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的由來和傳說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七夕節(jié)就是其中一個,它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七夕節(jié)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在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七巧節(jié)或七姐誕,七夕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七夕節(jié)有哪些故事和傳說呢?大家和花小果一起來了解下七夕節(jié)的來歷與傳說故事吧!

七夕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jié)。七夕乞巧,這個節(jié)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xí)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guān)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jù)《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xí)俗在民間也經(jīng)久不衰,代代延續(xù)。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rèn)識和紡織技術(shù)的產(chǎn)生,有關(guān)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yuǎn)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rèn)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jié)”,又稱“曬書節(jié)”,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于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捌摺迸c“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shù)在民間表現(xiàn)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xiàn)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的傳說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jié)”,也是合情合理的?,F(xiàn)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七夕”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rèn)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于《詩經(jīng)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薄氨彵藸颗#灰苑?。”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妒酚浱旃贂访枋鎏祗w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椗牵置鞂O,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庇?a href='/biru/' target=_blank>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說:“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jīng)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yīng)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云夢睡虎地區(qū)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ㄈⅲ┛椗还钡挠涗?。

“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jié)在南朝梁時殷蕓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dāng)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xù)齊諧記》和周處的《風(fēng)土記》,都有牽??椗呦ο鄷墓适隆6?0世紀(jì)初在敦煌石窟發(fā)現(xiàn)的《搜神記》中“田昆侖”和宋初《太平廣記》中“郭翰”這兩則故事,對明清時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響。

“田昆侖”的故事傳說,田昆侖是窮漢,一天看到三個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結(jié)果兩個年長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風(fēng)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來嫁給了田昆侖。他們生了個兒子田章。后來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現(xiàn)了兒子田章尋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內(nèi)容也大同小異。只是這郭翰是個“姿度美秀,善談?wù)?,工草隸”的文人,說他有天在庭院中觀月,忽見織女下凡,兩人情投意合,就私訂了終身。此后,織女夜夜來往于天上人間。有一天織女忽然對郭翰說: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許再來,我們永別了。這郭翰悲傷成疾,織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個使女下凡,贈詩兩首,其中一首說:“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边@則記述可以說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文人化。

后來,每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jié)。

關(guān)于七夕的由來與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dāng)廣泛,版本較多,但基本內(nèi)容基本一致。那么牛郎織女故事的發(fā)生地究竟在哪里?說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蘇太倉、山東沂源黃河河套,都被稱為“牛郎織女”故事的發(fā)源地,其實這些說法大多數(shù)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七夕節(jié)這一天,中國古代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yīng)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

節(jié)日習(xí)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段骶╇s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xí)之?!蹦铣鹤谥\《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婦女結(jié)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p>

喜蛛應(yīng)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符應(yīng)?!?/p>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fēng)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jié)俗。

明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xì)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p>

種生求子

舊時習(xí)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qū)⒕G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后,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yōu)榱思o(jì)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xí)俗。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中國民間七夕節(jié)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nèi),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巧果

七夕的應(yīng)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神話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也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愛情故事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xué)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河邊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yīng)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椗€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后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后,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椗团@沙捎H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們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dān)了兩個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zhǔn)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背井離鄉(xiāng)終是愁 千山萬水不解憂

傾然 風(fēng)拂面 繞動青絲愁

白河畔 凝相望 琴瑟音韻伴水聲

郎勤絲巾手中獻 女羞映月默低頭

情相悅 敬如賓

郎耕田來女織布 田園生活漫心間

時光若流水 好景難常在

無力回天苦奈何 天水從此各一方

古典詩詞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guān)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fēng)。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七夕

(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杜牧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權(quán)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yīng)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長相思 斷離愁

相約七月七 鵲橋心相印

山有木兮木有枝

兩情悅兮終相逢

圖:網(wǎng)絡(luò)

公 告

征稿啟事

Hash:e267ec64798c9ac2b42d6fae21faed83d803f8a2

聲明:此文由 連云港花果山風(fēng)景區(q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