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個歷史地名再現(xiàn)儀征3000年滄海桑田

近日,揚州市民政部門公示了第二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涉及自然地理實體、行政建置區(qū)劃、街巷園林古跡及紀念地等四類共276個地名。這其中,儀征市就有150條入選,占總數一半以上。

...................................................

儀征南門附近有一個池塘,上面漂浮著綠藻,幾只小鴨子游來游去。據了解,以前有居民在里面淘米洗衣服,后來還有食品公司在里面養(yǎng)鴨子??雌饋恚@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池塘。

...................................................

然而,熟悉當地情況的文史學者介紹,這塊地方叫“大碼頭”,看似其貌不揚,實際上大有來頭。原來,以前儀征是運河重要的通江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所以從隋唐起,儀征就是漕運、鹽運的中轉地。

在宋代,儀征被稱作“真州”,江南六路的漕糧都集中到真州,然后運往開封,漕運量最高峰的時候達到800萬石一年 ,占全國漕運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依托運河,真州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被譽為“風物淮南第一州”,這塊地方就是當時的通江出入口,曾經有成百上千艘帆船在此集聚。

明清兩代到民國初年,大碼頭都是儀征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之一,清代有學者描述它“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隱若城郭”。后來,隨著時光流逝,大碼頭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2019年,大碼頭地段拆遷,它的面貌才比較完整地浮現(xiàn)了出來。

...................................................

由于運河和長江水位有落差,中間有一道壩相隔。以前,漕船要進運河,都是通過人力把船和貨物運過壩,再裝船繼續(xù)運輸,費工費時,而且浪費嚴重。為解決這一運輸難題,古人設計了“真州復閘”,用兩道或多道閘門克服水位落差比較大的問題,保證船只正常通行,在我國航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技術革新,這些閘門的名字均被列入揚州市第二批歷史地名保護目錄。

...................................................

揚州市第二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中,儀征共有150條入選,占總數一半以上,這些重要的歷史地名就像一個個索引,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歷史遺跡的保護,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儀征博物館,記者看到陳列的神墩遺址出土文物,展示了商周時期的許多重要器皿,有助于了解3000多年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除了神墩以外,在儀征東北區(qū)域,還密集分布著虎山、磨盤山、甘草山等商周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等文物,這是在江蘇地區(qū)商周時代考古中少見的。保存較完整的聚落遺址,對了解儀征西周、春秋時期的文化面貌有重要意義。

由于年代久遠,有些遺址已經遭到部分破壞。有學者表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有許多舊址古跡會在風吹雨打中慢慢消逝,因此,建立地名保護名錄,將這些地名承載的歷史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就顯得格外重要。

民政部門表示,被列入保護名錄的歷史地名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擯棄、廢止原址地名,要優(yōu)先延續(xù)、保留、規(guī)范使用歷史地名。同時,對部分極具歷史價值的地名還將采取設立保護標識的方式加以保護和宣傳。(作者:支旭召)

來源:學習強國,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

Hash:3c2e6854e5521415b6f75e93e372fcc456f1d61a

聲明:此文由 白沙天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