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山 粵西道教名山

澗水遙從天上來,

溪云簇簇覆荒臺。

中峰石靜蟠龍吼,

百道泉流過雁回。

清代順治年間,信宜知縣徐鳴賦詩贊美大仁山

大仁山,又名云岫山,粵西名山。坐落茂名信宜市東鎮(zhèn)北邏村與池洞鎮(zhèn)接壤處,距信宜市區(qū)5公里,海拔726米。

大仁山旅游度假區(qū)

相傳明代信宜知縣仲大仁主政時,當(dāng)?shù)噩幟裢练吮﹣y,仲大仁領(lǐng)兵難以抵抗,退上云岫山堅守,最后在此山英勇犧牲。后人感其恩德建廟祭祀,將云岫山改稱大仁山。

大仁山由左側(cè)、中間、右側(cè)三座主峰相連而成,極似安然而眠的巨人,也有“大人山”的說法。大仁山正面為鷹鼻峰。左邊為馬鞍山,海拔501米,峭拔雄偉,形同奔馬,前后尖聳,中平如鞍而得名,被命名為“馬嶺起驤”,引來歷史文人歌詠詩賦。清代李東紹詩云:“仙人駐世久,駕駟白云端。天馬行空去,下留一馬鞍。鞍具奔騰勢,似復(fù)聞。勝跡不肯泯,遺與后人看?!贝笕噬降挠疫厼楹镒由剑_踏龜山、蛇山山上天池碧藍(lán),清明如鏡,還有流泉從煙霧中飛舞而出,下流成澗,清澈明亮,四季不竭,山中有云洞庵,列為信宜八景之一“高源云澗”。群山簇?fù)?,山氣氤氳。每逢大雨初晴,茫茫云海,漫無邊際,仿佛身處蓬萊仙境,洗滌世間凡塵,往往有超然世外之感。長期以來,吸引歷代騷人墨客盤桓于山,吟詠其間。清代信宜人林湘源作詩《高源云澗》:“花邊洗缽香成飯,竹外煎茶雪滿甌。”這里山勢雄偉,奇峰隱現(xiàn),云霧縹緲,怪石嶙峋,松濤陣陣,異穴藏寶,草藥山茶遍布山野,茂林修竹滿眼青翠,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不愧粵西地區(qū)旅游避暑勝地。

大仁山旅游度假區(q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大仁山雖僅數(shù)百米,但人文歷史厚重,地處城市旁邊,大隱于市。山中名勝古跡眾多,金雞窿、崖鷹鼻、仙人泉、仙人灶、仙泉洞、仙人腳印、三腳灶、小瑤池、石墻、摘星石、觀日亭等,都有美麗的神話傳說。因此,此山又稱仙人嶺,并建八仙廟以奉祀。

這里有粵西知名的道教觀院,是粵西知名的道教建筑群,廣東省信宜市道教協(xié)會駐地,國家宗教事務(wù)局管理宗教活動場所。

大仁山古廟

八仙觀,位于大仁山,為國家宗教事務(wù)局管理宗教活動場所,信奉傳真派,受傳者要學(xué)會各種齋醮、念經(jīng)、書寫咒符和喃鬼(驅(qū)鬼)收妖等基本功,是目前粵西較大的道教觀院。八仙觀由八仙殿、三清殿、云岫廟(關(guān)帝殿)、石龍廟等道教建筑組成。其中,三清殿是粵西第一供奉三清和六十甲子神像的圣殿,有傳真教道士進(jìn)駐,是道家的修煉圣地?!霸旗`光碧漢,岫氣貫青天”,一副繁體行書門聯(lián)寓意古樸深遠(yuǎn)。走進(jìn)山麓下的云岫廟,香火氤氳中,只見大仁殿、太尉殿、關(guān)帝殿莊嚴(yán)肅穆,一派安詳。

粵西道教圣地,千百年來總有相關(guān)傳說,讓大仁山披著浪漫而神秘的面紗。宋代曹國舅因其弟殺人,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巖,精思玄理。野服葛巾,經(jīng)旬不食。后得鐘離權(quán)、呂洞賓度化,曹國舅到勾漏洞葛仙煉丹處求來金丹修煉。時呂洞賓騎獅,何仙姑騎鷹,鐵拐李雙腳踩龜和蛇,而曹國舅只能騎馬,因曹國舅的凡馬趕不了腳程,從勾漏洞求得金丹后,只好選擇近處的大山修煉,看到云岫山煙靄飛瀉,如人間仙境,仙人們便在此處停下了腳步,進(jìn)山修真。曹國舅得道后,仙人帶來的物件都留在山中,成為馬鞍嶺、獅山、雁鷹石、龜山、蛇山、金雞窿、崖鷹鼻、二座嶺、進(jìn)寶嶺、仙人泉、仙人灶、仙泉洞、仙磨石、仙人腳印、小瑤池、何仙姑井等。此山因而又叫仙人嶺,并建八仙廟以奉祀。

