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舊貨市場,藏在北京的“鬼市”,凌晨開張引大批游客前往
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或國家旅行的時候,相較標志性打卡景點和熱門的美食城,我總傾向于先逛逛舊貨市場,看看這個地方過去獨有的文化精髓。比如泰國曼谷美功鐵路集市、土耳其大巴扎、西班牙馬德里舊貨市場等,身處其中,這些經(jīng)歷過時光的物品,總讓人有親切之感,是比看景點更能體會風土人情的方式。
在北京的舊貨市場里,最知名且最具規(guī)模的當屬潘家園了。北京有句老話:“逃不開的潘家園,繞不過的琉璃廠?!比绻麃肀本┫胍业胤教陨蟽杉衔锛?,那一定離不開潘家園和琉璃廠。至于兩者的區(qū)別,琉璃廠偏“文化街”氛圍,潘家園則“地攤化”一些,更以“鬼市”傳奇和撿漏傳說,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前往。
追溯潘家園買賣舊貨的鬼市傳說要到清朝末年,那時候皇室貴族的古玩書畫向民間大量流出,很多沒落貴族拿家中的古玩來此站街變賣。這些交易一來有失身份,二來部分古董渠道不明需要秘密交易,于是只能在天亮前進行,才得了“鬼市”稱號。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潘家園市場也還沒有出現(xiàn),彼時只是一大片居民區(qū)叫“潘家窯”,后來覺得此名不雅,就改為了如今的潘家園。
潘家園成了古玩舊貨市場,已是90年代初了。但在80年代末期,華威橋古玩攤和勁松百貨商場北側(cè)的建筑工地地攤,應該屬于潘家園地攤的雛形。一些當?shù)鼐用駮诼愤厰[攤,把自家的瓷器、舊家具等物件拿出來賣,不過也只是“打游擊”,蹲在土坡上頭擺攤,所謂“站得高看得遠跑得也快”。久而久之,這個自然形成的舊貨市場被稱為“勁松土坡兒”。
這些散攤一直堅持到1992年底,在現(xiàn)在潘家園古玩城的地方,出現(xiàn)了兩三畝磚墻圍起來的空地,攤販就在這蓋起了簡易店鋪,形成了最初的潘家園市場。再往后,市場開始名聲鵲起,逐漸成為北京城內(nèi)乃至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不僅北京商販,外地商販也慕名而來。甚至潘家園的名字還隨著各種影視劇蜚聲國內(nèi)外。
究竟潘家園舊貨市場該怎么逛呢?進了大門便是一個大照壁,市場分東西兩區(qū),東區(qū)緊鄰地鐵,商戶們在大棚下的石臺上擺攤。西區(qū)則是露天的地攤,玩家自帶馬扎討價還價,頗接地氣。
初入市場,很容易被琳瑯滿目的物件吸引,東瞅瞅,西看看,覺得什么都和自己有緣,只要價格合適,恨不得統(tǒng)統(tǒng)買回家。多在市場逛幾圈,又有了新的覺悟,可心的東西太多了,多看、多聽、多選、多走,自然成了潘家園市場一門必修課。
其實來潘家園市場,買不買東西倒不是關(guān)鍵,光用眼睛看和耳朵聽就已經(jīng)不枉此行了。且不論津津樂道的古玩撿漏傳說,單是那舊書攤上古董級的藏書、古幣攤上從開元通寶到乾隆通寶的“發(fā)行幣值”、來自馬達加斯的“瑪瑙”,甚至連奶奶級的百種繡花鞋墊,都足以叫人看花眼。據(jù)說常逛這里的人會得一種“病”,叫做一天不去潘家園溜達,手里盤的核桃都是假的。
在市場里面還有個特殊的區(qū)域——二區(qū)一排,是真正文玩老炮呆的地方。他們從來不屑于擠在一堆游客中淘寶,能入他們法眼的,永遠只有核桃、橄欖和菩提。無論人來人往,在靠近道邊上的座位一坐,溜溜的呆上一天。哪怕這些老炮什么也不買,攤主也笑嘻嘻,儼然一個活招牌,熟客自然就圍上來了。
比起看古玩舊貨更好玩的,是潘家園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比如文玩圈“四大天王”:東盤、西擼、南揉、北刷,要是有幸在市場內(nèi)看到脖子上掛著大蜜蠟、手上戴著翡翠鐲子等奇特造型的“大仙”,沒錯,準是這幾位了。正所謂大隱隱于市,在潘家園這個臥虎藏龍之地,也流傳著頗多神秘高手賣家,成為市場內(nèi)獨特一景。
許多人都說潘家園比任何一個博物館的藏品都要豐富得多,私以為除了舊貨,人生百態(tài)同樣吸引人,即便對古玩不感興趣,也能來此大開眼界。潘家園“鬼市”更成為京城一景,在熱鬧都市中保持著古老的情趣,也算是潘家園市場的獨特魅力吧。
TIPS:
開市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8:00;周六:4:30-18:00;周日:6:00-18:00
注意:“鬼市”只在周六開放,記得自帶手電筒,以示 “懂行”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Hash:ba1289d09e55bbb08e3343ef506b0c896bc27949
聲明:此文由 私享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