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學——云南大學
我們的大學
——林文勛校長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的演講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大學。
一
一所大學必有其獨特的精神與文化,必有其共同的群體記憶。
我所在的大學是云南大學。這是一所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的大學,但她卻在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5所大學之一,使云大實現(xiàn)了從邊疆走向世界的輝煌。
當時的云南大學何以能夠成就這樣的輝煌?這與一位校長——熊慶來先生有很大關系。
熊慶來,出生于云南彌勒,是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曾因著名的“熊氏無窮數(shù)”理論載入世界數(shù)學史的史冊。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近代數(shù)學研究機構——清華大學算學研究部和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學的數(shù)學系,培養(yǎng)了華羅庚、陳省身、楊樂、張廣厚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數(shù)學家,是我國近代數(shù)學教學與研究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
而熊慶來先生更為重要的貢獻,則是執(zhí)掌云南大學,任校長十二年,推動了云南大學的迅速發(fā)展。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云南大學,教學設備簡陋,師資薄弱,辦學水平不高,經費則是“較諸國立大學僅三分之一強,而延聘教授人才,改善辦學條件,頗感不易”。為辦好這所學校,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敦聘熊慶來出任云南大學校長。當時,熊慶來先生執(zhí)教清華大學,任理學院代理院長兼算學系主任。為支持家鄉(xiāng)教育,他放棄了清華大學優(yōu)厚的環(huán)境條件,本著“敬恭桑梓,甘入幽谷”的精神,于1937年赴滇,出任云大校長。熊慶來抵滇后,即提出了辦學治校的五條原則:一是慎選師資;二是嚴格考試;三是整飭校紀;四是充實設備;五是培養(yǎng)研究風氣。同時,他利用抗戰(zhàn)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機會,廣攬人才,延聘著名學者吳文藻、顧頡剛、白壽彝、楚圖南、費孝通、吳晗、趙忠堯、劉文典、張奚若、方國瑜等大批名家大師。一時之間,云南大學名家薈萃,辦學規(guī)模迅速擴大,水平實力顯著提升,進入了一個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當時的昆明,也因為有西南聯(lián)大和云南大學,遂即成為全國重要的教育中心、學術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
云南大學的發(fā)展與輝煌,從根本上來說,源于她的精神與文化。
在云大校園內,矗立著兩棟著名的建筑。一棟叫“至公堂”,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即公元1499年。至公堂是明清兩代云南貢院的重要建筑,是明清云貴兩省鄉(xiāng)試活動的中心。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兩次在這里主考,聞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講”也就是在這里發(fā)生。云南大學就建立在明清云南貢院的舊址上,因此作為貢院中心建筑的至公堂,就成為了云南大學重要的建筑。抗戰(zhàn)時期,全國性的學術活動和著名學者的精彩演講經常在這里舉行,使至公堂成為全國最活躍的科學大講堂之一。另一棟叫“會澤院”。會澤院是1922年云南大學建校時的第一棟建筑。該建筑系典型的法式建筑,因云南大學創(chuàng)辦人、曾任云南省督軍兼省長的唐繼堯為云南會澤人,故命名為“會澤院”。這兩棟歷史文化建筑矗立在云大校園中,使云南大學體現(xiàn)出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現(xiàn)已經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重要場所。
至公堂、會澤院承載著云南大學的歷史,見證著云南大學的發(fā)展。正因為如此,云大人將這所大學的精神概括為“會澤百家,至公天下”?!皶砂偌摇?,就是要繼承和弘揚融匯百家的學術傳統(tǒng),堅守學術之生命與精神,始終走在知識和科學的前沿,傳播科學與真理。“至公天下”,就是要擔當起大學應有的社會責任,以天下為己任,將學校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融入社會發(fā)展與民族發(fā)展之中,與國家和民族同命運、共進步。而這八個字,作為獨具特色的云大精神,早已融入云大人的血脈。
同時,云南大學在成立之初,我們的創(chuàng)辦者就提出了“自尊、致知、正義、力行”的校訓。自尊,就是要自強不息,開拓奮進;致知,就是要追求真理,創(chuàng)新不止;正義,就是要一身正氣,行為世范;力行,就是要勇于實踐,知行合一。這一校訓所強調的不僅是學校辦學的準則,也是全體云大人立身、立業(yè)、立德、立言的根本遵循。
九十多年來,正是在這種精神和校訓的指引和激勵下,云南大學不斷取得進步,先后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大學、“211工程”建設高校、西部大開發(fā)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實施院校、國家“一省一?!惫こ讨攸c建設院校,書寫了自己不平凡的歷史。
三
今天,云南大學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2017年9月,云南大學被列入全國首批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翻開了新的篇章。
建設一流大學,是一代又一代云大人的夢想與追求。云大人很早就提出要“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yè)”。我們將沿著先輩們開創(chuàng)的道路,努力前行,開創(chuàng)一條邊疆民族地區(qū)建設一流大學之路,努力將云南大學建設成為立足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國際性、研究型一流大學。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yǎng)人才。建設一流大學,最首要的任務是要培養(yǎng)一流人才。上世紀三十年代,為激勵所有云大人共同努力,辦好云南大學,熊慶來校長親自創(chuàng)作了《云南大學校歌》。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校歌?常言說:詩言志,歌抒懷。創(chuàng)作校歌,就是為了抒發(fā)云大人的意志與追求。這首校歌由熊慶來先生作詞,趙元任先生譜曲,一直傳唱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云大人繼往開來,譜寫新篇。校歌中寫道:“四時讀書好,探研境界更無垠。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比鷼鈩莺甏?,體現(xiàn)著“求新”“求真”的辦學追求,催人奮進。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云大人始終追求科學真理,高舉民主愛國的旗幟,不忘初心,踐行大學之道。無數(shù)師生永攀科學高峰,不斷取得新成就。學校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為中國高校第一次獲此殊榮。無數(shù)學子拋頭顱、灑熱血,為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據(jù)統(tǒng)計,云大烈士數(shù)目之多, 在全國院校中僅次于北京大學。
