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天寧寺塔:中國第一座用具體形象“講經(jīng)”的佛塔
古建專家、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長王世仁先生專門寫來一文,認為文中根據(jù)某些古籍記載,稱“廣安門外天寧寺的前身是北魏光林寺,隋代改名為弘業(yè)寺,寺內(nèi)建塔,即今天的天寧寺塔……”有“張冠李戴”之嫌,為避免以訛傳訛,特撰文加以厘清。
天寧寺塔建于1119年至1120年
“奉圣旨起建天王寺磚塔一座”
1992年修塔時在寶頂座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建塔碑,這塊《大遼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記》碑文為:“皇叔、判留守諸路兵馬都元帥府事、秦晉國王,天慶九年奉圣旨起建天王寺磚塔一座,舉高二百三尺,相計共一十個月了畢?!狈浅C鞔_此塔名天王寺舍利塔,建于遼末天祚帝天慶九年至十年(1119年至1120年)。這位主持建塔的“皇叔”名叫耶律淳,他于建塔兩年后中京失陷,天祚帝出逃,在燕京自立為帝,號天賜皇帝,改元建福,但僅三個月便死了。雖然塔建于遼,但是許多歷史文獻卻把它和北魏光林寺、隋代弘業(yè)寺混為一寺,經(jīng)常被一些文章引用。只有82年前(1935年)梁思成、林徽音著《平郊建筑雜錄--天寧寺塔建筑年代之鑒別問題》,對唐代以來十種文獻逐一考辯后提出:“其確實性根本不能成立”,接著從“(一)整個建筑物和圖案之形式;(二)建筑各部之手法或作風”入手,分析塔的形制,得出了此塔“是遼末的作品”,與建塔碑所記完全一致。此文原載于1935年《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五卷第四期,2001年收入《梁思成全集》第一卷。
遼代天寧寺與隋代弘業(yè)寺并無關(guān)系
明清古籍等記載有誤
其實,遼代的天寧寺與隋代的弘業(yè)寺并無關(guān)系。隋文帝曾在仁壽元年(公元601年)下詔:“……宜請沙門三十人,……分道送舍利前往諸州起塔,……就有山水寺,所起塔依前山?!驹鞓?,送往當州?!倍辏ü?02年)又下詔再次頒送舍利建塔,這次共五十一州,其中就有幽州?!独m(xù)高僧傳·寶巖傳》記載:“仁壽下敕召送舍利于本州弘業(yè)寺,即元魏孝文帝之所立也,舊號光林,依峰帶澗,面勢高敞。自開皇舍利到前,山恒傾搖未曾休止,及安塔竟,山動自息。”此處之開皇也是隋文帝年號,但在仁壽之前,《續(xù)高僧傳》是唐朝道宣所著,唐記隋事,略有差錯,可以理解。此后仁壽四年又頒送舍利于三十州,前后共計一百一十一所。其中幽州是刺史陳國公竇抗駐地,位置重要,所以二次獲頒舍利建塔,不過此塔位于州治薊城內(nèi)的智泉寺,與弘業(yè)寺無關(guān)。
弘業(yè)寺在唐代改名為天王寺,供奉毗沙門天王。元人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載,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一度改弘業(yè)寺為大萬安禪寺。到了明代,蔣一葵著《長安客話》、劉侗著《帝京景物略》,直接就把天寧寺的前身說成是隋的弘業(yè)寺,此說又被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和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七年(1756、1782年)《御制重修天寧寺碑》所沿用,長時期誤導后人。
