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記憶·仙人化身、染匠祖師,梅福四明修道留下各種傳說

四明山,在寧波境內(nèi)綿延于余姚、海曙、奉化等地,自漢代以來就是眾多道士和隱士隱居修道或煉丹采藥之地,因而留下了大量神奇故事或傳說,梅福四明修道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史載梅福是西漢九江郡壽春(今安徽壽縣)人,自小隨父在長安求學,讀《尚書》《榖梁春秋》等,有才名。后來梅福察知外戚王莽有篡奪漢室江山的野心,便棄官歸耕故里,專心研究老莊學說,修身養(yǎng)性,采藥煉丹。漢平帝元始二年,王莽攝政,獨擅朝綱,梅福于是決然拋妻別子, 隱居今余姚梁弄鎮(zhèn)東明山一帶。據(jù)傳梅福云游四明山時,有仙人告訴他周代的益昌修道于四明天井山,得道升天,遺骨藏天井中。翌日,梅福果然找到益昌遺骨,并把他埋葬。此后梅福便隱居于四明修道,梁弄后來也被看作道教的第九洞天,有 “洞天福地”之說。 梅福在此隱居期間,還撰著《四明山記》,這是浙江現(xiàn)存最早的山水記。

(梅福草堂)

梅福在四明隱居期間,除了煉丹修道,還留下了關于他治病救人、為民造福的傳說。據(jù)說有一年梁弄一帶流行一種叫“四日兩頭賣柴病”(即瘧疾)的疾病,得病者輕則發(fā)寒發(fā)熱,重則昏迷不醒,以至于死亡無數(shù),村民惶惶不可終日。于是,村民到東明山中求助梅福, 梅福便用自制的甘草、烏梅、甜茶、檳榔四味草藥,以井水煎成湯藥,救治村民,最終消除疫情。此后,梅福用“神水”、草藥治病之事傳遍周邊,名聲大振,被譽為是藥到病除、有起死回生之術(shù)的神醫(yī),是普濟平民、不收分文的大德大賢。尤其是 梁弄一帶的山民,把梅福奉為“仙人”化身,而那口用來煎藥的水井,也被當?shù)厝朔Q為 “梅仙井”。2000多年來,“梅仙井”的故事一直在當?shù)孛耖g流傳。據(jù)載,梁弄的百姓為感恩梅福,建 “梅福草堂”以示紀念,且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梅福也因此由一個修道的隱士逐漸演變成一個得道成仙的仙人形象。

除此之外,今橫溪一帶還流傳著梅福教百姓以靛青染衣的傳說。據(jù)傳西漢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于是橫溪一帶有大量百姓逃到梅嶺的深山冷岙中以求生。因山中與世隔絕,百姓只能穿粗糙的土布衣服,而這種衣服很容易臟漬,失卻本來顏色。一天,一位村民在高山深處的一個石洞中發(fā)現(xiàn)有位白須老人正在搗一株藍色植物,洞壁上還掛滿草料。老人告訴村民,藍色植物叫作靛青,以它做染料,染成的衣服顏色經(jīng)久不褪,草料則可以防病治病,于是村民向老者學習靛青染衣之術(shù)和草料的治病知識。后來村民得知,這位老人便是被稱作梅仙的梅福,于是 橫溪一帶村民奉梅福為染匠祖師,將梅福曾隱居的大山稱作大梅山,山崖稱作梅仙巖,并建梅嶺廟祭祀梅福。

此外,在寧波地方史志中,還有不少關于梅福事跡及傳說的記載,如 《它山四明水利備覽》中所載的“梅梁”,寶慶《四明志》中的“大梅山”,《奉化縣志》的“梅山”等等。延祐《四明志》中甚至對昌國(今舟山群島)的名山有這樣記載:“普陀洛迦山,在東海中,佛書所謂海岸孤絕處也。一名梅岑山,或謂梅福煉丹于此,山因以名?!苯?a href='/jingdian/42' target=_blank>普陀山尚存梅福庵、煉丹洞等遺跡,梅福的足跡可謂是遍布四明,寧波地區(qū)的各個縣市都留下了有關梅福的種種傳說。

(資料來源:《寧波區(qū)域文化資源概覽·寧波事卷》 張偉 劉恒武 編著)

編輯:俞越

Hash:1799e62e57dc32ad7f82f999d909f2e10452cf65

聲明:此文由 寧波社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