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的元氏故城 只剩下個傳說

前幾天有個朋友打電話想找?guī)讖?a href='/yuanshixian/' target=_blank>元氏縣的圖片做文案用,認(rèn)真想了想:除了十幾年前爬過一次封龍山,有幾張后山的書院和崖刻的片子之外還真沒有其他印象。無論作為攝影愛好者還是旅游愛好者,元氏都是個尷尬的存在。

好像是去年參加老白干文化節(jié)遇到一位老師,他給我推薦說元氏有一座鈴鐺塔挺好看,由于事多愛忘,時間一長竟然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上網(wǎng)找度娘一搜,發(fā)現(xiàn)元氏竟然還有一座古城遺址,疑惑的是相距幾十公里的事兒怎么一點都沒聽說?打馬前往。

這個遺址就在公路邊上,路西有個高大的牌樓,拐進(jìn)去是條小路直達(dá)故城村。村頭煞有介事的有座長城形狀的“碑”,上書兩個大字“故城”,但它的意義是說這里是故城村還是故城遺址就含混不清了。

好在后邊跟著就出現(xiàn)了一個旅游指示牌,上面標(biāo)示左轉(zhuǎn)有《常山郡故城遺址》和《故城歷史文化民俗博物館》,那么應(yīng)該多遠(yuǎn)才左轉(zhuǎn)呢?摸著石頭過河吧。

元氏故城,又稱常山郡故城遺址,位于河北石家莊市元氏縣殷村鎮(zhèn)故城村。戰(zhàn)國時即筑有城垣,秦置恒山郡,西漢沿置,漢文帝元年(前179)避諱改稱常山郡,轄境大致包括今元氏、欒城高邑、趙縣正定等二十多個縣域。晉朝郡治遷往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附近),至隋朝縣治南移,原城遂廢。

左拐后一直沒看到指示牌,跟在后面的一輛白色本田小車已經(jīng)喪失信心打道回府了。在一個橋頭看到一個老者騎著三輪帶著個十多歲的小孩,趕緊停車問路。老人耳背,小孩不懂,好不容易弄明白:往前走的沒路了就停下,往南再走100多米就到了。

村中的道路大多以“城池”“城根”命名,這些名字是古已有之還是故意為之就不知道了。村中比較整潔干凈,家門口大多種有花兒裝飾,像咱平原百姓的傳統(tǒng)。只是遺留有一些亂丟垃圾的毛病招人厭惡。

所謂的遺址其實不過是想象而已,已經(jīng)看不到任何城垣舊跡了,即使是坍塌的城墻也看不到絲毫城磚或土坯的痕跡,甚至連夯土的痕跡也很難辨別。如果不是旁邊立著一個指示牌,恐怕誰也想象不出來這里是個兩千多年的故城遺址。

想象中的城墻上長滿了灌木,城內(nèi)種滿了莊稼甚至遺棄了許多的垃圾。度娘上說:故城舊址據(jù)傳為正方形,周圍8.8華里,北城墻在今天的故城村北至小留村的大道附近,東部南部城垣土城墻尚存。逶迤連亙,若斷若續(xù),昔日雄姿,依稀可辨。在長久風(fēng)吹雨刷下,東城墻殘留處還有3米高南城墻殘留最高處還有6米高,西南部城墻殘留處也有5米高,原城垣最寬處有23米,層土夯筑,遺跡上斑痕清晰可見。東門和南門的遺址還可看出具體位置。遺跡內(nèi)遍布漢代陶器、瓦當(dāng)、陶鬲、豆頸瓦殘片,均以繩紋、藍(lán)紋為多。1976年又采集到漢代虎紋磚,“長山長貴”瓦,云紋瓦等遺物多件。

在這里我只能重溫一下度娘的傳說,而沒有看到一片秦磚漢瓦。單就旅游而言,如果您的想象能力不夠豐富的話就別去了。如果要憑古垂吊,發(fā)思古之幽情或許還是個不錯的地兒。

出了村兒才想起來:《故城歷史文化民俗博物館》在哪兒呢?

Hash:c373af532f46cd9d93f1d53e177b75dcbbc61a6e

聲明:此文由 王喜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