那么真正的光林——弘業(yè)寺在哪里呢?據(jù)《日下舊聞考》引《山行雜記》記載,香山之南有門頭村,村后有萬安山,山后有寺名宏(原為弘,避乾隆名弘歷,改弘為宏)教禪林,山門內(nèi)有大神通塔院,前有平臺,后有泉水,與《續(xù)高僧傳》描述的弘業(yè)寺基本一致。門頭村為西山淺山區(qū)入口,由于背靠萬安山,金代一度改名為大萬安禪寺,元代重修,復名“大宣文弘教寺”,從萬安、弘教(教與業(yè)通)、塔院等地名和山水地形分析,大致可以認定這里就是弘業(yè)寺所在地。《日下舊聞考》編者也說這里“相傳為宏(弘)教寺遺址”,清代改建為法海寺、法華寺,近代已荒廢,附近劃入萬安公墓范圍。
中國第一座用具體形象詮釋經(jīng)義的檐式塔
有“壘塔作頭”和“勾當”等工匠大名
天寧寺塔的文化價值同樣不可小覷,可以歸納為宗教意義和建筑藝術(shù)兩部分。
首先是宗教意義。中國的佛教,由魏至唐主流都屬大乘派,共形成八“宗”,八宗又分為重經(jīng)義的顯教和重儀軌的密教,以及融合兩者的“圓教”。其中華嚴宗就是中國自創(chuàng)的一種圓教,所奉經(jīng)典也引入了《圓覺經(jīng)》,傳法的場所名圓覺道場。北方契丹人有拜日的習俗,又接受了以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主尊的華嚴教義,經(jīng)過遼道宗推廣,成為遼朝的國教。天寧寺塔就是按照圓覺道場的經(jīng)義設(shè)計場面,一層塔身八面,按圓覺儀軌布置了五十三個塑像(遺失一個),包括佛、菩薩、天女、力士、奴仆,還有獅、象坐騎,個個生動逼真。
八角塔始見于唐,但都是單層墓塔,遼代突然出現(xiàn)了許多八角多層密檐塔,主要原因是密教在中唐以后受到皇室推崇,以“曼荼羅”(壇城)為修法場所,這是一種呈“井”字分隔,共九個間隔、五個空間的布局,中部為大日如來,其余八處或五處為各種佛、菩薩、明王等駐所。遼代尊崇顯密合一的華嚴宗,密教的曼荼羅也被引入造塔的設(shè)計概念。塔下的須彌座、平座和蓮臺,原為佛座,圓覺道場以塔為佛,所以于其上放塔;十三層檐則來自《華嚴經(jīng)》描述的華藏世界第十三層是大日如來駐地,有城郭宮室,因而設(shè)計了仿木結(jié)構(gòu)的殿堂構(gòu)件。總之,天寧寺塔是中國第一座用具體形象詮釋經(jīng)義的中國特色佛教文化的藝術(shù)之作。
其次是輝煌的建筑藝術(shù):第一,平面與高度關(guān)系。1992年在腳手架上用手工實測通高為55.38米,折合遼宋尺約為185尺,與203尺之差18尺即為清代缺失的塔剎高度。以塔中間(第七層)實測面寬18尺(5.5米),則八角內(nèi)切圓周長135尺,塔高為其1.5倍。許多遼塔都是這種1:1.5的比例,可看作一種造型規(guī)則。第二,立面各段比例。據(jù)實測,塔下部基座和塔身、中間十三層屋檐、上部塔剎三者比例為1:2:1,這也是控制造型的規(guī)則。第三,模數(shù)。中國古建筑設(shè)計為求得內(nèi)在和諧之美,又便于估工算料,很早就使用某一構(gòu)件(如斗栱)或某一部分、某一數(shù)值為模數(shù),以其倍數(shù)或分數(shù)控制造型。
天寧寺塔的模數(shù)是10尺/3,三分十尺也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常用的“三分損益”法。第四,韻律。中國古代建筑的韻律俯仰可見,梁思成先生就曾以天寧寺塔為例作出五線樂譜。第五,外輪廓。天寧寺塔的外輪廓不是簡單的直線形錐體,而是繼承了魏唐以來豐滿的拋物線形,各部分屋檐長度按一定參數(shù)略有微差,叫作“收殺”。總之,天寧寺塔是中國密檐式塔最后一座,也是最具文化意義的一座佛塔。幸運的是在建塔碑中還留下了工匠的名字:“壘塔作頭”寇世英、寇世興,“勾當”(助手)戴孝詮、黃永壽。
Hash:9c6badf40062b374af16bc21be8cc8f55adf7982
聲明:此文由 北京事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