身體力行地親近,才能對大仁山有最深刻的體驗。

由大仁山巍峨的門樓進(jìn)入,蜿蜒前拐,盤旋上山,風(fēng)景幽遠(yuǎn)。從坪地登山,拾級而上,穿入“云岫仙景”門樓,可上山頂。進(jìn)山主要有兩條路。

一條是沿山脊梁而上的陡峭小徑。選擇清晨上山,是最佳時段。山色空蒙,空氣清新。古舊的石臺階,層連次第,曲徑通幽。草木扶疏,落葉繽紛。這是古城堡遺址。崢嶸的巖石,回字形結(jié)構(gòu),古舊滄桑,是當(dāng)年瑤民內(nèi)亂的戰(zhàn)場遺物,仿佛還可聽到當(dāng)年兵戈鏗鏘的聲響。繼續(xù)攀爬,氣喘吁吁中,峰回路轉(zhuǎn),別有洞天。這是仲大仁墓。石臺階左側(cè),一方堅固水泥礅,上面矗立一尊威武的戎裝站像,傳說為明代信宜知縣仲大仁塑像。往上二十余級臺階之處,是供朝拜仲大仁墳后的人們休憩的涼亭。這些塑像及涼亭建筑是20世紀(jì)90年代重建。朝向登頂之路,愈加崎嶇。巖石險峻,竹藤纏繞,苔蘚斑駁。清泉飛瀉,下流成澗,溪澗潺潺。偶有小鳥啁啾,山雞撲騰飛過。繞過仲大仁墓,可直達(dá)山頂。往東,是崖鷹鼻、三腳灶等。往西,走向廣西山脈,大仁山是粵桂兩省區(qū)山水相連之地,綿延上百公里,置身浩瀚的云開山脈之中。

仙泉,大仁山幽靜打坐處。沿第一條陡峭小徑下山,返程經(jīng)過仲大仁墓,右側(cè)拐下,另辟蹊徑,可緩緩直抵。這里沒有臺階,只有崎嶇山路,兩側(cè)峭壁芒蕨叢生,坡地濕潤,水氣彌漫。一塊巨大的花崗巖做傾伏狀,巨石錯落成洞,黑幽洞口處,一尊石像笑容可掬。只見洞檐藤蘿遍布,山花蔥郁,洞內(nèi)泉源瀝瀝。巖洞南側(cè),建有仙泉亭。“仙山佳話傳中外,泉水低吟唱古今”,簡樸的對聯(lián)述說山泉的清冽。

大仁山仙泉亭

上大仁山,另一條小徑在右側(cè)山窩,又陡又險,如攀云梯。春夏行走大仁山,對話云開山脈,穿行峭壁與懸崖,一路攀登,一路風(fēng)景。林木幽森,溪澗清冽,云霧繚繞,當(dāng)歸、荊芥、銀花、金錢草、細(xì)辛等豐富南藥,在這里俯拾皆是。傳說大仁山的豆子是何仙姑撒下的種子,清熱解毒,可治水痘。據(jù)說清代順治年間,當(dāng)?shù)亓餍惺笠?,不少人逃到山上喝了山泉水,而免于病害。還有神奇的傳說,古代有農(nóng)民隨眾登了山,從此農(nóng)作物豐收,六畜興旺。于是,當(dāng)?shù)匦纬擅磕晡逶鲁跻坏巧接斡[,采集中草藥的習(xí)俗。傳說,縹緲而遙遠(yuǎn)。攀登的人們,在汗水淋漓間驀然回首,群山已在足下。到頂了,不大的草坪,另一洞天。草坪向東延,山脈茫茫,那是廣西的方向。

數(shù)百米的海拔,也令人擁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只見山勢由高到低,馬鞍山以其挺拔雄奇,形如奔馬,前后尖聳,中平如鞍而得名。山峻險雄偉,怪石奇布,有栩栩如生的馬頭山、馬鞍山,景色秀美。環(huán)顧四下,綠色蒼茫,信宜東鎮(zhèn)城區(qū)依稀可見。

“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雨后初霽,大仁山云霧掩映。叢林蒼翠,霧縈煙繞。黃瓦廟宇,道家仙蹤。簇?fù)淼牡烙^建筑群中,三五道士,青色長袍,頭挽道髻,手執(zhí)拂塵,魚貫而入八仙觀殿堂,新一天的功課才剛剛開始。

大仁山,粵西道教名山,嶺南人心靈皈依的又一棲息地。

文/廖君圖/丘立賀

Hash:3339115c209ad1981d9412b77c206b108acc8094

聲明:此文由 茂名政協(xi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