新一代的云大人,應切實肩負起建設一流大學的歷史重任,弦歌不輟,高歌猛進,去創(chuàng)造云南大學新的輝煌。
青年學子是云大的未來和希望,更應不辱使命,努力求新,努力求真,在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中建功立業(yè)!
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學子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激揚青春,放飛夢想。在這里,我有三句話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句,夢想點亮青春。
大學是一個人人生新的起點,有夢想的人生一定是精彩的人生。青春無悔,正是因為有夢。同學們要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敢于筑夢,勇于追夢,善于圓夢,將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之中。
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我們云南大學楊孟衡同學的故事。楊孟衡是一名普通的云大學子,他在6歲時,就因高壓電擊傷失去了雙臂。他醒來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讀書”。2010年,他以云南省宜良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山大學。2014年,他作為推薦免試研究生被云南大學錄取。雖然無法用雙手生活、學習與工作,但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執(zhí)著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他刻苦學習,2015年被評為“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后來又以優(yōu)異成績被英國劍橋大學錄取繼續(xù)深造。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專門播出了他堅持夢想的成長故事。他還在全國各地演講百余場,事跡感動數(shù)億國人,成為全國學子學習的典范。楊孟衡經常說:“點亮自己,就能照亮別人?!彼麣v經挫折與逆境,卻無所畏懼,用自立自強、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高尚精神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點亮了自己的青春,同時還照亮了別人。他是廣大青年當之無愧的學習榜樣。希望大家以此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成長成才。
第二句,知識改變命運。經常有家長和學生問我:“讀大學什么專業(yè)最好?”我每次都告訴他們:“你感興趣的專業(yè)就是最好的專業(yè)?!睘槭裁催@樣說?這主要是基于我對知識的幾點認識:
第一,任何知識本質上都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大家不論學什么專業(yè),都是在學習已知,開拓新知,探索未知。知識沒有優(yōu)劣,關鍵是要學好、學精、學透。
第二,從來就沒有無用的知識,只有我們掌握不了和不能為我們所用的知識。我是學歷史的,曾經一度,不少人認為學歷史無用,是“屠龍之術”。但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既然別人可以明智,而我們自己不能明智??磥恚覀冇貌缓?,這不是知識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善于反思自我。
第三,知識如同矛盾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要牢固樹立隨時隨地都能增益新知新見的觀念意識,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始終不斷保持獲取知識的能力,每天增加新的知識。
第四,只有系統(tǒng)的知識才能發(fā)揮應有的力量。也就是說,學科是有體系的,知識也是有體系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知識的體系性,要學習系統(tǒng)完備的知識,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努力構建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完善的知識體系。
第五,要善于不斷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與素質。這樣,我們的知識才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我們也才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
同學們正處在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學習知識是大家的首要任務。希望大家珍惜寶貴時光,努力求知,努力求新,努力求真,用知識改變自我,貢獻社會。
第三句,實干成就人生。再好的夢想,再好的目標,唯有實干,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中庸》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別人做一遍就能夠做好的,那么我努力做百遍應該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別人做十遍就能夠做好的,我做一千遍就一定也能夠做好。孔孟先賢強調,一個人即使知識水平和天資差一點,如果真能夠努力去實踐,一定會“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是古往今來人們成事之要。因此,同學們要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用實干來實現(xiàn)人生夢想,書寫青春華章。
同學們,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同學們放飛青春夢想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大學這個神圣的殿堂也為同學們成長成才提供了豐沃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明天,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勇于擔當,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你們的青春華章。
謝謝大家!
Hash:c13c16589ed161003dc4b5985136b55442500d2d
聲明:此文由 云南大學出國留學基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