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東都武周天堂遺址試析

隋唐時期的帝王幾乎都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關(guān)系,他們大多支持佛教。隋文帝楊堅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尊崇佛教的政策。一方面重視修塔建寺、造像和念佛寫經(jīng)的佛教傳統(tǒng),即位伊始就敕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又下令在他曾經(jīng)到過的40個州同時興建大興善寺,修復北周廢佛而荒廢的寺院。統(tǒng)一全國后,更是大力鼓勵公私建立寺院。仁壽年間,他先后三次下詔,在全國111個州,總共修建了111座舍利塔。他還廣度僧尼、廣寫佛經(jīng),推動大力營造經(jīng)像。一方面隋文帝還接受南朝佛教講經(jīng)的遺風,重視佛學研究。

隋煬帝時期對南方佛教大力扶植,即位后在長安洛陽擴建道場,江南名僧涌入中原,使北方佛教講究坐禪、修行、造像的宗教實踐,與南方偏重義理玄談的傳統(tǒng)有機結(jié)合,促進了佛教宗派的建立和興起。隋煬帝還很重視佛經(jīng)的翻譯,大業(yè)二年移都洛陽之后,下敕在洛陽上林園設(shè)翻經(jīng)館,翻譯佛經(jīng)。《續(xù)高僧傳》卷二《達摩笈多傳》載“煬帝定鼎東都,敬重隆厚,至于佛法,彌增崇樹。乃下敕于洛水南濱上林園內(nèi),置翻譯館。搜舉翹秀,永鎮(zhèn)傳法?!氖鹿┏校瑥秃愠6?,致使譯人不墜,其緒成簡,無替于時?!?/p>

唐初的統(tǒng)治者利用道教的聲威來顯赫自己的門庭,道教的地位提得很高,但同時仍給予了佛教合法的地位。唐高祖李淵就很崇信佛教,唐太宗李世民對于佛教也持扶持的態(tài)度,還和高僧玄奘建立了親密的關(guān)系。高宗李治即崇道又信佛,曾多次召集佛道辨論,促進了佛道之間的互融。

武則天以周代唐,極力推動佛事活動。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命在長安、洛陽兩京及各州置大云寺,僅御用的大云寺就興建了幾百所。光宅元年(684年),為高宗立大獻佛寺。垂拱元年(685年),修復白馬寺。垂拱三年(687年),又為沙門日照香山寺。永昌元年(689年),又命在玄武門建華嚴高座八會道場,建年修建不止,而且規(guī)模宏大。此外,武則天還熱衷于開窟造像、廣度僧尼、大做佛事。在其統(tǒng)治期間,“鑄浮屠,立廟塔,役無虛歲”。命薛懷義作夾纻大像,其小指猶容數(shù)十人,“傾四海之財,殫萬人之力,窮山之木以為塔,極冶之金以為像,”“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

正是由于帝王對佛教的崇信和支持,使得佛教的發(fā)展創(chuàng)下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天堂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chuàng)建而成的。

一、天堂的創(chuàng)立

隋唐東都城,位于洛陽盆地的西部,文獻記載:“前直伊闕,背依邙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有河漢之象”,形制布局和規(guī)劃理念法天象地,并與洛陽的山水融合,主要由宮城、皇城、東城、含嘉倉城、郭城和西苑組成。隋唐至北宋時期,曾多次大規(guī)模營建修茸,基本格局沒有重大變化,平面略呈方形,南寬北窄,四面皆有城垣。史載隋煬帝繼位后巡游洛陽,他登北邙,望伊闕,認為“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nèi),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匾?a href='/sanhe/' target=_blank>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命尚書楊素任營建東都大監(jiān),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為副監(jiān),大興土木營建東都。采海內(nèi)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實苑郁。徙天下富商大賈數(shù)萬家于東京。”洛陽城建成后,隋煬帝率百官自龍門“陣法駕,備千乖萬騎,入于東都”(圖一)。

