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景點美得不可方物,這些地方也很澳門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兩年后的夏天,第二次來到澳門。提到澳門這座城市,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賭城,而最先想到的景點無外乎大三巴牌坊、澳門塔、媽祖閣、黑沙海灘威尼斯人度假酒店、大炮臺議事亭前地、官也街、新馬路、玫瑰圣母教堂等各種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

其實,澳門的美景不止于此,逛夠了那些千篇一律、拍個圖都是各種人頭搶鏡、走個路堵到無fuck可說的景點,澳門還有一些小眾卻可以隨手出大片的玩法哦,劃重點看這里。

大炮臺登高望遠,珠海近在眼前

因為澳門地方不大,很多景點相對集中。大炮臺位于大三巴旁邊,但相比于大三巴拍照里成百的人臉入鏡,這里顯得格外清新。

大炮臺原為教堂的祀天祭臺,有300多年歷史,后由葡萄牙人建成大炮臺,作為防御之用。炮臺后來曾作澳督官邸、軍營、監(jiān)獄和氣象臺,現(xiàn)為大炮臺展覽室及澳門博物館。

拾階而上,從下往上仰視大炮臺,別有一番風味。威嚴的炮臺,飄舞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歷史氣息濃厚的鐵炮,讓人有種這里是加勒海盜船的錯覺。沿著臺階一路而上就到了炮臺頂端,綠草如茵,古木參天,可以俯瞰大三巴和澳門全景。

大炮臺上還有兩個望遠鏡,投幣即可360度眺望遠方。除了可以觀看新葡京土豪金的大樓,俯瞰澳門整個城市,還可以看到對面的珠海,珠海的樓盤還是要比澳門高出一大截的,對比很鮮明。

澳門博物館里,有大炮臺的印章,可以免費、自行蓋戳。一張LOMO卡片,合影的炮臺別具風格。炮臺下還有展覽室,為了維護歷史原貌,只好以犧牲掉美感為代價,青苔斑駁,還漏雨,卻格外真實。展覽室的入口處,端坐著一只石獸,滿臉寫著高興。

安靜午后漫步,瞬間變身言情片女一號

其實澳門的特色街區(qū)不僅僅只有新馬路,瘋堂斜巷也是個相當不錯的地方。

這里可以看到仁慈堂婆仔屋,因二次大戰(zhàn)日本侵華期間,里面收容了大量上海葡僑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仁慈堂婆仔屋現(xiàn)在是一處用做藝術展覽的地方。兩棵碩大的樟樹,一個紅色的大公雞,還有墻角的貓獸,藝術氣息濃厚。

附近有一棟叫做仁慈堂的建筑,很多人在此合影,不明覺厲。回來查詢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這個人煙不多的地方也是很多電視劇外景拍攝地之一。附近的大瘋堂、瘋堂十號創(chuàng)意園、荷蘭園大馬路也頗具特色,是妹子拍小清新日系風格照的首選。這里不乏滄桑的感覺,讓你瞬間穿越,霸道總裁太俗,讓葡萄牙伯爵和你立即開始一段美好的異域戀情吧!

這里周邊不是熱門景區(qū),但卻很適合街拍,是個隨處可以看到藝術氣息的地方,類似于北京的798。據(jù)說這個藝術街區(qū)地面的石頭都是從葡萄牙運來的,不過這一地面的馬賽克造型還是頗要費一番工夫的。

沿著路隨便走,居然走到了白鴿巢公園。作為昔日葡國皇室貴族的行宮,如今它是澳門最大的公園,也是澳門最古老的花園之一。

據(jù)說在公元19世紀,葡萄牙的富翁馬葵士在此建造了一所豪華別墅。由于馬葵士酷愛養(yǎng)鴿,最多時曾有數(shù)百雙之多,因為漫天飛舞的白鴿而得名“白鴿巢”。估計是禽流感來了之后,白鴿沒了吧。

公園不大,但曲徑通幽、濃蔭遍布,花鳥樹木一應俱全。這里沒有跳尬舞的大叔大媽,市民到這里大多是休憩、耍太極、下象棋。公園內(nèi)還有一石洞,洞中有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的銅像。銅像是 1866 年由馬葵士所鑄。

在這里,還遇到了一棵假菩提樹??吹健凹?a href='/jingdian/75630' target=_blank>菩提樹”的樹牌時,惹不住笑了,澳門同胞還真是有趣。

夜色來臨,福隆街、主教山教堂看夜色

七月的澳門還是很熱的,但夜幕來臨,微風習習,很適合出去漫步。橘黃色的燈光覆蓋了整個城,沿著巷子往熱鬧的大三巴相反的方向走,一路上甚是安靜。

發(fā)現(xiàn)福隆新街,也是因為晚上出去覓食,這里繁華且夜景很美。其實福隆新街一點也不新,已有幾百年歷史,葡文的意思為“快樂之街”。它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國青樓建筑群,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中國青樓文化化石”街。一條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老街道,一條澳門博彩業(yè)發(fā)祥地之一的街道,一條曾經(jīng)紙醉金迷、熱鬧繁華的著名“花街”。

現(xiàn)在的福隆新街,還保留著當年的古韻。福隆舍的香火縹緲和福榮里的盤香繚繞,多了幾分祈福的氣息。

寂靜的夜晚,一路走過,可以看到日料店里吃面的人,彼得守護著的圣老楞佐教堂傳來唱詩班的聲音,略顯清冷的街巷,匆忙趕路的“不進步便死亡”的大姐,持畫筆記錄酒吧門口藝人獻樂的“歪果仁”美女,一碰就可以推倒的“碰瓷”貓咪,夜色中清掃衛(wèi)生的大叔,昏黃燈光下獨自行走的小姐姐,從抗日戰(zhàn)爭初期就公開發(fā)行并延續(xù)至今的《華僑報》。登臨主教山頂澳門夜景一覽無余,澳門塔和澳凼大橋霓虹燈閃爍,點亮了整個夜色的斑斕。

再來一份街角茶餐廳各種醬料搭配的腸粉,清風拂過,月色升起。

從拂曉到夜幕,澳門,繚繞著市井生活的味道。很多故事,在街道,在巷子里,編排成一部叫做“生活”的戲。佇立其中,不由自主想起王家衛(wèi)的電影《2046》,還有電影里的那句臺詞:“我很快就適應了這種生活,雖然有時只是逢場作戲,雖然有許多只是霧水情緣,不過沒關系了,哪來那么多一生一世?!?/p>

【作者】韋宇教,旅行作家,出版散文集《愿無歲月可回頭》。媒體撰稿人,搜狐旅游自媒體,樂途靈感旅行家,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看點號專欄作者,驢媽媽旅游達人。獨立攝影師。輾轉流年,策馬揚塵,心向遠方,不問歸程。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jīng)許可請勿用于商業(yè)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lián)系。(微信:weiyujiao1985 微博:@韋宇教)

Hash:8c893e35fcd0585f2c5c552f54f2ae1cc68672bf

聲明:此文由 韋宇教的行攝江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