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運河知多少?“最美運河地標”是何處?
10月19日上午,2019年“宣德堂文化大講堂”第13場活動《流動的遺產(chǎn)——南京歷代運河的故事》在建鄴書房舉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南京出版社社長盧海鳴講述了南京歷代開挖的運河,以及南京與大運河的關系。盧老師認為,南京地區(qū)發(fā)軔自先秦的密集運河系統(tǒng),通過長江、太湖等水系與大運河連接,既共生共榮,又患難與共;既若即若離,又水乳交融。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派伍子胥在南京高淳境內(nèi)開鑿胥河,至清代光緒八年(1882)左宗棠組織開鑿朱家山河,南京歷史上開鑿的運河至少有26條,其中約三分之一的運河已經(jīng)堙沒,難尋其蹤;三分之二的運河至今仍在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nèi)河航運、生態(tài)景觀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省大運河辦的指導下,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組織開展了“尋找大運河江蘇記憶”活動,2019年6月,經(jīng)推薦、推送,綜合網(wǎng)絡熱度、專家評議和部門評議排名,最終評定出江蘇最美運河地標(共40處),其中,南京入選的有“胥河高淳段”、“溧水胭脂河(含天生橋套閘)”兩處。
一、南京第一運河——胥河
我國的運河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公元前 506 年(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在江南開鑿胥河,是中國和世界上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運河之一,也是南京歷史上最早的運河。比南京第一城越城(前472)還要早34年。
關于胥河是人工運河的記載,出自北宋元祐四年(1089)著名水利專家、宜興人單鍔的《吳中水利書》:“(錢)公輔以為伍堰者,自春秋時,吳王闔閭用伍子胥之謀伐楚,始創(chuàng)此河,以為漕運,春冬載二百石舟而東,則通太湖,西則入長江,自后相傳,未始有廢?!?/p>
胥河堪稱“戰(zhàn)爭之河”。
船隊行駛在經(jīng)過東壩鎮(zhèn)的胥河。
胥河的終點是定埠鎮(zhèn)的大橋,連接安徽郎溪和江蘇高淳。
胥河,地處太湖之西,橫貫高淳區(qū)境內(nèi),西通固城湖,東連荊溪河,在高淳縣固城鎮(zhèn)與定埠鎮(zhèn)之間。全長 30.6 公里。連通水陽江水系與太湖水系。
二、六朝建康城的生命線——破崗瀆
破崗瀆(破岡瀆),一名破墩瀆,又名柏岡、破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和鎮(zhèn)江市的句容市境內(nèi),溝通秦淮河與太湖水系。它是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與三吳地區(qū)(吳、吳興、會稽,今蘇州、湖州和紹興)水上交通的生命線,也是都城建康的政治命脈和經(jīng)濟動脈。
關于破崗瀆,見于晉朝陳壽《三國志·吳主孫權傳》赤烏八年(245)八月條:“使校尉陳勛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
破崗瀆開鑿于孫吳時期。在孫權開鑿破崗瀆之前,三吳地區(qū)的物資,特別是會稽郡的物資,都是用船經(jīng)過江南運河運抵京口(今鎮(zhèn)江),然后離開京口進入長江,逆流數(shù)百里運到建業(yè)。由于六朝時期長江的入海口在京口一帶,長江風大浪急,小船進入長江常常要冒船毀人亡的風險,同時,水運繞道京口,路途遙遠。所以,破崗瀆的開鑿,溝通了秦淮河與太湖流域。
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期間,為避太子蕭綱名諱,將破崗瀆改名為破墩瀆,予以廢棄,同時,為了滿足都城建康(今南京)對大量物資的需求,開鑿上容瀆取代破崗瀆。
破崗瀆的起點。右為溧水河(江寧區(qū)西北村),左為句容河(從秦淮河大橋塔樓上向南拍攝)
破崗瀆工程之浩大,水利設施之先進,是南京歷史上任何一條運河所無法比擬的。
三、六朝建康城內(nèi)河道——運瀆等
(一)經(jīng)濟動脈和政治命脈——運瀆