隋唐東都城創(chuàng)建于大業(yè)元年(605年),隋唐至宋相繼沿用,始稱東都或東京。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軍攻入洛陽,焚乾陽殿。貞觀六年(632年)號為洛陽宮。高宗武則天時期對東都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shè),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以洛陽宮為東都。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改東都為神都。神龍元年(705年),中宗改神都為東都。天寶元年(742年),玄宗改東都為東京。上元二年(761年),改東京為東都。五代時期后梁后唐仍以洛陽為都,稱汴梁為東京,洛陽為西都或洛京。后晉、后漢、后周均以汴梁為都,稱洛陽為西京。北宋時期定都汴梁,稱東京,以洛陽為西京。北宋時期對洛陽城多次修繕。特別是宋徽宗時對西京宮城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繕,歷時六年,修繕大內(nèi)房舍數(shù)千間。東都城自隋煬帝創(chuàng)建后的歷次營建活動中,武周時期的營建活動規(guī)模最大,建筑也最宏大和奢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天樞、明堂和天堂也都是與武則天改唐為周這一重大政治活動有關(guān),是為武則天稱帝的政治宣勢活動。

隋唐時期建造寺塔的風氣很盛,隋代有佛寺5000余所,唐代武宗滅佛時全國有大中寺院4600多所,鄉(xiāng)間招提、蘭若4萬余所。寺院的建造有國家出資、富人出資、官僚舍宅、貧者集資等多種形式。其中,官府對于寺院的建造最為重要。隋朝時皇家寺院地位最高,其中大興善寺是文帝時期的國家大寺,是當時的佛教中心所在。一些敕建的寺院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如大興善寺、遵善寺等,“佛殿制度與太廟同”,“月給恒料”,“為國行道”,享受“國家供給”待遇。隋煬帝即位后,在京師長安和洛陽廣招僧侶,大興佛寺。大業(yè)二年(606)煬帝遷都洛陽,并在宮廷內(nèi)建慧日內(nèi)道場,云集了許多義學高僧,而且還招攬了一些異能之士。《續(xù)高僧傳》卷十三《法護傳》載“大業(yè)三年,……俄而有敕,遠召藝能住內(nèi)道場。……既居慧日,高彥成群?!碧拼俑策M行大規(guī)模的建寺活動,高祖時國家在京城設(shè)三寺諸州各設(shè)一寺。唐高宗麟德三年(666年)在兗州設(shè)道觀佛寺各三所,天下各州各設(shè)一寺一觀。武則天載初元年(670年)詔令兩京、諸州各立寺一統(tǒng)一命名“大云寺”,中宗復位后又在天下諸州設(shè)立佛寺道觀,玄宗時初步確立了“按州置寺”的原則。隋唐時期政治與佛教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特別是武則天稱制前后,進一步密切了政治與佛教的關(guān)系,利用佛教的同時客觀上也進一步擴大了佛教對政治影響。

武周時期全國修建寺院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載初元年(689年)武則天詔令各州置大云寺。《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條:“(載初元年)秋七月,……有沙門十人偽撰大云經(jīng),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頒于天下,令諸州各置大云寺?!旁戮湃杖晌?,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為天授?!薄短茣肪硭氖恕八隆保骸疤焓谠晔露湃眨瑑删┘疤煜轮T州,各置大云寺一所?!痹诖苏钪拢珖鞯囟寂d建了國寺大云寺。此外,天授二年(691年)三月還頒布了“釋教在道法之上制”的詔令,規(guī)定:“……自今已后,釋教宜在道法之上,緇服處黃冠之前,庶得道有識以歸依,極群生于回向?!奔磸?a href='/falv/' target=_blank>法律上確立佛教優(yōu)于道教的地位,因此也推動和扶持了佛教寺院的興建。載初元年(689年)薛懷義等向武則天呈上新撰的大云經(jīng),營造武則天稱制依據(jù)。在各州置國寺大云寺,并在各大云寺內(nèi)藏一部大云經(jīng),由大德高僧講授。

武則天稱制之前,僧尼事務(wù)歸鴻臚寺管理,即后來改名的“司賓”。武則天命令佛教事務(wù)歸禮部祭祠部司管理,把佛教事務(wù)提高到了與國家禮制事務(wù)相同的高度。隨著佛教禮儀與國家禮儀同等重要的地位,舉辦這些佛教禮儀的建筑也就有了與國家禮制建筑并列出現(xiàn)的政治基礎(chǔ),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明堂和天堂并列的局面。

同時,內(nèi)道場的設(shè)立也為這種佛教建筑的創(chuàng)建營造了政治空間,《舊唐書》記載薛懷義和其他大德在內(nèi)道場念誦經(jīng)文,垂拱年間前后已經(jīng)有內(nèi)道場存在?!白允桥c洛陽大德僧法明、處一、惠儼、棱行、德感、感知、靜軌、宣政等在內(nèi)道場念誦。……”《唐荊州當陽山度門寺神秀傳》記載武則天迎禪宗法師神秀入東都洛陽,就是由東都洛陽內(nèi)道場對其提供供養(yǎng),“則天太后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內(nèi)道場豐其供施,時時問道?!眱?nèi)道場是武周時期宮廷內(nèi)核心的佛教機構(gòu),武則天通過與活動在其中的高級僧尼集團的密切接觸以獲得佛教支持,實現(xiàn)武周政治的正當性。

