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天臺古城的格局與韻味

所用資料源自《天臺讀本叢書》等

《臺冊全景圖》(清·朱倫翰)

記憶里:

天臺古城的格局與韻味

天臺山釋道二教的影響,釋道儒三教并存是天臺縣文化頗有特色的地方。城中寺院道觀多達幾十處,與文廟、書院并行不悖。清代以來,城內(nèi)外書院更是大增。重視教育,帶來天臺縣人才輩出,據(jù)《天臺縣志》載,至清末,天臺共出進士152人,并有榜甲三名者多人。此風相沿之今依然。

古城修筑

天臺縣治自建縣伊始,一直位于天臺山南麓,始豐溪北岸??h城地處天臺盆地中部的河谷平原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古代營造城池,首先考慮利用山川形勢。朱國華說:“天臺治所,據(jù)一縣之勝,北枕華頂,南憑玉笥,左挹丹丘,右襟赤嶠而縣治適當其中,可羅而有之,洵足以奠城社,鳩居民矣?!保覀髡a等民國《天臺縣志稿》)。

古天臺城市,北有飛鶴山為屏,東取大巖山設哨,內(nèi)以妙山作鎮(zhèn),雖最高海拔不過150米,最大延袤不過十數(shù)里,但對古城具有憑依、眺望、防御等作用。始豐溪靠城南而東流,赭溪繞西城而南注,還有烏石溪自北往南,將古城分為兩半。它們?yōu)楣懦翘峁?a href='/hangyun/' target=_blank>航運、護城、飲用之便。

縣治原無城垣,吳永安中(285-263年)開始修筑,周圍400步(554.4米),高1.5丈(2.772米)。這種城垣只是衙署的圍墻。宣和三年(1121年)重修,開二門,東曰應臺,西曰通越。

嘉靖卅四年(1555年)冬,“因倭寇深入,無險惡可憑,公私廬舍,悉付烈熾,邑令馮蘭建議筑城”,越兩年,耗銀9420兩才得以峻工。這次修筑,基本上形成了今天可見的老城區(qū)范圍,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古城南寬北窄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俗稱“琵琶城”。

一般縣城僅開四門,即使臺州府城也只有七門,而天臺開有八門,大小各四,在縣級城市中極為罕見。

明代的天臺城周圍1039.7丈,高1.8丈,垛堞1584個,大小城門8處。

大東門:應臺門(又稱豐澤門)

小東門:德陞門(又稱水陡門)

大南門:環(huán)碧門(又稱玉笥門)

小南門:廣濟門

大西門:永清門(又稱通越門)

小西門:利濟門

北門:金庭門

小北門:躍龍門(又稱文明門)

應臺門

大門都筑月城(甕城),這是大門以外附筑的半月形小城,用以增加防御力量。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和光緒十二年(1886年)又曾對城墻作過兩次重修,且八座城樓上都修建了樓亭、飛檐翹角,蔚為壯觀,樓亭內(nèi)設神像奉祀。

堡界與神廟戲臺

代縣城十八堡的命名全是與神(觀、庵)連為一體,其中:

鎮(zhèn)東堡以觀音堂為中心,第一山堡以妙山佑圣觀與南明觀為中心,躍龍堡以跡石廟為中心,雁溪堡以鎮(zhèn)安廟、止水廟為中心,其余各堡直接以殿、廟、庵命名。這恐怕也是天臺縣城歷史的一大特點。

將軍

堡,是以神廟為標志和中心,而每個神廟所奉祀的神靈(俗稱老爺、大帝、菩薩等,如城隍殿供奉城隍老爺?shù)龋┒加姓Q辰。每逢神靈“壽日”,各堡總要盡力籌款或動用廟產(chǎn)(不少廟堡都有店鋪),大肆鋪排“祝壽”活動,其中請戲班做戲“慶壽”就是一個重大的慶典事項,也是堡內(nèi)一項主要的文藝活動。因此,各堡的戲臺就成為本廟堡必不可少的組成。

據(jù)夏云城先生研究,1949年以前幾乎所有堡界神廟都建有戲臺,縣城共有24座戲臺。

天臺戲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前面兩根臺柱大多采用石材,因為臺柱上要掛燈照明,而石柱能避免引起火災。

