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極回望黃山天都峰
坐在電腦前,窗外是冷冷的天,城市的天空被厚厚的霧霾籠罩著,顯得陰沉壓抑,多想再回到群山的懷抱。下意識地又打開了黃山之旅的美圖文件夾,這可是黃山行的最大收獲,百無聊賴時,總會打開這些風光照,慢慢欣賞回味。欣賞著黃山天都峰的美片,思緒又回到了登山之中旅。
圖1:途經此處,得彎著腰才能闖關成關
說真的,和黃山還真是有些緣分,去黃山前從來沒查過天氣預報,幸運的是每次都趕上了大晴日,幸福地飽覽著黃山的美景,心中滿是愜意。天都峰會按計劃和蓮花峰封山輪休,第二次幸運地趕上了開放日。
圖2:天都峰上所有臺階都是從山體上開鑿而成
“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足見天都峰在黃山景點中的重要地位。
天都峰到底有多險?連資深的驢友的也會感嘆聲聲?!昂文臧兹镇T鸞鶴,踏碎天都峰上云”,明地理學家羅洪先嘉靖望峰興嘆的感喟道出了天都峰之奇險。他曾在絕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詩:“盤空千萬份,險若上丹梯;調入天都里,回看鳥道低。他山青點點,遠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巖間宿錦雞?!?/p>
圖3:透過這樣的一線天 石縫外山連著山
在黃山的東南方向,海拔1810米的天都峰卓而不群地屹立,“任他五岳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天都峰在黃山36峰中最為雄偉壯麗,得“群仙所都”之美譽,和蓮花峰、光明頂雄峙古今,成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登頂天都峰,黃山全景歷歷在目。作為第四紀冰川形成的角鋒,天都峰因為山勢過于險峻,所以只有一條極其狹窄的步游道,而且全是從山體上開鑿而成的,再加上景色實在過于雄偉壯麗,游人趨之若鶩。為了使天都峰植被和游道設施有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黃山風景區(qū)在每年12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份會封閉天都峰景區(qū)。
圖4:登山地勢稍緩處可以歇息,遙觀遠景,大口呼吸,心曠神怡
2015年夏天,帶了帳篷,我們夜宿黃山南大門口,第二天早上五點半起程,一路步行經溫泉景區(qū)——慈光閣——月牙亭——立馬橋——半山寺,開始進入登天都峰的正式旅程。
沿途可以領略天都峰的鯽魚背、天橋、松鼠跳天都、童子拜觀音、二僧朝佛等景點。峰頂平坦象張開的掌,有“登峰造級”石刻。中間有一天然石室,能容納百余人。
圖5:鏡頭上仰,直上直下的山峰,與云齊天,高不可攀
站立天都峰頭頂,遠眺千峰競秀,浮云在群山間徘徊,如海浪翻涌、萬馬奔騰,美不勝收。天都峰上最險處為長10余米的鯽魚背,寬僅1米,兩側是深邃莫測的萬仞懸崖。因為此處頗象在巨濤駭浪中的出沒的游魚露出的魚背而得名鯽魚背。此處坡陡達85度左右,若遇大風吹過,浮云涌動,極易產生石動山搖的幻覺,讓人膽寒。
圖6:站在鯽魚背,一覽眾山小,遠處的風光也美麗
據史載,因為過于險峻,“天都欲上路難通”,古時候的天都峰沒有登山路,登上天都峰者寥寥無幾。有記載的登天都峰第一人為唐代釋島云和尚,歷經千險,從東側攀崖,始至峰頂。為保障游人安全攀登絕頂,1937年(民國26年)建3里長、1564級臺階的登峰梯道,還裝了石欄干194個和600米鐵索,1984年于峰腰另辟新徑至峰頂。
圖7:俯視腳下,偉岸的山峰象游龍在云中穿梭,甘做小弟狀
好在開始登天都峰時,已過了人體承受的耐力極點,再加上要不時停下來與下山的人錯位,也算是走一走歇一歇,并沒覺得攀登的過程有多累,唯一的感覺就是恐高。仰頭看藍天,手可攬云朵,眺望遠處,美麗風光無極限,唯一不敢的就是俯視腳下,那種膽寒心驚的感覺莫可名狀。
圖8:白云藍天下,極頂在望,勝利就在眼前
圖9:俯瞰腳下,你心跳加速度了,有么有
圖11:天都峰后山全景,白云縹紗間,陡得讓人心跳
圖12:這是在上演黃山絕戀么,吻得太專注忘情了吧
圖13:從后山下,眼前的景色是這樣的,云在腳下飄,遠山近在咫尺,實則要翻越萬重山
圖14:站在天都峰頂,欣賞連綿的群峰,夢幻的云霧,我們莫非成仙啦
圖15:天都峰前山的陡峭肌體,紋理美妙無比
圖16:攀登途中,視野所及,我們與這樣的絕壁面對面
圖18:巨石上的黃山松,風餐露宿,你艱難成長,堅強的生命力讓地球人驚嘆
圖19:云比峰低,我們身處云朵中
圖21:超凡脫俗,我佇立在風中,想你,億萬年
Hash:0ffc316713d21036e54b09c92ae6da8a0e4a30db
聲明:此文由 跟著葉子去旅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