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蓉:行走在漢魏洛陽城址
近兩千年前,繼太史公之后寫下又一部光耀千秋的史書— —《漢書》的大學者班固,曾在《東都賦》中如此感慨:“增周舊,修洛邑,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于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于是皇城之內(nèi),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保ㄊ捊y(tǒng)編、李善注《文選》卷一《東都賦》,中華書局,1977,32頁)他以一代良史的氣概和筆調(diào),精細地鋪陳出當時國都無與倫比的榮耀。他筆下的雒陽城在歲月的長河里流傳下來,伴隨著這座城市涌現(xiàn)出的風流人物,走過一朝又一朝的興衰榮辱,在世世代代的人們心中積淀,交織成瑰夢,至今都吸引著我們?nèi)セ厮菟鳛闈h魏故都的點點滴滴。
一 漢家宮闕
漢魏洛陽故城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周公曾在此建城,作為東都。秦莊襄王封洛陽十萬戶給呂不韋,呂氏在此擴建。西漢初,高祖欲定都洛陽。但直到東漢,洛陽才再次成為國都。東漢因崇火德,“故‘洛’去‘水’而加‘隹’”,曾改作“雒陽”;到了曹魏,“魏于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所以又改回了“洛陽”(參《三國志 ·魏書·文帝紀》,76頁)。
東漢雒陽城沿用了秦、西漢時期的故址,南北縱達九里,東西橫至六里,號稱“六九城”(圖1)。全城四面各開設3門,共計12座城門,由城門校尉與司馬等官掌管(參《后漢書》卷二七《百官志四》,中華書局,1965,3610頁),其中的上東門還曾留下一段佳話:一夜,光武帝劉秀出獵晚歸,最方便的途徑是進上東門入城回宮,不料時任上東城門候的郅惲卻拒絕開門。光武帝命侍者從城門縫里向郅惲講明情況,以為再怎么也得給皇帝一次通融,可郅惲偏是個死腦筋,竟以“火把照得太遠了,看不清來人”為理由,硬是不開門。光武帝有雅量,再憋氣也忍下,另外繞道,最后從中東門入了城。哪知郅惲不依不饒,第二天還上書一道。光武帝確是一位難得的明君,得此上書的反應是,貶給他行方便的中東門候為參封尉,而賜布匹給郅惲,以嘉賞其忠于職守(參《后漢書》卷二九《郅惲傳》,1031頁)。
圖1 東漢雒陽城復原示意圖
(王繡、霍宏偉《洛陽兩漢彩畫》,文物出版社, 2015,10頁)
雒陽城內(nèi)面積廣大的南、北宮,均為包含若干宮殿的建筑群,附近有衙署、倉庫及其他小型宮苑等。漢末《古詩十九首》里的“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馀尺”,指的便是南、北宮。兩宮的地位發(fā)生過轉移,最早以南宮為重。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稱帝并定都雒陽,便居住在南宮卻非殿。 14年后,南宮前殿建成,遂以前殿為正殿。南宮在整個東漢時期均為皇帝受群臣朝賀議政、國家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而漢明帝永平三年(60)至永平八年(65),修建北宮及諸衙署。建成后,重心漸移北宮。中央衙署分布在南、北宮外。北宮的東北方向,設置有皇家糧倉 ——太倉、武器庫——武庫;南宮的東南,則有最高行政機構,即太尉府、司空府及司徒府。南宮的西北有雒陽三大工商業(yè)區(qū)之一的金市,城內(nèi)東部還分布著社會上層人士的住宅,如步廣里、永和里等(參桑永夫《漢魏洛陽故城編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160-164頁)。
章帝時期,梁鴻曾經(jīng)路過雒陽,登臨城北邙山南望,目睹都城勝景,觸景生情,作了一首《五噫歌》,以抒發(fā)心中感慨之情:
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闕崔嵬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將雒陽城焚毀殆盡,僅存殘垣斷壁。后來曹魏文帝曹丕復建洛陽宮,采用單一宮制,于東漢北宮舊址上營建。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位于今天洛陽東郊,站在310國道高架橋上可以遠眺一片廣袤的田野,其中一座寬大的白色大棚出現(xiàn)于地平線之上,那是正在進行考古發(fā)掘的宮城遺址(圖2),據(jù)說目前已發(fā)掘了太極殿、太極東堂等遺址。遙想當年,“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古詩十九首》)。而如今那故都的金碧歷經(jīng)了滄桑,悉數(shù)在歷史的波濤起伏中影影綽綽地逃遁流逝,化作一片空影寂寂的平坦麥田,無言地昭示著冥冥中的興亡。