顧名思義,是運輸物資的水上通道。它是吳大帝孫權定都建業(yè)(今南京)后,在建業(yè)城里開鑿的第一條人工河道。運瀆位于六朝建康宮城的西部,北接潮溝西支,南連秦淮河,是向皇宮中的倉城運輸物資的重要通道。運瀆河道地面上現(xiàn)基本無存,但是河道走向仍有蹤跡可尋。
(二)穿越南京城分水嶺(古稱龍脈)之河——潮溝
又名城北塹、城北溝,它北通玄武湖,將江潮引入南京城,故名潮溝。潮溝西接運瀆,南連珍珠河,東連青溪,將南京城內(nèi)的兩大水系——秦淮河水系和長江沿江水系的金川河連為一體。
(三)詩歌之河——青溪(清溪)
又名東渠,俗呼為長河。因其迂回曲折,連綿十余里,故有“九曲青溪”之名。它最初是一條天然河流,孫吳定都建業(yè)后,對其進行拓寬、疏浚和改造,使其成為一條人工與自然雙重性質(zhì)的河流。
青溪發(fā)源于鐘山,西接潮溝,在今明故宮和前湖一帶匯集成燕雀湖,然后順著地勢先向西流(南博西邊有清溪路),到竺橋西北的太平橋轉(zhuǎn)向南流,經(jīng)五老、壽星、常府諸橋到達內(nèi)橋之西,經(jīng)昇平橋轉(zhuǎn)而向東,又經(jīng)四象橋、淮清橋注入秦淮河。
太平南路四象橋(青溪中橋)下的青溪。
自楊吳筑城掘濠,青溪南流水道湮塞;明朝時期又填湖建宮城,使青溪源流中斷,今僅剩下昇平橋至淮清橋一段。
(四)娛樂之河——城北渠(珍珠河)
珍珠橋南珍珠河。
因溝通宮城與城北的潮溝,故名。它是吳后主孫皓在位時期開鑿的一條人工河道。相傳陳后主在宮內(nèi)泛舟遇雨,水生浮漚,宮人指曰:“滿河珍珠也?!币蚨渲楹?。
四、楊吳南唐護城河——楊吳城濠
五代十國時期,南京(時稱江寧)先后是我國南方的兩個重要地區(qū)性政權——楊吳(902—937)的西都和南唐(937—976)的國都。楊吳城濠,包括南京城內(nèi)秦淮河的北支、東支和南京城外通濟門至水西門段的外秦淮河。始鑿于楊吳權臣徐知誥(后來的南唐開國皇帝)任昇州刺史時期,故名。
五、明朝初年的國家工程——胭脂河
明初南京首次成為統(tǒng)一王朝的都城。為滿足都城的物質(zhì)生活需求和軍事防御需要,開挖胭脂河。
胭脂河位于南京東南溧水區(qū)西部,溝通石臼湖和秦淮河兩個流域,為古代著名的切嶺運河之一。河道北起一干河的沙河口,穿過石臼湖與秦淮河的分水嶺胭脂崗,向南至洪藍埠,由毛家河經(jīng)倉口鎮(zhèn)流入石臼湖,全長7.5公里。
胭脂河,1966 年正式定名為“天生橋河”,1978 年改稱洪昌河,后來又恢復天生橋河一名。
上新河,又名上河、新河,位于江東門外。明初開??绾佑兴淖鶚颍瘩R頭橋、崇安橋、拖板橋、螺師橋。上新河是明清時期從上江(長江中上游)向南京運輸物質(zhì)的主要水道。自明代開鑿上新河后,一直到清朝,上新河都是明清運輸木材和竹、木、油、麻等物質(zhì)的主要水道。
上新河的開通,帶動了沿江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上新河的木材市場天下聞名,由此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商業(yè)集市——上新河鎮(zhèn)(大約位于奧體中心一帶)。清朝末年,隨著南京開埠,以及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上新河鎮(zhèn)逐漸衰落無聞。
上新河的繁華,屢屢被文人墨客寫入文學作品中。生活在明代成化、正德年間的散曲家、濟川衛(wèi)指揮使陳鐸(1442—1507),寫有《火燒上新河唱店》,說明當時上新河一帶已成為六院官妓覓衣食的好去處。
明朝小說家馮夢龍(1574—1646)將上新河寫進了“三言”之一的《警世通言》第33卷《喬彥杰一妾破家》中。
清末文人吳友如編寫的《點石齋畫報》以介紹社會新聞、世界風物、市民生活為主,其中收錄了發(fā)生在上新河木材失竊的故事,題名《水賊難擒》,頗為有趣。
在南京民間一直流傳著上新河與蘿卜響的傳說。
此外,盧老師還講了秦淮河、秦淮新河等等。
清代以前有26條,當代有11條。
綜上,南京雖然不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但是,從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來看,南京與大運河既共生共榮,又患難與共;既若即若離,又水乳交融。南京的繁榮興盛離不開大運河的長年滋養(yǎng),大運河的輝煌榮光更有南京的無私奉獻。
聽眾與盧老師交流。
部分聽眾與盧海鳴合影。
現(xiàn)場攝影:萬紅琳
Hash:59d9735c97f9d687fc815fad4056289611497a99
聲明:此文由 老楊說歷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