河南志》“唐城闕古跡”條載:“應(yīng)天門內(nèi)曰乾元門。隋曰永泰門,武后改通天門。開元五年改乾元門?!T內(nèi)正殿曰含元殿。隋之乾陽殿。武德四年平王世充,遂焚之。麟德二年,命司農(nóng)少卿田仁汪因舊址造乾元殿成。高一百二十尺,東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武后長壽三年改造明堂,上圓下方,八窗四闥,高三丈,號萬象神宮,薛懷義充使檢校。去都百余里外,遙望見之。其北造天堂,以貯佛像。證圣元年,大明堂、天堂同焚。又敕更造明堂,侔前制。其上初置寶鳳,后以金珠代之,號通天宮。其中號端房殿,不復造天堂。其所為佛光寺。明皇開元五年幸東都,改為乾元殿。十年,復為明堂。二十七年,毀明堂之上層,改修下層為新殿。二十八年佛寺火,延燒廊舍,改新殿為含元殿?!庇谑?,建在宮城內(nèi)道場的禮佛建筑天堂應(yīng)運而生。

二、天堂的建筑形制

天堂是武周時期武則天命白馬寺主持僧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禮佛堂,具有內(nèi)道場的性質(zhì)。《舊唐書》卷二二志第二《禮儀二》:“時則天又于明堂后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余尺。始起建構(gòu),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證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災(zāi),延燒明堂,至曙,二堂并盡?!薄顿Y治通鑒》卷第二百五·唐紀二十一《則天順圣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shù)十人,于明堂北構(gòu)天堂以貯之。堂始構(gòu),為風所摧,更構(gòu)之,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shù)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按文獻所記天堂在明堂之北。

1973年洛陽博物館在洛陽建筑機械廠的基本建設(shè)中發(fā)現(xiàn)了大型建筑基址,并進行了初步的保護工作。1977年至1980年期間進行了大面積的考古發(fā)掘,發(fā)掘清理出了當時所稱的圓形建筑基址,即天堂遺址。發(fā)掘認為建筑為圓形建筑,臺基為夯土筑成。直徑64.8米。中心為石砌圓形坑,砌筑整齊嚴密,十分規(guī)整精美。直徑9.5米。底部有三塊大型條石組成的方形礎(chǔ),中心有圓形凹槽榫眼。方形礎(chǔ)面上有一周中心帶十字的圓圈陰刻線,及圍繞圓圈的十二條間距相等斜線。臺基上有兩圈石砌方形石柱礎(chǔ),每個柱礎(chǔ)由四塊方形石塊拼合而成。內(nèi)圈十二個,外圈20個。臺基周圍有一圈包邊基槽,寬1.4米,深0.5米。當時推測為包邊磚基槽(圖二)。

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絲織品、鎏金小銅花、小串珠和彩繪泥皮等與佛教有關(guān)的遺物,特別是出土了一件鎏金造像題記銅牌,該書“維大唐神龍元年歲次已巳四月庚戌朔八日已奉為皇帝皇后敬造釋迦牟尼佛一鋪用此功德滋助皇帝皇后圣化無窮永久供養(yǎng)”52字(圖三)。結(jié)合建筑所處位置、建筑形制與出土遺物判定為佛教建筑,即武周天堂遺址。

2008年至2010年,在隋唐洛陽城宮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shè)中,對天堂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fā)掘工作。天堂遺址位于明堂遺址西北150米,基址僅存臺基基礎(chǔ),東面緊靠宮城中心區(qū)南北向西廊與宮城正殿宮院北廊相交接處,與宮城中心殿宮院北廊東西一線。臺基西面正中向西有東西向廊與其他建筑相連,并與宮城中心殿宮院北廊東西一線相對。臺基西面殘存有磚鋪散水。臺基略呈方形,南北寬77.7米,東西寬69.15米。方形臺基上有五重建筑承重基礎(chǔ),由內(nèi)而外為中心圓形坑青石砌壁、兩周礎(chǔ)石、一周夯土基礎(chǔ)、一周碎石基礎(chǔ)。方形臺基外圍還殘存有包磚和散水,東西兩側(cè)有步廊與其他建筑相連。這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形制獨特的建筑(圖四)。

