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建筑習俗

● 品讀轉(zhuǎn)角樓

來到武陵山區(qū),你隨意走走,到處可見那惹眼的土家民居——轉(zhuǎn)角樓。

在那青山碧水間,叢林密箐處,一座座飽經(jīng)風吹日曬的別致的木樓或依山靠峰,或傍河臨橋,相依相偎,擠擠挨挨,高低錯落。層軒曲檻半掩半映,灰色屋頂像片片寬大的枯葉,重疊鋪排。屋在山中,犬吠云中,那份詩情,特醇特厚;那份畫意,特鮮特美。被歲月的腳板打磨得溜光锃亮的石板則平平仄仄、藤蔓悠悠地穿街走巷,入戶落門,纏綿繾綣地把婀娜多姿的轉(zhuǎn)角樓勾連成一處寨院、一片村落。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土家轉(zhuǎn)角樓(龍山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提供)

世間凡物皆因父精母血、陰陽和合而孕育。追溯轉(zhuǎn)角樓的誕生,其母應(yīng)為武陵山區(qū)之環(huán)境。武陵山中,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溝溝坎坎,峰巒疊疊,溪河縱橫;其父應(yīng)為土家人們,他們將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作種子,植于大山之中,沐風櫛雨,吸日精月魂,逐漸長大成型。遙想土家先民,為避戰(zhàn)亂屠戮,篳路藍縷,拖兒帶女,播遷于此,為了生存,只得將珍貴的平壩當作活命的依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選擇那些坡坡嶺嶺,稍作平整,建成“巢穴”。據(jù)《舊唐書》載,武陵“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并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干欄”。由此可見,轉(zhuǎn)角樓這種干欄形式還可以防濕防蟲防獸。轉(zhuǎn)角樓一般是半平地半懸吊,像一只輕巧的猴子坐在山麓水湄,又似一只暫棲的燕兒,舉著羽翼。關(guān)于屋子的方位和朝向,據(jù)說起初并不注重,后來便有了講究,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和向陽背風為最佳場所.

吊腳樓風情(楊邵東攝)

轉(zhuǎn)角樓建筑樣式隨山就勢,隨物賦形。最基本的是連三間“一字屋”,在圍成井院時稱“正屋”。轉(zhuǎn)角樓用得最多的定型是一正一橫(廂房),形象地稱作“鑰匙頭”。那一橫就橫出了特色——樓上懸柱,樓下落柱。錢米活泛的人家,為圖個周正閉合,會做個一正二廂房,圍成“撮箕口”,甚至在“口”前加上“朝門”,圍成“四合水”。要想造成“畫棟連云”效果,還可發(fā)展成“兩進一抱廳”“四合五天井”。吊腳的形式依地形有半載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等,林林總總,花樣繁多。轉(zhuǎn)角樓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龕子。山墻雨搭與挑檐相接,成為司檐,用于擋雨通風,其山花部分,常敞開通風,俗名“鴉雀口”。龕子是土家小樓閣的雅稱,它是吊樓上的廂房,外有走欄?!拌F匠難打鐵繡球,木匠難起轉(zhuǎn)角樓”,要說最難的,就是轉(zhuǎn)角樓。房屋四周均須伸出挑檐,以欄桿連接成一體,走欄上鋪上樓板。走欄支承在挑瓜柱上,挑瓜柱則由挑枋支撐,下端不落地,常雕成瓜柱,或垂蓮柱,懸于空中。轉(zhuǎn)角樓是能工巧匠心智的比拼,好的轉(zhuǎn)角樓不僅輕靈秀美,而且結(jié)實渾然,線條自然圓潤,雕鏤精工富有韻味。土家人視居所為自己心尖尖,細心呵護它、愛惜它,竭盡全力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為了耐風雨防蟲蛀,板壁柱子涂上桐油。大家宅院,因為幾進幾廳,戶多房多,為免遭火燒連營,還會砌上封火墻,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分開。為裝飾屋頂,將檐角彎成半弧,成牛角樣式,顯得玲玲飄逸。在廊洞下雕龍畫鳳,涂飾彩繪。為裝飾門窗欄干,除雕以“回”“喜”“亞”字格等吉祥圖案,還以土紅顏料作底,以光油摻 入山漆,刷得個亮堂照人。另外閣樓屋脊以瓦作太極圖;封火墻的墻頭墻尾裝飾以鳳凰神鳥,乍一望去,只只鳳凰引頸朝天,似在高歌,似欲上翥。