圖2 在高架橋上北眺漢魏洛陽宮城遺址 王楊梅攝
二 南郊太學
如果說雒陽城內(nèi)的規(guī)劃重在烘托政治的威儀肅穆的話,那么城南則成為禮制、科技與文化教育的淵藪。雒陽城南,不僅建有禮儀建筑的明堂、辟雍與靈臺,稱為“三雍”,而且還有著名的太學,遺址位于今偃師佃莊鎮(zhèn)太學村西北,洛河南岸。據(jù)考古發(fā)掘,遺址南北長220馀米,東西寬160馀米,四周有墻,各設一門;遺址內(nèi)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筑基址,內(nèi)有一排排呈東西向或南北向的長方形房基。太學是自西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我國古代官方的最高學府,東漢太學創(chuàng)立于光武帝建武五年(29)。其規(guī)模宏大,太學生最多可達3萬馀人。靈帝熹平年間(172-178),樹立由蔡邕等學者以隸書體刊刻的熹平石經(jīng)。直到東漢末年董卓入洛,太學毀于戰(zhàn)火。即使后世學者用力甚勤,四處搜尋石經(jīng),也不過是殘馀之物,讓人心痛。如今除了太學遺址,只能從留存下來的漢代石經(jīng)殘塊上(圖3),去想象昔日詩書斯文的盛景(參《漢魏洛陽故城編年史》,39-43頁)。
圖3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東漢熹平石經(jīng)殘塊 霍宏偉攝
說起東漢太學的石經(jīng),便不能不提到蔡邕。這位流傳千古的著名學者,精通經(jīng)史、天文、書法等,被稱作“曠世逸才”。但他憑借書生意氣投身政治,孰料其政治生涯又展開于朝局錯綜復雜的東漢晚期,雖然他殫精竭慮,卻并不為君所用,屢受挫流放,最后還在董卓治下進退兩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只是雖身陷政治斗爭漩渦,蔡邕始終未曾放棄對學問修養(yǎng)的追求與秉持。在早年任議郎時,他不滿于當時儒家經(jīng)籍“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的情況,熹平四年(175),與同僚上奏求正定六經(jīng)文字,獲準后,自書儒家經(jīng)典于46塊石碑上,讓工匠鐫刻,立于雒陽太學門外,這便是“熹平石經(jīng)”。史載當碑立好后,“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馀兩,填塞街陌”(《后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1990頁)。蔡邕之女蔡琰,也是名奇女子。受其父親傳,博學有才辯,擁有極高的文化修為及天賦。不過蔡文姬的命運跌宕起伏,一生三嫁。她留下了《悲憤詩》,訴盡亂世征戰(zhàn)中女性顛沛流離與撕心裂肺的坎坷經(jīng)歷,其對生命發(fā)出真實深刻的困惑與叩問,觸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懷。
從某個角度來看,蔡氏父女的命運與其所彰顯出的精神,可以說是東漢晚期士人的經(jīng)歷寫照與宿命代表。東漢最為典型的知識分子是太學生,這一群體并非書齋學者,而對政治有著強烈訴求,因而被斥之為“黨人”,在東漢晚期曾兩度遭遇過“黨錮之禍”。他們中間出過許多名留青史的人物,比如主要活躍于順、沖、質(zhì)帝三朝的名臣李固。他學以致用,政績頗豐,后因不肯立劉志為帝,與操縱朝局的外戚梁冀抗衡,最終被殘害致死。更讓人感佩的是他的氣節(jié)風骨并未止于其身,還延續(xù)到了子女身上。李固死后,他的兩個兒子接連被害,唯獨第三子李燮在其姐李文姬的謀劃下,隨父親門生王成亡命徐州,隱于市井做起商仆,才終于死里逃生,其年不過十三。十馀年后梁冀被誅,李燮得以返還鄉(xiāng)里,姐弟重逢,悲感旁人。李燮后來被征為議郎,靈帝時拜為安平相,在位廉方自守、忠正敢言。當無道的安平王被黃巾軍掠后,他勇于上奏不宜復其王國,其名聲廣為流傳,京師人譽為“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固然東漢儒士有激揚名聲、意氣用事的弱點,并且在與外戚宦官的政治斗爭的背后往往也牽涉利益集團的糾葛,無休止的斗爭使得朝綱國體雪上加霜。但從另一方面講,那些儒士和太學生為此除了必須承受個體生命與意志上的摧殘磨難,還必須面臨一種家國情懷的重創(chuàng)。誰又能說,背后支撐他們的沒有一份對國運的憂患與信仰呢?
