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這個村莊可不一般,古代可是首都!

前言:這不是故事,這是歷史,這是偉大的歷史!

昌邑村:位于山東省菏澤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zhèn),是一個自然村!

前昌邑村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周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劃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髆為昌邑王。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位,在位僅27天,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依舊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劉賀被貶為海昏侯。

輝煌歷史: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zhàn)";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亂"平叛之戰(zhàn)等都曾發(fā)生在這里。昌邑又是藏龍臥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里揭竿;東漢末,費亭侯曹操兗州牧于此。戰(zhàn)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當時,這一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yè)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yè)之一。據(jù)《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有280人。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垣隱約可現(xiàn)。

據(jù)《巨野縣志》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后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日: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沖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杰。昌邑古城處在一個盛產五谷的富庶地區(qū)的中心,因此就成了當時的經濟都會。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族,都可以在昌邑買到,商業(yè)貿易發(fā)達,全國各地的特產都齊聚此地,形成了貿易特資集聚地。

從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漢墓隨葬物品中可以看出,當時昌邑不僅桑麻遍野,盛產五谷,而且有了比較先進的冶鐵工廠。據(jù)查證,古城內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跡極為豐富,除已在禹梁山發(fā)掘了漢昌邑王劉骨尊之墓外,還有梁王彭越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漢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樓文化遺址、兗州刺史楊叔恭碑等。東漢時,城內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為全國少有的古塔之一。由于以后幾次大的黃河決口,這座雄偉的古城便長眠于地下了,但每遇陰雨煙霧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城門、城垛、垣墻、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煙雨”。

昌邑還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清代,在昌邑立了楊震辭金碑,碑陽刻“楊震卻金處”五個大字,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政績。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均在此建都設郡,一度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結語:古代繁花似錦的都會,現(xiàn)在古樸厚重的鄉(xiāng)村!不免讓人感慨:人生不也一樣,起起落落!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或者添加小編微信chuxia779

Hash:e1f099c86f4b5b61dca7a97216de8e24b67fbca6

聲明:此文由 菏澤生活圈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