正屋兩頭配樓宇的轉(zhuǎn)角樓(盧瑞生攝)

起轉(zhuǎn)角樓很有講究,極有章法。先得“伐青山”,選那椿木和紫木,取“春”“子”的諧音,寓“春常在、子延綿”之意。木材風干后,請來有名的木匠、畫師,開始“架大碼”:在主梁上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子圖案,著色極鮮極艷,花花綠綠,亮人眼目;將柱子刨得溜光圓滑,鑿上大小合適的榫頭方槽,按五柱六掛或五柱八掛穿斗相接,排成木扇。其結(jié)構(gòu)很謹嚴,不用釘子,全系卯榫嵌合,嚴絲合縫。萬事齊備后,擇一黃道吉日,請來眾鄉(xiāng)鄰幫忙,將排排木扇豎起。木扇柱頭下墊著青石磉礅,雕工很細,有方的、圓的、八角形的,有刻上獅象等獸形的,有刻上各式花紋及其他物象的。上堂屋頂梁時要祭祀,燃放鞭炮,請兩名歌師或掌墨師贊梁。贊梁者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壺,一人端茶盤,一步一贊,“手提酒壺閃金光,壺中美酒噴噴香,歡歡喜喜上梁去,要跟主東贊主梁……主梁主梁,生在何方,長在何方?生在青龍山上,長在鳳凰崗上……”隨后拋撒梁粑粑,給主梁掛上五彩布料。這天,親朋好友都會前來送禮恭賀,有錢的送點錢,有米的帶上幾升米,禮物不拘多少,人來情到,主人家也只是圖個吉利熱鬧。

上梁(劉昌儒攝)

轉(zhuǎn)角樓正屋中間為堂屋,設(shè)神龕,供奉祖先,過年過節(jié),以三牲祭祀。左右為臥室,左為尊,右為卑,左住父母,右住兒女。有的還在堂屋左房設(shè)火鋪,地面鋪上比堂屋高一步的木板,房中央設(shè)置火坑?!案耐翚w流”前無論男女長幼皆睡臥于此,男女來客也常歇息于此,略無嫌隙——據(jù)考證,這是古代席居制的沿襲?;痄伿峭良胰松詈颓槿ぶ行模?jié)日、夜晚、冬閑時節(jié),家人或親戚、伙計圍火而坐,飲茶、抽煙,或?qū)⒒鹂尤_架上燉上一鍋子臘味或飛斑走兔之類的野味,拿出自釀的苞谷燒或米酒,把酒閑話,醉談社會人生。最雅致的地方就是龕子,是土家阿妹居所。阿妹在室內(nèi)或挑花繡朵,或讀書寫字。這里雕窗繡閣,風情濃濃。阿妹窗前那扇燈光,是勾人心魂的誘惑,遇有情竇初開的小伙會伏在樓下,直勾勾地巴望著阿妹映在窗上的倩影,學(xué)著鳥鳴蟲叫,引阿妹幽會;或在與阿妹閣樓對望的山頭,于月光地里唱起一支支情歌,“這邊唱歌那邊聽,有情妹妹快答應(yīng),郎找情妹到山嶺,哥妹團圓才放心……”把阿妹唱得直到夜不能寐,心兒癢癢,臉兒紅紅,情思綿綿。外面的走欄上又是晾衣曬被的好去處。誰家的西蘭卡普亮麗,誰家的女人、女兒挑花繡織靈巧,這里就是一個展示的妙處。龕子下是只有柱子的敞屋,常置旱碾、磨盤、碓碼,或拴牛、喂豬,或堆放雜物,什么粑粑凹、犁耙鍬鏟,或碼得齊齊整整的柴垛。廚房一般設(shè)在火鋪屋后面,室內(nèi)設(shè)灶臺、碗柜、置案板,各式腌菜壇罐一溜兒擺著。