所以,在今天重溫東漢太學生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被一個時代所記錄的知識分子群體,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主流精神氣質(zhì),還因為從這個群體身上,能夠感覺到當時雒陽城的溫度與呼吸。畢竟城市對人群思想氣質(zhì)的影響和塑造,是潛移默化又難以忽略的,所以今人不能不去想象東漢的雒陽城,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市,才能哺育出那樣一批驚世駭俗、勇于擔當?shù)娜后w?
三 北邙冢墓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個王朝相繼建都于漢魏雒(洛)陽城,輝煌與衰亡在這里此起彼伏。這座城市曾幾度在戰(zhàn)火中毀滅,如漢末曹植隨父西征馬超時,所見的便是“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送應氏二首》,《曹植集校注》卷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3頁)。
除了感嘆城市之亡,人們也哀嘆生命的沉?。骸膀?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保ā豆旁娛攀住罚┻@說的便是北邙山。歷經(jīng)數(shù)朝,如今可知的邙山漢魏墓葬數(shù)以萬計,今選擇帝陵、官吏墓及壁畫墓等三類墓葬,從另一面看看洛陽。
第一類為帝陵。東漢是古代陵寢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時期(參韓國河《東漢北魏陵寢制度特征和地位的探討》,《文物》 2011年第 1期),其意義非凡。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正月,原該要拜謁原陵。一夜明帝“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既寤,悲不能寐”(《后漢書》卷一〇上《皇后紀》,407頁),于是挑了個黃道吉日,率百官及故客上陵。這實際就是把每年元旦朝賀皇帝的“元會儀”、飲酎禮、部分宗廟祭祀禮,合并至陵寢處成為“上陵禮 ”,大大提高了陵寢在祭禮中的地位。史書關于明帝感性的一面格外用墨,寫他“閱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給兄弟劉蒼去信講:“歲月騖過,山陵浸遠,孤心凄愴,如何如何!”(《后漢書》卷四二《劉蒼傳》,1438頁)一代帝王能有此感懷,可知死生之大事,焉能不重?