臺基中心為石砌圓形坑,其外有兩圈礎(chǔ)石,內(nèi)圈礎(chǔ)石12個,外圈礎(chǔ)石20個,礎(chǔ)石為四塊青石拼合而成,由礎(chǔ)石層和0.5米厚的夯土層層疊加而成。再外有一周夯土基礎(chǔ)和一周碎石基礎(chǔ)。一周夯土基礎(chǔ)寬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一周碎石基礎(chǔ),為由殘石塊堆砌而成的建筑基礎(chǔ),寬約0.5米,或為建筑檐柱基礎(chǔ)。此外,臺基北側(cè)有東西向水渠曲折環(huán)繞,渠壁以磚和石塊并以白灰粘砌而成,在臺基北側(cè)曲折以環(huán)繞臺基北部。水渠寬約2米,北折部分南北長約15米,臺基北側(cè)部分東西長約63米。

通過考古發(fā)掘搞清了天堂遺址的沿革變化關(guān)系,遺跡大致可以分為五期。第一期為隋至初唐時期,遺跡為宮城中心區(qū)南北向西廊與宮城正殿宮院北廊相交接處遺跡(圖五)。第二期為武周時期,即大型建筑基址天堂遺址(圖六)。第三期為中晚唐時期,仍為宮城中心區(qū)南北向西廊與宮城正殿宮院北廊相交接處建筑遺跡(圖七)。第四期為唐末五代時期(圖八),第五期為北宋時期建筑遺跡,皆為宮城中心區(qū)南北向西廊與宮城正殿宮院北廊相交接處建筑遺跡(圖九)。從遺址的沿革變化關(guān)系分析此建筑基址存在的時間較短,與天堂遺址的時代關(guān)系一致?!杜f唐書》卷二二志第二《禮儀二》載:“則天臨朝,儒者屢上言請創(chuàng)明堂。則天以高宗遺意,乃與北門學士議其制,不聽群言。垂拱三年春,毀洛陽之乾元殿,就其地創(chuàng)之。四年正月五日,明堂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棍,藉以為本,亙之以鐵索。蓋為鸑鷟,黃金飾之,勢若飛翥??棠緸橥?,夾纻漆之。明堂之下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萬象神宮?!瓡r則天又于明堂后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余尺。始起建構(gòu),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證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災(zāi),延燒明堂,至曙,二堂并盡?!绷頁?jù)《河南志》:“(明堂)其北造天堂,以貯佛像。證圣元年,大明堂、天堂同焚。又敕更造明堂,侔前制。其上初置寶鳳,后以金珠代之,號通天宮。其中號端房殿,不復造天堂。其所為佛光寺。”由文獻記載也可以看出,天堂建筑存在了僅七年左右時間。這與考古發(fā)掘建筑基址的時代沿革關(guān)系一致。

關(guān)于天堂建筑的形制面貌相關(guān)文獻記載非常少,而且沒有明確記載建筑的形制布局?!杜f唐書》卷二二志第二《禮儀二》載:“時則天又于明堂后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余尺。始起建構(gòu),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證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災(zāi),延燒明堂,至曙,二堂并盡?!薄杜f唐書》卷一八三列傳第一三三《外戚傳·武承嗣傳附薛懷義傳》載:“垂拱四年,拆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懷義充使督作。凡役數(shù)萬人,曳一大木千人,置號頭,頭一,千人齊和。明堂大屋凡三層,計高三百尺。又于明堂北起天堂,廣袤亞于明堂。”《新唐書》卷七六列傳第一《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載“詔毀乾元殿為明堂,以浮屠薛懷義為使督作。懷義,鄠?cè)耍抉T氏,名小寶,偉岸淫毒,佯狂洛陽市,千金公主嬖之。主上言:“小寶可入侍。”后召與私,悅之。欲掩跡,得通籍出入,使祝發(fā)為浮屠,拜白馬寺主。詔與太平公主婿薛紹通昭穆,紹父事之。給廄馬,中官為騶侍,雖承嗣、三思皆尊事惟謹。至是護作,士數(shù)萬,巨木率一章千人乃能引。又度明堂后為天堂,鴻麗嚴奧次之。堂成,拜左威衛(wèi)大將軍、梁國公?!薄顿Y治通鑒》卷二百四唐紀二十載:“(垂拱四年)十二月,辛亥,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號萬象神宮。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級以貯大像,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薄顿Y治通鑒》卷第二百五唐紀二十一《則天順圣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載“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shù)十人,于明堂北構(gòu)天堂以貯之。堂始構(gòu),為風所摧,更構(gòu)之,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shù)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p>

