冊封為蕭思溫女蕭綽為睿智皇后。蕭思溫是母前夫之族的人。睿智皇后的冊立宣告了母前夫之族開始登上后位。這時,母前夫之族和父族兩集團的力量對比就發(fā)生了變化,后族的斗爭也隨之明朗化了。睿智皇后冊立的第二年,即保寧二年五月,國舅蕭海只及海里“盜殺”蕭思溫。蕭海只及海里雖不知其世系,但與蕭思溫同為國舅,竟拔刀相刃,足見其利害之甚,不共戴天!
遼代后族內(nèi)部的斗爭此起彼伏,為大遼亡國埋下禍根(資料片)
后族的矛盾發(fā)展到遼興宗即位時,終于激化,以至于爆發(fā)了法天太后蕭耨斤與齊天太后的殊死較量。法天皇后赤膊上陣,加害于齊天皇后,然后自立為太后,以宮廷政變的形式從母前夫之族手中奪回了父族任皇后的地位,重新控制了皇權(quán),這場斗爭是以父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的。此后的興宗仁懿皇后為法天皇后弟孝穆之長女;道宗宣懿皇后又為法天皇后弟樞密使孝惠之女;還有遼道宗惠妃(阿古只之后裔)等都為父族集團的人。這一狀態(tài)一直保持到天祚帝時才又有所改變,即天祚皇后又是母前夫之族的人。遼代后族兩大勢力的斗爭反映了帝族內(nèi)部的斗爭。同時,又反過來影響和作用了帝族。
心狠手辣的法天皇后蕭耨斤,她害死了政敵齊天皇后蕭菩薩哥(資料片)
后族內(nèi)部的慘烈斗爭影響了大遼國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奪權(quán)角逐中,也埋下了日后大遼亡國的深長伏筆。僅以法天皇后蕭耨斤為論,她雖然從齊天皇后手中奪回了最高權(quán)力,卻任用奸佞、錯亂朝綱,以致國內(nèi)法紀廢弛、百姓怨聲載道,大遼國勢從此由盛轉(zhuǎn)衰,一泄千里!
5
盤道嶺下舊陵村 深埋蕭氏千古謎
蕭思溫死后葬于何處,在目前存留于世的遼代史料中不見蛛絲馬跡,言及蕭思溫的結(jié)局,《遼史》僅留九字:從帝獵閭山,為賊所害。閭山就是橫亙于今北鎮(zhèn)、義縣境內(nèi)的醫(yī)巫閭山,但閭山范圍廣大,蕭思溫被害地何處尋覓?由久遠的民間信息推斷,蕭思溫遇刺地,應(yīng)在義縣、北票交接處的盤道嶺;他的葬身地,當(dāng)在義縣高臺子鎮(zhèn)舊陵村旁的向陽坡地上。在遼代,這一帶很可能是蕭氏家族的封地,而蕭思溫死后歸葬封地內(nèi)的家族墓園,也合情入理。
義縣高臺子鎮(zhèn)舊陵村盤道嶺,據(jù)傳蕭思溫死后葬于此(張松攝)
高臺子鎮(zhèn),東隔細河與瓦子峪相望,南與九道嶺接壤,西接北票常河營子鄉(xiāng)、小塔子鄉(xiāng),北與阜新清河門相鄰。早年,在此住處戶高姓居多,加之地勢較周圍稿,故稱高臺子。上世紀70年代設(shè)高臺子公社,1985年改高臺子滿族錫伯族鄉(xiāng),1995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改名為高臺子鎮(zhèn)。合村后共有14個行政村,舊陵村是其中一個。
舊陵村位于高臺子鎮(zhèn)西南7.5公里處,含下盤道嶺、北盤道嶺、西盤道嶺三個自然屯,均為清順治年間建屯,以地勢命名。據(jù)傳屯西有個王子墳,錫伯語叫哈利根,漢語叫“于家子”,“舊陵”之謂依據(jù)境內(nèi)的古墳而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能稱之為“陵”的,乃帝王專屬,若僅僅是王公大臣葬身此地,何以稱“陵”?耐人尋味。
舊陵村一帶存在不少遼代遺跡,流傳著大量關(guān)于遼代及蕭太后的傳說。當(dāng)?shù)厝苏f,這一帶原為蕭太后的家族封地,她或游獵于此、或帶兵操演,常常流連忘返;蕭太后死后,埋在距此不遠的今北鎮(zhèn)琉璃寺,即遼景宗乾陵所在地;距舊陵村不遠的北磚城子村,原名為大靜堡,始建于遼代,此城城北的玉皇廟、城東的觀音廟、城東南的娘娘廟,據(jù)說均為遼圣宗耶律隆緒所建,以壓鎮(zhèn)此地龍脈,確保大遼江山永固。
2016年3月21日,筆者隨同著名考古學(xué)家馮永謙先生及義縣考古所劉儉老師赴義縣高臺子鎮(zhèn)舊陵村考察,正是冰雪未化的初春時節(jié),綿延如龍的盤道嶺前,溪流封凍,遠眺山川,霧靄蒙蒙,如隔輕紗。
山中的一處向陽坡地如今已被開墾為農(nóng)田,越往上走,散落于地的遼代磚瓦便越來越多。行走間,一剛剛挖就的大土坑突現(xiàn)眼前!此坑長4米寬3米深5米,挖出的磚是遼代的泥漿溝紋磚,挖出的土是遼代的三合土,溝紋磚上有明顯的石灰涂抹痕跡,坑底是黑沉沉的古墓穹頂……
盤道嶺下的一座遼墓剛剛被盜墓分子挖掘(張松攝)
當(dāng)?shù)卮迕駥O某說,這處遼墓可能是今年早春被挖開的,都是深更半夜,組團干的。山下的自然屯也就是幾十戶人家,地方大、人口少,對山上的遼墓難以保護?!斑@些盜墓賊防不勝防、窮兇極惡,如果半夜他們‘干活’時,不巧碰上,見你人少,沒準直接就把你給干了!”孫某說。
這盤道嶺下舊陵村的自然屯有蕭姓人家,是原住居民,目前還有十三、四戶,據(jù)傳他們是蕭太后的族人,還有人說,他們可能是當(dāng)年守陵人的后裔。馮永謙先生表示,目前省考古所正在對北鎮(zhèn)遼陵進行系統(tǒng)的勘探發(fā)掘,將來若能對臨近的盤道嶺遼墓群予以關(guān)注,挖出有明文記載的墓志銘,那對揭示蕭思溫、蕭太后的家族隱秘,對再現(xiàn)一段塵封的大遼歷史,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著名考古學(xué)家馮永謙先生赴義縣盤道嶺遼墓遺址考察(張松攝)Hash:cd49541c5783c08c2f47220c23ac4c8bdf240608
聲明:此文由 阿松侃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