收獲時節(jié),轉(zhuǎn)角樓的梁枋上會騎上金黃的苞谷棒子,掛上火紅的辣椒串子,有的還將紅薯、蘿卜也用竹片穿起來懸吊風干。農(nóng)閑的時候,板壁上會掛上蓑衣、斗笠、漁具、長銃等物具。冬雪封山,正值狩獵之時,壁上又會懸上麂、兔、野豬、野雞等物。

日起月沉,花開花落,炊煙裊裊,轉(zhuǎn)角樓內(nèi)演繹著土家人的婚喪嫁娶、飲食起居……萬種情趣在這兒沿襲流轉(zhuǎn)。轉(zhuǎn)角樓,如一部鄉(xiāng)村之牧歌,似溪溝河畔依依呀呀轉(zhuǎn)動不停的水車,日夜不息地傳唱著土家櫛風沐雨的歷史、搖曳多姿的人生和咀嚼不盡的故事,滄桑、悠遠、雋永。

(一)建筑源流

湘西北是土家人聚居地,這里屬喀斯特地形,天然溶洞較多。土家先民最初居所,便是這些洞穴,稱為“穴居”。

進入原始社會后,先民開始走出山洞,在丘陵地帶搭起簡陋的“窩棚”和木叉搭架的“茅棚”。隨著時日的遷延和社會的發(fā)展,土著先民慢慢的學(xué)會在斜坡上構(gòu)筑居室,用離地大木代替天然樹木,并且利用樓下空間飼養(yǎng)畜禽,“巢居”逐步變?yōu)椤皸U欄”式建筑。木構(gòu)架此時已出現(xiàn)抬梁式和穿斗式。屋頂出現(xiàn)了懸山、歇山、硬山、廡殿、攢尖形式。秦時的黔中郡、漢時的武陵郡的郡治遺址出土了大量磚、瓦、木質(zhì)類材料,街巷遺址縱橫交錯,反映出當時建筑技藝已達到較高水平。

唐宋時期,磚、瓦、石灰、油漆等建筑材料的應(yīng)用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熟練,出現(xiàn)了各種形式的樓臺殿閣和城池建筑,桿欄建筑日趨成熟。位于永順縣老司城的祖師殿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二年(937),為雙檐歇山頂。全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正殿四柱大數(shù)圍,上架木枋,柱榫木枋承接處均無斧鑿痕跡,殿宇斗拱雄渾古樸,梁架結(jié)構(gòu)具有民族特色。普光寺最早道教建筑高貞觀始建于南宋末年,其建筑脊棟下有攀間、駝峰、丹梁,柱基與木柱間夾質(zhì)板,這在其它各殿絕無僅有。永順縣老司城始建于南宋紹興五年(1135),為永順土酋彭福石沖建城,后為永順土司衙署所在地,共有4個城門、8條街道、9條巷子。唐宋時期,桿欄建筑不斷發(fā)展。唐代元縝描述:“巴人多在山坡架木為居,自號閣欄(轉(zhuǎn)角樓)”。可見,唐宋時期,桿欄建筑逐步演變成為土家轉(zhuǎn)角樓。

明清時期,朝廷在土家地區(qū)設(shè)置了永順宣慰司、保靖宣慰司以及五寨長官司、筸子坪長官司等土司機構(gòu)。土司衙署建筑風格最為鮮明,代表了該時期最高水平。清乾隆《永順府志》載:“土官衙署綺柱雕梁,磚瓦鱗砌。百姓則叉木架屋,編竹為墻。舍把、頭目許豎梁柱,周以板壁?!?/p>

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老司城永順宣慰使衙署遺址(田仁利攝)

位于永順縣靈溪河兩岸的老司城分衙署宮殿區(qū)和土民街道區(qū)。土司衙署為“金鑾殿”,衙署區(qū)建筑由迎賓館、繩武樓、繩忠樓、永鎮(zhèn)樓、籌邊堂、壽祿堂、奉先堂等組成,城墻用石頭與石灰混砌而成。

建造于清雍正四年(1726)的永順芷州土知州官署及建造碑(田仁利攝)

“改土歸流”后,隨著漢文化的更加深入,領(lǐng)主經(jīng)濟的解體,地主經(jīng)濟的確立,建筑規(guī)模和工藝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建筑類型和樣式也日趨多樣,如城堡、市鎮(zhèn)、書院、學(xué)宮、戲樓、寺觀、衙署、石拱橋、塔坊、六角涼亭等。