綜合文獻記載分析,天堂是一座規(guī)模十分宏大的建筑,是在方形臺基上構(gòu)筑的圓形建筑,方形臺基上的五重承基礎(chǔ)也因應(yīng)了其高五層的記載。中古時期的宮殿建筑基本上是以橫長方形夯筑臺基的建筑為主,而天堂方形臺基上的圓形建筑體本身就顯示了其性質(zhì)的特殊性,與其做為“以貯佛像”的禮佛堂建筑性質(zhì)相符。其次,天堂建筑以方形臺為基,其上筑圓形建筑也融入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法天象地設(shè)計思想的體現(xiàn)。

三、天堂建筑性質(zhì)內(nèi)涵探討

天堂建筑的形制以方形臺為基礎(chǔ)的圓形建筑體,蘊涵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思想觀念在建筑上的體現(xiàn)。同時,天堂建筑的涵義還受到了創(chuàng)立時的政治文化背景和其本身的佛教建筑性質(zhì)的影響。

天堂的創(chuàng)立無疑是武則天改唐為周的一種政治宣示,是為武周政治統(tǒng)治的正當性服務(wù)的,同時也是為其稱制營造了政治氛圍的佛教集團勢力的一種政治安撫。武則天改制后的政治性建筑除天堂外,還有明堂和天樞兩座標志性建筑。明堂為歷代建于城南的禮制建筑,而武則天改制后將其建在了宮城正殿的位置,自我做古改變了歷代規(guī)制,展現(xiàn)了改革的決心和魄力。《舊唐書》卷二二志第二《禮儀二》載:“則天臨朝,儒者屢上言請創(chuàng)明堂。則天以高宗遺意,乃與北門學士議其制,不聽群言。垂拱三年春,毀洛陽之乾元殿,就其地創(chuàng)之。四年正月五日,明堂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棍,藉以為本,亙之以鐵索。蓋為鸑鷟,黃金飾之,勢若飛翥??棠緸橥撸瑠A纻漆之。明堂之下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萬象神宮。”考古發(fā)掘資料證實明堂建筑的臺基是八邊形夯土基礎(chǔ),《唐會要·卷十一明堂制度》唐高宗永徽三年所出的明堂規(guī)制內(nèi)樣記載:“內(nèi)樣。堂基三重。每基階各十二。上基方九雉。八角。高一尺。中基方三百尺。高一筵。下基方三百六十尺。高一丈二尺。上基象黃琮。為八角。四面安十二階。請從內(nèi)樣為定基高下?!边@種“八方之基,以象地形”的記載正是中國古代宇宙觀和哲學思想的反映。并采用上下貫通的中心柱式建筑結(jié)構(gòu),有天地貫通之義,并將“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和“四時十二辰”的時間觀念融為一體,都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和建筑規(guī)劃理念。

天樞建于皇城端門之外,是一座歌功頌德的紀念牌。《新唐書》卷七十六《后妃上》記載:“延載二年,武三思率番夷諸酋及耆老請作天樞,紀太后功德,以黜唐興周,制可。使納言姚護作。乃大哀銅鐵合冶之,署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置端門外。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八面,面別五尺,冶鐵象山為之趾,負以銅龍,石镵怪獸環(huán)之。柱顛為云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其趾山周百七十尺,度二丈。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乃悉鏤群臣、蕃酋名氏其上?!薄顿Y治通鑒》記載:“夏,四月,天樞成,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上為騰云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太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鐵鑄的天樞以鐵山為基,八面柱狀本體,并銘文紀功。這種形制造型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宇宙觀和天地觀。

