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山鄉(xiāng)有人識——王家大院綜述

遠在山鄉(xiāng)有人識——王家大院綜述

一座座古老的院落,毗連成片,氣勢磅礴,呈城堡式展現(xiàn)在黃土高坡上面,二百年風韻依舊。來過這里的海內(nèi)外游客,包括那些高層次的官員、學者、教授、專家、媒體記者、社會名流等等,許多人額手稱幸,口碑相傳,詩文贊許,筆墨抒懷,竟無所吝惜地把許多幾近過甚的溢美之詞留給人們品咂——“民間故宮”“民居大觀園”“天下第一院”“華夏民居第一宅”“建筑藝術博物館”……京城一家報紙上的標題,更然響亮而引人注目:“王家歸來不看院”。這“王家”便指的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晉中盆地南部邊沿的靈石縣。靈石縣是由于一尊巨大的隕石從天而降,又為當時正在北巡途中的隋文帝欽悉,方才以石立縣,縣以石名,有了汾河峽谷間這個縣份的。境內(nèi)的冷泉關、陰地關、汾水關、雀鼠谷、韓信嶺、秦王嶺、摩天嶺等關隘,向為軍事要沖,歷來兵家必爭。至于大禹治水時“打開三灣口,空出晉陽湖”的傳說,人們也只是從這里才找到了那個古老的蹤跡。

王家大院所在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靜升鎮(zhèn)靜升村,在靈石縣城以東12公里處。人口近萬的靜升村,東挽綿山,西望汾河,南北為黃土丘陵,中間是清清溪流。就靜升本村和周邊五公里之內(nèi),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有商代青銅器出土,有唐代資壽寺開放,有宋代抗金文書面世,有元代文廟完好,還有崇祀介子推的介林以及清代“萬卷精華樓”的人文記載等等。歷史文化氛圍極濃,地上地下文物豐富,人說靈石縣人杰地靈之“靈”,僅于此便可見一斑。

王家大院為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靜升王家所建。靜升王家乃太原王氏之后裔,其始祖早年從太原遷至本縣溝營村后,于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1313年)復遷靜升村。初為佃農(nóng),兼營豆腐,爾后人丁漸旺,以商賈起家,耕讀入仕,才門庭漸顯。據(jù)現(xiàn)存《靜升村王氏源流碑記》,早在明朝天啟年間,王家已是“士者經(jīng)史傳家,英輩迭出;農(nóng)者沃產(chǎn)遺后,坐享豐盈;工者徹通諸藝,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據(jù)資萬千”。

靜升王氏的現(xiàn)存院落房舍,最早可考至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最晚者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在靜升村所謂“九溝八堡十八巷”中,至少有“三溝六堡五巷”,基本上屬于“王土”,其中有的堡子雖參有異姓,但也是王家人牽頭“延眾相商”“竭志經(jīng)營”而成,故所謂王家大院,大小院落不下千座,其總面積粗計,至少在25萬平方米以上。

現(xiàn)開放的分別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的恒貞堡、視履堡兩組建筑群,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窯洞與瓦房相結(jié)合的全封閉建筑,加上孝義祠堂等,開放面積共45000平方米,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這些建筑既不失傳統(tǒng)民居建筑共性的精神風貌,又具有王家大院唯此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上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nèi)涵豐厚,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diào),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確是我國目前已不可多見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精品。

來源:2018年11月27日山西市場導報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非商業(yè)用途!

本文轉(zhuǎn)載自:山西市場導報(作者:溫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nèi)刪除!

Hash:de09ae323fab28931df44a270740d17a928fa4f8

聲明:此文由 山西王家大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