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塔都有哪些神秘傳說?

天寧寺塔:遼代精美建筑佛教盛事

遼代佛教建筑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磚塔雕塑造型優(yōu)美、手法細膩,是中國塔藝術(shù)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天寧寺塔在整體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現(xiàn)了遼代密檐磚塔的建筑風格,塔身雕塑是按《圓覺經(jīng)》布置的圓覺道場,塔的建筑和裝飾處理是按《華嚴經(jīng)》經(jīng)義設(shè)計的象征大日如來的“華藏世界”,兩者結(jié)合,顯示出遼代佛教尊崇華嚴宗、融合顯教密教的特點,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實例,被建筑學家梁思成贊為“富有音樂的韻律”。

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今稱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jù)。據(jù)史籍記載,在遼代,每月初八天寧寺塔各層會點燃360盞燈,懸掛風鈴3400個,正如詩中描繪的“燈明三百六十點,風撼三千四百鈴?!保L作時鈴齊鳴,仿佛編鐘之聲,飛火流螢,悠遠流長,百姓聚眾觀燈,成為當時京城的一大盛景。時間流逝,歲月滄桑,天寧寺塔上的雕塑雖有破損,多數(shù)已被修葺,今天我們看到的基本上是12世紀原物。

梵宮塔影能再現(xiàn)嗎?

天寧寺塔雄偉壯麗,穩(wěn)重挺拔,經(jīng)一千五百年風雨,依舊巍然矗立,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默默注視著北京的變化。

明清時期,天寧寺塔的一種神秘想象《梵宮塔影》,被列入當時京城《宛平八景》之一。說的是每天中午,天寧寺大士殿中門即使關(guān)閉,大陽光也能從門縫照進去,而此時,天寧寺塔的全部塔影恰好映在其中。古人云:此非塔影,乃舍利珠光上聚,攝入塔影。即佛光也。這一種神秘想象待天寧寺塔院全部修復后,有望再現(xiàn)。其中原理,有待現(xiàn)代科學解釋。

塔下有佛舍利嗎?

傳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涅磐后,其弟子為在中原傳播佛教,將一包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獻給隋文帝,隋文帝頒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門寺、天寧寺均為其中之一。

有史書記載天寧寺石函下葬情況: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三月二十六日,石函始磨,兩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鏡,內(nèi)外相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駁,又類瑪瑙,潤澤炫耀光似琉璃。至四月二日起齋行道,至三日起慶時,舍利前佛香供養(yǎng)。燈光焰庭,眾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與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

另據(jù)考證:天寧寺塔為遼代補建。據(jù)隋仁壽年間以逾數(shù)百年。但從塔的形式看,“其中無階級可上,蓋專以安佛舍利,非登覽之地也”。那么遼建天寧寺塔,是為保護佛舍利嗎?因為遼代是一個“迷失的王朝”,史記甚少,因此,天寧寺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宮,便成為天寧寺頭號之謎。

在天寧寺能找到遼代消失的緣故嗎?

聽評書《楊家將》長大的一代人,對大遼國的耶律阿保機、蕭太后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天寧寺塔就是顯赫一時的遼代最后一個皇帝——天錫皇帝主持建造的??上芍蟛痪?,京城被金兵所破,遼代隨之滅亡。

歷史契丹人所創(chuàng)建的遼王朝曾是當時名震中外的盛大王朝。據(jù)說哥倫布出海遠航,就是為了尋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此事雖不能確定,但在俄文和拉丁文中將中國稱為“契丹”,卻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契丹人所建立的遼王朝,與五代共始,和北宋同終。它雄踞于長城內(nèi)外,占有中國半壁河山。它立北京為都城,這是北京城首次作為統(tǒng)治中心。由此說來:天寧寺塔是北京作為五朝古都,最古老、也是唯一的地面見證物。

但是,與其它建立王朝的少數(shù)民族不同的是:契丹族隨著遼王朝的滅亡而神秘消失。近年來,隨著遼代墓葬的不斷出土,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文化的契丹人的下落,成為考古學、人文學、史學界研究的熱點。

為什么外省到京的人都要先到天寧寺拜佛以求平安

據(jù)老北京的傳說,外省到京做官或做生意的人,都要先到天寧寺拜佛以求平安。為什么?未得其解。

2002年10月24日,在重修天寧寺過程中,于接引殿東側(cè)金剛磚下發(fā)現(xiàn)一口倒扣的大缸。在多架攝像機和照相機的監(jiān)視下,大缸被慎重的出土,缸內(nèi)空無一物,缸壁上確有大小兩個規(guī)則的圓洞?!按蟾资亲鍪裁从玫模俊薄按蟾资鞘裁磿r代,什么人埋的?”“為什么要埋在大殿金剛磚下?”等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專家們激烈的爭論,莫一是衷。廣大市民也紛紛參與猜測,使天寧寺更加神秘。

天寧寺塔都有哪些神秘傳說?

天寧寺舍利塔隋文帝將供奉的佛舍利分別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門寺、天寧寺均為其中之一。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

初建時的塔為木塔,有臺階可上,元未寺院毀于兵燹,只余孤塔,遼代改建成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塔身高57.8米。

塔建于方形磚徹的大平臺上。塔的最下部是須彌座,有壺門浮雕一道,須彌座上面是具有斗拱勾欄的平座和三層仰蓮瓣,承以塔身。蓮瓣初建時是用鐵制,可以注油燃燈,清代重修后才改成磚塔。塔身四面設(shè)半圓形券門,門兩旁高浮雕金剛力士、菩薩、天部,磚柱上浮雕升降龍。所有雕飾,造型優(yōu)美生動,只是年久失修,殘損嚴重。

歷史上曾經(jīng)記載,春節(jié)時皇帝率領(lǐng)百官到天寧寺燃燈供佛,祈求一年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每月初八點燃三百六十盞燈。百姓聚眾觀燈,祈禱吉祥。全塔共懸掛風鈴三千四百個,風作時鈴齊鳴,仿佛編鐘悠遠流長。有古詩為證:燈明三百六十點,最好天寧云外塔。風撼三千四百鈴,恨無梯級上青冥。

右繞於塔(順時針),當愿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南無三滿哆,母馱南,唵杜波杜波娑婆訶。祈求懺悔業(yè)障,?;墼鲩L,身體康健,心想事成。

(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屬)

Hash:390d88835daf95a2c75b82ca02d67b82976d03a6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北京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