武則天稱帝后創(chuàng)立的天樞、明堂、天堂三座政治宣示作用的標志性建筑,都融入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法天象地規(guī)劃思想的體現(xiàn)。天堂做為武周時期的佛教建筑,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有關(guān)天堂的文獻記載卻很少,僅從文獻記載難以窺其建筑形制和面貌。同時,做為內(nèi)道場貯有巨大佛像的禮佛堂,在文獻記載中很難看到在天堂中舉行的大型禮佛活動,而做為國家禮制建筑性質(zhì)的明堂卻頻頻舉辦大型佛事活動?!啊顿Y治通鑒》載:“(則天后長壽二年)魏王承嗣等五千人表請加尊號曰金輪圣神皇帝。乙未,太后御萬象神宮,受尊號,赦天下。作金輪等七寶,每朝會,陳之殿庭?!薄顿Y治通鑒》卷二百五記載:“正月,辛巳朔,太后加號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赦天下,改元證圣?!薄顿Y治通鑒》卷二百五記載:“(則天太后天冊萬歲元年)乙未,作無遮會于明堂,鑿地為坑,深五丈,結(jié)彩為宮殿,佛像皆于坑中引出之,云自地涌出。又殺牛取血,畫大像,首高二百尺,云懷義刺膝血為之。丙申,張像于天津橋南,設(shè)齋?!边@些佛事活動也是武周時期的重大政治活動,可見大型的佛事活動基本上都是在明堂進行的。內(nèi)道場是武周宮廷內(nèi)的佛教機構(gòu),武則天在天堂通過和高級僧尼集團的密切接觸,獲得佛教對其政治統(tǒng)治的支持,實現(xiàn)武周政治活動與佛事活動的結(jié)合,加強了政治與佛教的關(guān)系。而天堂做為專事佛教活動的場所即內(nèi)道場僅做為皇帝與大德高僧之間禮佛問道的私密活動場所,這可能也是天堂在文獻中記載較少的主要原因。

天堂做為一座內(nèi)道場專事佛教活動的建筑,其形制淵源除融合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哲學思想和設(shè)計理念外,與佛教思想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中國密教包括藏傳密教和漢傳密教,漢傳密教從漢末就傳進來了,而中國密宗則是在玄宗時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來中國,才真正形成了佛教宗派密宗。但在此之前密教已有廣泛傳播,密宗從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來中國,就一直受到李唐王朝的崇信和優(yōu)遇。密宗的高僧大德也一直處于國師和內(nèi)道場主持的位置。史載善無畏就是遵先師遣命,應(yīng)唐中宗邀請來中國的,由此可見密教在此之前的武周時期已有較大影響。密教也積極地為武則天改制制造輿論根據(jù),如廣傳金輪法、宣揚《大云》、《寶雨》諸經(jīng)。以薛懷義為首的僧侶在彌勒凈土信仰的基礎(chǔ)上制造了新經(jīng)《大云經(jīng)》,建立武則天與彌勒佛的聯(lián)系。還完成了《寶雨經(jīng)》《華嚴經(jīng)》,為武則天稱帝制造理論依據(jù),這些活動都與密教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密宗修法之時要筑壇,這個壇叫曼荼羅。在胎藏界曼荼羅里,以大日如來為中心,共供奉佛菩薩四百十六尊。金剛界曼荼羅里也以大日如來為中心,共供奉佛菩薩神一千四百六十一尊。曼荼羅是密教宇宙觀的核心,即修法之地。梵文含義是壇,或壇城,指萬德聚集之自證境地。方形者模擬王城,圓形者模擬制底。故以國王之城郭表法王之都。如彼《金剛頂經(jīng)》所指之曼荼羅,方壇之中央部抨為圓形,此蓋表示王城中之樓閣者也。敦煌石窟唐代壁畫中繪有多幅金剛界曼荼羅,密教中的這種曼荼羅即壇城的形制與天堂的整體形制極為相似,特別是天堂做為內(nèi)道場修法之地的性質(zhì)也與曼荼羅的意境相似。那么,天堂的形制布局與設(shè)計思想或許也受到了密教宇宙觀和曼荼羅形制的影響。

四、結(jié)語

天堂和天樞、明堂都是武周改制的政治宣示性建筑,是中國古代建筑技術(shù)的杰作,也是中國中古時期哲學思想在建筑上體現(xiàn)。這三座武周時期紀念性建筑的出現(xiàn),改變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格局,從空間、技術(shù)、藝術(shù)和思想等方面達到了中古時期宮殿建筑的新高度,也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建筑技術(shù)和藝術(shù)水平。天堂做為武周時期宮廷內(nèi)道場的禮佛建筑,不但融合了中國古代法天象地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同時也供鑒和吸收了佛教思想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佛教建筑的典范之作。

(作者:石自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3期。)

主辦:洛陽市隋唐史學會

審稿:王愷

策劃:安鋒

編輯:零零

(ID:suitangshixuehui)

欲知隋唐事,走進隋唐史

交流河洛文化,傳承隋唐歷史

歡迎您關(guān)注洛陽市隋唐史學會!

Hash:f8366a037b6c6564f0e3c3a58035684d57c611ac

聲明:此文由 二戰(zhàn)高光時刻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