(二)現(xiàn)存建筑類型

居類建筑

民居。土家人的住宅由正屋、偏屋、轉(zhuǎn)角樓、朝門四部分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屋。小康人家有正屋、偏屋和轉(zhuǎn)角樓。富有人家加修朝門和沖天樓,豪門大戶修四合院,砌以院墻,四面封磚。土家民居以木結(jié)構(gòu)穿斗房為主,間有穿斗、抬梁復(fù)合結(jié)構(gòu)的民房。較為典型的有永順列夕彭氏木房,其排架系穿斗與雕花狀相結(jié)合形式,別具特色。木屋瓦房一般為四排三間,也有六排五間的?!芭拧笔怯谩按╄省苯M合起來的一排架,再用“開間枋”把排聯(lián)系起來,豎于礎(chǔ)石之上,形成“間”。正屋規(guī)模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七柱十二棋等多種組合形式。棋以“滿棋”者居多。排越多間就多,棋越多屋進深就越大。永順樟木就有十二排十一間、三個四合天井的大院。土家民居以平房居多,柱徑以粗為榮,柱高比值較大,具有粗獷之美。柱間尺寸喜“八”,以圖吉利,如一丈二尺八、一丈四尺八等。房屋出檐喜寬,以防雨水洗蝕壁板。出檐有單挑、雙挑、挑掛棋、配“托替”等表現(xiàn)形式。屋面蓋青瓦,亦有蓋石板、茅草、杉樹皮的。為了保證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木匠常用“邁柱腳”手法,以使周邊立柱的“腳”達到向“四方八挓”的目的;為使房屋造型有變化,常用“抬檐沖脊”手法,以獲屋脊、瓦坡面合理的弧線,這不但讓建筑線條充滿美感,還使檐口不至出現(xiàn)“偷水”現(xiàn)象。

在住房使用方面,以四排三間“一字屋(即修成一排)”為例,正中一間為堂屋,正上方裝板壁安“神龕”,供祖宗神位,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宴請賓客的場所。堂屋左右兩間居室叫“人間”,供住人。一般長子住東頭,次子住西頭。人間以中柱為界又分成前、后兩小間,前面一間設(shè)火坑,火坑上方鋪竹、木條,并且吊炕,供烘烤臘肉、玉米等用;后面一間為臥房,窗小且少開,有較強的秘密性。人間鋪木地板,而且樓枕較高,以利通風防潮。堂屋后面有過道房,作放物或老人用房。稱偏屋為磨角,連接于正屋的左右兩邊,作為灶房或碓磨房之用。在正屋和偏屋兩根脊線交點,立起一根“傘把柱(即柱子像傘)”,成為土家匠師的獨創(chuàng)。

隨著人口增加,土家人就用配廂房、接拖屋、加偏房等手法,增加房間。最有特色的房屋是土家族轉(zhuǎn)角樓。在正屋左右一頭或兩頭,與正屋垂直向外延出一組或多組排架,每排柱子長短依地勢高低而取舍,形成桿欄樓宇建筑,即“轉(zhuǎn)角樓”。轉(zhuǎn)角樓多為三排兩間,上、下兩層,亦有三、四層的,其屋脊必須低于正屋屋脊,寓“客不壓主”,同時也是工藝需要。修得最多的轉(zhuǎn)角樓是一正屋一廂房,富有人家修一正屋二廂房(即雙廂轉(zhuǎn)角樓)。轉(zhuǎn)角樓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龕子。山墻與挑檐相接,成為司檐,用于擋雨通風。龕子是土家樓閣的雅稱,是轉(zhuǎn)角樓的廂房,外有懸空走廊。謂之樓,就須有梯可上:有直上的、有斜上的,有暗上的、有搭上的;有石的、有木的;有從室里上的、有從室外上的……拾級而上至樓房,矮小的對子門兩側(cè)放小格窗欞。樓閣多為閨房。走廊是由落地柱向外挑出的掛柱形成過道,有單面的、雙面的、三面的乃至四面設(shè)廊的,稱為“走馬轉(zhuǎn)角樓”。轉(zhuǎn)角樓兩邊上端,檐角翹起,雄偉壯觀。轉(zhuǎn)角樓的掛柱下常飾木雕金瓜,走廊裝木花格。連接掛柱的“眉毛枋”既利于采光,亦增加美感。別看轉(zhuǎn)角樓“腳”參差不齊,柱子彎扭粗細不勻,眉毛枋凸翹平直不一,但是可謂形曲意直,韻到神足。土家民居的特點概括起來為:“八字朝門青瓦屋,飛檐翹角轉(zhuǎn)角樓”。

