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石村手札 ▏禪山水
磨石村,近觀遠眺,總歸是一盤散沙。
古榕的根須包著亭子,反反復復,顛來倒去,連門窗里外都盤根錯節(jié),古典的抒情,舊相冊里的事,以為去了遠方的吳哥窟。當然,回過神來就不這么以為然。
在村里,老房子有些年頭了,綢布莊,典當行,京果脯店,舊祠堂,祖厝,石巷子,還有形形色色的新房子,見縫插針。冗雜而成的各式建筑,比街上見到的人影還多,空蕩蕩的村莊,也不知道誰給誰補???
我一路走向田野,也會遇到一些人在莊稼地里忙碌。
偌大一片耕地,溝壑縱橫,青黃相接,一茬人老了,又換上一茬,都幾百年了。
陽光灑到黃土路的盡頭,就是仙井巖了。
換成石子的步伐,半山里就有腳印聲聲,武安殿、文昌閣、五帝廟等新建廟宇沿路矗立,也能看上一兩眼,倒是角落的仙井,古色古香,泛著寒光,也很深,應該還是老東西,說是這里四時水涌不歇,以前人都以為神。
山回路轉(zhuǎn),是古道,有斑陰,苔蘚濃,小野花多,落葉也多,有三塊大石平地拔起,人謂笏石,明清官宦的題刻都有,紅綠遐邇,我不錄,只仰頭看。
漏下來的光線也是直的,也蟻集。
再往前,路陡,微出汗,努力一把,到山頂了。此地謂之聚仙臺,有古松,有人影,都眺望,剛剛路過的村落,古榕,田野阡陌,遠山蒼蒼,又一一倒著走回眼底。
亭子是新的,石牌注釋為“向高亭”,說是明大學士葉向高曾游歷于此,反正我沒看到。
山腰處,一座新修的寺,旁邊有菜園子,三兩稻草人站在綠里,狗吠有點兇,僧人很和善。
到山巔,有一大片茶園,逶迤的扶手,蜜蜂翅膀的飛,分割著藍天的線索,養(yǎng)著一些光陰的事。
頭頂,有人在上種了幾畝云。
水沸時,茶淡時,也能摘幾葉芽尖,也沒人管。
——本文收錄于《禪山水》(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7)
【作者簡介】
蘇忠,福建連江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理事、北京城市發(fā)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出版長篇小說、隨筆集、詩集、散文詩集等9部,作品發(fā)表于《詩刊》《十月》《花城》《人民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北京文學》《青年文學》《民族文學》《散文詩》等刊物。
【磨石村資料索引】
磨石村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鏡洋鎮(zhèn)境內(nèi),歷史悠久。舊時候,磨石村車馬不絕,店鋪林立,主要店鋪有典當鋪、南北京果鋪、蘇杭綢布莊、酒館、客棧、棺木店等數(shù)十家,時有“磨石市”之稱。
村中80%姓黃,福清市志記載:磨石黃氏 始祖黃自修,為承榜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自永??h一都遷方興里磨石村。
村內(nèi)壺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系壺峰四世壺山公創(chuàng)建,道光七(1827)重修,歷百余年后倒塌成為廢墟。公元2000年由黃姓族人捐資在原址重建。
壺山寺旁邊生長著一株奇特的老榕樹,就是 1996年列入福清市政府重點保護名木的“屋形榕”。據(jù)說樹齡約百多年。民間傳說是鳥兒無意中將含有榕樹種子的糞便拉在屋頂上,后來發(fā)芽生根長成大樹,天長日久樹根緊緊抱住門框和屋墻,經(jīng)過100多年風雨滄桑,小屋破爛倒塌,留下屋形輪廓,東、南方向各有一門,形成如今“屋形榕”奇觀。
磨石村東山的仙井巖,是一處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兼具的景區(qū),山上怪石林立,古松參天,自然景觀優(yōu)美。山上巖壁上有名人葉向高、黃夢麒等摩崖題刻多處。
仙井巖山頂有茶園。
(村史資料源自網(wǎng)絡,圖片源自磨石村福星農(nóng)場與網(wǎng)絡)
Hash:62fd49c8fa44c83bd12ccf141048ad6bdb4494a2
聲明:此文由 天下詩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