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大宗祠:臺灣李氏后裔的心靈家園
海峽兩岸李姓宗親會長期交流合作協(xié)議書
李氏大宗祠正門
李氏大宗祠正門
李長增介紹宗祠概況及與臺灣交流大事紀
各地裔孫謁祖時送的匾和花鏡
(海峽之聲網(wǎng) 江德能 實習記者吳華斌)在上杭縣稔田鎮(zhèn)官田村,有座被譽為“客家第一宗祠”的李氏大宗祠。該祠是李氏后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而建造的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歷經(jīng)170余年的風雨,至今仍保存著原形原貌。
據(jù)李氏大宗祠管委會主任李長增介紹,宋寶慶三年(1227),曾任汀州府寧化縣儒學教諭的李火德來到上杭,看到山川秀麗,民情淳樸,于是定居在勝運里豐朗村(今稔田鎮(zhèn)豐朗村)。李火德和夫人伍氏,勤勞儉樸,正直善良,孝友忠信,樂善好施,在當?shù)厣铈诒娡S捎谖槭衔从?,夫婦年老無子,63歲那年,由伍氏親自操辦,聘娶本村陳梅山19歲的女兒為側(cè)室,婚后連生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和二女:桂英、淑英。
李火德在87歲那年因病去世。逝后,長子三一郎遷往勝運里大坪湖(今稔田鎮(zhèn)大湖村),開火德后裔“游湖”之先河;次子三二郎考取元朝至元甲午科(1294)武舉,選任贛州象湖鎮(zhèn)(今屬江西瑞金市)都閫府職,后攜家人定居于廣東程鄉(xiāng)寶山(今屬廣東梅縣);三三郎先移居勝運里楊梅洞(今稔田鎮(zhèn)梅鎮(zhèn)村),隨后又攜一子四五郎再遷廣東程鄉(xiāng)溪口(今屬廣東梅縣),而另一子仕寶則遷到漳平永福李莊定居。
李火德裔孫不斷向外遷徙發(fā)展,分布在大陸十幾個省份百多個縣(市、區(qū))和臺港澳地區(qū)以及東南亞、英、美等13個國家。臺灣現(xiàn)存的絕大多數(shù)李氏舊譜都奉李火德為“南遷入閩之祖”。1959年,臺灣的李氏家族匯集過去的各種舊譜,合力編纂了一部《李氏族譜》,該譜指出:“獨火德公,即我南下之始祖也”。臺灣李氏宗親總會編的《李氏源流》也說:“其徙居閩粵兩省者,且多同為火德公一脈?!薄岸?,臺灣的李氏宗祠,絕大多數(shù)都供奉有李火德神主牌位,也就是說臺灣李氏很大部分是李火德的后裔?!崩铋L增介紹說。
李長增說,李氏大宗祠全貌呈現(xiàn)“蜘蛛結(jié)網(wǎng)”狀,喻示李氏后裔以此地為中心闖蕩四海,播遷五洲,卻又牢記祖宗德澤,慎終追遠不忘根本?!拔覀兊淖陟粲?04間客房、26間客廳、三棟大廳,每次宗親回來,都會在這里住上幾天,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些客房在歷代管理人員的打理下,溫馨如故?!闭劶白陟酏嫶蟮囊?guī)模以及派下裔孫的繁盛,李長增顯得特別驕傲,他指著宗祠兩旁圍屋墻上所掛的各地裔孫歷年謁祖時送的匾、花鏡告訴記者,這3000多塊的匾、花鏡當中,有不少是臺灣鄉(xiāng)親送的,“這塊‘飲水思源’是臺灣知名人士李志仁的父親李仰蘇先生送的,還有李哲源先生的‘源遠流長’、桃園等地李氏宗親會的‘兩岸同根’‘尋根謁祖’‘祖蔭遠裔’‘永懷祖德’‘水源木本’等。這些都是李氏裔孫慎終追遠、崇宗敬祖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p>
臺灣李氏宗親還時刻關(guān)注著李氏大宗祠的維修和建設(shè)。從宣統(tǒng)元年(1909)到20世紀90年代直至21世紀以來,包括臺灣桃園、宜蘭等地的諸多李氏裔孫每次回大宗祠祭祖,都會向宗祠捐款。而李氏大宗祠管委會則將臺胞的捐款用在宗祠的修道路、打水井、鋪水管、建公廁等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方面,并勒石紀念。
李氏大宗祠是李氏后裔的心靈家園。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又一批的李氏后裔跨越海峽回祖地尋根謁祖。臺灣李氏宗親會理事、曾任桃園縣桃園市市長的李哲源先生分別在1990年12月和1991年3月組織了124人和85人的尋根祭祖團,到李氏大宗祠祭祖;1992年3月以李傳田先生為團長的臺灣桃園縣中壢市李氏祭祖團180余人到李氏大宗祠祭祖;1993年2月,由國際著名古建筑師李重耀先生和臺灣延升建設(shè)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延耀先生率領(lǐng)的李氏后裔祭祖團一行16人來到李氏大宗祠,跪拜在始祖火德公神位前,古稀之年的重耀先生聲淚俱下,虔誠之心令人動容;2001年5月,李傳田先生再次組織56人的祭祖團回上杭祖地祭祖;2006年3月6日,由李勢明先生帶領(lǐng)的臺灣李氏祭祖團一行34人,冒雨到火德公和伍、陳太婆墓地祭拜,盡管墓地積水,他們?nèi)孕腥蚓胚荡蠖Y。
“從1990年開始至今,每年都有十幾個團隊幾十位、數(shù)百位的臺灣李氏裔孫回上杭祖地尋根謁祖?!崩铋L增說,李氏大宗祠已經(jīng)成為聯(lián)系海峽兩岸李氏后裔的橋梁和紐帶,“特別是2015年3月,上杭李氏大宗祠與臺灣李氏宗親總會締結(jié)了《海峽兩岸李姓宗親會長期交流合作協(xié)議書》,進一步促進了海峽兩岸李姓宗親會常態(tài)化交流合作。我們這個是以‘血緣’為紐帶,以家族的團結(jié)促進民族的團結(jié),去共同實現(xiàn)民族復(fù)興之偉業(yè)?!?/p>
來源:網(wǎng)絡(luò)
Hash:47baf55d1f3641cc3e34f71c9cfbc8799f7f1487
聲明:此文由 天下李氏一家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