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末口發(fā)現(xiàn)南宋古建筑
圖文/徐愛明、陳冬、張馳
“古末口發(fā)現(xiàn)宋代城墻了!”2017年7月,一個工地挖出宋代城墻建筑遺跡的消息迅速地在淮安區(qū)文化愛好者之間傳播,更有熱心的愛好者進入工地,拍到了古代建筑遺跡的圖片,并把圖片發(fā)布在地方網(wǎng)絡論壇、微信公眾號上,在淮安區(qū)范圍內引起很大反響,以致更多的文化愛好者、文物愛好者或三五成群、或單車獨騎前往工地一探究竟。
眾所周知,古末口遺址位于淮安區(qū)新城以北翔宇南道南側,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邗溝的北端終點,歷史上曾是大運河與淮河的分界點,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上歷史最悠久,也是最重要的歷史遺產點。1982年,原淮安縣政府在古末口遺址新建遺址牌坊,并對遺址加以保護。2003年3月,古末口遺址被列為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古末口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江蘇段”重要的不可移動文物?,F(xiàn)在,在古末口周邊又發(fā)現(xiàn)大面積古代磚結構建筑,其價值和意義自然非同小可。
不少文史專家及學者都前往遺址現(xiàn)場參觀考察,一致認為該遺址是一處水利建筑遺跡,應為宋代邗溝盤糧過壩碼頭遺址,或為當年淮河南岸內河民居和水利設施遺存,并不是傳說中的古城墻遺跡。有文史專家認為,此處遺址在古邗溝之旁、新羅坊遺址附近,位于古末口遺址范圍、“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保護緩沖帶內,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的重點文物保護范圍,考古價值非凡,歷史意義重大,一定會引起全國轟動。
在得到消息后,淮安區(qū)文物局、博物館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入施工現(xiàn)場,要求工程建設方暫緩施工。派出專業(yè)考古人員進行現(xiàn)場保護,跟蹤清理作業(yè),24小時值班看護。直至8月中旬,經過初步試掘,該處遺址的大體輪廓逐漸顯現(xiàn),共暴露出4處磚墻體結構,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總占地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位于最南端的是一處高約2米、長約12米、厚1米、高1.5米的殘存墻體,該墻體均使用青磚(25厘米×15厘米×8厘米)堆砌而成,有不少都刻有“淮安州”字樣。墻體南端每間隔1米用木樁穿透固定,用以加固墻體。向北50米處,有一道與之相對的第二道墻體,殘存長9米,最寬處1米,高約1.5米,墻體北端使用木樁穿透固定。再往北8米處,即出現(xiàn)了第三道墻體,殘存長約1米,寬1米,高約80厘米。再向北8米,位于遺址最北端的是一處磚石結構建筑基礎,呈“7”字拐角型,殘存長約4.6米,寬1米,高約1.5米。同時,在地層中出土文物約30件,從宋代至明代,有罐、缽、瓶等陶瓷器皿,還有一些鐵鏟等工具。
結合現(xiàn)場出現(xiàn)的實物資料及多位文史專家的意見,得出初步結論:該遺址是一處水利設施,應為宋代之前沿用的盤糧過壩碼頭遺址,是一處南宋水工古遺址。最南端的兩處墻體應為當時的閘壩,穿透木樁是為了防止墻體在水流長期的沖刷下發(fā)生傾塌;最北段兩處呈“7”字拐角型的磚石結構墻體應為碼頭等設施基礎。從該遺址出土的刻有“淮安州”字樣的銘文磚來看,尺寸較大,制作工藝精良,木樁粗壯結實,足見該遺址體量之大,規(guī)格之高。這一發(fā)現(xiàn)見證了淮安自古就是南北交通樞紐和運河之都,而且是唐宋期間重要港口城市,對大運河文化的保護與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
古末口遺址考古現(xiàn)場
Hash:46a0ec782f00eafc9a5b74b734b42c4eb62f5e22
聲明:此文由 淮安文史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