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華紅土坡:記憶“大灣子陰涼”
普金華
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是云南省南華縣紅土坡鎮(zhèn)大旭宇村委會大凹子村民小組,是一個至今只有29戶100多人的小山村,我們村子腳下是禮社江。“大灣子陰涼”是當年我們村里的計時器,是村子對岸的一座大山,村民說的“陰涼”就是山的“背陰”。
兒時(上世紀六、七年代),那時的農(nóng)村幾乎沒有什么鐘、表之類的計時器,那么,人們用什么來記時呢?我們村里是用隔著禮社江的我們村子左側(cè)對岸的一座大山上太陽背過去時的“背陰”(即“大灣子陰涼”)作為我們村里的計時器,這座山形似筆架,中間鼓起一個嶺岡,山的左右各有一塊傾斜的山體,左右山體旁各有一條大箐,大箐是千百年來形成的雨裂溝,左側(cè)箐邊是一個直立的高坎。我們村子是坐南向北,這座山是坐北向南,中午后的太陽慢慢向西邊落時,這個高坎就形成“陰涼”慢慢向東邊移動,村民根據(jù)“陰涼”向東移動的位置進度來定時間進度,“陰涼”到什么地方是幾點鐘,“陰涼”到什么地方該出工,到什么地方該收工,特別是中午的出工和下午的收工時間,是能夠準確定時的,“陰涼”背過的高坎下面的這個地方長有一棵香樹,叫“大灣子香樹”,當“陰涼”移到這棵香樹時,無論是在田地間或是在山上干農(nóng)活的村民都可以收工了,放牧的也可以趕回家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循環(huán)往復。這個計時方法不知道流傳了多少年、多少代,我們的父輩說,從他們記事起,老一代就用“大灣子陰涼”計時了。當然,如果是天陰下雨則看不到“大灣子陰涼”,就只能是衡量時間了。
七十年代后期,村里從外面調(diào)來的一名小學老師買了一只鐘,買鐘時就調(diào)好鐘點上好發(fā)條,買回來后生怕上失誤了鐘點就不準了,因為沒有對照時間的地方,所以老師每天都樂此不疲地要上兩次發(fā)條。村民請老師用鐘和“大灣子陰涼”對照時間,結果村民一直沿用的“大灣子陰涼”背到香樹即收工的時間,春天是17時40分左右,其它時間有一定差異。
這座大山的左側(cè)是一個高坎上面的一塊相對較平的山體,山的左側(cè)又附擁著以箐溝為界的一座接一座的幾座山,村民給高坎上面相對較平的山和連著的幾座山分別起名為:大平臺、大塌土、大中山、啞巴家田。這幾座山下,是一個圈椅一樣的寬闊的草壩,叫“大灣子草壩”,草壩中長了許多龍刺花樹(即“刺白花”),長滿了深深的蘆毛草,龍刺花樹與蘆毛草間長有各種各樣的雜草,更多的是“鐵線草”,是一種緊貼地面而向四周伸展的草。到了冬春季,我們村中的小伙伴幾乎都要趕著牛趟過禮社江趕到這幾座山上去放。那時的牛是生產(chǎn)隊集體所有,生產(chǎn)隊里把50多頭黃牛分給幾戶農(nóng)戶飼養(yǎng),其中我家就分得幾頭,成為“一廄”(幾頭牛關在一起就叫“一廄”)。記憶中村中有6廄黃牛。我在村中斷斷續(xù)續(xù)的讀了三年半農(nóng)半讀的小學,星期六、星期天都是要去放牛的,每當這個時候,幾個小伙伴就約在一起,一大早就各自趕著自家的牛,先趕到村邊的一個叫“大紅嶺岡”的地方,從這個嶺岡上稍有左右拐彎的路下一個大坡后,趟過禮社江把牛趕到對岸。禮社江邊上有大大小小的形態(tài)各異的卵石,有金沙覆蓋的河灘。禮社江水冬春季水質(zhì)清澈如鏡,在江河邊上刨一個坑,即可看到“冒天水”,我和小伙伴們時常喝的就是江邊上的“冒天水”,村民稱“清沙水”;夏秋季,洪水上漲,夾帶著泥沙,江水狂野奔放,如黃河般怒吼著向東奔去。所以,夏秋季就不能到對岸的山上去放牛。冬春季水小時河幅較寬的地方相對的水要淺一些,有趕牛過河的渡口,所以冬春季都幾乎要把牛趕到對岸的山上去放。本來“大灣子山”和“大灣子草壩”不是我們生產(chǎn)隊的,是另兩個生產(chǎn)隊的,但是離我們比較近,我們就趕去放了。那時是大集體,我們與近鄰的生產(chǎn)隊相互關系也處得比較好,別的生產(chǎn)隊也沒有跟我們生產(chǎn)隊計較到他們的山上去放牛這件事。牛趕到對岸山上時,我們叫“催?!保捎诖笃脚_和大中山草相對較多,加之牛除了往下跑之外,幾方都跑不出去,我們就主要把?!按摺钡竭@兩座山上去放。早上“催”上去后就回來家里吃午飯,午飯后到村子腳下的禮社江邊邊玩耍邊看著山上的牛,接近下午時分,牛吃飽草和口渴就自己下來江邊飲水,飲水后又回到草壩中,有的繼續(xù)吃草,有的睡在那里回芻(生長在農(nóng)村的人都知道,牛和羊都會運用靜下來的時間將先前吃進去胃中的草返回口中咀嚼后重新吞咽消化)。收牛趕回時仍然是要從去時的這個嶺岡上稍有左右拐彎的路的陡坡上返回。冬天,江水冰冷刺骨,每當過水時都冰得鉆心的痛,每天至少要兩個來回4趟,幾天之后,腿肚包開裂,幾乎所有的小伙伴趕牛上坡時腿肚包都要蹭出血。那時貧困,沒有什么護膚品,小伙伴們就帶上一點“豬板油”,到要過河時就在腿肚包上擦上一點“豬板油”,用來防水即防裂,但由于油中有鹽巴,擦上更是生疼,但還是堅持擦,慢慢的腿肚包上就變成了粗糙的“雞腳裂”,這樣的事已習以為常,整個冬天都是這樣。
