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村落記憶 | 通遠鎮(zhèn) 之 通遠村
通遠鎮(zhèn)地處縣境北部,距縣城西偏北約4.45公里處。東臨藥惠管委會、鹿苑街辦;南連崇皇街辦、姬家管委會;西接姬家管委會、灣子鎮(zhèn);北靠三原縣安樂、陂西兩鄉(xiāng)。東西寬約6.5公里,南北長約8.5公里,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以鎮(zhèn)政府駐地通遠坊得名。
原為通遠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時,與原灣子鄉(xiāng)合建為星火公社,1961年9月將原通遠鄉(xiāng)轄地改為通遠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為紅旗公社,1972年復名通遠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又恢復通遠鄉(xiāng),1985年5月改為通遠鎮(zhèn),轄10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
鎮(zhèn)政府駐地原有國家地質(zhì)部第二綜合物探大隊和高陵師范學校。師范撤銷后改為縣第二中學,后改為高陵縣職教中心。位于鎮(zhèn)政府駐地東側的天主教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轄區(qū)內(nèi)有新石器時期灰堆坡遺址,前秦國王姚萇墓,唐龍躍宮遺址等。
通遠村位于通遠鎮(zhèn)轄境中部,東臨史喻村,南連官路、華邑兩村,西靠官路村,北接杜家村。1958年為通遠大隊,以大隊部駐地通遠坊的簡稱通遠而得名,1966年 文化大革命中更名為紅旗大隊,1972年復名通遠大隊,1984年6月改建為通遠村委會。轄通遠坊、渠岸楊、太王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與通遠鎮(zhèn)政府同駐通遠坊。2011年有678戶,2905人。耕地3603畝,均可灌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49公頃,總產(chǎn)2572噸,公頃產(chǎn)7372公斤。高永路橫貫南境,高三公路斜穿村東北部。通遠坊有始建于清初葉的天主教堂,所轄各村中信奉天主教的人甚多。有公墓一處,其中有扶眉戰(zhàn)役及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墓群。
通遠坊,位于高永路以北,高三公路以南,系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駐地。是高陵縣大村落之一。明中葉,因村在縣境北部,遂以縣城北門 “通遠”命名為通遠坊。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縣志》即以大村載入,名與今同。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記為二村,名“通遠坊”、“劉家堡”,也有俗稱通染坊。《高陵縣志》(2000)記為“通遠坊”。村內(nèi)有始建于清初葉的天主教堂1座,村南有公墓1處。
渠岸楊,位于鎮(zhèn)政府駐地南偏東約1.15公里處,高永公路南側。明末,村處唐昌連渠岸旁,楊姓居之,故名。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xù)志》始載有此村,名“渠上楊”。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qū)??倛D》記作“楊家”。也有以相近音稱群楊或渠楊村的。《高陵縣志》(2000)記為“渠岸楊”。
太王,位于村委會駐地東北約0.63公里處,高三公路以南。據(jù)傳,明中葉,王姓居此,便在其姓氏前加一太平的“太”字,作為村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始載有此村,名“王家堡”。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xù)志》記作“王家村”或“后王村”。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qū)保總圖》記作“太王村”。《高陵縣志》(2000)記為“太王”。
通遠天主教堂 位于通遠村正街中段,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成為陜西天主教教務中心。坐北向南,中為天主教堂,兩側為修堂、修生堂。天主堂為中西合璧式二層建筑,占地面積1166平方米,主體為哥特式尖頂,堂內(nèi)彩繪圣母、耶穌及天主像。1925年附設保祿小學及玫瑰女小,1935年改為光華小學。現(xiàn)存?zhèn)鹘淌磕贡?2通及石獅、圣水潭等文物。
Hash:f81d1a5a54b910692c944f21353f90de956eb70a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高陵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