四合院天井(盧瑞生攝)

山寨。土家人好聚族而居,因而常選一塊地勢較高處作為寨址,同宗同姓的組成一個寨子,一般以姓氏作為寨名,如向家寨、覃家寨、田家寨、彭家寨等。也有用土家語作寨名的,如麥寨(太陽照到的地方)、業(yè)必寨(鳥兒落腳的地方)、苦竹寨(山坡上的寨子)等。今最為常見的是以漢語取作寨名。山寨設(shè)有寨門,中央建擺手堂。

城鎮(zhèn)。多為封火外墻的印子屋,以天井過亭組合,有三進兩亭以至五進四亭的。起伏的封火墻、高聳的過亭、精致的裝修,顯示其突出地位。沿街民居多與鋪面結(jié)合,柜臺外露,飾以雕花欄桿。沿河則多成懸挑的吊腳樓形式。如永順王村古鎮(zhèn)、龍山洗車河鎮(zhèn)等。

永順蘭花洞村土家轉(zhuǎn)角樓群(盧瑞生攝)

祠祀建筑

擺手堂。擺手堂建筑分為土王祠及擺手場兩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門之內(nèi),由短墻圍成又深又長的長方形擺手場地;擺手場的頂端為“土王祠”。凡是土家族人祭祖、祈年、神斷、還愿、迎春、歌舞、競技,多在此舉行。土王祠為石瓦建筑,內(nèi)設(shè)神龕一座,供奉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漢偶像,有的供奉本地土王。這些古代建筑保存著土家祖先流傳下來的木雕、石刻、彩繪、巖畫等民間工藝。龍山縣馬蹄寨、保靖縣利湖、永順縣雙鳳等地均有擺手堂。

龍山苗兒灘撈車土家擺手堂(田仁利攝)

祖師殿。土司宮殿建筑,位于永順縣老司城東南一公里的山腰間。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二年(937),明代重修,為雙檐歇山頂,殿長17.5米,寬13米,高20余米,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靜。正殿柱大數(shù)圍,上架木枋,接榫處無斧鑿痕跡,殿宇斗拱雄渾古樸,梁架結(jié)構(gòu)具有民族特色。殿中心的刷金柱前有大佛像臺一座,

上有木龕,供奉祖師神像。還有雄獅報鐘一口,高1.5米,直徑1米,系明代嘉靖十年(1531)鑄造。據(jù)清代《永順府志》載,祖師殿為明嘉靖時永順宣慰使彭翼南所建。

始建于五代,重修于明代的永順土司祖師殿(盧瑞生攝)

宗教建筑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自漢末開始傳入土家地區(qū);佛教西漢末傳入我國后,魏晉南北朝時期又逐漸在今土家族聚居地區(qū)流傳。隨著道佛的傳播,歷代各地都興建了許多宮觀廟宇,其中著名的有后晉的永順老司城祖師殿。

從現(xiàn)存道佛建筑來看,其建筑風格與結(jié)構(gòu)基本上與漢族地區(qū)的相同,只不過往往一處宗教建筑常融道、佛、儒教于一體。有的宗教建筑添加了一些土家建筑符號。如觀音巖寺,就有土家轉(zhuǎn)角樓建筑的風格。

路橋建筑

拱橋。有獨拱、多拱的,獨拱的兩頭砌石堡,一拱橫跨河床;多拱的中間加砌石墩,拱拱相聯(lián)。橋面往往還配木質(zhì)涼亭,飛檐翹角,雕花鏤空。亭設(shè)木凳,以供行人躲風雨、歇息。著名的洗車河花橋,位于龍山縣洗車河鎮(zhèn),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紳士蕭家霖等倡修。三孔,為石墩木面涼亭橋。橋頂畫有太極圖形;兩邊橋簾刻有各種花紋;走廊兩邊建有木欄桿,并設(shè)平板坐凳。