我們“催?!鄙先サ纳缴线€有一些橄欖樹,在秋末冬初的這一季節(jié),橄欖特別多,每次上去我們都會摘一些橄欖放在衣衫背袋里,到了下午,吃上幾個橄欖,再在江邊喝點“清沙水”,有一股甜甜的回味,也很解渴。牛在草壩里放著,我們就一直在江邊玩耍。冬末春初,江水逐漸升溫,下到水里已經(jīng)不冷了的時候,小伙伴們就帶上用竹子編制的小“下魚籮”,在江邊淺水處有小石頭的地方捉“石花鰍”,拿回家中煮“腌菜魚”。到了春末夏初江水繼續(xù)升溫,當天氣開始變熱的時候,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時常赤裸著身子,在江水稍深的地方像一群水鴨子一樣游來游去,冷了就跑出來俯臥在沙灘上,兩手把沙子摞來胸前堆積起來取暖,滿身被沙子裹得像泥鰍一樣,太陽曬了又供入水中游一陣子,幾乎每天都這樣。但這樣一來,體力消耗很大,肚子也特別餓,也沒有什么吃的,只能堅持,也習以為常了。民間有一句俗語叫“燒炭人不黑,拿魚人不白”,我們一群小伙伴整天在禮社江水里供出供進,濕了曬曬了濕,一個個都被曬得黑不溜秋的。到了“大灣子陰涼”背到香樹時,小伙伴們即開始收牛往回趕。在“大灣子草壩”放牛時,有一次,我和村中另外兩個小伙伴在草壩中的一棵龍刺花樹上發(fā)現(xiàn)一窩野蜂子,當?shù)胤Q“細蜜蜂”,我們就摞了一捆蘆毛草去燒,蜂子到是燒死了,一坨蜂蜜也露了出來,但是同時把周邊的一蓬蘆毛草燒了起來,此時,我們慌了手腳,看看周邊沒有闊葉樹,只有龍刺花樹,我們迅速脫下衣衫赤裸著上身奮力撲打,終于將火撲滅,一個小伙伴還被返回找不到“家”的蜂子蜇了一口。我們又將龍刺花樹樹枝折斷,將這一坨粘滿蘆毛草灰末的約有一市斤的蜂蜜拿到一塊風化石形成的石板上用樹枝挑了吃,對淌到石板上的蜂蜜還俯下身子舔了吃,直至把石頭舔得干干凈凈?;丶液?,父母看到我們的衣衫被燒壞,就責罵我們,幾家的父母責罵我們的話幾乎是不約而同,責罵我們一是不該“玩火”,二是衣衫爛了無錢買。以后我們就再也不敢“玩火”了。
當然,放牛也不都是年輕小伙伴,有時也有中老年男人和中青年婦女,一些從外地討來的媳婦“不會水”,有時參與放牛時,要么由我們拉著她們過水,要么她們就拉著牛尾巴過水,時間長了也慢慢地“會水”了。我叔叔家也放著生產(chǎn)隊里的一圈牛,原來是我堂哥哥去放,后來我堂哥哥去當工人了,這圈牛主要就由我嬸嬸去放。她時常把牛跟我們的趕在一起,并叫我?guī)е黄饘⑺呐Zs過河“催”上山,她即坐在江邊的一個大石頭旁“縫針線”,傍晚收牛時也由我把她的牛收回來。因此,他避免了每天過這幾趟水。為此,嬸嬸很是感激我,他時常用一個小口缸裝上一小口缸用包谷面蒸的飯,煎上兩塊臘肉放在口缸里帶到放牛處給我吃,那時生活困難,吃起來也很香、很享受。但有一次可能是做得比較倉促,臘肉沒有煎熟,我一口咬開臘肉里面是生的,就只吃了飯。嬸嬸又將兩塊未煎熟的臘肉放回口缸中帶回。
總之,從我記事起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放牛都是看著“大灣子陰涼”決定什么時候該趕牛和“催?!?,什么時候該收牛的。
后來,我上了公社里的高小和半農(nóng)半讀初級中學。初中畢業(yè)后又回鄉(xiāng)參加了兩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兩年后又參了軍,參軍22年后又轉(zhuǎn)業(yè)當了警察。
如今,我們的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了,社會進步了,我家鄉(xiāng)的村子里家家戶戶除了70歲以上的老人以外,幾乎人人都有了手機,鐘和手表也幾乎不再用了。也不再用“大灣子陰涼”記時了。但“大灣子陰涼”在老一代村民的記憶中刻骨銘心。我兒時對“大灣子陰涼”的記憶也終身難忘。
(作者普金華系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Hash:b0c8a942c9c8cfe050b90454c4b0e0bff5543be1
聲明:此文由 多彩云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