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國人靈魂的棲息地

講符氏文化,少不了符氏祠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祠堂的前世今生。

一、祠堂的由來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會逐步解體之后,是由同一個祖先所生、自成系統(tǒng)的血緣親屬集團與地緣組織統(tǒng)一而成的宗族組織,在居室外獨立建造的祭祖、尊賢、求神的場所。漢代正式出現(xiàn)祠堂的名稱。

宗族通過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來體現(xiàn)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則,顯示宗族至尊的族權。祠堂也就成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著宗族的團結。當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簡單理解為死去祖先的家,神靈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陰靈的場所。

河南殷墟已發(fā)現(xiàn)目前最早的宗廟祭壇遺址,歷史上早在商周時的青銅器時代,就開始有祠廟祭祀之制,大量遺留至今的青銅器中,許多就是屬于祭器之類。追遠報本、祠祀為大,當時是有很嚴格的規(guī)制的:天子七廟、諸候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隨便建廟立桐的,即通常所稱“庶人無廟,祭于其寢”,他們只能在自己的居室內祭祀祖先。

每姓必建祠堂,必安先祖,名門、大族還建多處,如楊、顧、朱、王諸氏。又有總祠、支祠、分祠之別。較多的祠堂附近,就是他們的祠田、祠產。

二、祠堂的主要功能

(一)祠堂既然是祖宗神靈聚居的地方,供設著祖先的神主,那么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會,齊集祠堂,由族長或宗子主持,作禮設祭。清明掃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別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掃。

(二)祠堂的另一種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宗譜是一種通過記傳、論志、圖表等形式,將宗族的血緣親疏、輩分、家規(guī)、家法等情況和譜系等記載下來,以為本姓宗親們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

(三)祠堂的助學育才功能。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贈的公田中,有助學的作用,專門用作對本族子弟助學、獎學或開設義學、義塾之用,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門庭、榮宗耀祖,提高整個家族聲望的大喜事。

(四)祠堂又是宣講學教禮法的課堂。祠堂在祭祀儀式開始之前,專人向族眾進行“讀譜”,講述祖宗艱難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定時讀家法族規(guī),宣講勸戒訓勉之辭和先賢語錄。

(五)祠堂還是討論族中事務的會場。族中遇到重大興革事宜,關系全族之厲害者,如推選族長、興建祠堂、維修家什、購置大片族產、同鄰族打官司等等,都由族長召集全體成年人在祠堂開會討論。

(六)祠堂又是家族的法庭,如果說家法族規(guī)是家族的法律。那么家法也是封建國法的補充。族長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執(zhí)行家族的法律。在祠堂里判族中違反家法或族長認定違反家法的民刑案件,從公處分懲治。

(七)其他,祠堂里每當風俗年節(jié)或族內重大的喜慶活動,祠堂又是全族歡慶或娛樂的場所。大一些的祠堂,通常有戲臺建筑,好戲連臺,既是唱給先祖?zhèn)兟牭模茄萁o宗族內男女老少們看的。

農忙收獲季節(jié),大大小小的祠堂,都成了豐收的庫房或臨時堆棧。

還有在戰(zhàn)亂或應急突然事件時,祠堂里也就成了本族應急指揮的中心。

由此可見,祠堂是一個地域里家族的活動中心,通過祠堂祭祖和封建宗法等其他活動,用血緣關系作紐帶,把族眾牢固地扭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嚴密的家族組織。

三、祠堂的管理

各地宗祠中,比較大而完整的管理設置通常由:

宗長——主全族事;

宗子——管祭祀;

宗正——宗長協(xié)理:

宗司——掌倫紀;

宗直——處理糾紛;

宗史——掌宗族史;

宗課——掌經濟

宗干——助宗長辦具體事;

宗守——宗祠管理;

桐丁——守桐人;此外有的還有墳親(守墓人)等雜役。祠堂設置的管理機構比較嚴密齊全。

四、祠堂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教化意義:祠堂,以宗族血緣為基礎,建構的目的是通過對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強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興旺發(fā)達,通過祠堂之筑、堂號堂聯(lián)、儀式活動、配以宗譜家譜的修訂和族規(guī)民約的制定嚴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脈源流關系,達到明彝倫、序昭穆、正名份、辯尊卑的目的,向后人宣傳了以孝悌忠信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對父母、子孫對祖先的孝道。這樣家族的兒童成員從幼年起,長幼之序,孝悌之禮等禮儀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為后人樹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勵后人奮發(fā)努力,耀祖光宗。

(二)規(guī)范意義:指祠堂文化對族眾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所起的約束作用。其作用在于根據特定條件,將某種方式予以肯定和強化,使之成為一種群體或標準模式,從而使社會生活有規(guī)則地進行。有祖先對子孫的審視,族長在這里代祖宗立言,對犯錯子孫進行懲罰,同時也對其他子孫有警示告誡的作用。祠堂是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載體,對社會越軌行為起控制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祠堂是一種“規(guī)訓和懲罰”的空間。

(三)維系親情意義:指祠堂文化起著統(tǒng)一族眾的行為與思想的作用,使社會生活保持穩(wěn)定,使族眾群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祠堂就這樣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緣的族眾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祠堂祭祖有季祭、節(jié)祭、生辰忌日祭等。一般來說,無論巨族或寒族,對祠祭都十分鄭重。如精心安排日期,定有莊嚴司祭儀式,一般要讀族譜,使族眾了解家族的光榮歷史,講述先祖的“光輝業(yè)績”,以勵族人;還要宣讀族規(guī)、家訓,以教育族眾;參加祭祀的人要思念祖宗遺訓及其遺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畢,族人間還要行禮,后輩向前輩行禮。

可見,祠堂祭祀是一個精神聯(lián)系的韌帶。通過祠堂祭祖活動,加強了血緣關系,聯(lián)系了族屬感情,強化了家族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祠堂文化建設作為引領家文化的發(fā)展重要內容,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補充,祠堂文化也被賦于了新的內涵。

Hash:b6bce022b737d7769937ce15b0e86ef80a32bc82

聲明:此文由 符氏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