巖橋。土家地區(qū)溪河縱橫,為方便來往行人,對一些河床較寬和河基較深的溪河,一時無錢修橋,便就近取來石條,相隔一定的距離搭建,步步相連,直達對岸。這樣,未漲大水時,只要河水沒有淹沒石墩,行人就可過河。至于小河小溪,巖橋更是隨處可見。

龍山苗兒灘惹巴拉風雨橋(劉錦剛攝)

指路碑。湘西土家族地區(qū),隨處可見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它是一種長條形上圓下方的碑石,酷似縣太爺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爾得名。世界上萬千碑石,無一歸活人享用,唯令牌碑例外,它是專為活人樹立的。湘西土家有個習俗,若某家小孩多災(zāi)多病,養(yǎng)育不順,父母疑有鬼神相纏,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標明東西南北可去某處,正中兩行大字:“長命富貴,易養(yǎng)成人”。此碑專為外鄉(xiāng)行人指點路徑,是一種行善積德之舉。據(jù)說凡照此辦理的,小孩子百養(yǎng)百順。

陵墓建筑

土司古墓。位于永順縣城東16公里處的老司城。據(jù)《永順縣志》載:“永順土司彭世麒、彭明輔、彭宗舜、彭翼南、彭永年、彭元錦、彭廷機、彭廷椿、彭泓海等夫婦墓三十冢皆在司城。”據(jù)文物部門考察統(tǒng)計,此處有墓葬200余座,多屬明清兩代土司及其王族墓葬,均為夯頂磚室墓,基本保存完好。從彭宗舜夫婦墓觀之,其墓如一座小型宮殿建筑,殿分多室,室室溝通,內(nèi)磚壁雕滿精美的人物花草圖案。楠木棺槨,隨葬品多為金銀器皿,顯得富麗堂皇。又如彭世麒母親之墓,墓碑為青灰色火磚砌成,碑為方形,題頭書“誥封明故太淑人彭母墓志銘”。文為隸書,全文二千余字,評述彭氏家族及其歷代土司制度。老司城土司墓群及其出土文物,對研究古代湘西在土司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狀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1985年,該墓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順土司老司城紫金山墓葬群(田仁利攝)

墓碑。土家居住的山野,到處可見石碑石墓。這是死者后人為紀念先輩恩德和顯示自己孝心而修建的。土家墓碑別具一格,很少立單塊碑,多為單廂碑,家境富裕者,則修三廂碑、五廂碑、七廂碑、九廂碑。單廂碑較簡樸,又稱“儒碑”,用一塊正碑和碑帽、碑角、碑柱、碑耳、碑墓等八至十余件石料拼成。三廂以上墓碑,較繁復(fù),除一大塊正碑外,還有二至數(shù)塊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和孝男女名字,副碑刻墓志銘與祭文或詩詞;正副碑上面各有碑梁、碑帽、碑角,均雕龍刻鳳;各碑左右有碑柱,碑柱正面刻對聯(lián);柱之內(nèi)側(cè)刻人物故事或花鳥蟲魚、龍鳳獅虎。大型墓碑稱牌樓碑,有三塊、五塊、七塊碑面子,鐫刻對聯(lián)數(shù)幅,碑文數(shù)百字至數(shù)千字。

清同治七年(1868)龍山松林田母彭彭孺人合葬墓,牌樓碑七塊碑面子。(田仁利攝)

崖棺古墓。在臨江河的懸崖峭壁上,利用較為寬闊平坦的崖面,人工開鑿出規(guī)整的長方形橫龕或方形洞口的縱向洞穴,也有少數(shù)略經(jīng)加工的自然洞穴,置棺木于其中。橫龕的棺木外側(cè)顯露,方形洞穴不封門。一般以三五穴為一組,多的數(shù)十穴為一群。橫穴居多。

來源:湘西州民族宗教事務(wù)局門戶網(wǎng)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hynet0743@foxmail.com

監(jiān)制/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審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xù)關(guān)注!

Hash:9010488f7dcb0951601dff574e56d545450d7515

聲明:此文由 紀實湘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