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末端:昆明的辛勤時光

民國時候的昆明警察,每天早上例行的任務之一就是叫昆明街道上的店鋪開門,不讓人們睡懶覺。直到現(xiàn)在,就是起得早一點的昆明人,要買點早餐也不容易。是什么造就了昆明人的慵懶?

文/風之末端 圖/雜師

古時候的昆明水患頻頻,有一種說法:昆明元代時叫做“鴨池城子”,就是因為時常水淹城池,里面的昆明人就像水面的鴨子。現(xiàn)在在昆明的東西寺塔和其他的一些古塔上站著一只只“金雞”。其實 “金雞”是佛教里的神物,名叫迦樓羅,佛經(jīng)里說它以龍為食,能鎮(zhèn)水患。

可是光有祈求是不夠的,古代的昆明人看到,滇池到雨季容水量加大,整個流域內(nèi),水就會蔓延到岸邊吞噬田地。

元代至正十年,1273年,3000昆明人苦干三年,鑿開滇池海口,筑石龍壩。到了明清兩朝,又先后大規(guī)??P藓??、疏通河道、建閘筑壩達18次之多!

每一次的工程動用民工都在萬名以上,萬人這個數(shù)字,當時昆明只是一個偏遠小城,幾乎是全民上陣了。耗資銀兩,大部分也靠昆明人捐獻。

昆明有一處工程,那就是明代隆慶年間開鑿的橫山水洞

這個隧道位于昆明西山區(qū)龍院村三里處的自衛(wèi)村。明代1569年,村民為解決田地和飲水問題,鑿石開渠,在石山中鉆通十五里隧道,引水灌溉田地。整個工程歷時三年。于1572年竣工。

整個工程難度之大,村民付出勞動之艱辛實屬罕見。清代康熙年間,因洞內(nèi)坍塌堵塞,當?shù)卮迕褚再u柴集資,再次修復,并將規(guī)模擴大,。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加固加長山渠,用水泥做成洞壁,在原水庫筑起大壩,增大蓄水量。至今,西山區(qū)自衛(wèi)、龍院、漾田等八個村莊因此項工程而旱澇保收!

別忘記,今天昆明的慵懶,是我們無數(shù)先人前仆后繼、胼手胝足賜予我們這些后人的!

Hash:623e78ae215481173fb40f47288062fb932c9b0d

聲明:此文由 朋游云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