洛陽分布有11座東漢帝陵,其中5座位于漢魏洛陽故城西北方的邙山,另外6座位于洛陽故城東南方的洛河以南。北邙三十里鋪村南有一座大型封土堆,俗稱“大漢?!?,其歸屬存在爭議。根據(jù)最新的研究成果,大漢冢應是光武帝劉秀的原陵(參韓國河《文化認定與價值立場:考古學對歷史文獻的態(tài)度》,《光明日報》 2018年 6月 25日;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邙山東漢帝陵地望的探索之路》,《中國文物報》2006年11月3日)。大漢冢封土形制為圓丘形,夯筑,如今已是草木覆蓋。取徑登頂,四周皆為平地,向北眺望可見俗稱“二漢冢”的另一座封土堆(圖 4),再北為 “三漢冢”,三冢南北縱列一線,相距一里馀,是為家族墓葬序列。大漢冢和二漢冢之間,開辟出連霍高速公路,車行寥寥,并未打破周圍的寂靜與空曠。浩浩蕩蕩的風穿越而來,大漢冢頂?shù)碾s草灌木被吹拂得跌宕不休,似乎想要訴說邙山上那幾千年光陰的悠茫。
圖4在大漢冢上眺望二漢冢 王楊梅攝
第二類是官吏墓。 2009年至2010年洛陽連霍高速公路改擴建時,在邙山大漢冢東側發(fā)掘了曹魏時期的曹休墓。曹休是被曹操譽為“吾家千里駒”的一名戰(zhàn)將,他的墓是帶有長斜坡墓道(圖5)的磚券多室墓。后室、北側室、西南側室分別安葬墓主人及合葬者。出土器物80馀件,其中后室中部出土一枚銅印,篆書白文“曹休”兩字,證實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墓葬年代(參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洛陽孟津大漢冢曹魏貴族墓》,《文物》 2011年第9期)。
圖5曹休墓斜坡墓道 王楊梅攝
從連霍高速主路下來,走一段鄉(xiāng)間小路,便可以到達曹休墓。從有些陡峭斜向的墓道下去,光線逐漸變暗,經(jīng)過甬道,進入墓室內(nèi)部后需要電筒照亮。電筒光束所及,只能依稀辨別近身的墻壁與室頂,置身于那些黑寂中千馀年前的磚與土之間,仿佛能夠嗅到那絲絲塵埃落定、死生陌路的決然。曹休去世時,曹植專門寫過一篇《大司馬曹休誄》,以抒哀痛。這位在詩酒中流連了一生卻又抑郁糾結的陳思王,也和洛陽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黃初三年(222),他在入洛受封、返回鄄城的途中,路過洛水,以無與倫比的才思與想象,將心中久積的苦悶郁結盡情迸發(fā),創(chuàng)造了名動千古的洛神,濃墨重彩地向世人宣布他在洛水有過怎樣一次動人心魄的奇遇。他筆下的女神,源于楚辭的浪漫多情,也來自漢賦的驚才絕艷,她自古老的湘江一路走來,走向漢魏的洛水,曾由生入死,又最終從死亡中獲得永生。這種對死亡的獨特視角,向現(xiàn)代人展示出古人生死觀的一面。
第三類是壁畫墓。如洛陽西漢的卜千秋墓,在墓室主室、墓門與后壁山墻之間的墓頂平脊內(nèi)側,用線條與色彩畫出一幅墓主人升仙圖。在這幅長達4.51米的畫卷上,從左到右依次有女媧、月輪、羽人、青龍、白虎、朱雀、麒麟、魚婦、西王母、玉兔、卜氏夫婦、伏羲和日輪。在原本冰冷恐怖的墓室里,亡者卻置身于神人、神獸環(huán)繞保護的祥和仙境中,并被引領著走向升仙之路,這種藝術想象暗示于一種無常流變的基調(diào)中,希冀浪漫瀟灑、獲得安撫慰藉的終極關懷。西晉的文人張載登北邙曾作《七哀詩》:
北邙何壘壘?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云漢世主。恭文遙相望,原陵郁膴膴。 ……
在詩人的感慨之外,死亡作為一種無可逃避的絕對存在矗立在每個人的生命終點,漢代人為此以“事死如事生”的審慎態(tài)度來處理和想象死亡,憑著這份洞徹與達觀,他們不僅賦予生死以崇高感,也滋養(yǎng)、拓展了藝術的無限天地。
對于人類個體,至大莫過于生死;對于一座建筑,存在莫過于興廢;對于一類精神共同體,功罪莫過于春秋;對于一個王朝,意義莫過于榮辱存亡……而漢魏洛陽城將這一切見證目睹、容納涵蓋,但她不言不語,以一種靜默長深的姿態(tài),頑強地抵御著人世的喧囂與光陰的磨蝕。洛陽城將成敗等閑視之,紛紜騰突,谷靜山空,一切留與世人評說。她只平靜地走過自己的歷史,走向自己命運歸宿的地平線,走進我們每個人似曾相識的心底?!叭魡柟沤衽d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司馬光《過故洛陽城二首》)
(作者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
——本文刊于《文史知識》2018年第9期“走進歷史現(xiàn)場”欄目
訂閱
文史
知識
責編:老黿
Hash:e935961e2b456afdfb86b5c6d0a35d8eb3ed7b0a
聲明:此文由 文史知識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