24座戲臺中,要數(shù)城隍殿、東岳宮、鎮(zhèn)南廟、三井殿、小東門、大南門、小北門、杏莊庵等處場地寬、戲臺大。

東岳宮

抗戰(zhàn)中后期,天臺作為小后方曾畸形繁榮,在城隍廟、東岳宮、鎮(zhèn)南廟內(nèi)都辦過戲館,設座買票,盛極一時。而今,這些戲臺幾乎都已傾圮。

街、巷、弄

天臺古城內(nèi)的主要街道呈十字形,沿東西向街道布置官署、文廟及商業(yè),是中國古代小城市的典型格局。

主要街道離南城墻很近,顯然是因始豐溪水運便捷之故。

天臺縣城現(xiàn)保留下來的古代民居,多呈口字形的四合院,白墻黛瓦,建筑以石板為墻者不在少數(shù),因城內(nèi)中心部有妙山,建筑順勢而筑,充分利用山形,構成巧妙的空間,妙山花樓民居群是這方面的優(yōu)秀代表,即為天臺傳統(tǒng)建筑的一大特色。

妙山花樓民居群

魚池石刻之一

古城舊有道路系統(tǒng)分街、巷、弄三級,并以“二縱一橫”為主干道。

“二縱”:

一為文明巷(今勞動路),北起小北門,南接中山路;

一為四方塘路加藍田塘路,北起后洋朱巷,南至中山東路。

“一橫”:

三國立縣時的古街向東西延伸而成,東為泰寧街(今中山東路),西為永清街(今中山西路)總長2020米。

主干道與城門并不嚴格對應,街寬約3-5米,除作為交通道外,還發(fā)揮著重要的商業(yè)功能。

巷是居民區(qū)內(nèi)的交通干道,寬2-3米,均與“二縱一橫”的主干道垂直相交,并基本呈東西或南北走向。

橫向的巷有大司空巷、十字巷、義學巷等;縱向的巷有城隍巷(今民主路)、華光巷等。民居多朝街巷開門。

弄是民居之間的便道,往往細長曲折,與巷垂直相交,寬僅一米左右,如隔墻弄、九彎弄等。

聚族而居

城內(nèi)居民區(qū)的分布也有一定規(guī)律。

永清街、泰寧街及其兩側的支巷中多為經(jīng)商致富的富室住宅,呈現(xiàn)前店后宅的房屋結構特色。

文明巷和四方塘街兩側多為官宦人家。

平民百姓則居住在狹窄的巷弄之中。

妙山陳氏祠堂正月十四祭祖

各宗族居民大多圍繞本族祠堂聚族而居,世代相守不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鄉(xiāng)人熟知的地域姓氏觀念,如:

東門陳、胡,小東門潘,南門楊,縣前袁,城隍巷齊,溪頭、三角許,橋上王,柿心施,杏莊孫,夏麻車、大明宮后夏,下西門金,后司街曹等等,在交往中,人們依據(jù)姓氏很容易確定對方的居處。

據(jù)統(tǒng)計,截止1949年縣城本地居民計有42姓61宗50個祠堂。綜觀這42姓的淵源,以南宋遷入為最多,占18姓,唐代2姓、北宋9姓、元7姓、明5姓、清1姓。

來遷緣由以慕姓卜居為首,占13姓;為官留居或避難遁居各6姓;宋南渡避亂及遷入共5姓;元末避亂來臺4姓;入贅、經(jīng)商定居各3姓,正常遷入有2姓。

從地區(qū)看,省外7省共16姓;省內(nèi)12縣計23姓,籍貫不明的3姓。

千百年來,縣城居民在各自的祠堂周邊聚居,世代繁衍相守。

這一格局,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因產(chǎn)權變化、祠堂被征用及反復拆遷移民才被打亂。

忠節(jié)祠(清代)

赤城武書院

凌氏書院

許鎮(zhèn)長宅

部分圖片源自文博及網(wǎng)絡

Hash:cc67deda5f5c2e883881159db5cce0f22a3ea4bf

聲明:此文由 天臺山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